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帆 田芳 +3 位作者 裴澄 李娟 李勇 邵毅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兔建模后分别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和交联栓。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d、1周、2周和4周对实验兔泪膜功能进行检查,包括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测量。于干预后4周时收集各组兔角膜,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变化。将未经交联和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分别置于1 g·L^(-1)Ⅰ型胶原酶液中观察透镜直径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交联栓组兔干预后2周和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常规栓组兔干预后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4周,交联栓组兔角膜染色情况好于常规栓组及模型组。HE染色结果显示,交联栓组兔角膜上皮厚度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整齐,基底层可见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层。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的时间比未交联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时间显著增加。结论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相较于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对兔干眼模型有更稳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 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 干眼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群燕 任伟宏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8-902,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是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对ROP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疾病早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随时自发消退。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在ROP患儿中显得尤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是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对ROP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疾病早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随时自发消退。因此,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在ROP患儿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基于现有的筛查方式,存在筛查时间长、婴幼儿配合度不高等问题,这可能会导致部分ROP患儿漏诊,因此需要进一步寻找更可靠的预测方法。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ROP的筛查及预测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在ROP中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建立合理的ROP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期预测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控近视新热点:Premyopia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毅 曾艳梅 肖轶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5-929,共5页
儿童近视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发展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近视前期(Premyopia)可以更精确地识别近视发生的前兆阶段,Premyopia的儿童有很大概率会发展为近视,且Premyopia儿童在人群中占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Pre... 儿童近视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发展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近视前期(Premyopia)可以更精确地识别近视发生的前兆阶段,Premyopia的儿童有很大概率会发展为近视,且Premyopia儿童在人群中占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Premyopia群体。在Premyopia眼的调节力已发生下降,与轻度近视相当。早期识别Premyopia,并在Premyopia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率,延缓近视进展,保护儿童视力,提高生活质量。Premyopia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包括增加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配戴角膜塑形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许多新型技术,如平光离焦镜片、中医药治疗等。我们要牢牢把握Premyopia这一窗口期,探索近视防控新技术,并合理应用新型技术造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myopia 儿童 阿托品 低强度红光疗法 角膜塑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视力康复共识解读
4
作者 邵毅 王晓宇 曾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通常与车祸、体育活动或军事冲突中的爆炸事件有关。尽管mTBI患者症状不如中度或重度创伤性脑损伤那样明显,但它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短期或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视觉问题等。这些问题会影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通常与车祸、体育活动或军事冲突中的爆炸事件有关。尽管mTBI患者症状不如中度或重度创伤性脑损伤那样明显,但它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短期或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视觉问题等。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mTBI患者出现的视觉障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视觉康复疗法、眼动训练、双鼻闭塞、棱镜和滤光片的应用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科学依据往往不充分,且缺乏对照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从而导致人们对这些治疗方法产生质疑。一众专家于2022年提出了关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视力康复共识”的声明,旨在统一对mTBI进行定义,评估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促进人们开展更科学、严谨的研究,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对该共识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视觉障碍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陆秉文 吴星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病理性近视是仅次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可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主要原因,且是50岁以下患者发生CNV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不仅被广泛... 病理性近视是仅次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可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主要原因,且是50岁以下患者发生CNV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不仅被广泛用于AMD的治疗,在病理性近视CNV患者中也显示出较好疗效。本文主要就近年来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CNV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IBIZUMAB 玻璃体内注射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