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铖 金奕滋 +21 位作者 李婷 章真 梁晓华 唐曦 刘天舒 李琦 沈赞 姜斌 王理伟 张俊 陈思宇 周彩存 高勇 臧远胜 李恒宇 董宇超 湛先保 钟薏 刘苓霜 秦悦农 胡夕春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9-10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与CINV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改善CINV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16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V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年上海市CINV管理与指南符合率较5年前有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指南符合率从21.6%提升至67.0%。对于接受中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显著降低CINV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是CINV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方案是影响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优先关注药物本身的致吐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严格遵循指南,从而最大化地控制CI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癌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张杰 沈伟 +4 位作者 付淑娟 吴婷婷 夏晓婷 刘新华 钟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1-788,共8页
5-氟尿嘧啶是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的常用化疗药,艾迪注射液是临床的常用注射剂,两药联合在临床上常见组合,需要其疗效及安全性的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系统地检索了检索维普、万方、知网数据库相关资料,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 5-氟尿嘧啶是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的常用化疗药,艾迪注射液是临床的常用注射剂,两药联合在临床上常见组合,需要其疗效及安全性的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系统地检索了检索维普、万方、知网数据库相关资料,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分析,并使用Review Manger5.2软件进行分析,发现联合用药组患者疗效更好(RR=2.29,95%CI:1.44-3.62,P<0.001),生活质量改善(RR=1.22,CI在95%:10.14至1.31,P<0.001),白细胞减少(RR=0.53,95%CI 0.46-0.62,P<0.001),血小板减少(RR=0.48,95%CI:0.37-0.63,P<0.001)。这说明艾迪注射液在患者胃肠肿瘤术后进行化疗辅助使用,能够增强化疗的肿瘤杀伤作用,并且对于其常见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呕吐、腹泻等具有极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5-氟尿嘧啶 胃肠肿瘤术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介导法尼醇X受体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大鼠恶病质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思棋 钟薏 +5 位作者 李诗颖 李芸 吴中华 汤晓雯 周张杰 吴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BSJP)介导法尼醇X受体(FXR)抑制肝癌细胞AH-130诱导的癌性恶病质(C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AH-130细胞建立肝癌C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FXR激动剂(CDCA)组、BSJP组和BSJP+CDCA组。建模后,用CDCA、BSJP连续治疗大鼠16 d,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开腹,取腹主动脉血、粪便及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棕色脂肪质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大鼠血清和粪便中胆汁酸组分及含量,WB、qPCR法检测大鼠空肠、棕色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Wnt家族成员10b(Wnt10b)、β-连环蛋白(β-catenin)、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DCA、BSJP、BSJP+CDCA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均P <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附睾、腹股沟和肩胛区域及总棕色脂肪质量均上升(均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附睾、腹股沟区、棕色脂肪质量均下降(均P <0.05),而肩胛区棕色脂肪组织质量下降无差异(P> 0.05);各治疗组总棕色脂肪质量均显著下降(P <0.05或P <0.01)。LC-MS分析显示,各组大鼠血清及粪便中胆汁酸组成及含量均发生改变。q PCR、WB法结果证实,与模型组相比,BSJP和BSJP+CDCA可促进大鼠回肠、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中FXR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均P <0.05),Wnt10b、β-catenin、UC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 <0.05)。结论:BSJP能够抑制肝癌AH-130细胞诱导的大鼠CC,并减轻由此引起的体质量下降和棕色脂肪组织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涉及调控FXR并通过抑制棕色脂肪中与Wnt通路相关的Wnt10b、β-catenin和UCP-1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肝细胞癌 补肾健脾方 法尼醇X受体 棕色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