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天雯 郭子宜 +4 位作者 毕寒琦 周冰 陆炎 毛斐 王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5-1453,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3种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小鼠模型与不同阶段MASH人类患者的转录谱异同,探究更适合模拟人类疾病进展的小鼠模型。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的普通饮食(NCD)组以及构造MASH模型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目的比较分析3种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小鼠模型与不同阶段MASH人类患者的转录谱异同,探究更适合模拟人类疾病进展的小鼠模型。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的普通饮食(NCD)组以及构造MASH模型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HFHCD)、胆碱缺乏高脂饮食(CDHFD)、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后,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肝脏mRNA-seq转录组测序,同时检索MASH患者的肝脏mRNA公共数据集,通过KEGG集富集分析比较不同小鼠模型和MASH患者的转录图谱,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种模型与人类MASH之间差异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3种MASH小鼠模型中,检测到7个共同的上调基因(Col1a1、Smoc2、Col6a1、Gpx3、Col16a1、Spp1和Crtap)。KEGG分析中,3种MASH小鼠模型富集到28条重叠通路,涉及脂肪变性、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等方面,其中HFHCD和MCD两种模型的重叠程度更高。比较不同小鼠模型和MASH不同阶段患者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显示3种MASH小鼠模型的变化与人类MASH的纤维化进展阶段更为相似。其中,CDHFD模型的转录组特征与人类MASH更为接近。结论3种MASH小鼠模型转录谱之间存在一定异同,MASH小鼠模型与人类患者MASH进展期更相似,CDHFD模型的转录组特征与人类MASH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 小鼠模型 转录组 比较分析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芯外鞘神经导管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欣 孔令驰 +3 位作者 史安琪 钱运 孙巍 游正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6,共7页
神经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单一材料力学性能不足、单一空管与神经结构不匹配、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研发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仿生结构的神经导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以水性聚氨酯(WPU)和丝素蛋白(SF)为原料,利用湿法纺丝和定向冷... 神经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单一材料力学性能不足、单一空管与神经结构不匹配、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研发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仿生结构的神经导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以水性聚氨酯(WPU)和丝素蛋白(SF)为原料,利用湿法纺丝和定向冷冻工艺构筑具有“内芯外鞘”结构的人工神经导管(A-NGC),并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亲疏水性、细胞相容性等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A-NGC具有明显的“芯鞘”结构,“外鞘”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为(46.5±5.01)MPa和(116.4±13.69)MJ/m3,“内芯”以取向多孔片状结构规整排列,内外呈现差异化亲疏水界面(p<0.001),细胞相容性优异。大鼠步态分析结果证明A-NGC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研究可为开发新型仿生结构人工神经导管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水性聚氨酯 丝素蛋白 取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浩洋 朱悦琦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7-1372,共6页
食管支架植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恶性食管梗阻的治疗方法。在多项生物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食管支架的应用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入了解各类食管支架的机械性能和材料特性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食管支... 食管支架植入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恶性食管梗阻的治疗方法。在多项生物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食管支架的应用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入了解各类食管支架的机械性能和材料特性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食管支架拥有卓越的原位药物靶向递送能力,特别是^(125)I放射性食管支架,让医师能够选择更加适合患者情况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该文系统性地阐述了不同食管支架各自的优势、面临的最大问题以及癌症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涵盖实验和临床研究,旨在详细介绍各类食管支架设计思路及作用原理,讨论覆膜、载药等支架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其缓解食管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食管癌 介入治疗 经口食管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盆腔副神经节瘤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曹伟田 王燕 王献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8-680,共3页
病例男,41岁,因“口干、多饮、消瘦6年,血糖控制不佳半年”入院。2015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史。2021年8月4日至门诊就诊,辅助检查提示:糖化血红蛋白12.1%,尿酮体++。为进一步诊治,2021年8月6日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治疗。... 病例男,41岁,因“口干、多饮、消瘦6年,血糖控制不佳半年”入院。2015年诊断为“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史。2021年8月4日至门诊就诊,辅助检查提示:糖化血红蛋白12.1%,尿酮体++。为进一步诊治,2021年8月6日以“2型糖尿病”收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6.1℃,脉搏77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5 mmHg/86 mmHg(1 mmHg≈0.133 kPa)。2021年8月9日超声检查发现膀胱下方、前列腺前方见实质性低回声,范围约50 mm×28 mm,边界清,可见包膜,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前列腺前方实质性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盆腔肿瘤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应用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智煜 杨晨 +4 位作者 高云潮 沈赞 杨玉妹 赵晖 姚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可引起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水平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骨转移诊断及病情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76例NS...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导致骨质破坏,可引起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水平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骨转移诊断及病情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76例NSCLC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OST)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并与44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骨转移组患者血清中AKP、β-CTx和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骨转换标志物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BALP和OST的表达水平与骨转移程度呈正相关性。β-CTx表达水平较高和BALP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可能性增加。结论:骨代谢标志物在NSCLC骨转移患者诊断及病情判断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骨转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的血清浓度与骨肉瘤预后的相关性(附69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汤丽娜 林峰 +3 位作者 郑水儿 陈平 沈旭东 姚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64-967,共4页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在青少年,预后很差儿突出特点是转移早,2年生仔率低,骨肉瘤的预后因素为中外学者所关注,本研究旨存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动态血清浓度住评价骨肉瘤患...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在青少年,预后很差儿突出特点是转移早,2年生仔率低,骨肉瘤的预后因素为中外学者所关注,本研究旨存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动态血清浓度住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以及骨肉瘤的转移和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9例骨肉瘤患者于术前后及术后化疗过程中的血清浓度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69例患者随访6~59个月,平均30.9个月,随访期间54例出现复发转移.43例死亡.12例无瘤生存。在2年总生存率及肺转移发生率上,术前AKP升高组与AKP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圳为0.000、0.001):而两组间的骨转移及复发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65)术前AKP高者经手术治疗再降至正常组与未降至正常组相比.在2年总生存率及肺转移发生率上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分别为0.001、0.004).在骨转移及复发的发生率l:无显著差异(P=0.85),结论:骨肉瘤患者术前AKP血清水平及术后AKP变化特点能提示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碱性磷酸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田荣华 应韶旭 +1 位作者 李晓 黄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1-9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Pim1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PIM1蛋白与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53例初治原发性DLBCL... 背景与目的:Pim1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PIM1蛋白与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53例初治原发性DLBCL患者的PIM1表达,回顾性分析PIM1的表达与化疗反应性和总生存的关系。结果:PIM1蛋白高表达与DLBCL的负性预后相关,且它的表达与非生发中心的表型相关(r=0.404,P=0.003)。PIM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化疗完全缓解率均比低表达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2%vs 62.1%;29.2%vs 68.9%,P<0.001和P=0.006)。PIM1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的多因素分析表明,PIM1是总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IM1的表达与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呈负相关。结论:在DLBCL患者中,PIM1的高表达可以作为一个临床预后不良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PIM1 预后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HGFK1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晓辉 杨异 +3 位作者 高宗礼 范理宏 沈赞 岳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357,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域基因表达产物(the kringle1domai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1)能够抑制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至今尚未见HGFK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域基因表达产物(the kringle1domai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1)能够抑制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至今尚未见HGFK1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HGFK1的表达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肺癌患者提供新的预后因子以及可能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共收集119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GFK1在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HGF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2.7%(27/119)的NSCLC患者存在HGFK1高表达,而正常肺组织中HGFK1的高表达率为68.7%(11/16),显著高于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HGFK1基因的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以及吸烟状态无关(P>0.05),但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GFK1高表达率在病理分级差(G3)的患者组织中较病理分级相对较好(G1、G2)的患者明显降低(11.5%∶31.3%),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组织中明显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11.6%∶38.0%);HGFK1阳性组患者的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显著长于HGFK1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2和0.017)。结论:HGFK1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肺组织中明显高于NSCLC组织,而不同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有差别,其中,在病理分级较好、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HGFK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组织类型及吸烟状态等临床特征无明显关系,HGFK1表达阳性的患者3年PFS期和OS期显著长于HGFK1表达阴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GFK1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原发性肺癌临床特点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军华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0-473,共4页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青年人的肺癌发病率有较稳定的上升趋势,然而先前关于青年人肺癌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的统计资料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大量的研...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青年人的肺癌发病率有较稳定的上升趋势,然而先前关于青年人肺癌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的统计资料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大量的研究存在对青年人肺癌年龄的不同界定,因此我们很难比较在青年人肺癌研究中所得到的结果。本文就目前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研究结果的差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青年人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和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旻琰 沈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3-796,共4页
近年来,关于MicroRNA(miRNA@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成为探讨肿瘤转移调控机制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以干预mRNA翻译的方式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 近年来,关于MicroRNA(miRNA@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成为探讨肿瘤转移调控机制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以干预mRNA翻译的方式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转移的发生发展。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是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死因,研究miRNA对恶性肿瘤转移发生发展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寻找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的新方法。本文就miRNA和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华 陈海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275-3277,共3页
肺癌(lung cancer)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12.4%,且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年来虽然医疗诊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放疗... 肺癌(lung cancer)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12.4%,且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年来虽然医疗诊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放疗、化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于15%:但是.经早期诊断出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却高达80%,根治术后(包括进展期)5年生存率达35%~50%。因此,寻找有效、可行的早期诊断检查方法,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长期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早期诊断 诊断方法 5年生存率 恶性肿瘤 长期生存率 病死率 手术根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LKB1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军华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大约3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在LKB1的功能性缺失突变,而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也表明LKB1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肺癌的发病及进展,而且LKB1的缺失突变在促进肺癌组织类型的分化和肺癌转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充分说明LKB1是... 大约3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在LKB1的功能性缺失突变,而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也表明LKB1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肺癌的发病及进展,而且LKB1的缺失突变在促进肺癌组织类型的分化和肺癌转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充分说明LKB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然而目前还未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出LKB1的功能性缺失突变与肺癌预后有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近年来LKB1在肺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KB1 抑癌基因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