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
1
作者 黄秀红 《广东茶业》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论文通过调查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及主栽茶树品种的分布情况,分析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与分布、品种种植面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品种比例、合理布局主栽茶树品种、总结推广品种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等调优茶树... 本论文通过调查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及主栽茶树品种的分布情况,分析当前三明市茶树品种结构与分布、品种种植面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品种比例、合理布局主栽茶树品种、总结推广品种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等调优茶树品种结构的建议,以期对三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 茶树品种 品种结构 调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茶旅融合现状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钊 《中国茶叶》 2021年第11期73-77,共5页
茶旅融合是围绕茶主题、依托茶资源而形成的茶旅经济链,是茶业增收的新渠道。文章浅析三明市茶旅融合的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三明市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旅融合 发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詹兴堆 刘钊 +1 位作者 吴光侣 骆茵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230-231,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三明市茶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现状调查,指出三明市茶产业存在品牌影响力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和产业链延伸不长等问题,提出打品牌、抓龙头、新营销和强保障等发展对策,旨在为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明 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品牌茶评比的实践与探讨
4
作者 刘钊 杜起洪 +1 位作者 赖榕辉 吴光侣 《福建茶叶》 2014年第2期46-49,共4页
品牌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把品牌茶评比的内容分为茶叶品质、包装质量、等级设置、品牌影响力等四个项目若干个因素,对三明区域的品牌茶进行综合评审。结果认为,各品牌茶之间品质分值极差R=15.00,包装质量分值... 品牌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把品牌茶评比的内容分为茶叶品质、包装质量、等级设置、品牌影响力等四个项目若干个因素,对三明区域的品牌茶进行综合评审。结果认为,各品牌茶之间品质分值极差R=15.00,包装质量分值极差R=25.00,等级设置分值极差R=18.00,品牌影响力分值极差R=17.70,这四项内容共同左右着品牌茶质量的总分值,但就本评比的分值设置而言,包装质量影响显得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茶 评比 价值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占品种美人茶加工技术探究
5
作者 陈大显 黄秀红 +1 位作者 章进汕 詹兴堆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美人茶由小贯小绿叶蝉刺吸过的茶鲜叶加工制成,具有独特的果香蜜韵。选用小贯小绿叶蝉轻度刺吸、明显刺吸、重度刺吸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梅占鲜叶制成美人茶,其中由重度刺吸梅占鲜叶制成的美人茶品质最为优异。文章总结美人茶加工工艺... 美人茶由小贯小绿叶蝉刺吸过的茶鲜叶加工制成,具有独特的果香蜜韵。选用小贯小绿叶蝉轻度刺吸、明显刺吸、重度刺吸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梅占鲜叶制成美人茶,其中由重度刺吸梅占鲜叶制成的美人茶品质最为优异。文章总结美人茶加工工艺如下:美人茶加工偏重萎凋,萎凋方式为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相结合,萎凋程度以萎凋叶减重25%~30%为宜;做青采用手工翻青和机械摇青相结合的方式,发酵程度75%左右;杀青后回润10~15 min,用台式揉捻机辅以包揉机做形;以78℃初烘180 min,7~15 d后复火提香。采用该工艺制作的美人茶外形犹如花朵,白毫显露,红、黄、褐、白相间;汤色呈浅琥珀色、清澈明亮;具独特的兰花香、熟果香、蜜香,滋味醇厚、蜜韵显;叶底舒展、鲜活、橙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占 美人茶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季休茶背景与调控技术
6
作者 何孝延 杜起洪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29-30,39,共3页
分析了福建省夏暑绿茶、乌龙茶生产和效益情况,提出伏季休茶概念、意义和夏暑季茶的采养、修剪调控技术及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 绿茶 乌龙茶 夏暑茶 伏季休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萱”品种加工大田美人茶技术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家宝 詹兴堆 +4 位作者 高峰 郭雅玲 于学领 陈联双 张方舟 《中国茶叶》 2022年第7期51-53,共3页
大田美人茶学名白毫乌龙茶,是借鉴东方美人茶工艺制成的具有果(花)香蜜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品。根据生产实践,采用金萱品种制作大田美人茶时,以茶小绿叶蝉吸食率达60%~70%的一芽二叶新梢所制成品品质最佳。加工时萎凋需偏重,鲜叶减重30... 大田美人茶学名白毫乌龙茶,是借鉴东方美人茶工艺制成的具有果(花)香蜜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品。根据生产实践,采用金萱品种制作大田美人茶时,以茶小绿叶蝉吸食率达60%~70%的一芽二叶新梢所制成品品质最佳。加工时萎凋需偏重,鲜叶减重30%~35%为宜;手工翻青与机械摇青相结合,置于凉青架堆青,发酵更均匀,发酵程度更高,可达90%;杀青期间不抽风排湿以保持茶叶水分,回润20~25 min后用包揉机和台式揉捻机做形,并以85℃初烘焙。采用该工艺制作的大田美人茶有别于传统工艺的东方美人茶品质,外形卷曲犹如花朵,汤色更透亮,滋味清甜、爽口,叶底橙红、软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萱 大田美人茶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美人茶生产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联双 詹兴堆 许勇泉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42-44,47,共4页
大田美人茶在加工工艺上借鉴台湾东方美人茶生产特点,遵循茶与生态间的相关性及茶小绿叶蝉的生物特性,从园地选择到初加工等环节执行生产标准,品质优异,以浓厚的高山蜜糖香闻名海内。
关键词 大田美人茶 生产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式乌龙茶金萱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林乐全 杜起洪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台式乌龙茶 加工技术 搭配品种 品质特征 市场售价 工薪阶层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起洪 郑科进 罗仁杰 《福建茶叶》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香型高山乌龙茶的茶厂建设、晾青间配置、茶青质量、做青与环境控制、以及做形、干燥(毛火、足火)等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闽中及闽西北高山清香型铁观音茶初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香型高山乌龙茶的茶厂建设、晾青间配置、茶青质量、做青与环境控制、以及做形、干燥(毛火、足火)等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闽中及闽西北高山清香型铁观音茶初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清香型 乌龙茶 高山 规范性引用文件 环境控制 操作方法 铁观音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品牌引领三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詹兴堆 刘钊 +1 位作者 吴光侣 骆茵 《中国茶叶》 2020年第8期74-77,共4页
三明市是福建省茶叶重要产区,具有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产业基础良好、政策推动给力等发展优势。然而,也存在着龙头企业较少、品牌效应较弱、加工链条短缺、茶与文化融合不紧密等问题。结合三明茶产业实际,提出强化品牌支撑、... 三明市是福建省茶叶重要产区,具有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产业基础良好、政策推动给力等发展优势。然而,也存在着龙头企业较少、品牌效应较弱、加工链条短缺、茶与文化融合不紧密等问题。结合三明茶产业实际,提出强化品牌支撑、突出品牌营销、建立推进机制等对策,以期促进三明茶产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打造 三明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观音等新品种三明点区域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秀琴 林森知 +3 位作者 林国进 吴清正 杜起洪 王国鉴 《茶叶科学技术》 1997年第3期12-16,共5页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区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区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56.6%、47.3%-55.1%,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1995-1997年鉴定加工品质,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达多到黄金桂、铁观音的水平,新选206接近或达到铁观音的水平。黄观音、金观音送样经专家评审,分别评上省优质茶与省名茶。(3)试验期间遇见高温干旱和低温寒冻天气,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均未遭受严重的危害,表现抗旱、寒能力强。种植成活率高达95%以上,均高于肉桂,铁观音。(4)黄观音、金观音春茶开采期比黄金桂早或同期,属早生种,新选206稍迟于黄金桂,而明显比铁观音和肉桂早,属中生种。总之,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三明市及气候条件相类似的茶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黄观音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钊 《中国茶叶》 2023年第7期60-65,共6页
优质茶叶基地建设是生产健康高品质茶产品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文章在三明市优质茶叶基地评选实践基础上,分析讨论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指标。此次评选将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分环境质量、茶园管理、产品质量管控等三大项10个因素,对三明... 优质茶叶基地建设是生产健康高品质茶产品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文章在三明市优质茶叶基地评选实践基础上,分析讨论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指标。此次评选将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评价分环境质量、茶园管理、产品质量管控等三大项10个因素,对三明境内的优质茶叶基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表明,环境质量分值极差R=6.5,茶园管理分值极差R=12,产品质量分值极差R=11,这3项内容共同影响茶叶基地的总分值。评价指标与评比总分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产品认证(0.860)>立地条件(0.671)>病虫害防治(0.420)>园地管理(0.397)>土壤管理(0.379)>卫生条件(0.371)>质量管理(0.186),产品认证与立地条件与总分均呈极显著相关。通过评比实践及意见反馈,提出增设或调整部分评价指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茶叶基地 评价指标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自动化清洁化加工技术示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榕辉 杜起洪 +4 位作者 邹伟 刘钊 苏水标 张宝 苏靖 《茶叶通讯》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针对绿茶传统单机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茶叶生产清洁化问题,本研究依托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对绿茶自动化加工中各环节的技术参数进行过程调控,总结出绿茶自动化生产的技术规程。
关键词 绿茶 自动化生产线 清洁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自动化清洁化加工技术示范研究
15
作者 杜起洪 赖榕辉 +4 位作者 苏水标 邹伟 刘钊 苏靖 张宝 《中国茶叶》 2017年第8期28-30,共3页
红茶加工涉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传统单机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自动化和清洁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利于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因此,研究红茶的自动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提高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 红茶加工涉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传统单机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自动化和清洁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利于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因此,研究红茶的自动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提高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等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加工 清洁化 自动化 技术示范 连续化生产 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 加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茶业“十一五”发展回眸
16
作者 杜起洪 《福建茶叶》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进入新千年,三明茶业通过“十五”、“十一五”两个周期的品种与茶类结构优化调整,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拓展了市场空间,强化了茶文化功能作用,使茶产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三明茶产业仍将是三明市... 进入新千年,三明茶业通过“十五”、“十一五”两个周期的品种与茶类结构优化调整,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拓展了市场空间,强化了茶文化功能作用,使茶产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三明茶产业仍将是三明市城乡经济发展最强势的产业之一,市政府把茶产业列入“重大农业特色产业项目”,本文就三明茶业“十一五”作回顾,旨在更好地开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 三明市 茶业 市场应变能力 茶产业 “十五” 优化调整 茶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季休茶生产技术规范
17
作者 杜起洪 何孝延 《福建茶叶》 2012年第5期26-28,共3页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伏季休茶的茶园选择、茶园管理、茶叶采留、修剪控制及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本规范适用于伏季休茶茶园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伏季休茶的茶园选择、茶园管理、茶叶采留、修剪控制及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本规范适用于伏季休茶茶园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选择 生产技术规范 伏季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使用标准 病虫害防治 茶园管理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黄观音、金观音区域试验报告(1990-1997)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吉春 张文锦 +11 位作者 叶乃兴 何孝廷 黄福平 王国兴 徐斌 刘峰 林森知 郑秀琴 林国进 黄日和 邹荣然 黄剑锋 《茶叶科学技术》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1990-1997年在三明、武夷山、建欧、四川永川等不同区域的生态与生产条件下,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鉴定和火点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对照种黄金桂、肉桂、铁观音增产28.6%-55.2%、48... 1990-1997年在三明、武夷山、建欧、四川永川等不同区域的生态与生产条件下,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鉴定和火点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对照种黄金桂、肉桂、铁观音增产28.6%-55.2%、48.7%-73.1%,增产明显。在三明点,黄观音、金观音与肉桂、铁观音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优异,经专家鉴定,达到省名优茶和黄金桂、铁观音、肉桂、大红袍的品质水平,而且制化率均比铁观音、肉桂高。(3)黄观音、金观音春茶开采期与黄金桂同期或更早,属早生种。(4)黄观音、金观音种植成活率高(≥90%),“试验期间,遇到罕见的寒凉与热旱天气,均未遭受严重的寒、旱害,与肉桂、铁观音、黄金桂无明显差异,表现抗寒、旱性与适应性强。(5)黄观音、金观音的经济效益预期可比黄金桂、铁观音提高30%以上。(6)黄观音、金观音在茶区示范种植百余亩,颇受欢迎,正在加速繁育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区域鉴定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4"Me的选择性合成
19
作者 赖榕辉 赵文芳 +5 位作者 黄亚辉 周文 吴春兰 赖幸菲 赵文霞 张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0-555,共6页
以EGCG和没食子酸丙酯(PG)为起始化合物,以碘甲烷作为甲基化试剂,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选择性地合成了EGCG的甲基化衍生物EGCG4"Me,通过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
关键词 EGCG EGCG4”Me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视域下美人茶发展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兴堆 范水生 +3 位作者 郭雅玲 张雯婧 于学领 高峰 《中国茶叶》 2022年第5期64-70,共7页
台湾省美人茶与大陆美人茶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文章梳理海峡两岸美人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合作机遇,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认为,中国台湾省美人茶产区在美人茶品种... 台湾省美人茶与大陆美人茶一脉相承,具有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文章梳理海峡两岸美人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合作机遇,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策略。研究认为,中国台湾省美人茶产区在美人茶品种、茶园管理、产品品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保持优势,福建省大田县和广东省紫金县是大陆美人茶的活跃产区,海峡两岸美人茶发展中既存在知名度不够高、机械化程度低和合作交流有待拓展等主要问题,也面临海峡两岸美人茶产业融合发展和茶人看好美人茶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提出海峡两岸美人茶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深化两岸美人茶创新研究与赛事交流、共同讲好美人茶故事、联合拓展美人茶消费群体和加快培育“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茶 海峡两岸 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