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Ⅳ期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琛 朱正纲 +3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尹浩然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Ⅳ期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0~2000年间527例Ⅳ期胃癌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其中92例行根治性手术,20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31例行胃肠吻合术或开腹探查术。比较各种手术方式术后1、3、5a生存率。结果施行根治... 目的探讨Ⅳ期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0~2000年间527例Ⅳ期胃癌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其中92例行根治性手术,20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31例行胃肠吻合术或开腹探查术。比较各种手术方式术后1、3、5a生存率。结果施行根治性手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58.4%、20.8%和9.7%,姑息性切除术为45.8%、11.2%和4.6%,而未切除者为11.0%、3.1%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远处转移的病例中,根治性手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68.1%、37.5%和18.6%,较姑息手术者的57.5%、10.0%和3.8%明显提高(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姑息性切除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48.7%、17.3%和3.8%,较未切除者的8.5%、0和0明显提高(P<0.05)。结论无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手术疗效;对有远处转移的Ⅳ期胃癌,姑息性切除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根治术 姑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志物在胃癌发病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正纲 傅国辉 +12 位作者 刘炳亚 于颖彦 瞿颖 吴云林 顾琴龙 李建芳 李琛 严超 张俊 刘文韬 燕敏 沈炜炜 程时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5-1197,共13页
该项目以分子标志物为切入点,以高通量组学技术为基础,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胃癌候选分子标志物进行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发现,IPO-38、胃泌素、IL-33以及循环血中的FAM5C和MYLK高甲基化等胃癌血清诊断学标志物可作为胃癌早期... 该项目以分子标志物为切入点,以高通量组学技术为基础,筛选出胃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胃癌候选分子标志物进行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发现,IPO-38、胃泌素、IL-33以及循环血中的FAM5C和MYLK高甲基化等胃癌血清诊断学标志物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研究还发现,FRZB、TXNL2、PHF10、MPS-1、PTP1B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侵袭等有关;胃癌细胞中AE1高表达可以将p16扣押在胞质,阻止其入核而起到原癌基因的作用;IRX1和miR-126在胃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在胃癌中的作用类似抑癌基因。该研究为筛选胃癌候选标志物、开发诊断、分子靶点和预后判断等临床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子标志物 诊断 治疗 预后 转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臧潞 潘睿俊 +6 位作者 马君俊 胡艳艳 胡伟国 朱海燕 邵洁 胡翊群 郑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法语班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法语班四年级学生29人,随机分为A组(n=15)和B组(n=14),分别采用浸... 目的探讨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法语班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法语班四年级学生29人,随机分为A组(n=15)和B组(n=14),分别采用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在总课时一半时换组教学,通过随堂测试的方法对照研究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四次随堂测试法文题成绩和总成绩结果显示前两次测试成绩,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组高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次测试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次随堂测试中文题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法语班医学生而言,在同样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其法语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强;如能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入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其整体教学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法语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肿瘤分子标志物为基础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建芳 朱正纲 刘炳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8-109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诞生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转化医学是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中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与病房(bench to bedside)之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诞生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转化医学是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中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与病房(bench to bedside)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目前,肿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正在成为肿瘤诊断、治疗、预后及疗效监测的有效工具,是转化医学模式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分子标志物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洁 毛恩强 +1 位作者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总结外科患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61例MDR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共出现肺部感染34例、腹腔感染3... 目的总结外科患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61例MDR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共出现肺部感染34例、腹腔感染31例、尿路感染2例和继发性血流感染11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部位感染。共检出MDR鲍曼不动杆菌33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和阴沟肠杆菌2株。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1例和28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8%和60.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8.7%和53.6%。其中15例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E治疗,临床有效率73.3%,细菌清除率53.3%。总病死率24.6%。结论外科ICU患者MDR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泛耐药(PDR)菌株占50.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对MDR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一定疗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其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较好,国产硫酸多黏菌素E亦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 感染 多黏菌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两性畸形的外科干预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伟珏 许恩 +3 位作者 沈丽萍 陈建雯 龚代贤 严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治疗中外科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99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两性畸形患者的病史及随访资料。26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FPH)4例,真两性畸形(TH)5例,男性假两性畸形者(MPH)16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1...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治疗中外科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99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两性畸形患者的病史及随访资料。26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FPH)4例,真两性畸形(TH)5例,男性假两性畸形者(MPH)16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1例。护养性别女性18例,男性8例。根据不同类型的两性畸形,26例患儿分别进行外科手术纠正外生殖器畸形。结果4例FPH患儿外生殖器保持女性外观,患儿与家长均满意;TH和MPH患者中术后男性者,均认可自己的性别,已完成外生殖器整形患儿的睾丸或阴茎不同程度小于同龄儿;2例MPH术后女性者患儿乳房发育较差。1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患儿性别改为男性,随访发现左侧性腺为精原细胞瘤,行放疗及手术治疗。随访发现女性患儿的性格男性化,部分男性患儿的性格女性化。结论对于两性畸形患者的性别选择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外科干预必须在护养性别确定后进行,且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畸形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畸形 性别 外科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外科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沾良 陈惠德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外科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2例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赵卫国 濮春华 +4 位作者 蔡瑜 李宁 沈建康 卞留贯 孙青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8-780,共3页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经验,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1 002例(三叉神经痛243例,面肌痉挛757例,舌咽神经痛2例)。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了解病因及相应颅神经周围是否存...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经验,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1 002例(三叉神经痛243例,面肌痉挛757例,舌咽神经痛2例)。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了解病因及相应颅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根据Jannetta等所述方法,于全麻下侧卧位进行手术。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4.2%,面肌痉挛患者为92.3%,2例舌咽神经痛术后症状均消失。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严重并发症4例,死亡率为0.3%,没有致残病例。平均随访39个月,复发率为5.2%。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确切,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微血管减压术是高风险手术,必须重视术后病情突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识别与手术病理的结果 被引量:43
9
作者 吴云林 吴巍 +5 位作者 郭滟 蔚青 江凤翔 胡伟国 燕敏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镜胃黏膜活检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的病灶形态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26730例胃镜检查者中胃黏膜活检示HGIEN者4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分析内镜直视下病灶的色泽形态、皱襞特征、活检数量、手术大体标本形态及...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镜胃黏膜活检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的病灶形态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26730例胃镜检查者中胃黏膜活检示HGIEN者4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分析内镜直视下病灶的色泽形态、皱襞特征、活检数量、手术大体标本形态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根治,平均每次内镜检查对病灶行活检4.25次。44例患者中浅表病灶26例,其中仅6例(13.6%)经手术证实维持HGIEN诊断,16例(36.4%)为早期胃癌,4例(9.1%)为早期胃癌样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18例形似Borrmann各分型病灶,术后均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结论认真鉴别活检示HGIEN的病灶性质,提高胃镜活检的深度及准确性,并结合色素内镜及固有荧光诊断技术等方法可提高活组织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率。胃镜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为HGIEN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已存在浸润性癌生长,应积极手术干预,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 活检 胃镜 手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的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陆爱国 宗雅萍 +8 位作者 沈晓卉 胡艳艳 臧潞 王明亮 胡伟国 李健文 毛志海 陆熊熊 郑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尝试运用多种双镜联合的方式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46例双镜联合治疗患者,其中腹腔镜辅助内镜下治疗5例(10.87%),内镜定位腹腔镜切除30例(65.2... 目的探讨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尝试运用多种双镜联合的方式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46例双镜联合治疗患者,其中腹腔镜辅助内镜下治疗5例(10.87%),内镜定位腹腔镜切除30例(65.22%),内镜腹腔镜同步切除6例(13.04%),追加腹腔镜根治术5例。46例中息肉恶变21例(45.7%),其中浸润性癌6例,3例淋巴结转移。内镜协助腹腔镜手术41例无中转开腹,术后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出血1例。腹腔镜保护内镜治疗的5例无并发症发生。双镜联合患者随访时间1~21个月,息肉恶变者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双镜联合增加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适应证范围,减少了手术创伤,是结直肠良恶性息肉治疗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镜联合 结直肠息肉 微创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模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明钧 姚玮艳 +2 位作者 乔敏敏 诸琦 袁耀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且稳定性好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4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6、12 h...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且稳定性好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4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6、12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率及病理组织学评分,观察24 h生存指数。结果SAP组各时间段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率在注射后6、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造模后24 h的总死亡率为70%(7/10)。结论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成功诱发大鼠SAP,其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逆行胰胆管注射 经肠壁 牛黄胆酸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0
12
作者 邹静 刘斌 +2 位作者 陈雪华 李宁丽 王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56例肺癌患者(其中20例早中期肺癌、36例晚期肺癌);1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总T细胞(CD3+)、Th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56例肺癌患者(其中20例早中期肺癌、36例晚期肺癌);1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总T细胞(CD3+)、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NK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CD16+CD56+)、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25+Foxp3+)占CD4+T细胞比例和CD3+γδT细胞比例。结果:56例肺癌患者总T细胞(CD3+)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61.41%±7.88%vs71.63%±5.59%,P<0.001),肺癌患者Tc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23.58%±7.18%vs28.44%±5.20%,P<0.05),肺癌患者Treg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6.20%±1.63%vs3.65%±2.00%,P<0.001);肿瘤组外周血CD3+γδ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3.35%±1.41%vs5.53%±1.87%,P<0.01)。但肺癌患者晚期组与肺癌早中期组比较外周血CD3+γδ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3.70%±1.89%vs2.64%±1.41%,P<0.05),肺癌患者晚期组与早中期组比较外周血Treg细胞比较显著增高(6.78%±2.64%vs5.06%±1.22%,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低于健康组(15.02%±7.61%vs18.74%±6.39%,P<0.05),而Th细胞和NKT细胞都有所降低,但差异尚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总T细胞、Th细胞、Tc细胞和NK细胞都有所降低,Treg细胞有所上升,提示肺癌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Treg细胞和CD3+γδT细胞与肺癌的临床病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仪 ΓΔ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准危重病人的区域化无线监护系统研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大伟 陈佳品 +2 位作者 冯洁 李振波 毛恩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给出了一种面向准危重病人的区域化无线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集成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于一体的多生理参数无线腕式采集器,具有尺寸小、功耗低、便于佩戴等优点。开发了基于非标准协议星形与ZigBee树形相结合的... 给出了一种面向准危重病人的区域化无线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集成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于一体的多生理参数无线腕式采集器,具有尺寸小、功耗低、便于佩戴等优点。开发了基于非标准协议星形与ZigBee树形相结合的混合型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可很好地扩展网络容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借助网络演算相关知识,推导出由ZigBee树形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特性决定的节点输入\输出数据流上界、节点带宽需求及延迟上界等性能参数,为树形网络拓扑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了相应的中心监护站,完成所有病人生理信息获取、数据库管理、生理与通信异常报警、远程提醒、动态显示等功能。制作了相应的原理样机,在医院局部范围内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危重病人 区域化 无线监护 腕式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及其诊治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明敏 朱正纲 +6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李琛 张俊 姚学新 杨秋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原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00年11月~2003年10月该院外科收治的并发于胃癌术后早期的SAP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97例胃癌手术患者中有9例在术后早期发生SAP,发生率为1.29%,其中姑息...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原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00年11月~2003年10月该院外科收治的并发于胃癌术后早期的SAP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97例胃癌手术患者中有9例在术后早期发生SAP,发生率为1.29%,其中姑息性手术后无SAP发生;D1-2根治术后发生SAP4例(0.80%);全胃切除术后发生SAP3例(5.66%);全胃联合脏器切除后发生SAP2例(13.33%),全胃切除与全胃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后SPA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D1-2术式后SPA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例SAP中有7例在发病初期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亡;未手术的2例均死亡。结论胃癌术后早期SAP的发生与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密切相关。由于该并发症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故预后差。CT是早期诊断本病的可靠手段,而积极的清创引流手术则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重症胰腺炎 CT 清创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冯润华 朱正纲 +4 位作者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为93.2%,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63.8%(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玉申 于颖彦 +7 位作者 计骏 纪玉宝 瞿颖 李建芳 张俊 刘炳亚 朱正纲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的干预对胃癌细胞IRX1基因表达的逆转效应。结果经生物信息学预测IRX1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启动子区富含CpG岛;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IRX1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下调;MSP及BSP检测显示所有胃癌细胞株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的细胞株IRX1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上调。结论胃癌中IRX1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有一定关系,为探讨IRX1基因作为去甲基化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X1 同源盒基因 胃癌 甲基化 5-杂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的菌谱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洁 孙景勇 +3 位作者 毛恩强 刘伟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77.9%,革兰阳性菌56株,占22.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最高,以不发酵糖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19.8%、13.4%和9.9%,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分别为13.8%和13.0%,其产ESBLs株分别占45.7%和30.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比率较低,但肠球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率较高(31.8%);常见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不发酵糖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胆道阳性菌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这些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2 位作者 卞留贯 成侃 蔡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 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mm,高15~20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景尽管... 目的 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mm,高15~20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景尽管开颅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该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率达93.3%,术后视力改善者达86.7%,没有与人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眶上匙孔人路是用于切除最大径〈3cm鞍结节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结节 匙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巍 郭滟 +5 位作者 蔚青 吴云林 朱延波 朱正纲 胡伟国 袁耀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 进展期 BORRMANN分型 形态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被引量:31
20
作者 俞焙秦 刘炳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3,共3页
近年来,在小分子RNA中发现了一类与基因表达调节密切相关的分子—微RNA(miRNA)。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长度通常为21~22个核苷酸,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 近年来,在小分子RNA中发现了一类与基因表达调节密切相关的分子—微RNA(miRNA)。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长度通常为21~22个核苷酸,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表达的调控。miRNA具有控制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等多种功能,可能对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防治及生物进化探索有重要意义。该文对mi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生物学特性 肿瘤 基因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