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面力传递路径的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钊 朱平 +1 位作者 喻明 卢家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为了提高整车安全性,研究了某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分析了整车正面碰撞过程中碰撞力传递路径,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结构关键零件(前纵梁、保险杠横梁和冲撞盒)进行改进设计。利用LS-DYNA软件,根据中国新车评价... 为了提高整车安全性,研究了某轿车车身结构耐撞性。分析了整车正面碰撞过程中碰撞力传递路径,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身结构关键零件(前纵梁、保险杠横梁和冲撞盒)进行改进设计。利用LS-DYNA软件,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碰撞安全法规,进行了100%刚性壁(RGB)正面碰撞和40%偏置可变形壁障(ODB)偏置碰撞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车身结构改进后,两种碰撞的前围板侵入量明显降低;两侧B柱加速度均减少;碰撞吸能增加(对100%RGB,增加9.8kJ;对40%ODB,增加3.3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结构耐碰撞性 力传递路径 轿车车身 有限元法(FEM) 偏置可变形壁障(O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身前部结构轻量化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施颐 朱平 +1 位作者 张宇 章斯亮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针对车身结构耐撞性能响应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以某车身前部结构轻量化为例,在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近似模型阶段,分析比较了3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均匀设计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最适合耐撞性能近似模型... 针对车身结构耐撞性能响应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以某车身前部结构轻量化为例,在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近似模型阶段,分析比较了3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均匀设计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最适合耐撞性能近似模型的构造。基于所得最优近似模型进行车身前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在保证耐撞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减重2.61kg、实现6.51%轻量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前部结构 轻量化 试验设计方法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汽车氢瓶框架的耐撞性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斯亮 朱平 +2 位作者 冯奇 万党水 周庆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氢瓶碰撞安全问题是影响氢能源轿车耐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对于一款氢能源轿车的100%正面碰撞以及追尾碰撞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氢瓶在碰撞中的冲击状态以及框架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挤压变形情况。通过载荷的静力等效,用有限元方法,在... 氢瓶碰撞安全问题是影响氢能源轿车耐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对于一款氢能源轿车的100%正面碰撞以及追尾碰撞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氢瓶在碰撞中的冲击状态以及框架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挤压变形情况。通过载荷的静力等效,用有限元方法,在保证承载结构抗弯刚度的基础上,采用铝合金材料,并对框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最后在整车碰撞中对改进的框架结构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新的框架结构不仅提升了氢瓶的各安全评价指标,提高了整车的耐撞性,而且框架整体质量降低了27%,实现了框架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汽车 防撞设计 正面碰撞 追尾碰撞 氢瓶框架 结构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的车身在线检测尺寸偏差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扬 沈绍嵘 +2 位作者 刘银华 李正平 金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8-190,共3页
车身在线检测的应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有效应用在线检测的100%测量数据的问题。传统的尺寸偏差诊断方法的数据存在依赖工程经验进行诊断报警,费时费力且准确度低的缺点;提出了用时间序列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PCA)... 车身在线检测的应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有效应用在线检测的100%测量数据的问题。传统的尺寸偏差诊断方法的数据存在依赖工程经验进行诊断报警,费时费力且准确度低的缺点;提出了用时间序列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白车身尺寸偏差诊断,实现误差源模式识别和自动报警诊断,并开发相应工具软件在轿车车身实际生产中得到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模式识别 偏差诊断 车身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Hausdorff距离的车身前脸匹配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技科 王华 +1 位作者 郑恒雍 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39,545,共6页
为提高发动机罩、前大灯、保险杠、翼子板等匹配的间隙均匀度,提出了基于分段Haus-dorff距离的匹配优化方法.该方法以3个匹配件轮廓边界线的分段Hausdorff距离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最优匹配位置,并结合两款车型... 为提高发动机罩、前大灯、保险杠、翼子板等匹配的间隙均匀度,提出了基于分段Haus-dorff距离的匹配优化方法.该方法以3个匹配件轮廓边界线的分段Hausdorff距离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最优匹配位置,并结合两款车型前脸不同区域的匹配优化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匹配质量与调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前脸 分段Hausdorff距离 匹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钉体积比对异种金属自冲铆接接头成形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楼铭 李永兵 +1 位作者 黄舒彦 陈关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73-1876,共4页
研究了自冲铆接中模钉体积比对铝-钢以及钢-铝铆接接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模钉体积比大于1时,铝-钢与钢-铝铆接接头都具有较大的底切量;同时,对于钢-铝铆接接头而言,较大的模钉体积比有利于减小铆钉内侧与上层钢板之间的接头空隙,... 研究了自冲铆接中模钉体积比对铝-钢以及钢-铝铆接接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模钉体积比大于1时,铝-钢与钢-铝铆接接头都具有较大的底切量;同时,对于钢-铝铆接接头而言,较大的模钉体积比有利于减小铆钉内侧与上层钢板之间的接头空隙,保证接头的紧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自冲铆接 模钉体积比 底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7075-T651动态流变应力特征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9
7
作者 武永甫 李淑慧 +1 位作者 侯波 于忠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8-665,共8页
为了研究铝合金7075-T651的流变应力变化特征,在高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上对圆柱试样进行了温度范围25-400℃及应变率范围600-12000S1的动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7075-T651的流变应力对应变率不敏感,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为了研究铝合金7075-T651的流变应力变化特征,在高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上对圆柱试样进行了温度范围25-400℃及应变率范围600-12000S1的动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7075-T651的流变应力对应变率不敏感,对温度有较强的敏感性。总体上,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350-400℃时流变应力差别很小。在高应变速率时,当应变超过一定水平时,应力出现急剧减小,材料发生失效。通过变形后试样的微观组织观察可以发现,应变速率较高时出现绝热剪切带是材料流变应力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物理概念的铝合金7075.T651本构模型预测其流变应力,与实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在较宽的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内能够很好地预测铝合金7075.T651的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动态压缩试验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主轴回转支承轴承刚度及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海东 丁晟 +1 位作者 张凯之 王皓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2-457,共6页
基于赫兹接触算法和轴承载荷等效模型,建立含三排圆柱滚子的回转支承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显式算法,分析在径向载荷与倾覆弯矩载荷以及轴向载荷与倾覆弯矩载荷耦合作用下的轴承刚度和周向变形特性,并对轴承在突变载荷下的动刚度特性进... 基于赫兹接触算法和轴承载荷等效模型,建立含三排圆柱滚子的回转支承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显式算法,分析在径向载荷与倾覆弯矩载荷以及轴向载荷与倾覆弯矩载荷耦合作用下的轴承刚度和周向变形特性,并对轴承在突变载荷下的动刚度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考虑接触的非线性,轴承的径向刚度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轴向刚度随载荷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在轴向载荷与倾覆弯矩耦合作用下,轴向刚度对倾覆刚度影响不明显;刚度动态特性与载荷作用的时间相关;在倾覆载荷作用下,轴承沿周向在各个滚柱支承位置应力和变形分布不能用简单的余弦函数来描述。研究结果对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时冗余驱动各电机的位置设计及同步性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回转支承 刚度 倾覆弯矩 赫兹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钢胶焊与电阻点焊接头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海涛 张延松 +1 位作者 来新民 陈关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0,共4页
从接头的拉剪力、熔核的微观组织、动态电阻曲线和焊接性范围4个方面,对比分析双相钢透胶胶焊和电阻点焊的接头性能.结果表明,胶焊熔核开始形成时间提前于点焊,使得在小电流情况下胶焊的焊点拉剪力要普遍高于点焊;胶焊在中等电流情况下... 从接头的拉剪力、熔核的微观组织、动态电阻曲线和焊接性范围4个方面,对比分析双相钢透胶胶焊和电阻点焊的接头性能.结果表明,胶焊熔核开始形成时间提前于点焊,使得在小电流情况下胶焊的焊点拉剪力要普遍高于点焊;胶焊在中等电流情况下便会产生严重飞溅,使得在大电流情况下点焊焊点拉剪力要更高些.因此,在制定胶焊的焊接工艺参数时应选择比电阻点焊偏低的焊接电流,而适度增加焊接过程的电极力有利于抑制飞溅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焊 电阻点焊 双相钢 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强差厚三层板电阻点焊熔核尺寸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洁 林浩磊 +1 位作者 张延松 陈关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114-115,共4页
针对差强差厚三层板电阻点焊过程熔核形成规律展开研究,提出采用不对称电极帽匹配方法改善点焊熔核尺寸及可焊性窗口宽度.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电极帽匹配下薄板侧熔核形成过程中的电流密度、温度场及熔核尺寸的变化规律.通... 针对差强差厚三层板电阻点焊过程熔核形成规律展开研究,提出采用不对称电极帽匹配方法改善点焊熔核尺寸及可焊性窗口宽度.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电极帽匹配下薄板侧熔核形成过程中的电流密度、温度场及熔核尺寸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焊接时刻的薄板侧熔核尺寸,并建立了两种电极帽匹配下的差强差厚三层板点焊可焊性工艺窗口.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差强差厚三层板点焊过程中的熔核偏移及薄板侧熔核尺寸偏小的问题,提高电阻点焊过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板 电阻点焊 熔核尺寸 可焊性工艺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的柔性薄板装配夹具稳健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奎刚 金隼 来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41-1945,1949,共6页
结合Taguchi稳健设计方法和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建模,提出了一种柔性薄板装配夹具稳健设计方法.通过对柔性薄板零件装配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反映装配质量与零件制造偏差、夹具定位偏差和夹具定位方案关系的装配偏差模型.利用Taguchi方法... 结合Taguchi稳健设计方法和柔性薄板零件装配偏差建模,提出了一种柔性薄板装配夹具稳健设计方法.通过对柔性薄板零件装配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反映装配质量与零件制造偏差、夹具定位偏差和夹具定位方案关系的装配偏差模型.利用Taguchi方法进行夹具定位的稳健设计时,以夹具定位位置为设计参数,各零件制造偏差和夹具定位偏差为噪声参数,结合柔性薄板装配偏差建模方法提出了柔性薄板夹具稳健设计的信噪比计算方法,通过安排正交试验的内外表,分析各夹具定位方案下装配质量对各偏差源的稳健性,确定稳健的夹具方案.该方法通过一个简单柔性薄板装配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设计 Taguchi 柔性薄板装配 夹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司机室复杂曲面制造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桃生 李志敏 +2 位作者 冯孝忠 杨艳群 王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为了准确评估高速列车司机室复杂曲面的制造质量,从尺寸精度、表面轮廓和表面光顺性3个方面对其曲面进行评价.在利用分割逼近法计算尺寸精度、使用高斯曲率与反射线分析光顺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变形一致度与相似度反映曲面轮廓的变形规... 为了准确评估高速列车司机室复杂曲面的制造质量,从尺寸精度、表面轮廓和表面光顺性3个方面对其曲面进行评价.在利用分割逼近法计算尺寸精度、使用高斯曲率与反射线分析光顺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变形一致度与相似度反映曲面轮廓的变形规律及微观几何特征的分析方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光顺性的主观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运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曲面制造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用于实际高速列车司机室曲面的制造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和模型能够有效地量化司机室实际曲面的制造质量,为其验收及后期诊断和控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司机室 复杂曲面 制造质量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体作用下电阻点焊熔核中的电磁场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琦 李永兵 +1 位作者 李锐华 陈关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外加永磁体磁场作用下,电阻点焊熔核内的外部磁场、感应磁场及复合磁场强度及其磁场力的分布规律,并对熔化金属的流体流动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点焊熔核内的复合磁场分布以感应磁场为主...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外加永磁体磁场作用下,电阻点焊熔核内的外部磁场、感应磁场及复合磁场强度及其磁场力的分布规律,并对熔化金属的流体流动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点焊熔核内的复合磁场分布以感应磁场为主导,从熔核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强,其径向磁感应强度分量随着永磁体工作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熔核内同时存在由感应磁场生成的位于电极轴对称平面内的磁场力,以及由外加磁场引起的垂直于该平面的磁场力.在该正交磁场力的作用下,熔核内的熔化金属在电极轴对称平面及垂直于该平面的圆周方向同时进行高速流动,并呈现出沿熔核直径方向向外冲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永磁体 熔核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双相钢DP590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建辉 朱平 郭永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2-1387,共6页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及液压扩胀试验,分析了热镀锌双相钢DP590准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及大应变力学行为,同时利用高速电液伺服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试验机测试了该材料中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数据表明,DP590呈现微弱的各向异...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及液压扩胀试验,分析了热镀锌双相钢DP590准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及大应变力学行为,同时利用高速电液伺服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试验机测试了该材料中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数据表明,DP590呈现微弱的各向异性,同时其动态等效应力应变曲线簇具有随应变增加而渐进收敛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YLD2003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混合流动硬化收敛型黏塑性本构模型,并提供了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利用该本构模型对一薄壁管梁结构的轴向冲击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本构的仿真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试验结果,因而该本构更适用于工程精细仿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力学特性 各向异性 应变率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数据集贝叶斯网络建模的偏差源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银华 金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1-705,共5页
针对装配过程尺寸偏差的小样本检测条件,提出了基于条件独立性检验的结构学习算法,结合柔性装配偏差关系模型,推导了贝叶斯网络子节点的先验条件概率,将小数据集与先验概率融合并获得贝叶斯网络参数,实现了装配偏差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 针对装配过程尺寸偏差的小样本检测条件,提出了基于条件独立性检验的结构学习算法,结合柔性装配偏差关系模型,推导了贝叶斯网络子节点的先验条件概率,将小数据集与先验概率融合并获得贝叶斯网络参数,实现了装配偏差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建模,并用于某车型侧围装配过程的偏差源诊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偏差源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偏差 贝叶斯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力引起的轿车尾灯装配偏差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强 李志敏 王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0,共3页
轿车的尾灯与周边零部件的匹配尺寸是决定轿车感知质量的重要静态特征。为了提高轿车尾灯区域零件的匹配质量,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轿车尾灯区域进行了建模分析,对尾灯区域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尾灯区域各零件进行了材... 轿车的尾灯与周边零部件的匹配尺寸是决定轿车感知质量的重要静态特征。为了提高轿车尾灯区域零件的匹配质量,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对轿车尾灯区域进行了建模分析,对尾灯区域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尾灯区域各零件进行了材料属性的定义及有限元网格的划分,对尾灯区域各零件研究了轿车尾灯区域螺母装配过程中的装配力和装配顺序引起的装配偏差规律,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提高尾灯区域零件的匹配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力 尾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厚截面铝型材拉弯尺寸精度参数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传香 于忠奇 +1 位作者 来新民 李淑慧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章对不等厚截面超硬铝A7075-T6型材的拉弯成形进行研究,建立了不等厚L型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预拉量和补拉量对截面畸变角和曲率回弹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截面畸变角和曲率回弹对成形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贴膜度的... 文章对不等厚截面超硬铝A7075-T6型材的拉弯成形进行研究,建立了不等厚L型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预拉量和补拉量对截面畸变角和曲率回弹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截面畸变角和曲率回弹对成形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贴膜度的主要因素。随着预拉量和补拉量的增大,截面畸变角增大,且在型材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处最大,随着远离中心对称面而减小;随着预拉量和补拉量的增大,曲率回弹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型材 不等厚截面 拉弯成形 尺寸精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围外板冲压工艺稳健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骥超 刘罡 +2 位作者 林忠钦 高伟 李淑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5-1010,共6页
为了评价随机因素波动对覆盖件冲压成形质量影响,以侧围外板成形为例,在有限元仿真模型基础上,将实验设计、响应面法相结合,获得不考虑材料性能波动条件下最优工艺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洛法构建质量指标均值与标准差响应面模型,获得... 为了评价随机因素波动对覆盖件冲压成形质量影响,以侧围外板成形为例,在有限元仿真模型基础上,将实验设计、响应面法相结合,获得不考虑材料性能波动条件下最优工艺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洛法构建质量指标均值与标准差响应面模型,获得最优的稳健工艺解.案例表明,稳健性设计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零件缺陷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该方法还可应用在产品设计阶段,评估工艺、材料性能波动对冲压质量的影响,减少调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冲压 稳健设计 侧围外板 随机分析 稳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尺寸变动量的三道次机器人滚压包边角度路径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程 赵亦希 +2 位作者 胡星 李淑慧 席升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机器人滚压包边的滚边角度路径对轮廓尺寸变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道次滚压包边过程中,前两道次滚边导致尺寸缩进,终滚边导致尺寸胀出;第一道次滚边和终滚边的尺寸变动较大,第二道次尺寸变动较小;各道次尺寸变动量...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机器人滚压包边的滚边角度路径对轮廓尺寸变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道次滚压包边过程中,前两道次滚边导致尺寸缩进,终滚边导致尺寸胀出;第一道次滚边和终滚边的尺寸变动较大,第二道次尺寸变动较小;各道次尺寸变动量数值主要由该道次零件初始角度决定,与该道次滚边角关系较小。文章提出了滚压包边角度路径设计方法,为实际生产中滚边工艺规划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压包边 角度路径 尺寸变动量 尺寸缩进 尺寸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具定位方案稳定性评价及定位点搜索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昂 范清林 +2 位作者 郑丞 于奎刚 金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基于夹具定位方案几何稳定性概念,推导了确定性定位下夹具定位方案的几何稳定性参数表达式,并针对装配过程中偏差控制目标,提出了定位点搜索算法并对夹具定位点布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某车型仪表板定位方案设计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夹具定位方案几何稳定性概念,推导了确定性定位下夹具定位方案的几何稳定性参数表达式,并针对装配过程中偏差控制目标,提出了定位点搜索算法并对夹具定位点布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某车型仪表板定位方案设计实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夹具定位方案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具设计 几何稳定性 定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