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瘀血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侯林圻 王知意 +7 位作者 赵鑫 张洁 马文婷 刘旭凌 张玮 陶乐 刘成 吴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19,共8页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6(NLRP6)抑制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低脂饮食(LFD)组、HFD组和下瘀血汤-HFD(XYXD)组,每组...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6(NLRP6)抑制高脂饮食(HFD)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低脂饮食(LFD)组、HFD组和下瘀血汤-HFD(XYXD)组,每组各5只。测量肝功能指标ALT和AST、血脂代谢指标TG、TC水平;肝组织经过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组织形态、脂滴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及NLRP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6、NF-κB和NF-κB p65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NLRP6和CD68表达。棕榈酸(PA)、脂多糖(LPS)和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处理鼠Raw264.7细胞,检测炎症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LFD组比较,HFD组血清ALT、AST和TC、TG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肝组织病理学显示,HFD组肝脂肪变性明显,NAS评分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L-1β、IL-18等炎症相关因子显著升高,NLRP6表达显著下调(P值均<0.05)。免疫组化显示NLRP6表达与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重合。Western Blot显示,NLRP6表达下调后,磷酸化的NF-κB p65(p-NF-κB p65)显著上调(P<0.05)。与HFD组相比,下瘀血汤可有效改善HFD小鼠的肝脏炎症,上调NLRP6的表达,下调p-NF-κB p65(P<0.05)。PA处理Raw264.7细胞后下调NLRP6,促进炎症进展(P<0.05);下瘀血汤处理可上调NLRP6,抑制炎症和NF-κB(P<0.05)。结论下瘀血汤可显著改善HFD诱导NAFLD小鼠模型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调控NLRP6/NF-κB减轻巨噬细胞活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瘀血汤 巨噬细胞 NLR蛋白质类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黏附、管腔形成能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涛 刘曼曼 +4 位作者 李丹 刘见荣 余清清 侯风刚 李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抗癌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靶点多。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和活化在...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抗癌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靶点多。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和活化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黏附 管腔形成 血管生长因子受体 皮细胞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季青 李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5,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有别于其他小分子非编码RNA,是目前非编码RNA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肿瘤发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目前对...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有别于其他小分子非编码RNA,是目前非编码RNA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lncRNA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物质代谢以及肿瘤发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目前对细胞的结构网络和调控网络的认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为未来临床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本文对lncRNA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样分化因子88与胃癌细胞BGC823紫杉醇耐药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隆 魏涛 +3 位作者 倪振华 季青 赵晓艳 康向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5-51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衔接分子。MyD88与紫杉醇对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细胞的敏感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y... 背景与目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衔接分子。MyD88与紫杉醇对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细胞的敏感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yD88与胃癌细胞BGC823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从LEC细胞中扩增获得MyD88基因,构建MyD88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yD88;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BGC823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前后MyD88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同时间同等剂量紫杉醇作用细胞后,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Caspase-3活性变化的情况。结果:MyD88表达水平上调的BGC823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明显提高,且经紫杉醇作用后的转染MyD88细胞的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MyD88表达量的高低与胃癌细胞BGC823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D88 紫杉醇 BGC823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瘀血汤抑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玮 杨广越 +5 位作者 沈东晓 马文婷 陶乐 吴柳 严萍 刘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是否通过抑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下瘀血汤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和下瘀血汤小鼠腹腔注射10%CCl4,第4周开始下瘀血汤组小鼠给予0.4678 g...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是否通过抑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下瘀血汤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和下瘀血汤小鼠腹腔注射10%CCl4,第4周开始下瘀血汤组小鼠给予0.4678 g/kg下瘀血汤灌胃。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观测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GDNF蛋白表达。GDNF(10 ng/ml)处理GFP-Col-HSC和人原代肝星状细胞(HSC),检测HSC活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模型组ALT和AS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下瘀血汤组ALT和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生的胶原纤维形成纤维间隔,下瘀血汤组胶原纤维间隔较疏松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MA及GDNF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1),均分布在纤维间隔,下瘀血汤组α-SMA与GDNF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小鼠肝组织GDNF表达比较低,CCl4造模6周肝纤维化形成,GDNF表达上调10倍左右,下瘀血汤显著抑制模型小鼠GDNF蛋白表达(P值均<0.01);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表达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显著上调,下瘀血汤处理后α-SMA与Col1显著下降(P值均<0.01)。体外结果显示,GDNF可诱导HSC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α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下瘀血汤对此有显著抑制作用(P值均<0.01)。结论肝纤维化形成中GDNF表达显著上调,GDNF可诱导HSC活化,下瘀血汤可抑制GDNF从而抗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下瘀血汤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广越 陶乐 +6 位作者 张玮 刘旭凌 马文婷 吴柳 孙田甜 姜浩 刘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3-1520,共8页
目的探讨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SDC3)对胆碱缺乏(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胆碱充足(CSAA)组、CDAA组和胆碱缺乏加土鳖虫(CDAA+T)组。造模第12周开始,CDAA+T组小鼠给予0.108 ... 目的探讨土鳖虫调控黏结合蛋白聚糖3(SDC3)对胆碱缺乏(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胆碱充足(CSAA)组、CDAA组和胆碱缺乏加土鳖虫(CDAA+T)组。造模第12周开始,CDAA+T组小鼠给予0.108 g/kg土鳖虫(相当于成人用量10倍量)灌胃,CSAA、CDAA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8周末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小鼠肝功能、TC和TG,观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α1)、SDC3 mRNA表达;检测SDC3在人和小鼠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HSC)、内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i-RNA沉默SDC3,检测SDC3在HSC活化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DC3蛋白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或LSD-t检验。结果与CSAA组相比,CDAA组肝功能(ALT、AST)、血清和肝脏TC、TG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CDAA+T组小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较CDAA组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HE染色显示CDAA组脂肪变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增多,CDAA+T组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DAA组胶原增生显著增加,CDAA+T组胶原增生则减少;油红染色中CDAA组脂肪沉积明显,而CDAA+T组脂肪沉积减少。与CDAA组相比,CDAA+T组肝组织TGFβ、SDC3、α-SMA、COL1α1的mRNA表达和SDC3、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DC3在CSAA组中表达非常低,CDAA组中SDC3表达显著升高,主要在间质细胞,土鳖虫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PCR结果显示:人和小鼠肝脏各类型细胞中SDC3在HSC细胞表达最高(P值均<0.001)。体外培养LX2细胞,土鳖虫处理能显著降低TGFβ诱导的α-SMA、Col1α1上调,基因沉默SDC3后,土鳖虫不能抑制α-SMA、Col1α1升高(P值均<0.05)。结论土鳖虫显著改善CDA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HSC中SDC3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多配体蛋白聚糖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诱导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16/L-OHP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子元 殷佩浩 +4 位作者 许建华 季青 倪振华 孙健 马艳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5-3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从细胞凋亡的研究入手,将为肿瘤的治疗和耐药性的逆转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对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作用,探讨诱导HCT116/L-OHP耐药细胞凋...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从细胞凋亡的研究入手,将为肿瘤的治疗和耐药性的逆转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对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作用,探讨诱导HCT116/L-OHP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8c对HCT116/L-OH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8c对HCT116/L-OHP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53 m RNA、Bax m RNA及Bcl-2 m RNA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53、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c抑制HCT116/L-OHP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8.16μmol/L)低于阳性对照氨奈菲特(IC50=28.37μmol/L);药物作用后,8c诱导耐药细胞产生凋亡,凋亡通路中p53(Ser15)磷酸化水平上升,但p53 m RNA水平不受影响;Bax蛋白水平及m RNA水平明显上升,Bcl-2蛋白及m RNA水平下降,使得Bax/Bcl-2比例增加,同时8c又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8c通过磷酸化p53 Ser-15位点激活p53,随即激活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8c抑制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8c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耐药潜力和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类衍生物 结肠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