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德尔菲法制定环境监测站管理办法
1
作者 边归国 鲍大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7-41,共5页
德尔菲法即专家咨询法。此法不仅可以用于科技领域的科学决策,而且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城市发展等领域也常有应用。在环境科学中,某区域大气、水体、土壤、生态等要素遭受污染的程度可以用此法征询判别。某种特定要素中各污染所... 德尔菲法即专家咨询法。此法不仅可以用于科技领域的科学决策,而且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城市发展等领域也常有应用。在环境科学中,某区域大气、水体、土壤、生态等要素遭受污染的程度可以用此法征询判别。某种特定要素中各污染所占的比重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加以确定。然而用此法进行环境监测站的管理却无先例。以往在处理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开会或讨论会以期达到某种一致的结论。但出席会议的人不可能包括所有有关领域的代表,并且代表们又可能受到领导或某些权威人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环境监测站 城市发展 专家咨询法 工作态度 管理办法 应答者 污染物迁移转化 内在价值 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种类及应急监测监控手段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叶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6,共2页
阐述了三明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种类和特征,提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采样点位布设应采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和大气污染事故等方式进行,并根据该市的行业特征,确定了污染因子,以及现场采样及分析等具体做法。
关键词 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三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和痕量分析中的间接极谱和伏安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边归国 余是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7-31,共5页
一、基本原理和分类 间接极谱和伏安法是指待测元素或组分本身不直接被测定,或者是不能直接被测定,利用它们与可方便测定的元素发生化学的或电化学反应,然后利用极谱和伏安法测定反应产物中或未能反应的过量的能予以测定的元素或化合物... 一、基本原理和分类 间接极谱和伏安法是指待测元素或组分本身不直接被测定,或者是不能直接被测定,利用它们与可方便测定的元素发生化学的或电化学反应,然后利用极谱和伏安法测定反应产物中或未能反应的过量的能予以测定的元素或化合物,由此计算待测元素或组分的含量。间接极谱和伏安法不仅大大地扩展了极谱和伏安法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某些待测物质的灵敏度。它对于用直接极谱和伏安法测定灵敏度不高的元素如锗、钨、砷、磷、硅、钛、钒、铌和钍等元素;无法或较困难用直接法测定的阴离子如CN^-、F^-、SO_4^(2-)和NO_3^-;碱土金属如Be^(2+)、Ca^(2+)和Mg^(2+);以及含硫有机化合物;或可与有电活性物质生成难溶盐沉淀或络合物的有机或无机离子都具有独特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痕量分析 极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朝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4-25,共2页
应用近两年三明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所监测的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大量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三明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规律性,以及可吸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 环境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富兴堡大面积蔬菜异常原因研究
5
作者 王建宝 王果 +5 位作者 谢美云 叶伟建 严道清 罗玉水 邓朝祥 王文美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蔬菜基地 异常原因 三明市 面积 异常事件 生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酸、碱降水成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美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11,共4页
三明市属福建省内陆山区,在东、西相差仅四公里的两个测点,常常一边下硫酸盐型酸雨,一边下钙盐型碱雨这一特殊降水过程。从离子成分、离子浓度比进行分析,并从局地污染源、气象等因素就其成因作了探索性研究,将影响降水pH值的污... 三明市属福建省内陆山区,在东、西相差仅四公里的两个测点,常常一边下硫酸盐型酸雨,一边下钙盐型碱雨这一特殊降水过程。从离子成分、离子浓度比进行分析,并从局地污染源、气象等因素就其成因作了探索性研究,将影响降水pH值的污染因子进行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三明市降水污染相当严重,在重视酸性降水污染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碱雨 离子浓度 三明市 降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最佳监测时间的研究
7
作者 王永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3,共3页
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由于受污染源的源强分布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变化,使其浓度也相对于时间作不停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尤其是县及中、小城市现行的“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中,每季监测五天,每天进行四次监测。但对每天这四... 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由于受污染源的源强分布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变化,使其浓度也相对于时间作不停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尤其是县及中、小城市现行的“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中,每季监测五天,每天进行四次监测。但对每天这四次的监测时间未能明确。同时也未给“确定监测时间”的方法。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环境 污染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机制
8
作者 穆政源 王亚俊 +4 位作者 李卫平 魏大和 刘庆庆 方捷 肖秋香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57,共17页
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动态变化、周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水生态环境健康研究的热点,而明确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DOM含量、组成和来源的影响,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福建省东张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2024... 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动态变化、周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水生态环境健康研究的热点,而明确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DOM含量、组成和来源的影响,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福建省东张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2024年4月)和丰水期(2024年8月)采集22条入库河流水样,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光谱学,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研究河流DOM含量、组成成分及其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解析土地利用类型对DOM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①城镇流域的河流DOM荧光强度和氮、磷浓度高、生物可利用性强,是水库碳源和营养盐输入的重点区域;林地流域中土壤和凋落层富含大量有机质,使得流域输出DOM的荧光强度低、氮、磷浓度低、生物可利用性弱;农用地流域的DOM多为新近降解的自生源小分子物质,氮、磷浓度较高;混合用地流域的DOM受到城镇、林地和农用地面积占比的共同影响。②PLS-PM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期,土地利用类型通过UV指数(反映DOM内部结构)影响河流DOM组分,而在丰水期,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荧光指数(反映污染源信息)影响河流DOM组分。研究显示,不同水文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流域的DOM组分、动态特征和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该结论可为东张水库流域的污染防控和水质目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张水库流域 溶解性有机质(DOM) 荧光光谱 土地利用类型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9
9
作者 汪凤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5,共2页
分析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引入了等级分数矩阵和环境评价值,提出了最小隶属原则,建立了改进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环境评价值 隶属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和废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测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晓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大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测方法。对大气和废气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进行测定,从样品的采集到色谱条件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方法探讨。该方法检出限大大低于DBP...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大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监测方法。对大气和废气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进行测定,从样品的采集到色谱条件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方法探讨。该方法检出限大大低于DBP、DOP的环境目标值,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监测 苯二甲酸酯 监测 废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及土壤中多环芳烃监测时样品的预处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晓秋 苏鹏起 林清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28,共2页
废水及土壤中多环芳烃监测时样品的预处理陈晓秋,苏鹏起,林清(福建三明市环境监测站,365000)(福建三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由于PAH在环境中含量低,刊扰物多,在通常实验室中常因样品前处理不当,仪器设备条件限制,标样... 废水及土壤中多环芳烃监测时样品的预处理陈晓秋,苏鹏起,林清(福建三明市环境监测站,365000)(福建三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由于PAH在环境中含量低,刊扰物多,在通常实验室中常因样品前处理不当,仪器设备条件限制,标样不易得到等原因,难以实现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废水 土壤 多环基烃 样品 前处理
全文增补中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锡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晓慧 齐文启 +1 位作者 刘廷良 汪凤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5,59,共3页
研究了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锡的方法。采用酒石酸-锆复合溶液作基体改进剂,锆涂层热解石墨管为原子化器。方法的检出限为3μg/L(样品消解溶液)。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加标回... 研究了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锡的方法。采用酒石酸-锆复合溶液作基体改进剂,锆涂层热解石墨管为原子化器。方法的检出限为3μg/L(样品消解溶液)。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加标回收率为9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原子吸收法 土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稻作与非稻作土壤外源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高山 陈建斌 王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98,共4页
试验研究稻草、紫云英对稻作土壤和非稻作土壤中外源Cd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草、紫云英显著降低培养 30d和培养 90d后非稻作土壤中交换态Cd含量。强烈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硫化镉沉淀是稳定非稻作土壤交换态Cd含量的重要机制。稻... 试验研究稻草、紫云英对稻作土壤和非稻作土壤中外源Cd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草、紫云英显著降低培养 30d和培养 90d后非稻作土壤中交换态Cd含量。强烈还原条件下形成的硫化镉沉淀是稳定非稻作土壤交换态Cd含量的重要机制。稻草和紫云英对稻作土壤中外源Cd形态转化的影响不同 ,培养 30d后稻草和紫云英提高稻作土壤中氧化锰结合态和紧有机质结合态Cd含量 ,降低交换态Cd含量 ,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 ,氧化锰结合态Cd和紧有机质结合态Cd被释放出来并向交换态Cd转化 ,使交换态Cd含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稻 紫云英 镉形态 硫化镉沉淀 重金属污染土壤 土壤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溪水污染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文斐 杨开勋 +3 位作者 黄耀坚 钱晓鸣 郑忠辉 赵玉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沙溪是闽江上游3大支流之一.近年来,随着三明市经济的发展,局部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对沙溪三明河段的细菌、真菌、大肠菌群以及降解污染物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数量跟踪,结合COD、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对沙溪水环境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关系... 沙溪是闽江上游3大支流之一.近年来,随着三明市经济的发展,局部污染事件仍时有发生.对沙溪三明河段的细菌、真菌、大肠菌群以及降解污染物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数量跟踪,结合COD、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对沙溪水环境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与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表明微生物在降解与净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于COD显著相关,可作为该河段有机污染物水平的指标;研究结果还显示,三化总口和三农电化口是主要的有机污染点,应加强对这两个位点的监测和排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总氮 总磷 微生物 环境污染 水污染 生物群落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外源铜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建斌 高山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稻草、紫云英、猪粪对红壤、潮土中外源铜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1个月培养后 ,两种土壤中外源铜主要以有机结合态铜为主 ,交换态铜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有机结合态铜。在潮土...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稻草、紫云英、猪粪对红壤、潮土中外源铜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1个月培养后 ,两种土壤中外源铜主要以有机结合态铜为主 ,交换态铜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有机结合态铜。在潮土中添加稻草和紫云英能比在红壤中添加稻草和紫云英更有效地降低交换态铜的含量。添加3种有机物料可以提高两种土壤中活性铁、活性硅、有机碳和pH。结果也表明交换态铜与土壤活性铁、活性锰呈正相关 ,与有机碳和pH、活性硅呈负相关 ;紧有机质结合态铜与pH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化学性质 有机物料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土壤的外源铜和镉形态变化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建斌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0-452,共3页
采用盆栽和连续提取法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对土壤外源铜和镉形态分布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稻草和紫云英可促进潮土中外源铜逐步向生物有效性较低的紧有机质结合态铜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转化,降低铜的生物有效性。但添加有机物料对... 采用盆栽和连续提取法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对土壤外源铜和镉形态分布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稻草和紫云英可促进潮土中外源铜逐步向生物有效性较低的紧有机质结合态铜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铜转化,降低铜的生物有效性。但添加有机物料对潮土中外源镉形态的影响完全不同。添加稻草和紫云英,在分蘖期可减少潮土交换态镉、提高紧有机质结合态和氧化锰结合态镉。但这种作用并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氧化锰和紧有机质吸附的镉将随着活性锰的还原和紧有机质的分解被释放出来,并向交换态镉转化,提高镉的生物有效性。铜和镉离子与土壤的固相不同的结合能力导致稻草和紫云英对潮土中外源铜、镉形态的再分配过程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生物有效性 重金属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直接测定污水中的总磷 被引量:11
17
作者 游宗保 供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ICP-AES 总磷 直接测定 污水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降解 水质恶化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外源镉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建斌 陈必群 邓朝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盆栽试验研究稻草与紫云英对土壤中外源Cd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稻草与紫云英可降低水稻分蘖期潮土和红壤交换态镉含量 ,且二者在不同土壤的影响不同。 2种有机物料在水稻分蘖期固定作用并不稳定 ,随时间的推移 ,氧化... 盆栽试验研究稻草与紫云英对土壤中外源Cd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稻草与紫云英可降低水稻分蘖期潮土和红壤交换态镉含量 ,且二者在不同土壤的影响不同。 2种有机物料在水稻分蘖期固定作用并不稳定 ,随时间的推移 ,氧化锰结合态和紧有机质结合态吸附的镉将随紧有机质的分解和活性锰的还原被释放出来 ,并向交换态镉转化 ,提高Cd的生物有效性。水稻对外源Cd吸收与Cd在土壤中形态密切相关 ,水稻分蘖期稻草与紫云英均可抑制水稻根和茎叶对外源Cd的吸收 ,至成熟期水稻根、茎叶和糙米中Cd含量迅速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外源镉 形态特征 生物有效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度在氨氮测定中的干扰及其消除 被引量:10
19
作者 俞是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浊度 水质分析 测定 干扰 消除方法 纳氏试剂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中氨氮与总磷相关关系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俞是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69-469,471,共2页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氨氮 总磷 相关关系 环境监测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