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缸柴油机低温条件下的起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冀树德 王天太 +8 位作者 李宁 范玄生 张探军 贾桢 刘志刚 袁晓燕 高海涛 孙学东 王东跃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4,共4页
在-35℃的低温试验环境下,冷冻柴油机、电瓶、柴油等相关试件并保温,研究了起动液、酒精喷灯、"起动液+曲轴箱空气加热器"、"进气预热器+电热塞"等起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喷起动液和"起动液+曲轴箱空气... 在-35℃的低温试验环境下,冷冻柴油机、电瓶、柴油等相关试件并保温,研究了起动液、酒精喷灯、"起动液+曲轴箱空气加热器"、"进气预热器+电热塞"等起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喷起动液和"起动液+曲轴箱空气加热器"的辅助起动方法可使左进气温度、右进气温度、气缸盖温度有一定的升高,但不能辅助柴油机起动成功;酒精喷灯加热油底壳增加了润滑油的流动性,减小柴油机起动的摩擦阻力,从而促进了柴油机成功起动;"进气预热器+电热塞"同时加热进气的方式确保升高并维持进气温度,促使柴油机成功起动。进一步分析可知,进气加热和润滑油加热的方法更利于柴油机的低温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冷起动 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某柴油机燃烧室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艳辉 杜辉 孙传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2,共6页
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喷雾燃烧过程研究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了燃烧室关键特征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并设计了燃烧室优化方案。研究发现,在A100工况,优化方案改善了油气混合状况,提高了空气利用率,并加速了燃烧后期速度,使得... 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喷雾燃烧过程研究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了燃烧室关键特征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并设计了燃烧室优化方案。研究发现,在A100工况,优化方案改善了油气混合状况,提高了空气利用率,并加速了燃烧后期速度,使得经济性得到提高,同时NO_x排放也有所增加;而在部分负荷A25工况,优化方案降低了燃烧室碗底的流动速度,减少了壁面传热损失,经济性得到提高,同时NO_x排放也有所降低。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方案,优化方案的外特性油耗平均降低了约2.0g/(kW·h);ESC循环加权油耗降低了2.2g/(kW·h),且加权NO_x比排放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室 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中冷柴油机摇臂轴承上油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龚伟 刘权 +1 位作者 张青巧 董非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3-198,共6页
针对4102ZLQ柴油机润滑系统存在的摇臂轴承供油不足及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摇臂轴承供油方式,并结合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及试验验证,对柴油机润滑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油压力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趋势一致,最大误差在8%... 针对4102ZLQ柴油机润滑系统存在的摇臂轴承供油不足及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摇臂轴承供油方式,并结合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及试验验证,对柴油机润滑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油压力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趋势一致,最大误差在8%以内,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改进后摇臂轴承处稳态压力相比于原机增幅明显,最大达到了74%;摇臂轴承处机油流量与原机相比平均增幅9%;摇臂轴承处油压波动幅度减小,平均油压约为70kPa,比原机提高近一倍;进排气摇臂轴磨损量分别比原机下降约93%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润滑系统 摇臂轴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型柴油机扩缸前后缸套变形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卫国 龙旦风 梁福祥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6,共6页
降低缸套壁厚可以在保持发动机紧凑性的同时提高排量,而缸套变形是限制许用厚度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缸套壁厚和材料作为变量,缸套变形圆柱度和傅里叶展开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研究了薄壁湿式气缸套的可行性。通过对某型柴油机进... 降低缸套壁厚可以在保持发动机紧凑性的同时提高排量,而缸套变形是限制许用厚度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缸套壁厚和材料作为变量,缸套变形圆柱度和傅里叶展开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研究了薄壁湿式气缸套的可行性。通过对某型柴油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缸套壁厚从8.25 mm降低到6.25 mm后缸套变形明显变大,而改用钢质材料后缸套变形与原机相当,证明了通过降低缸套壁厚同时采用弹性模量更高的材料是一种可行的扩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套 薄壁 变形 圆柱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型电控共轨柴油机机油中碳黑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一江 董尧清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为满足国-Ⅲ排放而推迟喷油,使中重型电控共轨柴油机机油中碳黑迅速增加,出现机油过早劣化的问题。阐述了国-Ⅲ排放共轨柴油机机油中碳黑的形成机理,对柴油机燃烧系统匹配的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控制和降低柴油机机油中碳黑的措施。研究结... 为满足国-Ⅲ排放而推迟喷油,使中重型电控共轨柴油机机油中碳黑迅速增加,出现机油过早劣化的问题。阐述了国-Ⅲ排放共轨柴油机机油中碳黑的形成机理,对柴油机燃烧系统匹配的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控制和降低柴油机机油中碳黑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柴油机喷油结束时间与燃烧室唇口部位设计等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国-Ⅲ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进行相关台架试验,对机油中的碳黑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发动机运行30 h后,机油中碳黑含量为0.43%,远小于AVL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中重型柴油机 共轨 国-Ⅲ 排放 机油 碳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车用轻型高速柴油机的开发
6
作者 顾德富 丁浩 +4 位作者 翟永辉 张雄伟 沈华中 孙曙 胡爱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91,共9页
为满足2~3t内燃叉车配套需要对原车用平台4DW进行结构、性能、可靠性的适用开发,进而普遍满足非道路移动机械配套需要。开发在满足按起升工况和牵引特性确定的发动机功率前提下,采用较大排气量和较低标定转速定义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对... 为满足2~3t内燃叉车配套需要对原车用平台4DW进行结构、性能、可靠性的适用开发,进而普遍满足非道路移动机械配套需要。开发在满足按起升工况和牵引特性确定的发动机功率前提下,采用较大排气量和较低标定转速定义发动机的技术指标;对前端齿轮室总成、轮系进行适应液压泵布置的更改设计,对整机进行可选集成机油泵和二阶平衡轴的下置框架总成布置设计;进行适应新定义的内燃叉车用轻型高速柴油机性能技术指标的供油系统、进气系统和燃烧系统的重新定义。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运行考核,开发的柴油机较低配置的自然吸气机型达到了GB 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的中国Ⅱ阶段排放限值,加权油耗仅为249.3g/(kW.h);发动机的新结构改善了内燃叉车用轻型高速柴油机的工作条件,提高了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在一台次400h台架耐久试验和二台次1 000h整车运行试验的整个试验过程中性能稳定,运行良好,表明内燃叉车用轻型高速柴油机的开发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叉车 策略 结构 性能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喷涂工艺在柴油机喷涂上的应用
7
作者 华青松 朱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柴油机的喷涂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喷漆死角,提升柴油机的喷涂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柴油机混合喷涂工艺及设备组成,并结合集中输调漆系统在涂装线上的应用,对混合喷涂的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工艺参数优化、设备保养等进行了阐述,为同... 在柴油机的喷涂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喷漆死角,提升柴油机的喷涂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柴油机混合喷涂工艺及设备组成,并结合集中输调漆系统在涂装线上的应用,对混合喷涂的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工艺参数优化、设备保养等进行了阐述,为同行提供参考及借鉴。通过生产应用表明:该工艺不但能提高涂料利用率,降低涂料消耗,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整线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混合喷涂 集中输调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直喷汽油机中润滑油液滴诱发早燃机制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李耀庭 黄勇成 +2 位作者 孟凡胜 张文嘉 陈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7,共7页
通过利用多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耦合一个多组分汽油替代物的骨架反应机理,对增压直喷汽油机中润滑油液滴诱发早燃的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模拟增压高强化汽油机压缩上止点热力学状态的定容圆柱网格内,研究了润滑油液滴的存在对汽油... 通过利用多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耦合一个多组分汽油替代物的骨架反应机理,对增压直喷汽油机中润滑油液滴诱发早燃的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模拟增压高强化汽油机压缩上止点热力学状态的定容圆柱网格内,研究了润滑油液滴的存在对汽油/空气混合气自燃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庚烷和过氧氢酮分别作为润滑油蒸发产物时润滑油液滴的存在均可缩短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尤其是以过氧氢酮作为润滑油蒸发产物时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缩短更为明显;随着润滑油液滴粒径的增大,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润滑油液滴温度和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升高会进一步缩短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然后,以过氧氢酮作为润滑油蒸发产物,在增压直喷汽油机动网格内模拟了润滑油液滴存在时缸内混合气的自燃过程,结果表明:润滑油液滴蒸发释放出了着火性能较好的组分,缩短了液滴周围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时间,导致液滴周围混合气在火花点火之前自燃,从而引发早燃。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一个润滑油液滴诱发早燃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汽油机 早燃 润滑油液滴 骨架反应机理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对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旭东 黄佐华 +3 位作者 陈勤学 杨强 熊杰 杨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采用AVL Fire软件开展了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燃烧室型线的敏感性分析,获得了两个燃烧室优化设计方案.对放热率、湍动能及速度场分析后发现:缩小碗口直径有利于增强燃烧室内气体的滚流与涡流运动,从而提升湍动能与气体... 采用AVL Fire软件开展了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燃烧室型线的敏感性分析,获得了两个燃烧室优化设计方案.对放热率、湍动能及速度场分析后发现:缩小碗口直径有利于增强燃烧室内气体的滚流与涡流运动,从而提升湍动能与气体运动速度,加快燃烧放热过程;然而燃烧室优化方案I中小凸台的存在增加了进气能量的耗散,点火时刻湍动能较低,使其火焰发展期并没有缩短,不过快速燃烧期在挤流运动的作用下得以加快.开展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室优化方案Ⅱ实现了有效燃气消耗率下降2.9%以及分管排温平均降低18.3,℃的改善效果.通过优化标定,燃烧室优化方案Ⅱ在达到相同氮氧排放的情况下,有效燃气消耗率较原燃烧室方案改善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火式天然气发动机 数值模拟 燃烧室形状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道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旭东 黄佐华 +3 位作者 陈勤学 王琼 吴文龙 胡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2,共7页
利用AVL FIRE软件对不同结构的进气道方案进行瞬态模拟计算,分析了进气道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湍动能的变化与涡流比的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受Z方向滚流比的影响;燃烧速率快慢与缸内平均湍动能高低并非一... 利用AVL FIRE软件对不同结构的进气道方案进行瞬态模拟计算,分析了进气道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湍动能的变化与涡流比的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受Z方向滚流比的影响;燃烧速率快慢与缸内平均湍动能高低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燃烧速率主要依赖于火花塞周围的湍动能分布情况。通过改进气道Ⅲ方案与气门座圈连接处的入射角度,缸内滚流与涡流运动均明显增强,且缸内湍动能分布显著改善,提升了化学反应速率与火焰传播速度,燃烧特性显著改善。两个试制进气道方案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气道Ⅲ改进方案能够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的经济性、可靠性与高速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进气道结构 燃烧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温度测点优化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丛明 李泳耀 +1 位作者 孙宗余 李宏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2-588,共7页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的关键温度测点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测点优化新方法.首先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剔除掉与热误差明显不相关的测点.然后对初步筛选出的测点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以消除温度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同时进行灰色综合关...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的关键温度测点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测点优化新方法.首先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剔除掉与热误差明显不相关的测点.然后对初步筛选出的测点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以消除温度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同时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各测点与热误差间的紧密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多个不同测点的热误差模型,对模型进行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分析,确定出关键温度变量,将温度测点由20个减少至4个.根据优化结果,重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预测结果表明,主轴Z向最大热误差从17.903μm减小到1.8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测点优化 相关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灰色综合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盖鼻梁区水腔内沸腾气泡演化行为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非 张朝烛 +3 位作者 龚伟 蒋亮 侯刘闻迪 胥振龙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针对内燃机缸盖鼻梁区严重的热负荷问题,以一款高强化增压水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借助内窥式高速摄像技术,搭建了缸盖水腔内鼻梁区沸腾换热试验系统.在不同柴油机运行工况下分别获得了不同进口过冷度及进口流速下沸腾气泡演化行为图像... 针对内燃机缸盖鼻梁区严重的热负荷问题,以一款高强化增压水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借助内窥式高速摄像技术,搭建了缸盖水腔内鼻梁区沸腾换热试验系统.在不同柴油机运行工况下分别获得了不同进口过冷度及进口流速下沸腾气泡演化行为图像.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随着冷却液过冷度的下降,沸腾气泡数量增多,尺寸增长加快,气泡滑移速度增加;在最大转矩工况下,沸腾气泡当量直径比低速大负荷工况时增大20%,左右,气泡滑移速度比低速大负荷工况时提高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沸腾换热 可视化 气泡 演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模型仿真的内螺纹应力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旦风 黄成海 +3 位作者 徐卫国 向东 王一江 江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8-944,共7页
内螺纹通常是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薄弱部位。由于螺纹建模困难、计算量极大而且不容易收敛,工程上普遍采用无螺纹的简化模型进行仿真。简化模型的缺点是无法反映螺纹根部应力集中,所以应力结果是不正确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 内螺纹通常是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薄弱部位。由于螺纹建模困难、计算量极大而且不容易收敛,工程上普遍采用无螺纹的简化模型进行仿真。简化模型的缺点是无法反映螺纹根部应力集中,所以应力结果是不正确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模型仿真的内螺纹根部应力分析方法,该方法把内螺纹根部的应力分解成近源应力分量和远源应力分量,并根据它们的特点提出近源应力转换矩阵、远源应力转换矩阵的概念以及获取方法,利用这两个矩阵可以将简化模型仿真结果转换为近源应力和远源应力,然后叠加得到螺纹根部的最大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内螺纹应力转换法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细节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精度,尤其是在疲劳强度薄弱部位即孔底端第一扣啮合螺纹根部,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内螺纹应力转换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 螺纹根部 应力集中 最大应力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冬梅 张树勇 +7 位作者 裴伟 张晖 张然治 安宏伟 王东跃 闫新力 桑茜 杨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从国外现今对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的理解、试验测试技术发展现状两方面介绍了国外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明确阐述了国外对仿真试验与实物试验之间关系的看法,对当今国内热衷发展发动机仿真试验的趋势提出了警醒。通过对国外著... 从国外现今对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的理解、试验测试技术发展现状两方面介绍了国外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明确阐述了国外对仿真试验与实物试验之间关系的看法,对当今国内热衷发展发动机仿真试验的趋势提出了警醒。通过对国外著名发动机公司试验测试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对近几年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变化和新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测试技术 信息化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工艺规划决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立云 邓伟 +2 位作者 蔡炳杰 顾齐芳 李爱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4年第5期406-411,共6页
工艺规划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考虑能耗等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多目标工艺规划决策模型,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干扰.最后以实际缸体工艺规划的决策案例为... 工艺规划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考虑能耗等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多目标工艺规划决策模型,减少了人为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干扰.最后以实际缸体工艺规划的决策案例为对象进行详细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规划 多目标决策 灰色关联 绿色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热误差建模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泳耀 丛明 +2 位作者 廖忠情 孙宗余 李宏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6,70,共5页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预测模型建立的问题,综合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一种机床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由不同样本数据建立若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统计学理论筛选出预测精度及鲁棒性高的回归模型,预处理后将其结果输入... 针对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中预测模型建立的问题,综合多元线性回归及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一种机床热误差建模新方法。由不同样本数据建立若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统计学理论筛选出预测精度及鲁棒性高的回归模型,预处理后将其结果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非线性拟合建模,在不断调节网络权值及对神经网络训练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热误差补偿模型。在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试验验证,主轴Z向最大热误差从17.895μm减小到1.65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统计学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a改性的Fe-ZSM-5催化剂对NH_3-SCR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晔阳 林涛 +3 位作者 刘志昆 曹毅 龚茂初 陈耀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5-1068,共4页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整体式Ce-Fe/ZSM-5催化剂并用于NH3-SCR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起燃性能,当反应空速为30,000h-1时,起燃温度T50为239℃,完全转化温度T90为328℃。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水热老化能力、...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整体式Ce-Fe/ZSM-5催化剂并用于NH3-SCR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起燃性能,当反应空速为30,000h-1时,起燃温度T50为239℃,完全转化温度T90为328℃。同时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水热老化能力、抗硫性和空速性能,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Ce-Fe ZSM-5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铰、精车工艺在气门座圈和导管孔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杭智刚 黄建松 +1 位作者 王树林 李金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气门座圈和导管孔的加工工艺是气缸盖加工中最核心的加工工艺之一,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然而,传统的加工工艺不能完全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主要存在着加工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不高和刀具成本高等问题。针对气缸盖气门座... 气门座圈和导管孔的加工工艺是气缸盖加工中最核心的加工工艺之一,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然而,传统的加工工艺不能完全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主要存在着加工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不高和刀具成本高等问题。针对气缸盖气门座圈与导管孔加工要求的特点,对刀具类型、定位方法、刀具材料、切削参数等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工艺方法与刀具的加工效果,得到了能完全满足加工座圈锥面和导管孔的加工要求和生产效率的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座圈 导管孔 枪铰 精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_(mk)分析的加工中心精度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孟然 丛明 +2 位作者 顾齐芳 李泳耀 李宏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在某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生产线的验收和试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线所用关键设备某卧式加工中心,运用Cmk(机器能力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其加工能力,量化评估其加工精度的稳定性水平。给出了加工数据的采样方案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 在某柴油发动机缸体柔性生产线的验收和试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线所用关键设备某卧式加工中心,运用Cmk(机器能力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其加工能力,量化评估其加工精度的稳定性水平。给出了加工数据的采样方案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研究。对一组工件进行了连续试切和精度数据采集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加工精度的正态分布直方图和Cmk值。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组差异较大的结果,为加工中心的精度稳定性评估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机器能力指数 数据采集 精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主压载水舱吹除仿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羿琦 林博群 +3 位作者 张万良 陈硕 邹文天 张康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6,共9页
采用CFD方法对压缩空气吹除主压载水舱过程进行仿真,同时开展水舱吹除等比模型试验,验证了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报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水舱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以及舱内气体压力动态变化特性,分析气源压力、通海孔面积对吹除的影响。... 采用CFD方法对压缩空气吹除主压载水舱过程进行仿真,同时开展水舱吹除等比模型试验,验证了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报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水舱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以及舱内气体压力动态变化特性,分析气源压力、通海孔面积对吹除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湍流模型均可以较好地预测水舱吹除过程,其中,Realizable k-ε模型对气瓶气体压力的预测与试验吻合更好;SST k-ω模型对于水舱中气体压力的预测与试验相对较为接近。通海孔面积增加可以显著减弱水舱气体积压,在气源压力为2.16 MPa、5.04 MPa和8.16 MPa时,通海孔面积增大5.14倍,试验测得的水舱峰压分别减少51.13%、59.90%和64.82%,仿真得到的水舱峰压分别减少50.44%、57.30%和60.02%。在吹除后期,有压缩空气从通海孔溢出,舱内气体压力迅速下降,可以此作为解除吹除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方法 主压载水舱 通海孔 水舱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