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板材面外各向异性断裂实验研究
1
作者 顾彬 李淑慧 +1 位作者 何霁 戚宇彤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4-193,共10页
以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先进高强钢板(DP590、 DP780、 DP980-A、 DP980-B和MS1180)及1种6061铝合金板为实验材料,通过面内、面外剪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形貌对金属板材不同方向上剪切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具有相同... 以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先进高强钢板(DP590、 DP780、 DP980-A、 DP980-B和MS1180)及1种6061铝合金板为实验材料,通过面内、面外剪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形貌对金属板材不同方向上剪切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具有相同马氏体体积分数和抗拉强度的DP980板材, DP980-A在板厚中间形成了一层较宽的中心马氏体带,其面外剪切断裂强度比面内剪切断裂强度低12.1%,而DP980-B中的马氏体主要以等轴状均匀地分布在板平面内和板厚方向上,其面内面外剪切断裂强度基本一致(相差2.2%),表明马氏体带状分布对先进高强钢板面外剪切断裂强度具有一定弱化作用。对于3种不同强度级别的先进高强钢板(DP590、 DP780和DP980-A),随着抗拉强度的提高,马氏体带的宽度和数量增加,对材料面外剪切断裂强度的弱化作用也越显著。MS1180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了组织分层现象,导致其面外剪切断裂强度显著低于其面内剪切强度(相差13.1%)。不同于先进高强钢板, 6061铝合金中的细小强化相Mg2Si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在厚向上未表现出分层现象,因此其面内和面外剪切断裂强度基本一致(相差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板材 各向异性断裂 面内剪切 面外剪切 剪切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制造中的数字化尺寸工程及装配偏差评估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丞 卢鹄 +1 位作者 陈磊 金隼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35,共4页
数字化尺寸工程及装配偏差评估技术已成为进一步提升飞机装配质量和效率的瓶颈,如何针对大型民机研制与量产需求,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建立面向数字量控制的装配过程尺寸质量控制系统,对实现我国民机装配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民机... 数字化尺寸工程及装配偏差评估技术已成为进一步提升飞机装配质量和效率的瓶颈,如何针对大型民机研制与量产需求,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建立面向数字量控制的装配过程尺寸质量控制系统,对实现我国民机装配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民机自主研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先进技术 装配偏差 数字化 民机 尺寸 评估 工程 质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增导复合钛极板的黏结剂喷射增材制造
3
作者 王婉卿 张峻 +2 位作者 徐竹田 邱殿凯 彭林法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125,共11页
目的利用黏结剂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掺杂不同比例铌的钛基双极板材料,探索材料成分和烧结温度对其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目标是通过优化工艺和成分,提高水电解槽钛基双极板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性能稳定性,为现有贵金... 目的利用黏结剂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掺杂不同比例铌的钛基双极板材料,探索材料成分和烧结温度对其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目标是通过优化工艺和成分,提高水电解槽钛基双极板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性能稳定性,为现有贵金属涂层双极板的性能提升和降本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黏结剂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和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钛铌合金样品。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并通过电化学测试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此外,测量界面接触电阻(ICR)以评价不同样品的导电性。结果钛铌合金的致密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显著提升,钛-10铌致密度在1250℃温度下达到77.3%;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添加20%(质量分数)铌粉的样品界面存在微裂纹,因此其孔隙率高于钛-10铌样品的孔隙率。在1250℃烧结后,钛-10铌合金在2 V(vs.SHE,相对于标准氢电极SHE)高电位下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72×10^(-4)A/cm^(2),明显低于纯钛样品的。20h恒电位极化后,界面接触电阻仅为4.54mΩ·cm^(2),与纯钛样品相比降低了64.5%,表面极板具有更优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最终实现了复合钛极板的试制。结论相比于传统钛极板,通过增材制造的钛铌合金电解槽双极板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解制氢 增材制造 黏结剂喷射 双极板 界面接触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桁架式多孔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翔宇 徐竹田 彭林法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79,共8页
为了探究结构参数关键因素对多孔结构屈服强度和屈服行为的影响,制备了面心立方(Face Center Cubic,FCC)多孔结构,研究了桁架式多孔结构材料的力学强度与变形失效。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尺寸参数结构的屈服强度与失效形式,... 为了探究结构参数关键因素对多孔结构屈服强度和屈服行为的影响,制备了面心立方(Face Center Cubic,FCC)多孔结构,研究了桁架式多孔结构材料的力学强度与变形失效。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尺寸参数结构的屈服强度与失效形式,揭示了不同加载方向下单元杆件尺寸对FCC多孔材料逐层塌陷失效与整体屈服失效的转变关系。研究表明,细长比小的结构表现出整体屈服模式,反之表现为逐层压缩的屈服模式;此外,沿面对角线承载的材料能够获得更加均匀的整体变形模式,沿体对角线承载的材料局部变形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多孔结构 Gibson-Ashby模型 逐层塌陷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映射的多误差源复杂结构匹配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川 吴昊 +1 位作者 王华 高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0-845,共6页
为了提高汽车尾灯区域的匹配质量,以高斯映射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并借鉴Hausdorff距离的概念,在高斯尺度空间量化匹配状态,建立匹配优化的目标函数和辅助检验目标参数,通过编程计算而寻找最佳匹配调整方式.同时,在对所建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汽车尾灯区域的匹配质量,以高斯映射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并借鉴Hausdorff距离的概念,在高斯尺度空间量化匹配状态,建立匹配优化的目标函数和辅助检验目标参数,通过编程计算而寻找最佳匹配调整方式.同时,在对所建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用于工程实际中.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强,能够有效提高轿车尾灯区域的匹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映射 尾灯区域 匹配 质量控制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W型防撞梁超低温冲压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戚宇彤 李淑慧 +2 位作者 钱昌明 冯彬 顾彬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89,共8页
以预时效态7075铝合金为实验材料,采用热传导和热力耦合分析建立了包括模具液氮制冷、板料液氮喷淋和冲压成形的W型防撞梁超低温冲压仿真流程,使用温度相关的材料本构以及分区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超低温冲压实验... 以预时效态7075铝合金为实验材料,采用热传导和热力耦合分析建立了包括模具液氮制冷、板料液氮喷淋和冲压成形的W型防撞梁超低温冲压仿真流程,使用温度相关的材料本构以及分区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超低温冲压实验验证。搭建了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测试平台,采用反传热法求解得到了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增大,温度为-165℃时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为2 kW·m^(-2)·℃^(-1)。在模具液氮制冷后,下模具表面的最低温度为-58.5℃,整体预测误差小于5.2%。在板料液氮喷淋后,预测的板料中部区域温度为-163.5℃,接近实验测试温度-160℃。W型防撞梁的特征小圆角过渡区为关键变形区,该区域的成形温度需低于-150℃,以保证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冲压 界面热传导 预时效态铝合金 防撞梁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防撞梁多尺度高效变形模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聪 江晟达 +2 位作者 何霁 李淑慧 林忠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防撞梁为例,开发了一种面向工程零部件的多尺度高效变形模拟技术,建立了自洽聚类分析方法及多尺度渐进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多尺度单元与唯象单元混合建模,有效降低了模型的求解成本,通过将有限的计算资源分配在恰当...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门防撞梁为例,开发了一种面向工程零部件的多尺度高效变形模拟技术,建立了自洽聚类分析方法及多尺度渐进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多尺度单元与唯象单元混合建模,有效降低了模型的求解成本,通过将有限的计算资源分配在恰当的位置,结果表明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工程零部件损伤行为的高效预测,实际计算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4。对三点弯状态下复合材料防撞梁的宏微观渐进损伤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真空袋成形工艺进行了防撞梁样件试制以及三点弯破坏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梁 多尺度并发模拟 自洽聚类分析 渐进损伤建模 三点弯曲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中不同结构筋条整体成形方法综述
8
作者 朱正午 赵亦希 +1 位作者 于忠奇 李双利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8,共16页
带筋薄壁筒形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承载构件,采用塑性整体制造能够高效地成形出金属流线完整的带筋薄壁筒形件,是实现空天装备轻量化、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带筋薄壁筒形件加筋结构,从加工理论、材料成形规律和工艺参数优化3个方... 带筋薄壁筒形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承载构件,采用塑性整体制造能够高效地成形出金属流线完整的带筋薄壁筒形件,是实现空天装备轻量化、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带筋薄壁筒形件加筋结构,从加工理论、材料成形规律和工艺参数优化3个方面综述了带单筋薄壁筒形件、带纵横交叉筋薄壁筒形件、带螺旋交叉筋薄壁筒形件的整体成形方法。此外,对比了不同结构筋条在各加工方法下的成形参数和成筋特点,归纳了各类整体成形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总结了带筋薄壁筒形件整体成形方法的发展趋势,对成形更高、更饱满均匀的加强筋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筋薄壁筒形件 整体成形 筋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导管成形尺寸精度分析和控制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9
作者 余海东 程嘉 +2 位作者 高畅 赵勇 顾彬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共22页
导管作为火箭、飞机和船舶等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成形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装备的整体质量及服役稳定性与可靠性。建立精确的导管成形尺寸预测方法和有效的控制策略,对于提升导管系统的装配性能和装备的服役表现至关重要。首先,从导管... 导管作为火箭、飞机和船舶等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成形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装备的整体质量及服役稳定性与可靠性。建立精确的导管成形尺寸预测方法和有效的控制策略,对于提升导管系统的装配性能和装备的服役表现至关重要。首先,从导管的拓扑构型出发,探讨了导管空间构型的参数化表征方法,为尺寸精度分析提供了基础。然后,从几何特征、材料特性以及应用需求等多个维度系统地讨论了金属管材弯曲成形的主要方法,综述了现有的导管几何尺寸精度分析方法,涵盖了单弯管材成形回弹、伸长率、关键点偏移及整体多弯导管构型预测等内容。此外,探讨了无余量和有余量弯曲工艺中导管成形精度的控制与补偿方法。最后,针对航空航天及船海等领域中导管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装配精度要求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导管整体成形尺寸精度预测与控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弯曲 导管形态 导管回弹 成形精度 弯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偏斜对高强钢电阻点焊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德俊 夏裕俊 +3 位作者 宁付星 饶宇中 宋强 李永兵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1-550,577,共11页
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使高强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也为车身焊装制造中的电阻点焊工艺带来新的挑战。电极偏斜等常见异常工况的产生,会对焊接过程的一致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标准工况与电极偏斜工况下的多传感信号、焊点... 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使高强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也为车身焊装制造中的电阻点焊工艺带来新的挑战。电极偏斜等常见异常工况的产生,会对焊接过程的一致性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标准工况与电极偏斜工况下的多传感信号、焊点表面形貌、熔核尺寸及接头形成过程,揭示了电极偏斜对电阻点焊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标准工况相比,电极偏斜增加了板间界面的初始接触面积,导致板材升温减慢,电阻信号峰值后移,形核时间滞后。在焊接过程中,板间和电极-板材间界面的接触面积均增加,导致动态电阻信号减弱和产热量减小,因此熔核尺寸和电极位移信号低于标准工况。此外,沿长度方向的接触面积更大导致热输入比例更高,因此在该方向上熔核和压痕的尺寸更大。本研究可为实际生产环境中高强钢电阻点焊工艺优化和复杂工况下的点焊在线质量监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高强钢 电极偏斜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超薄板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祥永 彭林法 +1 位作者 易培云 来新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20,共4页
厚度为0.1mm的超薄金属板在薄壁板式换热器、燃料电池极板等能源、制冷行业中应用广泛,激光焊接是这类零件主要的连接工艺。由于厚度仅有0.1 mm,传统的多模光纤激光光斑较大,热输入不够集中,会造成构件焊后变形过大,影响构件质量。本文... 厚度为0.1mm的超薄金属板在薄壁板式换热器、燃料电池极板等能源、制冷行业中应用广泛,激光焊接是这类零件主要的连接工艺。由于厚度仅有0.1 mm,传统的多模光纤激光光斑较大,热输入不够集中,会造成构件焊后变形过大,影响构件质量。本文通过单模与多模激光焊接0.1 mm厚316L不锈钢超薄板工艺对比试验,探究了单模激光器焊接316L不锈钢超薄板的可行性,以及单模激光焊接的优势。结果表明,单模光纤激光器在功率为40 W时便可以实现对316L不锈钢金属超薄板的有效连接,同时焊缝熔宽更窄,焊接变形量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超薄金属板 单模激光 多模激光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机器学习的极片辊压褶皱形貌快速判断方法
12
作者 龚浩天 付泽军 +2 位作者 徐竹田 彭林法 易培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7,共11页
目的 针对连续辊压制造过程中锂电池极易产生褶皱集合缺陷的问题,研究快速判断测量方法。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机器学习的极片褶皱缺陷的快速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激光测量仪获取极片几何缺陷形貌高度形貌,并将其作为标定信息。其次,... 目的 针对连续辊压制造过程中锂电池极易产生褶皱集合缺陷的问题,研究快速判断测量方法。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机器学习的极片褶皱缺陷的快速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激光测量仪获取极片几何缺陷形貌高度形貌,并将其作为标定信息。其次,利用高速工业相机得到不同光源下的极片几何缺陷表面图像,以不同光源图像数据作为输入、以缺陷实际高度形貌作为输出,建立卷积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结果 使用实测形貌高度数据训练后,预测高度点云与实际成形结构形貌的趋势一致,预测高度数据的高度平均偏差在9%以内,计算得到的起皱缺陷高宽比与实际结果误差在6%以内。结论 利用该方法可在激光测量标定后,仅通过高速相机拍摄图像直接在线获得极片褶皱形貌及严重程度,解决了现有产线上无法准确高效得到辊压褶皱缺陷形貌的难题,有望提升锂电池极片连续辊压效率并为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极片 辊压成形 褶皱形貌 缺陷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冗余驱动推进系统不同分组策略的动力传递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建军 余海东 +1 位作者 赵勇 来新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861-2867,共7页
盾构机冗余驱动推进系统不同分组策略是其顺应复杂地质环境中掘进时突变载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以盾构机机械结构和工作载荷为基础,设计变负载下冗余驱动推进系统动力传递特性研究实验台,引入分组矩阵建立冗余驱动推进机构的力传递模型... 盾构机冗余驱动推进系统不同分组策略是其顺应复杂地质环境中掘进时突变载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以盾构机机械结构和工作载荷为基础,设计变负载下冗余驱动推进系统动力传递特性研究实验台,引入分组矩阵建立冗余驱动推进机构的力传递模型,通过数值仿真与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实验台的有效性。针对盾构机中两种典型的分组策略,提出实验台相应等效分组方法,对不同载荷下冗余驱动推进系统的动力传递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变载荷条件下冗余驱动推进系统采用不同的分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载荷波动,该结果为面向复杂地质条件的盾构机冗余驱动推进系统分组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策略 力传递 冗余驱动 变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地板制造偏差对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军 卢从坚 +1 位作者 刘丽娜 王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8-1603,共6页
汽车的前轮定位参数包括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等。主要以某车型为对象,借助三维偏差仿真软件VSA及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底盘前悬的偏差分析模型以及机构运动学模型,分析白车身、底盘前悬零部件的制造偏差对... 汽车的前轮定位参数包括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等。主要以某车型为对象,借助三维偏差仿真软件VSA及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底盘前悬的偏差分析模型以及机构运动学模型,分析白车身、底盘前悬零部件的制造偏差对其转向轮定位参数的影响。通过分析零部件制造偏差对转向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关系,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对合理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偏差,控制整车制造成本,提升整车性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定位参数 底盘前悬 制造偏差 偏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锤铆过程有限元仿真建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海龙 王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气动锤铆是铆接中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因为其特有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现有方法多集中于镦头形貌控制以及铆接工艺参数的研究,针对气动锤铆过程仿真建模以及干涉量分布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气动锤铆仿真... 气动锤铆是铆接中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因为其特有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现有方法多集中于镦头形貌控制以及铆接工艺参数的研究,针对气动锤铆过程仿真建模以及干涉量分布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气动锤铆仿真建模,主要考虑了铆钉在高速冲击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设计了气动锤铆试验台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气动锤铆的变形过程,以及铆钉杆部干涉量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气动锤铆 有限元仿真 高速冲击 干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波动对铝钢电阻点焊的影响
16
作者 陈家暄 胡珊青 +4 位作者 李卓然 胡庆邦 马运五 夏裕俊 李永兵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89,共10页
在汽车轻量化背景下,使用电阻点焊实现铝钢混合结构的有效连接是不懈的追求,但在实际焊接生产中,工况波动情况频发,严重影响焊点质量。首先,采用电阻点焊工艺连接铝合金与低碳钢板,研究不同倾斜角、板材间隙、冷却水流量等工况波动对铝... 在汽车轻量化背景下,使用电阻点焊实现铝钢混合结构的有效连接是不懈的追求,但在实际焊接生产中,工况波动情况频发,严重影响焊点质量。首先,采用电阻点焊工艺连接铝合金与低碳钢板,研究不同倾斜角、板材间隙、冷却水流量等工况波动对铝钢电阻点焊的影响。然后,通过对比熔核直径和厚度、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剥离性能以及断裂模式以评估焊点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倾斜角和板材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冷却水流量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均会降低焊点质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研究结果为优化铝钢电阻点焊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工况波动 金属间化合物 剥离性能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协调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7期26-33,共8页
先进复合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就以比重小、强度高、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在飞机中得到应用,大型客机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已经成为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态势。随着先进复合材料在新机结构上应用比例的大幅度提高,更多的复材装配协调与应力... 先进复合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就以比重小、强度高、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在飞机中得到应用,大型客机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已经成为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态势。随着先进复合材料在新机结构上应用比例的大幅度提高,更多的复材装配协调与应力控制的问题因此产生,复材构件装配协调与应力控制技术已成为我国飞机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总结先进复合材料装配协调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飞机先进复合材料装配协调、应力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对我国飞机先进复合材料装配协调理论与技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先进复合材料 装配协调 偏差控制 应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顾彬 何霁 +1 位作者 李淑慧 林忠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共14页
对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细观损伤力学模型通过考虑基体的塑性各向异性,孔洞的形状、大小及空间分布来描述变形过程中损伤的各向异性演化;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CDM)通过将标量形式的... 对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细观损伤力学模型通过考虑基体的塑性各向异性,孔洞的形状、大小及空间分布来描述变形过程中损伤的各向异性演化;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CDM)通过将标量形式的损伤因子替换成一个损伤张量来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损伤;非耦合型各向异性断裂模型通过改变等效塑性应变增量的度量方法或对应力张量进行线性变换两种方法来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断裂。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试样或者通过在试样边界上施加不同的载荷组合这两种途径来实现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实验。此外,开展金属板料厚度方向的实验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板料 各向异性断裂模型 断裂实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状管件液压成形工艺的稳健性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菖宏 刘克素 +1 位作者 陈新平 于忠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6-790,共5页
以某形状复杂的管状副车架成形为例,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和稳健优化技术获取多工序加工的管件液压成形的稳健最优工艺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管状副车架厚度减薄率的关键工艺参数分别为数控弯曲中的压块速度和润滑条件以及液压成形中的... 以某形状复杂的管状副车架成形为例,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和稳健优化技术获取多工序加工的管件液压成形的稳健最优工艺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管状副车架厚度减薄率的关键工艺参数分别为数控弯曲中的压块速度和润滑条件以及液压成形中的内压力;工艺稳健性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上述关键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控制管状副车架厚度均匀性的最优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件 液压成形 多工序 敏感性分析 稳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具拘束下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搅拌摩擦焊接变形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一博 孙宏波 +2 位作者 余海东 郑斌 来新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81-1889,共9页
采用应力分区映射法对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从机理上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的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夹具拘束对不同尺寸的大型薄壁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采用应力分区映射法对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从机理上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的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夹具拘束对不同尺寸的大型薄壁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夹具释放前,焊接件存在的沿厚度方向的应力梯度是导致搅拌摩擦焊接薄板纵向翘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对于一般的焊接件,拘束距离较小的约束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焊接变形;随着焊接件长度的增大,其焊接变形明显增大,装夹位置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薄壁结构 夹具拘束距离 应力分区映射法 搅拌摩擦焊 拘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