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陶金好 曹兰芳 +2 位作者 孔宪明 王利民 王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6-868,共3页
目的分析引发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方法对800例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郊区病例组)、100名郊区健康儿童(郊区正常对照组)和450例上海市城区过敏性疾病患儿(城区病例组)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郊区病... 目的分析引发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方法对800例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郊区病例组)、100名郊区健康儿童(郊区正常对照组)和450例上海市城区过敏性疾病患儿(城区病例组)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郊区病例组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各组SPT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结果郊区病例组SPT阳性率(73.38%)高于郊区正常对照组(26.00%),低于城区病例组(8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病例组患儿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7.88%和59.13%。除杂草和橡胶外,郊区病例组各过敏原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过敏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低于城区患儿,并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疾病 郊区 上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原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陶金好 孔宪明 +1 位作者 曹兰芳 王利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方法对上海地区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实施13种食物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组间比较过敏原SPT阳性率。结果 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对13种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方法对上海地区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实施13种食物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组间比较过敏原SPT阳性率。结果 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对13种食物性过敏原SPTs阳性率2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0%(P<0.01)。不同年龄组SPT阳性率存在差异,市区与郊区的SPT部分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亦存在差异。结论食物性过敏原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SPTs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过敏原SPT阳性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性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悬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恒贵 曹兰芳 +1 位作者 卢燕鸣 马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肺炎 辅助治疗 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P感染 悬液 喘息发作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瑜 陈伟 +2 位作者 谭永强 卢燕鸣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采用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粒细胞表达以及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DP-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急胜发作次数,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和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试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12.01±1.41)%,明显高于对照组(10.11±2.49)%(t=3.83,P=0.00)。治疗组治疗后嗜碱性粒细胞含量、血清总IgE及DP.IgE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2.23-3.57,P均〈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C-ACT评分和PEF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4.02,P均〈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规范化防治使哮喘患儿病情更趋稳定,哮喘控制效果更理想。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 哮喘 NK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西普治疗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亚琴 曹兰芳 薛海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皮下注射依那西普0.4 mg/(kg.次),每周2次,在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采用ACR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1周、1...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皮下注射依那西普0.4 mg/(kg.次),每周2次,在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采用ACR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1周、1月及3月时ACR Pedi 30达标率分别为16.70%、90.00%、96.67%,ACR Pedi 50达标率分别为3.30%、30.00%、66.70%,ACR Pedi 70达标率分别为0、0、16.70%(5),且无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依那西普治疗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在病程早期使用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小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6
作者 蒋俊晔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2-695,共4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感染可引起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疾病。学龄期前后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因此,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包括...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感染可引起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疾病。学龄期前后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因此,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包括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血症及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儿童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MPP的治疗宜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合理、联合、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肺炎支原体的有效抗生素。同时,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等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卢燕鸣 曹兰芳 +5 位作者 马敏 薛海燕 赵瑜 余汉卿 毛海英 顾越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A+、CD4+CD45RO+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JIA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A+、CD4+CD45RO+的表达,同...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A+、CD4+CD45RO+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JIA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A+、CD4+CD45RO+的表达,同期检测20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JIA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t=2.099,P<0.05),CD4+CD45RA+T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3.450,P<0.01),CD4+CD45RO+T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t=3.913,P<0.01),CD4+CD45RA+T/CD4+CD45RO+T比值明显降低(t=4.904,P<0.01);与对照组比较,JIA各亚型(全身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的CD4+CD45RO+T淋巴细胞数均明显升高,CD4+CD45RA+T/CD4+CD45RO+T比值明显降低(P<0.01);CD4+CD45RA+T淋巴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全身型中显著降低(t=4.192,P<0.01);在多关节型中明显降低(t=2.214,P<0.05);在少关节型中稍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793,P>0.05)。结论JIA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A+T/CD4+CD45RO+T失衡,这可能在JI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Th淋巴细胞 CD4^+CD45RA CD4^+CD45RO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4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清 薛海燕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2-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0月确诊的104例SLE患儿首次住院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儿中男17例、女87例。首发症状以面部皮疹(71.2%)、发热(62.5%)、关节肿痛(60.5%)、肢端红斑(4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3月—2010年10月确诊的104例SLE患儿首次住院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儿中男17例、女87例。首发症状以面部皮疹(71.2%)、发热(62.5%)、关节肿痛(60.5%)、肢端红斑(49.0%)多见;其中38例累及肾脏的病理分型为局灶增生型(Ⅲ,26.3%)、弥漫增生型(Ⅳ,57.1%)、膜型(Ⅴ,18.4%)。男性患儿发病初期,皮疹、血尿、蛋白尿、浆膜腔积液、肺间质改变、受累器官数、危重症病例数、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等与女性患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SLE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多见。男性患儿发病年龄较女性早,临床症状重,器官受累多,肾脏受累突出,病情进展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谭永强 曹兰芳 +3 位作者 毛海英 卢燕鸣 夏敏 李亚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D-二聚体是衡量血栓性疾病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近年在风湿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得到临床肯定。但有关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与D-二聚体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幼年型特... D-二聚体是衡量血栓性疾病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近年在风湿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价值得到临床肯定。但有关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与D-二聚体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D-二聚体结果,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探讨其在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D-二聚体 特发性关节炎 临床意义 幼年型 患儿 系统性红斑狼疮 测定 血栓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 风湿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45
10
作者 洪建国 李臻 +4 位作者 曹兰芳 陈培丽 王立波 鲍一笑 顾洪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上呼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共17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试验组87例,对照组89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上呼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共17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试验组87例,对照组89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无显著性。用药方法试验组喷利巴韦林气雾剂,首日第1小时内用药4次,以后每2h1次,共4次(下午起喷)或者8次(上午起喷)第2天每2h1次,共10次;第3、4、5天每日4次,每次喷3揿。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剂,剂量按15mg/(kg.d),分3次服用,连用5d。结果两组用药后,在退热效果、感冒症状改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组内资料前后比较显示,用药第2天即见明疗效(P<0.05)。安全性两组用药后胃肠道及局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室指标显示,两组患儿用药后外周血三系指标均无明显下降。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疗效确切,用药剂量小,药物直达口咽,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早期干预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首选用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敏 马恒贵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5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30例NK细胞活性,并对哮喘患儿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NK细胞活性及总IgE。结果哮喘患儿的NK...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在小儿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尘螨过敏的哮喘患儿5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30例NK细胞活性,并对哮喘患儿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NK细胞活性及总IgE。结果哮喘患儿的NK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尘螨特异性免疫前较特异性免疫后的哮喘患儿的NK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1),总IgE显著降低(P<0.01)。结论NK细胞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助于NK细胞活性增强,降低总IgE水平,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2):1011-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哮喘 儿童 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病患儿个性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清 曹兰芳 +3 位作者 赵瑜 李亚琴 薛海燕 张善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病儿童心理、个性和行为的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55例风湿病患儿及51例正常对照儿童的个性和行为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风湿病患儿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量表分高于正常... 目的探讨风湿病儿童心理、个性和行为的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55例风湿病患儿及51例正常对照儿童的个性和行为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风湿病患儿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量表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49.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湿病患儿受病痛的折磨和长期治疗,造成身心困扰,易产生行为问题、个性缺陷,应尽早给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儿童 个性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瑜 于清 +1 位作者 叶萍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7例儿童SLE和120例成人SLE首次住院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等方面,比较儿童与成人SLE特点。结果儿童SLE男女比例1:6.1,成人SLE男女比例1∶5,...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7例儿童SLE和120例成人SLE首次住院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等方面,比较儿童与成人SLE特点。结果儿童SLE男女比例1:6.1,成人SLE男女比例1∶5,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SLE患者发病初的平均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明显高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5,P<0.000);儿童SLE患者平均累及器官数多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0,P<0.000)。儿童SLE肾脏病理类型依次为Ⅳ型57.1%、Ⅲ型26.3%、Ⅴ型18.4%、Ⅲ型+Ⅴ型10.5%、Ⅳ型+Ⅴ型2.6%,成人SLE依次为Ⅳ型45.5%、Ⅴ型22.7%、Ⅲ型+Ⅴ型13.6%、Ⅱ型和Ⅲ型均为9.1%。结论儿童SLE与成人SLE相似,女性多见;儿童SLE较成人SLE疾病活动性强,累及器官多,肾脏病理改变同成人以重型多见,而无症状的肺脏病变较成人多见,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表达障碍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元 孔宪明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2-615,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由Th2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与内源性IL-12生成不足有关,该文综述了IL-12的生物学效应、IL-12表达障碍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以及IL-12、重组IL-12(rIL-12)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IL-12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内源性I... 支气管哮喘是由Th2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与内源性IL-12生成不足有关,该文综述了IL-12的生物学效应、IL-12表达障碍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以及IL-12、重组IL-12(rIL-12)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IL-12与Ⅰ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内源性IL-12表达不足使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系统向Th2方向偏移,在过敏原或病毒等外因的刺激下发生支气管哮喘。用IL-12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免疫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将IL-12、rIL-12或IL-12的内源性诱生物应用于人体的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基于IL-12的治疗方法可能为支气管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rIL-12 变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活化率检测觹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皓征 曹兰芳 王利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识别CRTH2/CD63/CD4组合抗体,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中CRTH2阳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其活化率,并将检测结果与血清总IgE、特异性Ig...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识别CRTH2/CD63/CD4组合抗体,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中CRTH2阳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其活化率,并将检测结果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作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 6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CRTH2阳性细胞百分比较25例正常儿童升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活化率均较正常儿童显著升高(P均<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血清总IgE无相关性(r=0.085,P=0.493),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血清总IgE之间有轻度相关性(r=0.247,P=0.04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特异性IgE无相关性(r=0.259,P=0.192),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特异性IgE间也存在相关性(r=0.455,P=0.017)。SPT等级结果与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间无相关性(r=0.231,P=0.058),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SPT等级间存在相关性(r=0.481,P<0.01)。结论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CRTH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提示过敏性疾病患儿体内存在Th2型免疫反应的亢进;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了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启动和维持;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存在相关性,对过敏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 CD63 CRTH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及激素对其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瑜 蒋俊晔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塞米松(Dx)治疗,阿奇霉素剂量为10 mg/(kg.d)(最大量不超过0.5 g/d),Dx为0.2 mg/(kg.d)(最大量不超过5 mg/d),疗程5 d;难治性MPP对照组和非难治性MPP患儿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剂量同上,疗程5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MPP组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难治性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难治性MPP患儿在常规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后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未加用地塞米松的难治性MPP患儿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治疗5 d后,难治性MPP治疗组患儿咳嗽评分明显低于难治性MPP对照组患儿。结论嗜碱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难治性MPP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肺炎支原体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T辅助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凌云 屠志强 +1 位作者 薛海燕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36例SoJIA患儿,按疾病活动情况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流式细胞技术检...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36例SoJIA患儿,按疾病活动情况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血清INF-γ、IL-4、IL-17水平的差异。结果 SoJIA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的Th17占CD3+CD8-细胞比例分别为(3.30±2.15)%、(1.78±1.14)%和(1.2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437,P=0.001),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Th1、Th2占CD3+CD8-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JIA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125.82±45.87)pg/ml、(57.79±25.84)pg/ml和(50.02±18.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2,P=0.000),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血清INF-γ和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获得性细胞免疫参与SoJIA发病,且Th1、Th17细胞比例升高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与SoJIA患儿疾病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晓凤 曹兰芳 +6 位作者 钟济华 王海嵘 宣正华 朱菁 陈芳源 韩洁英 欧阳仁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利用肿瘤细胞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原卟啉IX(PpIX)的优先摄取,使肿瘤细胞在受到一定的光照后被选择性地杀伤。到目前为止,ALA-PDT引起肿瘤细胞破坏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 背景与目的:基于5-氨基乙酰丙酸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利用肿瘤细胞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原卟啉IX(PpIX)的优先摄取,使肿瘤细胞在受到一定的光照后被选择性地杀伤。到目前为止,ALA-PDT引起肿瘤细胞破坏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ALA-PDT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ALA+PDT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LSCM)观察凋亡细胞的特征。结果:ALA+PDT组光照后细胞形态学可见凋亡改变;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24 h为(46±9)%,48 h为(26±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光照后4、5和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9)%、(29±11)%和(5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SCM观察AnnexinV-FITC单阳性及AnnexinV-FITC/PI双阳性细胞均具有典型的凋亡特征,而单纯ALA组、单纯光照组及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ALA-PDT能杀伤白血病细胞株HL-60,主要通过诱导凋亡的方式实现的,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光动力学治疗 白血病细胞株HL-60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06
19
作者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刚,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学者发现,2007年肺炎支原... 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刚,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学者发现,2007年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生率已是1999年的10倍,而且近几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呼吸道感染 难治性 MYCOPLASMA 社区获得性肺炎 PNEUMONIA PNEUMONIA 常见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在儿童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中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伟 曹兰芳 +2 位作者 孔宪明 赵瑜 王利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NK)在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患儿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儿科门诊和病房诊断明确、3~14岁过敏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发作且未用药物治疗的患儿45例,正常对照儿童30例,采...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NK)在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患儿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儿科门诊和病房诊断明确、3~14岁过敏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发作且未用药物治疗的患儿45例,正常对照儿童30例,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NK细胞数量,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NK细胞,分别采用标准刺激剂(离子霉素+佛波酯)和尘螨试剂刺激NK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细胞内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表达情况。结果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患儿与对照组比较,NK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NK细胞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在尘螨刺激下,NK细胞内IFN-γ和IL-4表达均升高,但IL-4升高幅度较IFN-γ强,导致IFN-γ/IL-4比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发作患儿中,NK细胞数量与活性均下降;在尘螨刺激下,NK细胞内IFN-γ/IL-4比值升高,导致NK细胞向NKⅡ型细胞方向失衡。推测NK细胞的数量、功能变化及比例失衡可能参与了儿童过敏性哮喘和(或)鼻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过敏性哮喘 变应性鼻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