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疑原发房角关闭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彭健文 陈威 +4 位作者 黄岚 陈志祺 向思飞 张先林 王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房角结构、离焦曲线及Catquest 9SF-CN量表评分,同时填写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对于房角结构,治疗3个月后,AS-OCT结果显示两组中央前房深度、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750μm前房角隐窝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离焦曲线,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在+0.5、-0.5、-1.0、-2.0、-3.0、-3.5、-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于Catquest 9SF-CN量表,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3个月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ACS合并老视患者在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房角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EDOF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可疑原发房角关闭 老视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生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德文 王平 +1 位作者 田第娇 李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81,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及显著的瘤内异质性仍是导致肿瘤进展、治疗抵抗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生境成像可以量化和可视化肿瘤内各种亚区不同的生理状态,纵向评估肿瘤内异质性,以确定肿瘤区域及监测治疗反应...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及显著的瘤内异质性仍是导致肿瘤进展、治疗抵抗和复发的主要原因。生境成像可以量化和可视化肿瘤内各种亚区不同的生理状态,纵向评估肿瘤内异质性,以确定肿瘤区域及监测治疗反应。本文就多参数MRI生境成像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境成像 磁共振成像 栖息地成像 肿瘤微环境 瘤内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较大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
3
作者 余红波 王艳 王俊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299,共1页
患者女,46岁,月经量增多3年、加重2个月,伴大量血凝块及头晕,周期无明显异常;既往超声检出子宫肌瘤,未接受相关治疗;无相关家族史。查体:贫血貌;触诊子宫增大如孕3月余,形态不规则,质硬。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乳酸脱氢酶正常。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X4/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4
作者 岳汝驰 李惠敏 +1 位作者 胡斌 宋志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NOX4抑制剂(GKT137831)组、糖尿病肾病+GKTl37831组,每组8~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70 mg/kg)构建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腹腔注射GKT137831(5 mg/kg)。定期监测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收集血液及肾脏组织。(2)使用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为体外实验研究对象,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GKTl37831组及高糖+GKTl37831组。体外高糖培养足细胞2周。使用NOX4抑制剂及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足细胞。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等技术检测NOX4和TRPC6表达水平。(3)使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糖条件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足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 I)和COX IV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显著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尿白蛋白定量显著增加,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NO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肾小球足细胞蛋白(nephrin)表达减少,间质细胞标志物如结蛋白(desmin)表达增加,TRPC6表达水平升高(P<0.05);使用GKT137831可降低肾组织desmin表达,保留肾小球nephrin,减少尿白蛋白定量(P<0.05)。(2)在体外足细胞实验中,高糖背景下,足细胞中NOX4和TRPC6表达上调(P<0.05);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GKT137831可减轻足细胞TRPC6和desmin表达,部分恢复nephrin表达(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使用TRPC6 siRNA转染足细胞,可进一步促进GKT137831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P<0.05)。(3)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受损,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线粒体损伤得到部分恢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蛋白水平降低,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中,肾脏中NOX4表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通过TRPC6通道介导足细胞的损伤,抑制NOX/TRPC6可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一发现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NADPH氧化酶4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遮眼训练联合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
5
作者 田春林 田刚 +2 位作者 李林 邹学军 涂青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40~7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40~7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遮眼训练联合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表面麻醉组(S组),每组43例。E组术前1 d进行30 min遮眼训练,S组不进行此项训练。术前10 min两组行表面麻醉。术前5 min E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S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抑郁评分。记录手术开始后5、10 min、术毕即刻HR、MAP、RR、SpO_(2)和NRS评分。记录术中使用乌拉地尔和追加表面麻醉情况。记录患者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 S组抑郁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术后1 d E组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5 min至术毕即刻E组HR、MAP和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使用乌拉地尔和追加表面麻醉率明显降低(P<0.05),手术医师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手术开始后5 min至术毕即刻两组SpO_(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前遮眼训练联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在短期改善患者术后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眼训练 艾司氯胺酮 白内障 抑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鉴别早期子宫内膜癌与息肉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玟 李红 +3 位作者 万兵 黄倚天 田第娇 刘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6-1070,共5页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逐渐上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严重威胁健康;子宫内膜息肉(EP)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两种病变均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常规MRI图像上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但两者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逐渐上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严重威胁健康;子宫内膜息肉(EP)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两种病变均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常规MRI图像上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故准确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多种功能MRI技术及影像组学在早期EC与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鉴别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玥 江光前(综述) +1 位作者 万兵 李红(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4-550,共7页
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后果。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为脊柱提供了无创且多角度、多平面、高分辨率图像,对两者的鉴别有较大价值,但两者的MRI表现存在重叠,且常规形态学MRI序列在提供组织... 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后果。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为脊柱提供了无创且多角度、多平面、高分辨率图像,对两者的鉴别有较大价值,但两者的MRI表现存在重叠,且常规形态学MRI序列在提供组织微观结构和疾病病理生理定量信息方面作用有限。功能MRI技术通过分析椎体内脂肪含量、水分子弥散、微循环灌注、组织异质性等微观量化指标,敏感反映两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差异,基于人工智能的MRI影像组学通过高效挖掘图像多元化、深层次特征,精确评估病灶微环境的异质性,相较于传统形态学和统计学,均对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具有极大的潜能。联合应用功能MRI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的MRI影像组学在提高两者诊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前景。文章主要就常规MRI、功能MRI与基于人工智能的MRI影像组学在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协同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转移瘤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距骨的位置
8
作者 蔡相权 王颉 周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在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轴位像上评估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距骨的位置,找到诊断CAI的间接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名CAI患者... 目的:在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轴位像上评估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距骨的位置,找到诊断CAI的间接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名CAI患者,作为实验组;另50名因其他疾病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使用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内部测量工具,在踝关节MRI轴位像上测量两组患者的踝距指数(malleolar talus index,MTI)以及新的测量指标:距骨位移指数(talus movement index,TMI)和距骨综合指数(talus comprehensive index,TCI)来评估距骨在踝穴中的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比、患侧比、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AI患者的MTI(86.56°±3.54°vs.85.28°±2.77°,P<0.05)、TMI(2.00°±2.36°vs.-2.00°±2.54°,P<0.001)及TCI(4.70°±2.98°vs.1.90°±2.01°,P<0.001)高于对照组。TMI及T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及0.794,基于TMI诊断CAI的最佳截断点为0.5°,基于TCI诊断CAI的最佳截断点为4.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存在踝关节骨性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踝关节MRI轴位像上同时存在距骨前移及内旋,这可能是诊断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间接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距骨 位置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用于肺癌晚期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申莉莉 高学农 +2 位作者 赖翔宇 张炀 张晓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相关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炎症和凝血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相关性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炎症和凝血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冲洗PICC,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冲洗PICC;观察置管前(Pre)、手冲式PICC置管后1 d(T1)、置管后30 d(T2)、置管后90 d(T3)以及预充式PICC置管后1 d(MT1)、置管后30 d(MT2)、置管后90 d(MT3)相关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渗出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凝血相关蛋白血栓相关因子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D-二聚体(D2D)、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FGL1)以及炎症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PICC置管前,PICC置管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和渗出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TM、ATⅢ及D2D水平显著降低,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PICC置管后实验组静脉炎和渗出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IL-1β等因子浓度显著降低(p<0.05)。综合表明:预充式冲洗明显降低了PICC导致的患者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该作用与其抑制血栓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静脉炎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肺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雪 杨鹏 +3 位作者 龙方方 覃禹翱 李林 邹学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α7nAChR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P+SGB)、急性腹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α7nAChR抑制剂甲基牛扁亭碱组(AP+SGB+MLA),每组10只。将2%乙酸1 ml/100 g分别注入AP组、AP+SGB组和AP+SGB+MLA组大鼠腹腔内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中α7nAChR蛋白水平,RT-qPCR法检测腹膜组织中α7nACh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对比,其余3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增高(P<0.05);与AP组对比,AP+SGB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5);与AP+SGB组对比,AP+SGB+MLA组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增高(P<0.05)。腹膜组织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与Control组对比,其余3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与AP组对比,AP+SGB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AP+SGB组相比,AP+SGB+MLA组α7nAChR蛋白和α7nACh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以减少大鼠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急性腹膜炎的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与α7nAChR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炎症因子 胆碱能抗炎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超声影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莉 胡兵 +1 位作者 任亮 马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5-640,共6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常规超声是乳腺癌筛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自动乳腺超声成像系统、S-detect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新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常规超声是乳腺癌筛查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自动乳腺超声成像系统、S-detect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新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多种超声影像技术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显像技术 超声造影 自动乳腺超声成像系统 S-detect技术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CT影像组学在肺癌侵袭性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平 张德文 +1 位作者 万兵 李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8-1411,共4页
能量CT是集基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虚拟平扫和能量曲线等于一体的多参数综合成像技术,能对病灶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影像组学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提取病灶的强度、形状、大小、体积及纹理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对病灶进行分析。能量CT与影... 能量CT是集基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虚拟平扫和能量曲线等于一体的多参数综合成像技术,能对病灶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影像组学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提取病灶的强度、形状、大小、体积及纹理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对病灶进行分析。能量CT与影像组学联合比常规CT可以更好的评估肿瘤的异质性。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能量CT联合影像组学在肺癌侵袭性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能量CT影像组学在肺癌侵袭性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肺肿瘤 侵袭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外周血Tc17细胞表面标志和细胞因子表达
13
作者 刘畅 孙丽琴 +1 位作者 舒龙 张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0-2354,2360,共6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外周血中表达IL-17A的CD8^(+)T细胞,即Tc17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方法:收集健康人和STE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CR6、CD161、CCR5、IL-23R、RORγt表达确定Tc1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外周血中表达IL-17A的CD8^(+)T细胞,即Tc17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方法:收集健康人和STE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CR6、CD161、CCR5、IL-23R、RORγt表达确定Tc1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c17细胞活化状态、细胞因子表达和增殖状况。结果:健康志愿者和STEMI患者CCR6^(+)CD161^(+)CD8^(+)T细胞均高表达CCR5、IL-23R和RORγt,被鉴定为Tc17细胞。与健康志愿者相比,STEMI患者Tc17细胞在总CD8^(+)T细胞中的比例升高,且表型上更偏向于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健康志愿者Tc17细胞主要表达IL-17A和IL-22,而STEMI患者Tc17细胞不仅表达IL-17A和IL-22,也表达IL-10和TGF-β。但健康志愿者和STEMI患者Tc17细胞均不表达IFN-γ、IL-5、Foxp3和Ki67。结论:STEMI早期Tc17细胞表达IL-17A和IL-22同时上调IL-10和TGF-β表达,可能参与和调节STEMI后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CD8^(+)T细胞 Tc17细胞 炎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TLR4/NF-κB通路缓解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反应
14
作者 杨鹏 曹宇 +2 位作者 金璐薇 李林 邹学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60,共7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腹膜炎(A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深入探讨SGB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大鼠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腹膜炎组(AP)、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组(AP+SGB)、急性腹膜炎+右侧颈交感干离断+TLR4抑制剂瑞沙托维组(AP+SGB+TAK-242),每组10只。向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大鼠的腹腔内分别注射2%冰醋酸溶液1 ml/100 g,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成功造模后,分别于1、6、12和24 h取大鼠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浓度。实验24 h后取腹膜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caspase-3和NF-κB(p65)蛋白水平,RT-qPCR法检测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情况,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各时间点AP组、AP+SGB组和AP+SGB+TAK-242组IL-10、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同时间点内,AP+SGB组较AP组TNF-α、IL-1β、HMGB1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P+SGB组相比,AP+SGB+TAK-242组TNF-α、IL-1β、HMGB1水平进一步降低,IL-10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AP+SGB组与AP+SGB+TLR组TLR4蛋白、caspase-3、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且其TLR4 mRNA和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SGB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p65)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来缓解大鼠急性腹膜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急性腹膜炎 炎症反应 TLR4/NF-κB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雨 余红波 +1 位作者 操媛 王俊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3-1053,共11页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1,CDO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铁死亡等一系列生理过程。DNA甲基化是人类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CDO1是一种与恶性肿瘤高度... 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1,CDO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铁死亡等一系列生理过程。DNA甲基化是人类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CDO1是一种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的甲基化基因(highly relevant methylation gene,HRMG),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被其甲基化启动子所沉默,甲基化的CDO1基因启动子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之一。本文就CDO1生物学功能及其启动子DNA的甲基化在肿瘤中的作用及调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O1 肿瘤抑制基因 DNA甲基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超声对中孕期胎盘功能不全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欢 胡兵 +2 位作者 车鹏飞 胡莉莉 向小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833,共6页
目的使用常规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建立中孕期对胎盘功能不全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前壁胎盘孕妇209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组118例和胎盘功能不全... 目的使用常规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建立中孕期对胎盘功能不全的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超声检查的前壁胎盘孕妇209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组118例和胎盘功能不全组91例,从血流动力学(脐动脉、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和脑胎盘率)、血流灌注(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血流指数)、机械组织特性(弹性模量平均值)等方面评估胎盘功能。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效能。结果两组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脑胎盘率、血管指数、血管-血流指数和弹性模量平均值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4、-10.28、-11.01、7.02、7.00、-11.97,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0.65)、脑胎盘率(≤1.53)及弹性模量平均值(≥4.14 KPa)为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弹性模量平均值的诊断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04。联合3项参数建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度为87.91%,特异度为94.92%,诊断效能较单一参数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胎盘功能不全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和高度特异性,可指导临床尽早干预以改善围生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 LOGISTIC模型 中孕期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磁共振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玥 李红 +4 位作者 万兵 田第娇 徐敬星 赵家源 王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234,共8页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 syndrome, IFI)是一种比预期更常见的髋关节外撞击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混淆。MRI既可测量与IFI相关的径线、角度,还能定量或半定量评估相关...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schiofemoral impingement syndrome, IFI)是一种比预期更常见的髋关节外撞击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混淆。MRI既可测量与IFI相关的径线、角度,还能定量或半定量评估相关骨骼肌的面积、体积及信号,已成为IFI的首选检查方法。运动范围MRI有助于减少体位因素对解剖形态学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评估IFI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动态MRI和三维MRI的联合应用,能在获取实际运动过程中IFI相关解剖结构功能信息的同时,更真实地反映解剖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功能MRI(functional MRI, fMRI)可通过测量水分子扩散和微循环灌注、脂肪浸润、物质代谢等股方肌、髋外展肌的微观水平定量指标,使IFI的精准诊断及预测、运动功能监测等成为可能,有望成为IFI临床诊疗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阐述多种MRI和fMRI技术在定量评估IFI的应用研究,总结其优点及缺点,为临床全面、精准评估IFI的发生、进展及转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态三维成像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同形反应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国媛媛 郑庆玲(综述) 曹经江(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又称为Koebner现象(KP),是银屑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目前研究表明银屑病KP的发生可能涉及相关炎症介质(如趋化因子、抗菌肽、类胰蛋白酶)的参与,角质形成... 银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又称为Koebner现象(KP),是银屑病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目前研究表明银屑病KP的发生可能涉及相关炎症介质(如趋化因子、抗菌肽、类胰蛋白酶)的参与,角质形成细胞(KCs)的增殖与分化异常、机械转导通路作用及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表达增加。文章主要从免疫介导、KCs增殖分化异常、血管增生、机械转导和遗传机制方面对银屑病KP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同形反应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健康青年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鑫 娄本敬 +1 位作者 谢露 边巴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
探讨高原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健康青年足底压力分布规律,比较两个民族青年人群足底压力特征差异。为构建高原人群步态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运用意大利MPS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经过筛选的西藏大学在校世居与移居高原健康青年160人进行双足... 探讨高原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健康青年足底压力分布规律,比较两个民族青年人群足底压力特征差异。为构建高原人群步态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运用意大利MPS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经过筛选的西藏大学在校世居与移居高原健康青年160人进行双足足底压力测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站立时男性接触面积、女性峰值压强、平均压强、足弓指数在民族间存在差异(P<0.05);行走时女性接触面积和足轴角在民族间存在差异(P<0.05)。(2)男性第1趾(T1)、第2~5趾(T2~5)、第5跖骨(M5)区域的接触面积、T1、T2~5、第2跖骨(M2)区域的压力峰值、足中部(MF)区域的峰值压强以及T1、T2~5、第1跖骨(M1)、M2、第3跖骨(M3)、第4跖骨(M4)、M5区域的冲量在民族间存在差异(P<0.05);女性T1、T2~5、M4、M5、足跟内侧(MH)、足跟外侧(LH)区域的接触面积,T1、T2~5、M2区域的压力峰值,T1、M1、M4区域的峰值压强,T1、T2~5、M4区域的平均压强,以及T1、T2~5、M1、M2、M5、MH区域的冲量在民族间存在差异(P<0.05)。(3)足弓指数、压力峰值(T1、T2~5、M2)和冲量(T1、T2~5、M1、M2、M4、M5)与民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青年足底压力测试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且足底各区域参数的分布规律不同。两个民族的健康青年足底压力分布具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民族 大学生 足底压力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扭伤模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颉 周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踝关节扭伤(ankle sprain,AS)是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扭伤并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严重的还会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AS和CAI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了... 踝关节扭伤(ankle sprain,AS)是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扭伤并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严重的还会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AS和CAI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在损伤发生前进行保护和预防,减少损伤的发生。本文总结AS和CAI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提出AS和CAI的综合损伤模型,以期对AS和CAI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慢性踝关节不稳 危险因素 病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