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历波 吴薄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48,共3页
通过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整理、野外线路调查及药农访谈相结合等方法对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有被子植物77科227种、真菌4科6种、蕨类植物12科19种、裸子植物4科5种。并对该地区野生药用... 通过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整理、野外线路调查及药农访谈相结合等方法对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三灶半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有被子植物77科227种、真菌4科6种、蕨类植物12科19种、裸子植物4科5种。并对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珠海三灶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4种红树植物ITS区段的序列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妮娜 覃义阳 +2 位作者 张秀群 王春桃 姬可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133,共3页
以改良的CTAB法提取珠海淇澳岛4种红树植物的总DNA,使用通用引物分别对其ITS区段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桐花树、木榄、杨叶肖槿和海漆的ITS1长度分别为404、362、460、439 bp;ITS2长度分别为219... 以改良的CTAB法提取珠海淇澳岛4种红树植物的总DNA,使用通用引物分别对其ITS区段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桐花树、木榄、杨叶肖槿和海漆的ITS1长度分别为404、362、460、439 bp;ITS2长度分别为219、208、231、226 bp;将4种红树植物ITS区段的序列测定结果提交到GenBank,获得了登录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生产太子参质量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莫镇涛 叶仕超 申承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37-139,142,共4页
为初步评价太子参在珠海生产的可能性,测定了珠海生产太子参的总灰分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和环肽B含量。结果表明:珠海太子参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与标准药材一致,水分含量为8.4%、总灰分为2.3%、水溶性浸出物为45.6%,符合标准规定;太子参中环... 为初步评价太子参在珠海生产的可能性,测定了珠海生产太子参的总灰分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和环肽B含量。结果表明:珠海太子参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与标准药材一致,水分含量为8.4%、总灰分为2.3%、水溶性浸出物为45.6%,符合标准规定;太子参中环肽B的含量为0.0167%,且与其他产地太子参药材差异不大。结论:珠海生产太子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要求,太子参在珠海种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质量评价 薄层色谱 水溶性浸出物 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抗菌肽分类及在医学中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龙 冯群 +3 位作者 高嘉敏 孙丽娜 余运运 夏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7-1396,共10页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为繁多的生物,其抗菌肽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也远多于其他生物产生的抗菌肽。随着越来越多昆虫抗菌肽的发现及对其深入的研究,昆虫抗菌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也被逐一阐明,并广泛应用于畜牧、食品工业及医药等领域。然而,由...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为繁多的生物,其抗菌肽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也远多于其他生物产生的抗菌肽。随着越来越多昆虫抗菌肽的发现及对其深入的研究,昆虫抗菌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也被逐一阐明,并广泛应用于畜牧、食品工业及医药等领域。然而,由于某些限制因素,昆虫抗菌肽还未应用于临床。为了加快昆虫抗菌肽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将从昆虫抗菌肽的结构分类、潜在的医学应用以及昆虫抗菌肽的生产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昆虫抗菌肽在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抗寄生虫药物等方面的医用研发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昆虫 种类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翟玉荣 于小风 +2 位作者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苦碟子总黄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前列环素 血栓素A2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阳 杨婷 +5 位作者 黄娟 田西 赵璨 蔡乐 冯丽娟 张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纯品,普通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剂量分别是西红花酸6.25、12.5和25.0mg·kg-1和西红花苷18.7、37.5和75.0m... 目的对比评价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纯品,普通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剂量分别是西红花酸6.25、12.5和25.0mg·kg-1和西红花苷18.7、37.5和75.0mg·kg-1.d-1,采用测定普通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SOD、GSH-Px、TAOC和MDA)的方法对比评价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两种化合物都能明显提高小鼠肾脏和肝脏的SOD,肝脏的GSH-Px,心脏和肾脏的TAOC,降低血浆的MDA。结论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具有相似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可能是肝脏和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西红花酸 西红花苷 体内 抗氧化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抗菌肽诱导条件优化及粗提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夏嫱 赵启凤 +4 位作者 廖业 朱伟 喻国辉 陈远凤 宋明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不同诱导方法、不同诱导剂量及不同诱导时间诱导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产生抗菌肽,通过研磨提取法提取幼虫抗菌肽粗提物,并对所提取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以优化黑水虻幼虫抗菌肽的诱导条件,为黑水虻抗菌肽的分离... 采用不同诱导方法、不同诱导剂量及不同诱导时间诱导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产生抗菌肽,通过研磨提取法提取幼虫抗菌肽粗提物,并对所提取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以优化黑水虻幼虫抗菌肽的诱导条件,为黑水虻抗菌肽的分离纯化提供最佳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龄期黑水虻幼虫产生抗菌肽的抑菌活性不同,最佳诱导龄期为5龄;不同诱导方法产生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不同,大肠杆菌菌液针刺浸泡60s,诱导后饲养24h提取抗菌肽抑菌活性最好,其次为超声波100W诱导20min产生抗菌肽抑菌活性,但二者活性相比差异不显著;大肠杆菌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注射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针刺浸泡诱导及40w超声波诱导所产生抗菌肽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抗菌肽 诱导 优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秀香 张妍 +2 位作者 孙柳青 唐剑涛 靳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n=7)。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28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7):RH模型组、GSP低剂量(50 mg.kg-1.d-1)治疗组、GSP高剂量(200 mg.kg-1.d-1)治疗组和卡托普利(30 mg.kg-1.d-1)阳性对照治疗组。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LD)及MT/LD;Masson三色法观察各组胸主动脉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测定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RH模型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T、MT/LD、主动脉中的胶原含量、AngⅡ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而LD则降低;与RH模型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主动脉MT、MT/LD,减少大鼠主动脉中胶原和AngⅡ含量,减少TNF-α的蛋白表达,使LD增大。高剂量GSP治疗组的作用尤为显著,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的作用相当。结论:GSP不仅能显著降低RH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而且对血管重塑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主动脉中AngⅡ的含量和TNF-α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塑 血管紧张素II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多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曹丽莉 徐妍 +2 位作者 徐水凌 金梦媚 沈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7-534,共8页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nakegourd roo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nakegourd roo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进行细胞凋亡核形态学观察;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FITC-Annexin V/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天花粉多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Caspase-8活性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10.0μmol/L以上浓度的天花粉多糖作用2 d,DAPI染色可见核浓缩及边缘现象,DNA电泳出现特征性的凋亡条带。1.0、5.0、10.0和20.0μmol/L天花粉多糖处理的MCF-7细胞2 d,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1.3)%、(13.1±4.7)%、(27.6±6.8)%和(43.8±9.8)%;10.0μmol/L天花粉多糖处理MCF-7细胞1、2、3 d,Caspase-3活性在2 d达最高(2.32±0.12)U/μg,而Caspase-8活性则在1d达最高(1.92±0.11)U/μg,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Caspase-3、Caspase-8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中药疗法 天花粉/药理学 栝楼根聚糖/分析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合成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毒性及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微核及精子畸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余永莉 王传铜 +5 位作者 冯国纹 唐于川 赵晟珣 王霞 兰美兵 李啸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共给2d。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分别ig给予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和花生油,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②保护作用实验:小鼠按照如下分组给药:CP+桉叶油400,200和100mg·kg-1,花生油+CP,CP组。第4天与阳性对照组一起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第5天给药后测定小鼠骨髓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按分组,第6天起与阳性对照组一起每天ip给予CP40mg·kg-1,连续5d,实验共10d。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①毒性实验:桉叶油的LD50为1824.01mg·kg-1,95%可信限为(1799.48~1851.19)mg·kg-1。桉叶油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影响。②保护作用实验: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未ig给予桉叶油的CP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0.05)。结论桉叶油对小鼠无明显的遗传毒性,可降低CP所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药物毒性 毒性作用 毒理遗传学 微核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与绿原酸、维生素C体外抗氧化比较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文娜 肖苑 +1 位作者 陈阳 刘银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ECE)与绿原酸和维生素C(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VC、绿原酸为对照,测定ECE对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抑制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 目的:比较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ECE)与绿原酸和维生素C(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VC、绿原酸为对照,测定ECE对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抑制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作用。结果:ECE对DPPH.、O2-.、.OH和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好,其清除上述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4.0、38.3、61.1、648.7μg/mL,均小于绿原酸和VC的相应值,但ECE对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效果不如绿原酸和VC。结论:ECE可作为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维生素C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秀香 郭荣年 +2 位作者 郭瑞珍 唐剑涛 靳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法建立RH大鼠模型,并设假手术组(control,n=8)。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收缩压升至130 mmHg以上的大鼠32只为RH大鼠,随机分为4组(n=8):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GSP低剂量治疗组(low GSP,50 mg·kg-1·d-1);GSP高剂量治疗组(high GSP,200 mg·kg-1·d-1)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30 mg·kg-1·d-1)。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大鼠血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内皮素-1(ET-1)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与RH model组相比,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MDA含量及主动脉组织中ET-1的蛋白表达(highGSP组),升高大鼠血清中SOD活性、NO含量(high GSP组)和T-AOC。结论:GSP能显著降低RH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加NO的产生和释放,降低血管内皮中ET-1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断剂对NO诱导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常全忠 张淑玲 +1 位作者 尹金宝 蔡仕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SITS和DIDS对NO诱导的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培养12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处理组、NO处理后使用氯通道阻断剂组,对各组神经元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Hoechst荧光染色观...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SITS和DIDS对NO诱导的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培养12d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处理组、NO处理后使用氯通道阻断剂组,对各组神经元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和MTT实验定量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信号分子Caspase-3的变化。结果SITS和DIDS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O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能抑制损伤所引起的Caspase-3的激活,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结论氯通道阻断剂对NO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阻断剂 NO 海马神经元 大鼠 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衍生物对斑马鱼促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崔国祯 徐燕玲 +3 位作者 孙安露 单璐琛 王玉强 李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5-800,共6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斑马鱼胚胎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选择正常血管转基因斑马鱼和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诱导血管损伤转基因斑马鱼两种模型,分别给予50、100、200μmol·L^(-1... 目的观察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斑马鱼胚胎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选择正常血管转基因斑马鱼和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RI)诱导血管损伤转基因斑马鱼两种模型,分别给予50、100、200μmol·L^(-1)的ADTM干预处理,以0.1%的DMSO为空白对照,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ADTM对斑马鱼肠下静脉血管(SIVs)的直径和内皮细胞数以及节间血管(ISVs)生长的影响,并对VRI和ADTM处理后的斑马鱼做转录组学研究。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转录组测序的4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对于正常转基因斑马鱼模型,ADTM处理后,斑马鱼的SIVs血管直径明显增加,内皮细胞的数目轻微增加;在VRI损伤模型中,ADTM表现出修复ISVs损伤的效果。转录组分析表明,19个明显变化的基因富集在胰岛素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的结果与转录组中获得的序列吻合。结论对于正常和血管损伤的斑马鱼模型,ADTM均有促血管新生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衍生物 血管新生 血管修复 斑马鱼 转录组 胰岛素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非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文娜 肖苑 黄燮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1-754,共4页
该文主要对近5年来有关人参皂苷Rg1(Rg1)的非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概括了Rg1增强♂性功能和雌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抗癌和调节葡萄糖代谢的作用,与其抗肝、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作... 该文主要对近5年来有关人参皂苷Rg1(Rg1)的非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概括了Rg1增强♂性功能和雌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抗癌和调节葡萄糖代谢的作用,与其抗肝、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人参皂苷Rg1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抗癌 免疫调节 植物性激素 葡萄糖代谢 肝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胁迫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夏嫱 但家立 +3 位作者 朱伟 廖业 喻国辉 陈远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利用黑水虻幼虫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禽畜粪便污染问题的新途径之一,但饲料中过量添加禽畜生长所必需微量元素,使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对黑水虻的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Zn^(... 利用黑水虻幼虫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禽畜粪便污染问题的新途径之一,但饲料中过量添加禽畜生长所必需微量元素,使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对黑水虻的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Zn^(2+),研究了连续两代Zn^(2+)胁迫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Zn^(2+)胁迫可降低黑水虻5龄幼虫、预蛹及蛹的重量,但两个世代间体重差异并不显著;受Zn^(2+)胁迫的第1、2代黑水虻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及蛹的羽化率未受到显著影响,但低浓度Zn^(2+)可显著缩短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高浓度Zn^(2+)胁迫可显著延长其发育历期,且与第1代相比,第2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高浓度Zn^(2+)胁迫显著缩短了第2代成虫的寿命,但未对第2代黑水虻卵的孵化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饲料中过量添加Zn^(2+)会对黑水虻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影响黑水虻幼虫无害化处理粪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生长 发育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中能量物质水平的适应性调节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虹霞 夏嫱 +2 位作者 唐文成 张古忍 党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1-368,共8页
为明确食物中重金属胁迫对昆虫血淋巴能量物质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饲料中不同浓度的Ni2+(1~40mg/kg)对连续3个世代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5龄始龄(0h)至6龄末幼虫(分别记为0,24,48,72,96和120h幼虫)血淋巴中能量物质... 为明确食物中重金属胁迫对昆虫血淋巴能量物质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饲料中不同浓度的Ni2+(1~40mg/kg)对连续3个世代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5龄始龄(0h)至6龄末幼虫(分别记为0,24,48,72,96和120h幼虫)血淋巴中能量物质总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血淋巴中热量值及5龄和6龄幼虫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和2代48h和96h幼虫血淋巴的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而连续3代其他处理幼虫血淋巴中的总糖含量均在低浓度Ni2+(1~5mg/kg)胁迫下增高,在高浓度Ni2+(20~40mg/kg)胁迫下降低。连续3个世代的Ni2+胁迫均显著降低了0~48h幼虫血淋巴中的蛋白含量;低浓度Ni2+(1~5mg/kg)胁迫增加了连续3代72~120h幼虫血淋巴中的蛋白含量,而高浓度Ni2+(20~40mg/kg)胁迫只降低了第1代72~120h幼虫以及第2代72h幼虫血淋巴中的蛋白含量。第1代0h,48~72h和120h幼虫血淋巴中的脂肪含量在1~20mg/kg Ni2+胁迫下均高于对照,但24h和96h幼虫血淋巴中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中的含量。连续3代0~48h幼虫血淋巴中的热量值均随饲料中Ni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低浓度Ni2+胁迫(1~5mg/kg)增加,而高浓度Ni2+(20~40mg/kg)的胁迫降低第2和3代72~120h幼虫血淋巴中热量值。同时,低浓度Ni2+胁迫增加而高浓度Ni2+胁迫降低了第3代5龄和6龄幼虫的体重。因此推测,Ni2+胁迫对S.litura幼虫血淋巴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热量值的影响与能量物质的种类、虫体的发育阶段和Ni2+的胁迫世代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NI2+ 血淋巴 总糖 蛋白质 脂肪 热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变化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红 罗蕾 高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62-206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近球小管(proximaltubule,PT)的Na^+,K^+-ATPase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和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LS)水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近球小管(proximaltubule,PT)的Na^+,K^+-ATPase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和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LS)水平;微分离大鼠单根PT,液闪法测单根PT的Na^+,K^+-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降(P<0.05,P<0.01);胰岛素水平不低,PT的Na^+,K^+-ATPase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EDLS水平显著下降(P<0.01)。大鼠血清EDLS水平与PT的Na^+,K^+-AT-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900,P<0.01)。结论T2DM大鼠PT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这种酶活性升高与血液中EDLS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近球小管 Na^+ K^+-ATPase 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组方NDRF对佐剂性关节炎家兔滑膜MMP-3、VEGF分子及其mRNA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谈益芬 唐艳丽 +3 位作者 王胜香 郭锦锦 李均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组方NDRF及联合MTX对佐剂性关节炎家兔滑膜MMP-3、VEGF分子及其mRNA变化的影响,为中药及其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8只,其余42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及TNF-α改良诱导造模... 目的:观察中药组方NDRF及联合MTX对佐剂性关节炎家兔滑膜MMP-3、VEGF分子及其mRNA变化的影响,为中药及其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将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8只,其余42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及TNF-α改良诱导造模,将造模成功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中药NDRF组(C)、MTX组(D)、中药NDRF联合MTX组(E);治疗35 d后,检测家兔滑膜组织中MMP-3、VEGF细胞因子的水平及相应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NDRF及联合MTX组AA家兔滑膜组织MMP-3、VEGF水平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AA家兔滑膜液MMP-3的含量与滑膜MMP-3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5,P<0.01)。AA家兔滑膜液VEGF的含量与滑膜VEGF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05,P<0.01)。结论:中药组方NDRF及联合MTX可降低AA家兔滑膜组织中MMP-3、VEGF分子及相应mRNA的水平,提示中药组方NDRF对AA家兔有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A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NDRF 佐剂性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吕国庆 牛宪立 姬可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利用通用引物对中药材地龙的COⅠ、16S rDNA片断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获得的中药材地龙COⅠ、16S rDNA片断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材地龙COⅠ片断的长度为682 bp,... 利用通用引物对中药材地龙的COⅠ、16S rDNA片断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获得的中药材地龙COⅠ、16S rDNA片断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材地龙COⅠ片断的长度为682 bp,其中变异位点(SNP多态位点)有179个,多态位点约占片断总长的26%,碱基A+T的含量为58.8%、G+C的含量为41.2%。16S rDNA片断的长度为503 bp,其中变异位点有70个,多态位点约占片断总长的14%,碱基A+T的含量为62.4%、G+C的含量为37.6%;(2)获得COⅠ序列的登录号为HQ405769-HQ405776,16S rDNA序列的登录号为HQ405777-HQ405783;(3)中药材地龙DNA中COⅠ序列的基因多态性比16S rDNA序列更显著,适合做为中药材地龙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地龙 DNA条形码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 16SrRNA基因(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