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LED光照对兰属然洛组织培养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林辉锋 许克正 +4 位作者 周辉明 甘玮欣 林发壮 张政斌 宋彩凤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2-1311,共10页
以兰属然洛组织培养根状茎和组织培养苗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照[红光(R)、红光∶蓝光(B)=6∶4(R6B4)、红光∶蓝光=5∶5(R5B5)、红光∶蓝光=4∶6(R4B6)、蓝光]对兰属然洛根状茎增殖分化和组织培养苗壮苗生根阶段生长... 以兰属然洛组织培养根状茎和组织培养苗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照[红光(R)、红光∶蓝光(B)=6∶4(R6B4)、红光∶蓝光=5∶5(R5B5)、红光∶蓝光=4∶6(R4B6)、蓝光]对兰属然洛根状茎增殖分化和组织培养苗壮苗生根阶段生长和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状茎增殖分化阶段,与荧光灯对照(CK)相比,红光∶蓝光=5∶5(R5B5)处理兰属然洛组织培养根状茎粗度显著增加、分化率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蓝光比例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R6B4处理最高;过氧化氢含量、活性氧含量随蓝光比例增加而减少,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蓝光比例增加而增强,R5B5处理的过氧化氢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活性氧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K相比显著增加。在壮苗生根阶段,R5B5处理的组织培养苗叶长、叶宽、假鳞茎宽、叶片数、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部鲜重以及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组织培养苗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红光比例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与CK相比R5B5处理降低最小;R5B5处理CRY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不同LED光照处理对兰属然洛根状茎的增殖分化以及组织培养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系统、CRY2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R5B5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照 兰属然洛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花新品种‘豸角秋烟’的选育
2
作者 林辉锋 江斌 +3 位作者 周辉明 许克正 陈昌铭 宋彩凤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于2013—2019年间,以建兰‘红猫蕊蝶’为母本、蕙兰‘九华黄桃’为父本,经杂交、F_(1)代种子无菌播种、优株选择、无性繁殖选育出兰花新品种‘豸角秋烟’(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201006497)。其株型中等,半直立;花瓣主颜色为红色,花瓣蝶化... 于2013—2019年间,以建兰‘红猫蕊蝶’为母本、蕙兰‘九华黄桃’为父本,经杂交、F_(1)代种子无菌播种、优株选择、无性繁殖选育出兰花新品种‘豸角秋烟’(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201006497)。其株型中等,半直立;花瓣主颜色为红色,花瓣蝶化;与兰花蝶化花型品种‘宝岛仙女’性状相比,‘豸角秋烟’花序梗、花瓣及花长更长,花朵更大,更具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杂交育种 ‘豸角秋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个荷花品种引种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琳珊 林发壮 +3 位作者 姚凤琴 陈玮婷 林辉锋 曹奕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0-2089,共10页
【目的】对引进的56个荷花品种进行引种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引种价值高和遗传多样性良好的荷花品种,为荷花的引进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引种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对56个荷花品种的观赏性和适应性... 【目的】对引进的56个荷花品种进行引种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引种价值高和遗传多样性良好的荷花品种,为荷花的引进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引种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对56个荷花品种的观赏性和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SSR荧光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引进荷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荷花引种价值综合评价模型具有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在约束层(C)对目标层(A)的权重排序上,C_(2)(适应性)所占权重大于C_(1)(观赏性),表明引进品种适应性最为重要;在C_(1)(观赏性)中,P_(6)(着花密度)的权重值最大(0.4707),其次是P_(5)(单朵花花期)的权重值(0.2043)和P7(群体花期)的权重值(0.1318);在C_(2)(适应性)中,P_(8)(生长情况)的权重值(0.7501)大于P_(9)繁殖能力的权重值(0.2499)。影响观赏荷花引种价值评价的指标中权重值排在前3的是P_(8)(生长情况)、P_(9)(繁殖能力)和P_(6)(着花密度)。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4个综合得分9分以上的优良品种(莫奈画蝶、香雪海、红富贵和彩云追月)、15个较优种和31个良种,同时识别出6个引种价值低的品种。8对SSR引物在56个荷花品种中共扩增出70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0742~6.2408个,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1.2765~1.965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392~0.8202。所有SSR分子标记的预期杂合度(He)均高于观测杂合度(Ho);56个荷花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862~0.9857,平均为0.7617,在GS为0.7200处供试荷花品种可分为三大类群,在GS为0.7800处可将类群Ⅱ分为3个亚群。【结论】生长情况、繁殖能力和着花密度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筛选出的4个优良种可作为重点开发利用对象,较优种和良种可适度开发,不宜推广种植引种价值低的6个品种。8对SSR引物在56个荷花品种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但供试荷花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引种 层次分析法 SSR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性状与SSR标记的白掌种质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辉明 林辉锋 +4 位作者 曹奕鸯 钟琳珊 甘玮欣 林发壮 陈昌铭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突变转录组的微卫星(SSR)位点信息,筛选了16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NT sys2.10e软件进行数量性状间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9%~31.48%,表明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数量性状中,有76对呈现正相关关系(57对呈极显著相关,10对呈显著相关),2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白掌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贡献率达86.62%。根据13个数量性状进行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时,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5大类,可以有效区分形态差异明显的种质材料,从而反映白掌种质的株型差异。利用16对SSR引物共获得62个SSR位点,平均条带数为3.875条,多态信息含量0.291~0.853。当以相似系数0.74为阈值时,利用SSR的分子标记聚类将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7大类,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结论】两种分类结果并不一致,但均显示白掌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SSR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5
作者 夏朝水 曹奕鸯 +4 位作者 陈玮婷 甘玮欣 林发壮 许克正 林辉锋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0-1129,共10页
【目的】对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非洲菊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及利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表达序列标签SSR(expressed sequence tags-SSR,EST-SSR)分子标记,每对染色体挑选1~3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 【目的】对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为非洲菊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及利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表达序列标签SSR(expressed sequence tags-SSR,EST-SSR)分子标记,每对染色体挑选1~3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EST-SSR引物,对6个不同群体的170份非洲菊种质资源DNA进行PCR扩增,通过SSR位点、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评估非洲菊不同个体、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筛选出的39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出168个等位基因(Na),平均为4.308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098,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31~0.920,平均为0.760,高于0.5。中国云南群体及混合群体的总等位基因数、总基因型数、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型数、平均杂合度均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丰富。6个群体遗传距离为0.016~0.158,平均为0.069,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854~0.984,平均为0.935,中国云南群体与混合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德国群体与日本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群体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德国群体和中国云南群体以及混合群体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个体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550处,170份种质资源共分为Ⅰ、Ⅱ、Ⅲ、Ⅳ、Ⅴ、Ⅵ6大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58处,组群Ⅴ可分为4个亚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570处,组群Ⅵ可分为4个亚群,盆栽、卷曲花瓣、球型等具有单一群体来源的类型组群分布较单一,其余类型非洲菊种质分布较为分散。【结论】筛选的EST-SSR标记多态性高,可应用于非洲菊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非洲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非洲菊种质资源的引进、保护及育种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EST-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菌剂对白掌‘维美’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许克正 周辉明 +3 位作者 甘玮欣 林辉锋 钟琳珊 陈越娥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抑菌剂对白掌‘维美’组培苗生长及污染率的影响,以期为白掌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植菌清、菌杀光、ZP抗菌素为抑菌剂,分别设置5种浓度梯度,以清水培养基为对照(CK)。在诱导、增殖分化和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分别... [目的]探究不同抑菌剂对白掌‘维美’组培苗生长及污染率的影响,以期为白掌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植菌清、菌杀光、ZP抗菌素为抑菌剂,分别设置5种浓度梯度,以清水培养基为对照(CK)。在诱导、增殖分化和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抑菌剂,比较不同抑菌剂处理下‘维美’诱导、增殖分化和壮苗生根阶段的抑菌效果,并探讨其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8 mL·L^(-1)植菌清处理下,‘维美’外植体诱导的污染率为10%,且组培苗的长势与CK差异不大;0.6 mL·L^(-1)菌杀光处理下,‘维美’的增殖系数与CK相同,均为4.2,且其污染率与畸变率均为0;10 mL·L^(-1) ZP抗菌素处理下,‘维美’生根培养的污染率为0,根长2.46 cm、根粗1.08 mm、生根数2.2,生根率达100%。[结论]适合‘维美’组培苗外植体诱导阶段、增殖分化阶段及壮苗生根阶段的抑菌剂分别为1.8 mL·L^(-1)植菌清、0.6 mL·L^(-1)菌杀光和10 mL·L^(-1) ZP抗菌素。在不同的培养阶段选择适宜的抑菌剂能够明显降低‘维美’组织培养的污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掌‘维美’ 抑菌剂 组织培养 诱导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的选育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辉明 林辉锋 +3 位作者 莫智龙 陈昌铭 曹奕鸯 熊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4-970,共7页
白掌又名白鹤芋,原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当前市场主栽品种基本源于国外,多为人工杂交产生的后代。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对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组进行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已... 白掌又名白鹤芋,原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当前市场主栽品种基本源于国外,多为人工杂交产生的后代。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对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组进行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已应用于观赏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多倍体植株具有叶片增大、叶色加深、花朵变大、花色艳丽等优良性状,与二倍体比较,目标性状的观赏价值更高。利用化学诱变产生多倍体是目前人工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的诱导方法,其具有操作简易、突变率高、专一性强和适用性广等特点。秋水仙素是目前主要采用的多倍体化学诱变剂,其诱导的效果与诱导时间、使用的浓度、处理的植物种类和器官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以白掌‘美酒’的组培苗愈伤组织为材料,优化四倍体白掌诱导方法,经秋水仙素浸泡处理后,开展试管苗形态学初筛、田间种植优选及株系比较试验,同时进行染色体计数、气孔大小和基因组大小比较、四倍体白掌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四倍体白掌的方式为0.10%秋水仙素浸泡处理7 d,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选育出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在设施大棚种植时自然花期为4-6月,与对照‘美酒’相比,叶片长和宽、叶柄长和直径、叶鞘长、佛焰苞苞片长和宽、花梗长和直径、肉穗花序长和直径、气孔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均差异极显著,根尖染色体数为2n=4X=60,是对照(2n=2X=30)的2倍。流式细胞仪测定DNA显示,‘绿萌’基因组大小为10.87 Gb,对照‘美酒’基因组大小为5.73 Gb,鉴定为四倍体白掌新品种。本研究利用人工化学诱变方法选育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具有叶片增厚、叶色加深、茎杆变粗、叶柄变粗、花梗变粗、肉穗花序变粗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白掌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掌 化学诱变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玮婷 夏朝水 +4 位作者 陈昌铭 廖巧玲 曹奕鸯 陈仕朋 郭芸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61,共9页
【目的】探究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L.)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明确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干旱胁迫的调节机理。【方法】以非洲菊品种‘云南红’为试验材料,通过浇灌印度梨形孢菌液(处理组)观察幼苗生长变化,设不处理对照... 【目的】探究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L.)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明确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干旱胁迫的调节机理。【方法】以非洲菊品种‘云南红’为试验材料,通过浇灌印度梨形孢菌液(处理组)观察幼苗生长变化,设不处理对照组,测定2组幼苗生长指标,观察印度梨形孢在植株根部的定殖情况;然后通过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对2组幼苗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分析干旱胁迫前后各组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探究印度梨形孢对非洲菊幼苗生长及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印度梨形孢能定殖在非洲菊幼苗根部,显著提高非洲菊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叶片数、叶柄长度和根部鲜质量、根数、根长(P<0.05)。在干旱胁迫下,处理组非洲菊幼苗叶片的F_(v)/F_(m)与qP分别为0.825,0.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非洲菊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相对含水量、含水量分别为1.36 mg/g,33.73%,73.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叶片CAT和SOD活性分别为0.30,876.03 U/g,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APX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印度梨形孢能促进非洲菊生长,在干旱胁迫下,其能保护光系统反应中心,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和APX活性,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光抑制和叶绿素降解,从而增强非洲菊幼苗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非洲菊 干旱逆境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奕鸯 夏朝水 +5 位作者 陈昌铭 陈玮婷 甘玮欣 林辉锋 林发壮 莫智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0-1216,共7页
【目的】分离鉴定福建省非洲菊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菌核病的病原,筛选几种有效防治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避免农药的滥用及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非洲菊菌核病病原菌,经病原菌株形态学、ITS分子鉴定及柯赫氏法则... 【目的】分离鉴定福建省非洲菊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菌核病的病原,筛选几种有效防治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避免农药的滥用及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非洲菊菌核病病原菌,经病原菌株形态学、ITS分子鉴定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致病的病原种类,并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筛选对菌核病病原毒力高的药剂。【结果】分离获得1个非洲菊菌核病菌株C4-1;形态学、ITS及柯赫氏法则验证鉴定C4-1菌株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杀菌剂中25%咪鲜胺对核盘菌菌株C4-1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值为0.032 4μg·mL^(-1);其次为50%啶酰菌胺、40%菌核净、15%三唑醇,EC_(50)值分别为1.033 7、1.836 2、6.940 8μg·mL^(-1);50%多菌灵的抑菌作用最弱,EC50值为22.434 9μg·mL^(-1)。【结论】分离鉴定出福建省非洲菊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咪鲜胺、啶酰菌胺、菌核净对核盘菌毒力强,防治非洲菊菌核病过程中可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菌核病 核盘菌 鉴定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非洲菊F1代杂种的真实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奕鸯 夏朝水 +4 位作者 陈玮婷 甘玮欣 林辉锋 林发壮 周辉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2-850,共9页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F1代杂种的真实性,以期为非洲菊新品种(系)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提供方法。【方法】选用非洲菊罗德里、热带草原及其65个正反交F1代杂种,部分自主选育非洲菊新品种(系)及其...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F1代杂种的真实性,以期为非洲菊新品种(系)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提供方法。【方法】选用非洲菊罗德里、热带草原及其65个正反交F1代杂种,部分自主选育非洲菊新品种(系)及其亲本为材料,从非洲菊转录组中发掘的65对SSR引物中筛选条带清晰、重复性好、亲本间无相同等位基因位点的引物,运用于非洲菊F1代杂种的真实性鉴定。【结果】65对SSR引物中,有26对引物在非洲菊亲本罗德里、热带草原间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达40%,其中,g24、g32、g38、g64这4对引物扩增非洲菊亲本间无相同等位基因位点,条带清晰可辨,扩增正反交后代都包含双亲的各一条带,都能将65个正反交后代鉴定为真杂种。引物g24、g04、g44、g39扩增非洲菊新品种(系)均包含双亲的各一条带,可分别将非洲菊新品种(系)明卉粉黛、明卉红颜、魅粉、幻彩鉴定为真杂种。【结论】SSR分子标记在非洲菊亲本中多态性丰富,可应用于非洲菊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能够有效辅助非洲菊新品种鉴定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SSR分子标记 杂种真实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甘玮欣 曹奕鸯 +3 位作者 陈玮婷 林发壮 林辉锋 夏朝水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261-267,共7页
[目的]比较了不同红蓝LED光照条件对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明卉粉黛’的生产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LED为光源,分别设置红光(1∶0)、3∶7、5∶5、7∶3、蓝光(0∶1)共5种红蓝光比例以及40、80、120μmol... [目的]比较了不同红蓝LED光照条件对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明卉粉黛’的生产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LED为光源,分别设置红光(1∶0)、3∶7、5∶5、7∶3、蓝光(0∶1)共5种红蓝光比例以及40、80、120μmol·m^(-2)·s^(-1)3种光照强度,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不同红蓝LED光照条件对‘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红蓝光比例为5∶5、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时,‘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系数达5.67,株型矮壮、叶片数多、叶色浓绿且叶面积适中;当红蓝光比例为3∶7、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时,生根数为5.00条·株-1,植株长势强健,根系、叶柄硬度高,组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5.83%。[结论]适合非洲菊‘明卉粉黛’组培苗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的光照条件分别为红蓝光比例5∶5、光照强度120μmol·m^(-2)·s^(-1)和红蓝光比例3∶7、光照强度120μmol·m^(-2)·s^(-1)。该条件能有效促进‘明卉粉黛’植株的生长发育,为非洲菊组培苗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条件 非洲菊‘明卉粉黛’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