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干眼超声雾化治疗专家共识(2025)
1
作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 +6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专业组 毕燕龙 李春霞 晋秀明 孙兴怀 上官燕玉 张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9-495,共7页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影响公众眼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与探索,超声雾化在干眼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更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目前,尚缺少针对干眼超声雾化治...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影响公众眼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与探索,超声雾化在干眼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更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目前,尚缺少针对干眼超声雾化治疗的标准指南。为提高各级医院眼科医师对超声雾化治疗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专业组的众多眼科专家参照最新发布的《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并紧密结合中国干眼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围绕中西医结合干眼超声雾化治疗达成共识。本专家共识的形成将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切实提升干眼患者的视觉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超声雾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曾铖 金奕滋 +21 位作者 李婷 章真 梁晓华 唐曦 刘天舒 李琦 沈赞 姜斌 王理伟 张俊 陈思宇 周彩存 高勇 臧远胜 李恒宇 董宇超 湛先保 钟薏 刘苓霜 秦悦农 胡夕春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9-10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与CINV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改善CINV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16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V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年上海市CINV管理与指南符合率较5年前有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指南符合率从21.6%提升至67.0%。对于接受中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显著降低CINV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是CINV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方案是影响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优先关注药物本身的致吐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严格遵循指南,从而最大化地控制CI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癌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情志对炎症性肠病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对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志泉 李珍 +3 位作者 赵思宇 刘欣燕 曹红燕 李清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979-1984,共6页
我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知多重因素导致了IBD的发生与发展。最近研究发现,精神情志的应激因素也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精神应激因素对IBD患者影响的作用机制... 我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知多重因素导致了IBD的发生与发展。最近研究发现,精神情志的应激因素也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精神应激因素对IBD患者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时发现精神应激因素并积极干预治疗,可以缓解IBD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就精神应激因素对IBD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IB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精神应激 焦虑 抑郁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蕴 阮春阳 +2 位作者 杨美清 于观贞 田建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3-877,共5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强大的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学专家问答、中医医学影像切割和分类、中医四诊客观化等众多领域取得了突破。中医药传承发展...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强大的深度学习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学专家问答、中医医学影像切割和分类、中医四诊客观化等众多领域取得了突破。中医药传承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效率的提高,而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数据挖掘、智能诊疗、智能学习、诊疗指南构建等方面促进中医药的全面发展,如何更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国传统医学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芳 陆骏 +1 位作者 秦瑜 李春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人工泪液组(n=21)和综合观察组(n=21),3组患者均局部应用白内障术后常规药物左氧氟沙...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人工泪液组(n=21)和综合观察组(n=21),3组患者均局部应用白内障术后常规药物左氧氟沙星眼液、双氯芬酸钠眼液、氟米龙眼液,人工泪液组加用玻璃酸钠眼液,综合观察组加用玻璃酸钠眼液及自拟干眼方(珠子参15 g、枸杞子9 g、菊花9 g、玄参9 g、生地黄9 g、熟地黄9 g、山药9 g),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主观干燥异物感、角结膜荧光素试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变化,3组对照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综合观察组和人工泪液组在缓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观察组在缓解患者干眼临床症状方面有效率为85.7%,较人工泪液组(71.4%)有优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泪液组在治疗后1周时即显示效果,至治疗后3个月时仍显示效果,与人工泪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观察组和人工泪液组在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量及荧光素染色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观察组比人工泪液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过敏、皮疹、刺激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增强泪膜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综合疗法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后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方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6
作者 丁亚琴 吴坚 +1 位作者 邵筱宏 竺春玲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 目的探讨中医方案(知葛通脉颗粒结合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效果。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气虚血瘀型)(2022年10月—2023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参考组,常规治疗结合知葛通脉颗粒、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的观察组,数据观察:治疗效果、多伦多评分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血清相关活性因子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比参考组(73.33%,22/30)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多伦多评分、MCV、SCV、VEGF、IGF-1、NGF等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知葛通脉颗粒与中药定向透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型 知葛通脉颗粒 中药定向透药 疗效 神经传导速度 多伦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况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天 张婷婷 庄梦斐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作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重要原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具有易侵袭和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EM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和腹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作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的重要原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具有易侵袭和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EM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和腹膜微生物群与健康女性存在显著差异,提示EM发病与体内微生物群失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免疫炎症途径以及代谢途径(雌激素代谢增强、脂质代谢异常等)影响EM的发生和进展。目前针对EM相关微生物群的研究已发现一些可能的特异性菌种,有望成为早期无创诊断EM的生物标志物;同时通过饮食干预、补充益生菌或益生元以及微生物移植等方法可以有助于预防和缓解EM症状,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中药的寒热性质与其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之间存在潜在关系;活血化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保护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就现有微生物群参与EM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展望未来通过微生物途径诊治EM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生物群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过程影响巨噬细胞M2极化
8
作者 俞佳雯 周薏 +2 位作者 钱春美 穆蓝 阙任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目的观察铁过载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内巨噬细胞极化的演变过程。方法选取32只6~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24)。模型组每日给予外源性右旋糖酐铁(50 mg/kg)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第... 目的观察铁过载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内巨噬细胞极化的演变过程。方法选取32只6~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24)。模型组每日给予外源性右旋糖酐铁(50 mg/kg)制作慢性铁过载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第3、5、7周分别处死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第3、5、7周组,8只/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Sirius Red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纤维化程度。取血清进行生化分析及比色法检测ALT、AST等观察肝功能。检测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及肝脏亚铁水平观察小鼠肝脏铁过载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iNOS^(+)/F4/80^(+)细胞、CD206^(+)/F4/80^(+)等细胞观察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及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rg-1、iNOS等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IL-6、IL-10、TNF-α等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CD206等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加重,肝小叶结构逐渐破坏,逐见假小叶形成。各模型组小鼠α-SMA、COL-1等蛋白表达呈造模时间依赖升高(P<0.01)。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血清铁、铁蛋白、肝脏总铁及亚铁含量均升高(P<0.01)。各模型组小鼠M1极化标志物IL-6、TNF-α、iNOS等蛋白表达升高(P<0.01),以第3周为最高。M2极化标志物IL-10、Arg-1蛋白及CD206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第3周呈升高趋势(P<0.01),第5周、第7周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铁过载在各阶段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增加,在肝纤维化早期可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增加,而中晚期对M2极化具有负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右旋糖酐铁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凉血和营方含药血清对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
9
作者 夏春兰 冯夏 +5 位作者 曹烨民 梁志强 乐意 徐洪涛 祁菲 李骥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0-1156,共7页
目的考察凉血和营方含药血清(LXHY-MS)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CCK-8法、DCFH-DA荧光探针法和Western blot法筛选LPS造模浓度以及LXHY-MS给药浓度。将HUVE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LXHY-MS组,自动生化分析... 目的考察凉血和营方含药血清(LXHY-MS)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CCK-8法、DCFH-DA荧光探针法和Western blot法筛选LPS造模浓度以及LXHY-MS给药浓度。将HUVECs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LXHY-MS组,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OD活性,比色法检测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CAM-1、VCAM-1、IL-6、TNF-α、p-JAK2、p-STAT3蛋白表达,高内涵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ROS)水平及HUVECs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招募作用。采用JAK2/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将HUVECs分为正常组、AG490组、LPS组、LPS+AG490组、LPS+LXHY-MS组和LPS+LXHY-MS+AG490组,Western blot法检测ICAM-1、VCAM-1、IL-6、TNF-α、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s中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5),ICAM-1、VCAM-1、IL-6、TNF-α、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ROS表达增强,招募的THP-1细胞增加。与模型组比较,LXHY-MS组SOD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1),ICAM-1、VCAM-1、IL-6、TNF-α、p-JAK2、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mROS表达减弱,招募的THP-1细胞减少。采用AG490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CAM-1、VCAM-1、IL-6、TNF-α、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凉血和营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保护HUVECs活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和营方 类风湿性血管炎 内皮细胞活化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靶因果理论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梦杰 郝娟 丁亚琴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17,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并发症也随之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幸福度的罪魁祸首。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并发症也随之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幸福度的罪魁祸首。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疗法的防治措施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无法有效阻止本病的进展。近年来,各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仝小林教授于2015年提出了“态靶理论”的概念,后于2018年完善为态靶因果。态靶因果理论“以病为纬、以态为经、微观定靶、察因态、重果态”的详细定点策略为临床解决糖尿病肾病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态靶因果理论的指导下,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也能更灵活地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证候等方面的机制和效用,把握疾病的核心病机和发展态势,精准用药。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因果 糖尿病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初探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幸鹭 郝娟 +4 位作者 邢枫 赵志敏 王静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57-2863,共7页
目的:回顾分析10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 OS)等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中医证候,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目的:回顾分析10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 OS)等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中医证候,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AILD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AIH 20例、PBC45例、AIH/PBC OS 38例,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持续治疗大于1年以上,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肝功能等,并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等方法对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方药的规律及特点挖掘。结果:103例AI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肝脾肾亏虚最常见(脾气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治疗以健脾补肝肾药为主;治疗后3组患者的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其中3组患者乏力、两目干涩、口干、胁肋疼痛、纳差、视物模糊、口苦症状较治疗前显著(P<0.05)。结论:肝脾肾亏虚是AILD最常见的病机,培土益肝肾法是AILD的有效中医治疗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中西医治疗 回顾性研究 中医证候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人工智能构建肺癌中医处方系统探索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蕴 阮春阳 +4 位作者 裴朝翰 杨美清 钟薏 张彦春 田建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7-982,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处方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处方系统并利用2955例次中医肺癌门诊资料完成模型训练,使其能完成较高准确率的处方输出,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参考。方法:使用基于高斯核的岭回归的算法,然后通过...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处方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处方系统并利用2955例次中医肺癌门诊资料完成模型训练,使其能完成较高准确率的处方输出,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参考。方法:使用基于高斯核的岭回归的算法,然后通过实际的病例108例次结合专家评估来验证处方的准确率。结果:出现频率次数高于300的药物,准确率达到62.9%,召回率80.2%,F1值为70.5;分类考虑不同药物出现频率后,出现频率大于300次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8%,召回率74.4%,F1值为70.3,专家对处方的评估(10分制),方法一评分为8分,方法二评分为8.3分。结论:现阶段肺癌人工智能处方系统的准确率比较令人满意,单病种的中医药人工智能处方系统可能可以作为人工智能运用到中医诊疗的一个突破口,该系统可以有望用于提高中医药传承效率,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后期将进一步提高病例数,改进病历提取模式,提升系统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工智能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颖 原爱红 +2 位作者 郝立爽 原理 施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9-804,共6页
背景自2010年起为了促进学科发展,综合医院积极开设全科医学科,但发展至今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定位与其必要性依然存在争议,质疑集中在其可能加重患者"虹吸效应",支持一方强调其在全科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因此确定其定位与... 背景自2010年起为了促进学科发展,综合医院积极开设全科医学科,但发展至今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定位与其必要性依然存在争议,质疑集中在其可能加重患者"虹吸效应",支持一方强调其在全科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因此确定其定位与功能是当前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目的了解各医疗供方对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期待与要求,为各综合医院开设全科医学科、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5月10—14日,邀请13名政府部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代表参与研究,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提纲并回收,咨询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医、教、研、管等方面承担的职责,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学科发展,不同类型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的异同。结果根据咨询结果,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医疗业务功能定位主要是综合性、协调性规范诊疗,慢性病综合管理,健康促进,全专联合,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主要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教学互动;科研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学术领头、学科建设、指导协作、技术创新与推广;其他职责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会责任、社区管理;不同机构的专家对于不同类型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设异同存在较大分歧。结论医疗供方对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期待基本符合政策要求,但目前全科医学科的建设与开展现状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教学职责方面,不同类型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方向的专家意见和现实情况都不明确,有待基于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综合 全科医学科 学科定位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脑垂体瘤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雪 张秋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2,共2页
目的调查脑垂体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选择200例脑垂体瘤患者,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结果①脑垂体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50例,25.0%)、气虚质(48例,24.0%)、阴虚质(38例,19.0%)居多;兼夹体质占有相当比例,... 目的调查脑垂体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选择200例脑垂体瘤患者,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结果①脑垂体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50例,25.0%)、气虚质(48例,24.0%)、阴虚质(38例,19.0%)居多;兼夹体质占有相当比例,约为137例,占68.5%。②不同类型脑垂体瘤患者的主要体质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无功能型以痰湿质为主(36.8%),PRL型以气虚质为主(41.9%),GH型以痰湿质为主(71.0%),ACTH型以阳虚质居多(48.0%),TSH以痰湿质为主(44.4%)。③垂体瘤以年轻女性多发,女168例(84.0%),男32例(16.0%);不同性别垂体瘤患者体质分布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垂体瘤以年轻女性多发,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复合体质居多;脑垂体瘤PRL型以气虚质为主,GH型以痰湿质为主,ACTH型以阳虚质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瘤 中医体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医案浅析中医对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宇栋 冯蓓蕾 王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2-1075,共4页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常见的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主观性运动障碍且无法以现有疾病解释。中国传统医学虽无相应病名记载,但对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疾病早有认识,并留下大量记载此类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的文献。本文收集并整理3例典型功能性... 功能性运动障碍是常见的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主观性运动障碍且无法以现有疾病解释。中国传统医学虽无相应病名记载,但对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疾病早有认识,并留下大量记载此类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的文献。本文收集并整理3例典型功能性运动障碍相关古医案,系统梳理此类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思路,并与现代医学认识相比较,以拓宽疾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障碍 运动障碍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耳穴埋豆在缓解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6
作者 费敏 王莉 +1 位作者 张明洁 戴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耳穴埋豆在缓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入住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将其...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耳穴埋豆在缓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入住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五行音乐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埋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5、10d,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10d,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耳穴埋豆的应用有利于缓解ICU稳定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疗法 耳穴埋豆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文敏 陈颖 堵玉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归肺理气方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36例。均给予指南常规治疗,A组给予... 目的探讨归肺理气方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诊治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36例。均给予指南常规治疗,A组给予中药归肺理气方内服治疗,B组给予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进行相关检查并比较,评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治疗总显效率75.00%(27/36)显著高于A组50.00%(18/36)(P<0.05);两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胸闷”和“痰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咳嗽”“痰量”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PaPO_(2)、PaPO_(2)、SaO_(2)、FVC、FEV1、FEV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B组治疗后PaPO_(2)显著低于A组,FEV1、FEV1%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归肺理气方内服结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壅肺证 归肺理气方 内服 定向透药疗法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柳飞扬 吴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在慢性疾病中发病率显著升高,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具有经济负担重、缺少前瞻性研究的缺点,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及价格适中等优点,具有...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在慢性疾病中发病率显著升高,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具有经济负担重、缺少前瞻性研究的缺点,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及价格适中等优点,具有临床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医药有关其研究越来越多,在治疗上注重滋补肝肾,重视补阴药及活血药的运用,许多研究者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检查指标证明了中药的疗效,而从单味药、药对或是复方着手的许多实验研究又证明其疗效通路机制,除此之外,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也有改善糖代谢及骨代谢的作用。笔者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辩证分析、治法、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深入认识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能为其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董子源 王长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708-3712,共5页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方面阐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进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中西医...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方面阐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进展。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中西医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但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曹彦俊 罗维 彭驰 季烨林凡 张翠军 黄玉 郑清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43-2252,共10页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亟待开展全域范围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并分析我国七大地区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均衡提升的赋能路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3月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七大地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高中学校按照市区县与乡镇村进行分层抽样,然后随机整群分别选取市区县高中学校和乡镇村高中学校各1所,共62所学校42523名在读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同时收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数据(BMI反映身体发育水平,肺活量反映身体功能,坐位体前屈反映躯体柔韧度,引体向上、50 m跑、立定跳远反映上下肢爆发力量水平,1 min仰卧起坐反映躯体核心力量水平,800 m跑、1000 m跑反映心肺耐力水平),并运用非参数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42523名高中生的中位年龄为16.0(16.0,17.0)岁;男生20074名(47.2%)、女生22449名(52.8%),市县区21725名(51.1%)、镇乡村20798名(48.9%)。七大地区高中生性别、城乡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大地区高中男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华中)、体质量(东北>华北>华中)、BMI(华中>东北>华北)、肺活量(东北>华中>华南)、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西北)、坐位体前屈(华南>西南>华中)、引体向上(华南>西南>西北)、1000 m跑(华南>华中>西南)。市县区高中男生的肺活量成绩高于镇乡村,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七大地区高中女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西北)、体质量(东北>华北>西北)、BMI(东北>华北>西北)、肺活量(东北>华南>华中)、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华中)、坐位体前屈(东北>华中>华南)、1 min仰卧起坐(华北>华中>华东=西南)、800 m跑(东北>华中>华南)。市县区高中女生的身高、体质量、BMI成绩高于镇乡村,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 min仰卧起坐、8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与BMI、1000 m跑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000 m跑次之;1000 m跑成绩与BMI、肺活量、引体向上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引体向上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与BMI、肺活量、立定跳远、800 m跑成绩呈正相关,与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P<0.05),BMI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800 m跑成绩与BMI、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与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MI次之。结论我国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与镇乡村相当,但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女生的身体发育水平高于镇乡村女生。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上下肢爆发力量、躯体核心力量、心肺耐力水平均显著低于镇乡村。除身体发育水平以外,华南地区的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成绩水平的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质健康测试 城乡 心肺耐力 爆发力 核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