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商用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威力 封万程 巨建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以最大化回收制动能量为目标,提出一种新能源商用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及原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电机、电池功率等因素的分析,在保证制动方向稳定性前提下,合理分配前后轮制动力及后轮机电制动力。利用AMESim... 以最大化回收制动能量为目标,提出一种新能源商用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再生制动系统结构及原理、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电机、电池功率等因素的分析,在保证制动方向稳定性前提下,合理分配前后轮制动力及后轮机电制动力。利用AMESim建立商用车再生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转鼓试验和道路试验对本文控制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大幅减少新能源商用车能量消耗,延长续驶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商用车 能量回收 再生制动 控制策略 制动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空压机通路的商用车进气噪声仿真分析
2
作者 李国军 蔡燿宇 +2 位作者 陈书明 赵永南 秦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了对商用车的进气管口噪声进行预测,提出了空压机通路一维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空压机-发动机耦合仿真模型,在主要阶次噪声频率点处对噪声频率和噪声幅值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对来自空压机和发动机的阶次噪声进行识别。利用耦合模型研... 为了对商用车的进气管口噪声进行预测,提出了空压机通路一维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建立空压机-发动机耦合仿真模型,在主要阶次噪声频率点处对噪声频率和噪声幅值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对来自空压机和发动机的阶次噪声进行识别。利用耦合模型研究了空压机通路的噪声特点以及在该通路上的降噪措施与效果。结果表明,空压机噪声有着典型的脉冲噪声特点,在处理该种类型的噪声时,不同种类消声器的布置顺序会对最终的消声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噪声 空压机 一维模型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控制单元连接器端子失效的原因
3
作者 赵令国 赵目龙 张靖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对某款实际应用的汽车控制单元连接器进行温度循环耐久试验,利用控制单元供电电压对整个试验过程中连接器端子接触电阻增加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电路热成像、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析了连接器端子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连接器端... 对某款实际应用的汽车控制单元连接器进行温度循环耐久试验,利用控制单元供电电压对整个试验过程中连接器端子接触电阻增加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电路热成像、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析了连接器端子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连接器端子失效是由电路板不均衡发热与环境温度交变引起的摩擦腐蚀、材料氧化、金属扩散和金属蠕变等因素共同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单元 连接器端子 耐久性试验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油冷电机计算搅油损失的方法和研究
4
作者 周航 李松松 +3 位作者 孙友情 阎阔 崔江涛 陈德鑫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2,共6页
为解决油冷电机运行中的搅油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油冷电机计算搅油损失的方法,通过结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理论,采用无网格粒子法三维动态计算流体力学(CFD)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来计算搅油损失。通过与实际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其准确性,为... 为解决油冷电机运行中的搅油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油冷电机计算搅油损失的方法,通过结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理论,采用无网格粒子法三维动态计算流体力学(CFD)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来计算搅油损失。通过与实际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其准确性,为优化油冷电机设计和提升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电机 搅油损失 无网格粒子法 三维动态CFD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炜 谭亮 +2 位作者 孙雪 杜亚峰 周晓冰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平滑度差、具有潜在碰撞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优化的RRT算法。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目标偏向策略以缩短采样时间,引入角度约束采样策略以适应车辆极限转角。得... 为了改善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平滑度差、具有潜在碰撞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优化的RRT算法。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目标偏向策略以缩短采样时间,引入角度约束采样策略以适应车辆极限转角。得到初始路径后,建立二项优化函数(即降低路径曲率和远离障碍物),并将其作为基点进行梯度下降二次优化,生成可供车辆行驶、平滑性良好且碰撞概率低的路径,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RRT算法相比于传统RRT算法、RRT-Connect算法和RRT算法,平均曲率分别降低了38.1%、36.4%和24.7%,曲率均方差分别降低了38.4%、38.4%和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搜索随机树 全局路径规划 避障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侧偏力学特性对商用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宋双贺 高健 +2 位作者 范文峰 张钊 高昕昱 《汽车技术》 2025年第9期53-62,共10页
基于转向系统、板簧摩擦系统和衬套系统等子系统模型,建立了高精度商用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PAC02轮胎模型分析提取了表征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因子对重型商用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偏刚度和摩擦因数比... 基于转向系统、板簧摩擦系统和衬套系统等子系统模型,建立了高精度商用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PAC02轮胎模型分析提取了表征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因子对重型商用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偏刚度和摩擦因数比例因子对轮胎力学特性和商用车操稳性能指标及评分具有显著影响,而侧向松弛长度、形状因素和曲率系数比例因子的作用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商用车 PAC02 轮胎模型 轮胎侧偏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老化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及全周期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源 张志松 +2 位作者 马欣桐 孙建 苏连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2-597,共6页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研究高分子材料老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分子材料综合老化试验成本高昂且不具备普适性,而高分子材料综合老化指标长周期预测的关键模型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本工作利用聚丙烯(PP)和苯乙烯、丙...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研究高分子材料老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分子材料综合老化试验成本高昂且不具备普适性,而高分子材料综合老化指标长周期预测的关键模型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本工作利用聚丙烯(PP)和苯乙烯、丙烯腈及丙烯酸橡胶等三元聚合物(ASA)两种塑料25 d阳光模拟试验数据,基于塑料板材老化行为分析以及环境对PP及ASA塑料的作用机制,探究PP及ASA塑料老化性能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将多个老化指标降维,并转化为综合老化值,对比PP及ASA塑料的抗老化性能高低。通过最小二乘法对PP及ASA塑料进行老化性能预测,并将预测PP及ASA塑料在第30 d的老化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硬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重复性,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得出ASA塑料的老化性能优于PP塑料,预测PP及ASA两种塑料在第30 d的老化值与实测值误差在2%以内,大大节省试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老化 综合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燃室结构参数对汽油热射流发展特性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解方喜 王金港 +3 位作者 窦慧莉 李佳星 王斌 洪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16-1724,共9页
为推动预燃室点火系统的高效应用、加强对热射流自身的认识,本文通过Converge软件仿真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对预燃室内混合气形成与热射流发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面容比和截面比的增大,射流火焰的贯穿距和分布面积均呈现出先... 为推动预燃室点火系统的高效应用、加强对热射流自身的认识,本文通过Converge软件仿真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对预燃室内混合气形成与热射流发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面容比和截面比的增大,射流火焰的贯穿距和分布面积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预燃室面容比为0.02~0.036 cm-1时,能获得相对较大的贯穿距和分布面积。同时,较小的面容比更有利于热射流在其轴向上的发展;较大面容比预燃室,其热射流在径向上的扩散范围更大。0.15和0.20截面比预燃室能获得相对较大的贯穿距离和分布面积。当截面比较大时预燃室内混合气形成质量恶化、燃烧压力降低;当截面比较小时燃烧压力也有所下降。同时,预燃室上部结构采用圆台结构时能获得相对较好的燃烧压力和射流火焰贯穿距离与分布面积,采用阶梯结构时射流形成与发展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结构参数 热射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表面激光熔覆CoCrAlYSiHf_x涂层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静 王丽娜 +1 位作者 彭玉涛 赵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GH586镍基高温合金表面上制得了不同Hf含量的CoCrAlYSiHf涂层,并对涂层微观组织形态与涂层耐高温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得到的涂层表面上形成了许多网状组织,在未添加Hf涂层的晶界部... 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GH586镍基高温合金表面上制得了不同Hf含量的CoCrAlYSiHf涂层,并对涂层微观组织形态与涂层耐高温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得到的涂层表面上形成了许多网状组织,在未添加Hf涂层的晶界部位产生了许多孔隙结构;在Hf含量0.1和0.3涂层内形成了更多的孔隙,同时沿晶区域产生了众多显微裂纹。在涂层的表面形成了许多具有致密结构的Cr2O3膜。涂层经过100h高温氧化处理依然由致密Cr2O3膜组成。未添加Hf涂层表面生成了约6μm厚的致密氧化膜,并且沿晶界处发生了一定成对内氧化。当Hf含量0.1和0.3涂层经过100 h高温氧化之后,其表面生成了厚度约12μm的氧化膜并含有较多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oCrAlYSiHfx涂层 高温氧化 CR2O3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传动直轴疲劳寿命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龙杰 赵礼辉 +4 位作者 史成淼 郑松林 翁硕 刘向臻 代磊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针对传动轴提前发生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对应力状态及寿命的研究,通过对实测载荷的分析,得出传动轴提前发生疲劳失效的原因是左右两侧花键输出载荷不一致,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传动轴有限元模型,得到传动轴右侧齿根处应力最大,是传动轴的薄... 针对传动轴提前发生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对应力状态及寿命的研究,通过对实测载荷的分析,得出传动轴提前发生疲劳失效的原因是左右两侧花键输出载荷不一致,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传动轴有限元模型,得到传动轴右侧齿根处应力最大,是传动轴的薄弱部位。采用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对传动轴的结构参数(齿根圆角、花键过渡圆弧及光轴圆弧槽深)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传动轴齿根薄弱部位应力降低了28.3%,传动轴的疲劳寿命提升了五倍,可靠度更高。最后以比例缩小试样进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动轴寿命提升到原来的两倍。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之后轴类零部件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轴 载荷 响应面 寿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直喷起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鹏 李子竞 +2 位作者 佀庆涛 张建锐 张正兴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汽油机直喷起动过程中缸压、放热率等重要参数难以通过发动机试验获得的问题,建立详尽的发动机动力学模型描述膨胀缸喷油点火后的过程,并通过试验标定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直喷汽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汽油机直喷起动过程中缸压、放热率等重要参数难以通过发动机试验获得的问题,建立详尽的发动机动力学模型描述膨胀缸喷油点火后的过程,并通过试验标定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直喷汽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动的最有利初始位置是压缩上止点后100°~130°,对起动过程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因素依次是摩擦、压缩缸压缩气体损失、传热、漏气,而泵气损失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起停系统 直喷辅助起动 发动机动力学模型 能量损失 试验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少片簧主片中心运动轨迹研究与悬架运动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宁 赵丹 +1 位作者 谷京哲 牟鹏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6,共5页
搭建专用试验台获取了变截面少片簧主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分别与"SAE圆弧理论"平面作图和ADAMS离散梁建模仿真得到的主片中心运动轨迹进行了对比,表明ADAMS仿真得到的运动轨迹更符合实际。以某车型前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准... 搭建专用试验台获取了变截面少片簧主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分别与"SAE圆弧理论"平面作图和ADAMS离散梁建模仿真得到的主片中心运动轨迹进行了对比,表明ADAMS仿真得到的运动轨迹更符合实际。以某车型前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准确获取前板簧ADAM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学分析模型,得到了平行轮跳与制动工况下的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垂臂硬点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解决了平行轮跳工况下前束角变化不合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少片簧 主片中心轨迹 运动学 定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器总成耐久试验早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光 袁照丹 +2 位作者 姜冠伊 李浩亮 冯作英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8,共6页
为早期识别变速器总成故障,利用故障专家系统对变速器耐久试验过程进行了振动监测。选取其中两种典型故障模式进行阶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振动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阶次谱分析、信号能量对比,可以发现初期故障引起的机械结构变化,识别... 为早期识别变速器总成故障,利用故障专家系统对变速器耐久试验过程进行了振动监测。选取其中两种典型故障模式进行阶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振动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阶次谱分析、信号能量对比,可以发现初期故障引起的机械结构变化,识别故障发生位置,记录故障发展过程。同时通过及时中止测试,可避免样品过度损坏和保护测试设备,进而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产品验证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早期故障诊断 振动阶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动态制动特性的联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丽 关喜春 +2 位作者 张樱玮 杨保玉 刘琦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39,共5页
针对机电液混合控制系统对液力缓速器动态制动特性的调节过程,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构建了融合一维液压系统与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的实时联合仿真模型,实现了介质压力和质量流量的实时数据交换。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 针对机电液混合控制系统对液力缓速器动态制动特性的调节过程,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构建了融合一维液压系统与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的实时联合仿真模型,实现了介质压力和质量流量的实时数据交换。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动态制动力矩的预测误差不超过7%,可用于制动策略和控制方法的设计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一维/三维联合仿真 计算流体力学 气动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设计及性能验证
15
作者 初镛坤 杨坤 +2 位作者 常依乐 聂孟稳 谭树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1-472,共12页
针对现有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功率循环问题,以提高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动离合器、自动制动器和减速齿轮副的新型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对关键总成参数进行匹配和对行星排齿轮结构进行设计,基... 针对现有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功率循环问题,以提高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结合自动离合器、自动制动器和减速齿轮副的新型单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对关键总成参数进行匹配和对行星排齿轮结构进行设计,基于ANSYS进行强度分析;以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最佳为目标控制策略,基于AVL Cruise和MATLAB/Simulink/Stateflow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对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行星排混联式混合动力构型相比,采用新构型汽车的最高车速提高了3.8%,0-100 km/h加速时间缩短了7.64%,最大爬坡度提高了18.09%,WLTC工况下100 km综合油耗降低了14.88%。使用新构型能消除功率循环,有效提高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可为其他混合动力构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行星排 构型设计 强度分析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