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膝骨关节炎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侯靖宇 李振伟 +2 位作者 胡园 刘晓雯 寿康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所有关节成分(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其中最常见的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 骨关节炎是一种涉及所有关节成分(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其中最常见的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泌体是一种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胞外囊泡,可以传递DNA、微小RNA、m RNA、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调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以从骨髓、脂肪、滑膜及外周血等组织分离,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祖细胞,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疗法可以修复软骨损伤,对抗KOA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来调节受损的微环境,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被认为在KOA炎症反应及软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调节膝骨关节微环境中B细胞、T细胞、滑膜细胞、软骨细胞代谢及其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与合成平衡,维持软骨稳态。近期有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骨关节炎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本文就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KOA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干细胞治疗KO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膝骨关节炎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7小分子抑制剂对卵巢癌的影响
2
作者 时鸿娟 刘伟 +1 位作者 胡丽玲 谭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探究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的影响,并评估其作为卵巢癌新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从细胞水平分析C42... 目的探究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的影响,并评估其作为卵巢癌新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从细胞水平分析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42对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转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42能够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01)。动物模型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2 mg/kg C42干预后裸鼠肿瘤重量降低(P=0.009),且发生肝脏转移的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2 mg/kg C42组肿瘤组织中增殖指标Ki-67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2),肿瘤转移和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P=0.027)和Vimentin(P=0.03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能够有效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组织激肽释放酶7 SKOV3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mpC响应银胁迫初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沈舒楚 吴钰煌 +5 位作者 蔡丹 安皓月 伍中宝 王君 杜幼芹 邹黎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8,共9页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外膜孔蛋白C(outer membrane porin channel C,OmpC)编码基因ompC、OmpF编码基因ompF和PhoE编码基因phoE。连续监测ompC缺失株的生长及其对银离子的敏感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Omp... 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外膜孔蛋白C(outer membrane porin channel C,OmpC)编码基因ompC、OmpF编码基因ompF和PhoE编码基因phoE。连续监测ompC缺失株的生长及其对银离子的敏感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OmpC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ompC、ompF和phoE缺失株构建成功,ompC、ompF和phoE缺失并不影响E.coli的生长代谢。相比于其他孔蛋白,OmpC蛋白缺失可显著提高E.coli抵御银离子胁迫的能力,与耐抗生素存在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示,OmpC的分子式为C1795H2676N482O577S4,由36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0368.12,原子总数为5534,等电点为4.58;含有跨膜域,定位于细胞外膜中;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18.80%,β-折叠占比29.16%,β-转角占比6.81%,无规则卷曲占比45.23%;与银离子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显示无对接位点。这为OmpC主要作为银离子入胞通道提供更多证据,可为解析E.coli应对银离子胁迫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λRed同源重组技术 银离子 OMPC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杉醇抗感染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清华 陈金铭 +3 位作者 周永芹 陈喆 田振振 宋银宏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5-1240,共6页
白皮杉醇是天然二苯乙烯化合物,常见于百香果、葡萄、何首乌、虎杖、大黄等水果和中药材中,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护肝、诱导细胞凋亡等活性,并且有着不良反应少、获取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本文主要关注白皮杉醇抗感染效... 白皮杉醇是天然二苯乙烯化合物,常见于百香果、葡萄、何首乌、虎杖、大黄等水果和中药材中,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护肝、诱导细胞凋亡等活性,并且有着不良反应少、获取方便、经济实用等优点。本文主要关注白皮杉醇抗感染效应,归纳总结了该成分抗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及炎症损伤的功效,并对现阶段已阐明的机制进行总结。目前,人们正逐渐认识到使用白皮杉醇抗感染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基因工程菌株及纳米材料靶向负载来解决其生物利用度低、药动学性质差的问题,有望作为临床抗感染和抗炎症损伤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杉醇 抗感染 细菌 真菌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三阴性乳腺癌发生铁死亡的化合物
5
作者 王鑫蝶 丰大利 +5 位作者 崔祥 周素 张鹏飞 高志强 邹黎黎 王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4-819,共16页
铁死亡是近十余年发现并定义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诱导产生。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免疫调控、生长发育与衰老以及肿瘤抑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乳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 铁死亡是近十余年发现并定义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诱导产生。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免疫调控、生长发育与衰老以及肿瘤抑制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乳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其异质性高且遗传背景复杂。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缺乏传统乳腺癌治疗靶点,对现有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进展转移后治愈率低,急需寻找新型靶点或开发新药物。随着促进乳腺肿瘤铁死亡的相关研究增多,铁死亡作为乳腺癌治疗策略受到关注。已有研究发现,一些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可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铁死亡,抑制肿瘤增殖,并增强放疗敏感性,改善化疗耐药。本文对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和综述,旨在推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铁死亡机制的研究,并为设计开发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三阴性乳腺癌 先导化合物 中草药提取物 谷氨酸-胱氨酸反向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抽提物与姜黄素复合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晓英 余海立 +2 位作者 郑明山 刘晓雯 张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3,共9页
目的:研究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酵母抽提物和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检测小鼠血... 目的:研究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酵母抽提物和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肝组织中总谷胱甘肽(Toal glutathione,T-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icdialdehyde,MD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变化,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损伤情况,分析肠道菌群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能够降低小鼠ALT、AST、MDA、TC和TG的水平,提高GSH-Px、TGSH的水平;肝组织切片表明,受试物明显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浸润和炎症浸润;肠道菌群分析表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能有效恢复因酒精改变的不动杆菌属、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效果优于酵母抽提物。结论:酵母抽提物、姜黄素+酵母抽提物复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脂质代谢、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抽提物 姜黄素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靖轩 袁春玲 +2 位作者 向晨焱 王君(指导) 邹黎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9-194,共6页
泌尿系感染(UTI)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引起。UPEC入侵及定殖于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泌尿系感染以及复杂的宿主免疫清除和病原体免疫逃逸,包括物理屏障的防御、中性粒细胞迁移、募集和吞噬以及细胞因... 泌尿系感染(UTI)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引起。UPEC入侵及定殖于尿路上皮细胞,造成泌尿系感染以及复杂的宿主免疫清除和病原体免疫逃逸,包括物理屏障的防御、中性粒细胞迁移、募集和吞噬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等。病原体与宿主之间复杂的免疫反应与免疫逃避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也是UTI治疗的基础。本文针对最新的UTI中宿主-尿路致病大肠杆菌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免疫防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抑制剂PTC-596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玲 杨建林 +3 位作者 崔芝 王静 吕亚丰 曹春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17-2322,2329,共7页
目的 分析BMI-1抑制剂PTC-596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肿瘤细胞模型,正常培养为阴性对照组,25、50 nmol/L PTC-596处理SGC-7901细胞48 h为低、高药物浓度实验组。利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 目的 分析BMI-1抑制剂PTC-596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肿瘤细胞模型,正常培养为阴性对照组,25、50 nmol/L PTC-596处理SGC-7901细胞48 h为低、高药物浓度实验组。利用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别结合PI单染、DCFHDA探针、JC-1探针以及PI/FITC-Annexin V双染分析细胞周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累积、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IM-1蛋白和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yclinB1、P2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PAR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C-596高效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处理48 h后IC_(50)为(49.33±7.02)nmol/L。低、高药物浓度实验组细胞中BMI-1表达显著减少(P <0.01)。实验组细胞中CyclinB1和P21相对表达增加,CyclinD1表达减少,细胞有丝分裂被抑制,出现G_2/M期周期阻滞;同时活性氧累积增多,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c-PARP增加,凋亡细胞比例从2.04%显著上升为10.56%、26.74%。与对照组相比较,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TC-596高效杀伤人乳腺癌MCF-7细胞,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I-1、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BMI-1 PTC-596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迪酵母源后生元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9
作者 袁雪梅 王虎 +2 位作者 余海立 刘晓雯 张彦 《中国酿造》 2025年第8期15-21,共7页
布拉迪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一种非致病的酵母菌,也是为人所熟知的具有益生特性的酵母。自发现以来,布拉迪酵母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和医疗产品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酵母菌。临床研究证明布拉迪酵母可改善... 布拉迪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一种非致病的酵母菌,也是为人所熟知的具有益生特性的酵母。自发现以来,布拉迪酵母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和医疗产品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酵母菌。临床研究证明布拉迪酵母可改善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体内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生态学和营养学的发展,布拉迪酵母源后生元的研究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布拉迪酵母源后生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从此角度综述布拉迪酵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布拉迪酵母源后生元在食品和药物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布拉迪酵母源后生元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迪酵母 后生元 应用 食品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