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监测试卷库的建设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蕊 高远 +2 位作者 周珊 骆林平 孙立苹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171-172,共2页
阐述《环境监测》试卷库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监测试卷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并以近4a来具体实践的试卷分析评价,从难易度、区分度和信度等方面来说明试卷库实施的优点。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试卷库 建设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2
作者 黄瑞荣 李萍 +4 位作者 胡洵瑀 朱自娟 马桂莲 王懿祥 李卫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8,207,共11页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研究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进古树文化公园创建、加强古树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8年台州市黄岩区古树调查成果为基础,2023年进行补充调查。... 古树具有重要的历史、生态、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研究浙江中部沿海古树资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推进古树文化公园创建、加强古树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2018年台州市黄岩区古树调查成果为基础,2023年进行补充调查。通过平均最近邻点指数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古树种类、株数、保护等级等资源特征和人口、居民点等空间分布及地形空间等特征。结果表明,黄岩区共有古树1016株,隶属于29科49属64种。古树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聚集型,空间聚集性由高至低依次为东部、西南部、中南部和西北部。基于人口的古树密度排名前4位依次为富山乡、平田乡、上郑乡和屿头乡;密度平均值为118.73株/万人,富山乡密度值达188.03株/万人。位于居民点100 m缓冲范围内的古树总数占比超过50%,居民点500 m缓冲范围内古树占比超过90%。古树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范围内,平坡及低坡度占比较大,古树生长于南向和西向比北向和东向多。黄岩区古树资源较为丰富,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于海拔及坡度较低的地方,与居民点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资源特征 空间分布 台州市黄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融合路径探索
3
作者 彭丽媛 邢佳佳 +3 位作者 周燕 陈俊辉 徐秋芳 秦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80-282,共3页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关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劳动观念、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二者融合的路径,以期为该专业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中无脊椎动物对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洁玲 史非凡 +6 位作者 郭瑞 陈照明 成琪璐 王强 叶静 马军伟 林辉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向农田及其周围环境持续不断地输入,促使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及其宿主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富集和扩散,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无脊...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向农田及其周围环境持续不断地输入,促使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及其宿主细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富集和扩散,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无脊椎动物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农田土壤及其周围水体环境中,在农田食物网和物质转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抗生素、ARGs等抗生素耐药污染物与农田土壤和水生底栖的无脊椎动物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仍需全面评估。本文概述了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无脊椎动物类型的生态功能,重点关注了抗生素耐药污染物对蚯蚓、线虫、跳虫等土壤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影响,以及引发的抗生素耐药污染物环境行为变化,指出无脊椎动物可通过多途径影响抗生素耐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传播,产生促进抗生素的降解转化、ARGs/ARB削减等正向效应,也可通过肠道蓄积,加速抗生素耐药污染物传播。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未来需更多将研究对象从模式无脊椎动物拓展到实际农田优势类群中,开展真实环境中的抗生素和ARGs复合污染研究,通过生物群落结构调查方式等证实科学假设,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生无脊椎动物的作用等,以期为农田中无脊椎动物对抗生素耐药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无脊椎动物 土壤动物 农田生态系统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晨昊 唐卫平 +4 位作者 黄晗 胡瀚文 叶进 陈胜龙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目的】研究浙江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掌握浙江中部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种间关系及演替特征,以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兰溪市白露山... 【目的】研究浙江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掌握浙江中部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种间关系及演替特征,以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兰溪市白露山风景名胜区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建立面积为1 hm2的长期固定监测样地,采用生态位分析、方差比率法(RV)、卡方检验(χ^(2))、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对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00%的木本植物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种间关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木荷Schima superb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乌冈栎Quercus phillyreoide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该群落建群种,其中木荷重要值(VI=27.37%)、Levins生态位宽度(BL=20.95)、Shannon生态位宽度(BS=3.11)均为最大,其余3个物种重要值均大于10.00%,平均Levins生态位宽度、平均Shannon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6.63、2.87。(2)木本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生态位重叠指数(Oik)平均值为0.39,大多数物种在资源利用上相对独立,种间竞争较弱,其中木荷、石栎、乌冈栎、马尾松种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平均为0.73,资源利用相似程度高。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与木荷、石栎、乌冈栎、马尾松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平均为0.17,竞争最弱。(3)该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群落优势种总体.联结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χ^(2)检验,18种主要木本植物优势种在153个种对中,仅12个种对呈显著联结(P<0.05),91.00%的种对相关性不显著;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相似,分别有71.25%、71.90%的种对相关性不显著,正负联结比均大于1,物种倾向于独立分布。【结论】该群落处于演替的中后期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在浙江中部处于演替前期和中期的常绿阔叶林的经营中,对密度较高的林分进行调控时可适度保留马尾松,在林窗、林缘处适当补植乌冈栎,以促进群落正向演替,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露山风景名胜区 常绿阔叶林 木本植物优势种 生态位特征 种间联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建德楠木林优势树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浩 吴文骁 +3 位作者 吕江波 徐永宏 范建忠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目的】建德楠木森林公园分布着亚洲现存最大的天然楠木林。分析该群落中楠木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以期为建德楠木林的保护、种群恢复及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3年7月对1 hm2样地的调查数据,通过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 【目的】建德楠木森林公园分布着亚洲现存最大的天然楠木林。分析该群落中楠木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以期为建德楠木林的保护、种群恢复及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3年7月对1 hm2样地的调查数据,通过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χ^(2)检验、方差比例法、种间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等,研究包括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华东楠M.leptophylla、红楠M.thunbergii、紫楠Phoebe sheareri等19种重要值≥1%的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1)样地中,刨花润楠重要值最大,达23.44%,为群落的建群种;华东楠、红楠、紫楠重要值为1.20%~1.80%,排在第12位以后。(2)样地中刨花润楠与其他优势树种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与华东楠生态位重叠值高达0.87;华东楠、红楠、紫楠与其他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为0.10~0.50。(3)建德楠木林优势树种种间总体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均表明:刨花润楠与18个优势树种种间关联性较强,华东楠、红楠、紫楠与优势树种种间关联性较弱。(4)回归分析显示:主要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与生态位重叠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浙江建德楠木林群落中各物种相对独立分布,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群落正处于演替中期。可采取适当择伐、林下补植等措施,实现楠木的长期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古树 生态位 种间联结 优势树种 浙江省建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林区环境下导向式快速旋转二进制描述符特征点提取算法的改进
7
作者 赵允韬 徐文兵 尹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3,共7页
【目的】林区环境通常具有丰富的纹理和不均匀的光照条件,这导致传统的导向式快速旋转二进制描述符(ORB)图像特征点提取方法在提取树干和树枝等重要特征的过程中面临挑战。通过对现有算法的研究和改进,解决林区复杂纹理环境下ORB特征点... 【目的】林区环境通常具有丰富的纹理和不均匀的光照条件,这导致传统的导向式快速旋转二进制描述符(ORB)图像特征点提取方法在提取树干和树枝等重要特征的过程中面临挑战。通过对现有算法的研究和改进,解决林区复杂纹理环境下ORB特征点提取的问题。【方法】引入全局局部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图像增强技术,以改善林地特征点提取的效果。同时,探讨灰度共生矩阵(GLCM)在纹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其对特征点筛选的影响,从而使特征点的提取更聚焦于树干和树枝的特征。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力求提升特征点的响应值及数量,进而增强特征提取的整体性能。【结果】经过图像增强后,特征点响应值的中位数从98上升至113,均值则从99.27上升至112.05;经过GLCM纹理分析处理后,树干和树枝的特征点数量分别提升约5.78%和5.08%,而草地的特征点比例则下降至约4.88%。【结论】本方法在林区复杂环境中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不仅提高了特征点提取的准确性,还为后续的林区图像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环境 导向式快速旋转二进制描述符特征点提取 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灰度共生矩阵 特征点响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8
作者 肖晓悦 林松 +2 位作者 支裕优 童根平 傅伟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9673-9685,共13页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156个常绿阔叶林森林样地进行采样分析,结合植被、土壤等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基于地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RF、SEM方法,揭示...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156个常绿阔叶林森林样地进行采样分析,结合植被、土壤等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基于地统计学、Pearson相关性、RF、SEM方法,揭示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地上植被碳密度、枯落物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配特征与驱动因子。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碳密度的平均值为39.60 tC/hm^(2),枯落物碳密度平均值为2.18 tC/hm^(2),土壤有机碳密度(0—30 cm)的平均值为85.81 tC/hm^(2),碳密度较全国及同纬度省份平均水平偏低。半方差变异函数揭示三者的块基比分别为73.14%、32.14%、58.91%,均呈现中等程度空间变异,受到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双重影响;浙江省地上植被碳密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枯落物碳密度由北向南递减,中部过渡较为平缓,土壤有机碳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差异显著。通过量化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发现地上植被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郁闭度、平均林龄和海拔,枯落物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速效钾和枯枝叶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土壤速效氮、容重和海拔;社会经济因素对所有组分碳密度均有负影响。结果为维持和提升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碳汇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森林样地数据 驱动因子 地统计学分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的致病微生物快检技术进展及水环境应用展望
9
作者 何文祥 胡丹心 +3 位作者 蒙启宇 李敦柱 张远 李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4,I0003,共5页
水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是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水环境中潜在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通常含量较低但风险极大,这对检测方法的通量和灵敏度提出了要求。同时,生物风险应急响应也对致病微生物的便携和快速检测... 水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是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水环境中潜在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通常含量较低但风险极大,这对检测方法的通量和灵敏度提出了要求。同时,生物风险应急响应也对致病微生物的便携和快速检测提出了要求。CRISPR/Cas检测技术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易操作性,在致病微生物核酸快检领域体现出巨大潜力。从检测灵敏度、多重检测、对象适配性和便携装置4个方面出发,系统综述了国际上有关CRISPR/Cas在致病微生物核酸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结合水环境监测领域的实际特点,指出了CRISPR/Cas致病微生物快检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将为CRISPR/Cas在水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快检中的推广应用和方法构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水环境 快速检测 CRISPR/Cas 便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探讨
10
作者 陈正道 马式太 +3 位作者 高敬文 王忠林 胡国桃 王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054-2059,共6页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坚定不移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本文系统总结...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坚定不移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本文系统总结了浙江省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创新举措,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与考核一体推进,明确工作载体,集成体系有所创新,具体要落实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农业生态修复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方面。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又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改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农业绿色 发展成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纳米级微塑料精确检测技术进展、挑战与展望
11
作者 吴权 朱永峰 +5 位作者 李敦柱 颉洪涛 丁兴平 王镜翔 傅宇辉 冯华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3,共4页
纳米级微塑料(<1000 nm,简称纳米塑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迁移速度快及毒性效应高等特点,是微塑料防控的关键。目前,纳米塑料的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针对纳米塑料精确检测难题,从颗粒捕获、杂质去除、... 纳米级微塑料(<1000 nm,简称纳米塑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迁移速度快及毒性效应高等特点,是微塑料防控的关键。目前,纳米塑料的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针对纳米塑料精确检测难题,从颗粒捕获、杂质去除、信号增强与算法优化4个主要检测环节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精确检测体系的构建成果。具体探讨了基于气泡与微型机器人的高效捕获手段、基于醇类溶剂的杂质颗粒物去除策略、基于受激拉曼散射与表面增强技术的信号增强方法,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优化技术。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当前检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科学与技术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纳米塑料精确检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精确检测 捕获富集 信号增强 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天台县华顶林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12
作者 牛明月 曾文豪 +3 位作者 江彦苹 殷家扬 叶丽敏 胡卫江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评估国有林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可为林场的绩效管理提供基础。在研究天台县华顶林场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古树资源的基础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该林场的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台县华顶林场现... 评估国有林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可为林场的绩效管理提供基础。在研究天台县华顶林场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古树资源的基础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该林场的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台县华顶林场现已发现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3种、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1种、8种;华顶林场古树资源丰富,现有古树58种,共3757株,其中年龄≥500年的一级保护古树63株,占比1.7%,年龄在300~499年的二级保护古树有227株,占比6.0%,年龄在100~299年的三级保护古树3467株,占比92.3%;华顶林场森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1.4,指数等级为1级;每年森林生物多样性单位面积保护价值为50000元·hm^(-2),总价值为1.6619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价值 评估 天台县华顶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院校环境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斌 吴胜春 +1 位作者 张进 余树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7-139,144,共4页
以创建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系统阐述中心建设的理念与思路、管理体制、主要建设内容及初步成效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探讨立足于地方农林大学的实际情况、有效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并结合农林特色开展... 以创建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系统阐述中心建设的理念与思路、管理体制、主要建设内容及初步成效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探讨立足于地方农林大学的实际情况、有效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并结合农林特色开展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并藉此为其他地方高等院校尤其是农林院校筹办环境类实验教学中心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环境 实验教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华 李永春 徐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5067-15069,共3页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发了学生...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理论课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沼液滴灌水盐调控对土壤环境和西兰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娜 奚辉 +2 位作者 周扬 陈喜靖 喻曼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为探究和评价餐厨沼液滴灌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等浓度施用条件下,滴灌水盐调控不同土壤水基质势水平[-20 kPa(W)和-30 kPa(P)]和餐厨沼液比例[0%(0)、10%(1)、16.7%(2)、25%(3)和33.3%(4)]对土壤盐分、... 为探究和评价餐厨沼液滴灌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磷钾等浓度施用条件下,滴灌水盐调控不同土壤水基质势水平[-20 kPa(W)和-30 kPa(P)]和餐厨沼液比例[0%(0)、10%(1)、16.7%(2)、25%(3)和33.3%(4)]对土壤盐分、无机氮含量和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基质势水平对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影响,与P相比,W降低表层土壤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ECe)13.0%;土壤ECe随沼液比例的增加而升高,33.3%沼液处理比其他处理高23.1%~46.8%。沼液比例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0%沼液处理表层铵态氮是其他处理的2.2~3.0倍;餐厨沼液灌溉会降低西兰花产量,P_(2)、P_(3)和P_(4)处理下降显著。综合评价结果表明:W与P差异不显著,沼液比例越高影响越大,P_(0)处理与W_(1)、W_(2)和P_(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W_(3)、W_(4)、P_(2)、P_(3)和P_(4)处理。在等浓度施用氮磷钾条件下,餐厨沼液滴灌水盐调控仍会增加土壤盐分,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西兰花产量,但在控制土壤盐分和增加餐厨沼液可施用比例方面,-20 kPa明显优于-30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沼液 滴灌 沼液比例 土壤水基质势 西兰花产量 土壤盐分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青田县古树名木资源变化原因与保护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坤一 王诗丰 +6 位作者 林观勇 唐崇袍 林竞芳 林太本 滕元文 刘辉 王懿祥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手持古树名木野外数据采集仪,对青田县全境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青田县共有古树名木有9 150株隶属34科68属107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有8 977株,占...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手持古树名木野外数据采集仪,对青田县全境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青田县共有古树名木有9 150株隶属34科68属107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有8 977株,占全县总株数的98.11%;全县古树名木生长正常株数8 321株,衰弱株324株,濒危株89株,死亡株416株,部分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堪忧,急需采取救治措施;目前青田县古树名木砌树池保护243株,挂牌保护218株,设置护栏保护30株,支撑保护15株,包树箍保护6株,封堵树洞保护6株,对于处于濒危、有严重病虫害的古树名木救治不够到位。对2002年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与2017年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县古树名木物种、个体数量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提出建立以GIS为基础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青田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分布图,实现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田县 古树名木 调查方法 保护与管理建议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N的大学校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蕾 周宇峰 +1 位作者 蔡越 李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6-290,共5页
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环境气象因子智能化监测,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环境监测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硬件、软件以及平台页面设计。对环境中的CO_2浓度、PM_(2.5)浓度、PM_(10)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 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环境气象因子智能化监测,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环境监测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硬件、软件以及平台页面设计。对环境中的CO_2浓度、PM_(2.5)浓度、PM_(10)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数据通过进行实时采集监控并传输,用户可通过PC端或手机登录网址实时观测查看数据并实现超阈值报警功能,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环境高效的长期监测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界面友好,实现了良好的人机操作环境,满足大学校园绿地环境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寒 柳飞扬 +2 位作者 张梦 顾蕾 周国模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制定种植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浙江省种植业低碳绿色转型。【方法】基于浙江省种植业的能源投入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评估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 【目的】探讨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制定种植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浙江省种植业低碳绿色转型。【方法】基于浙江省种植业的能源投入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评估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模型(LMDI)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40年的种植业碳排放量。【结果】①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年际变化率为-1.80%,累计碳排放总量为1.29亿t;2006—2012年,碳排放量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平均每年下降2.94%。②浙江省种植业的碳排放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的杭州、金华与台州是浙江省的主要碳排放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省的39.86%。③种植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减排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及农业生产结构上升是引起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引起的碳排放变化量占比为41.58%。④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2—2040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40年的碳排放量下降至2021年的37.20%,其中杭州、嘉兴、绍兴及金华下降幅度最大。【结论】浙江省种植业已实现碳达峰。为保证未来碳排放持续下降,应重点关注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化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图4表2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碳排放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碳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碳汇时空演变及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宁馨 毛方杰 +6 位作者 杜华强 李雪建 孙佳倩 赵吟吟 郑兆东 腾先锋 叶峰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7,共9页
【目的】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 【目的】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1979—2079年丽水市森林NEP时空格局,分析极端降水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结果】①1979—2015年丽水市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除RCP 2.6之外,RCP 4.5和RCP 8.5极端降水量、频率和强度仍持续增加,其中莲都区、缙云县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上升趋势较强。②1979—2015年森林NEP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8.44 g·m^(-2)·a^(-1)。2016—2079年,3种气候情景下森林NEP均呈下降趋势,但碳汇总量呈上升趋势,最大NEP累积达10.97 Pg。③1979—2015年极端降水对NEP产生积极影响,2016—2079年除RCP 2.6影响不显著,其他2种情景下极端降水对NEP均产生消极影响,但RCP 8.5情景下极端降水较RCP 4.5对NEP的影响更小。【结论】丽水市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仍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然而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图5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森林碳汇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InTEC模型 浙江省丽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松阳县亚热带森林干扰与恢复遥感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为民 丁俊 +4 位作者 黄子豪 黄蕾 宋美萱 李雪建 杜华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1,共9页
【目的】浙江省松阳县森林资源丰富,碳汇潜力大,是百山祖国家公园三级联动区,因此监测松阳县森林干扰与恢复,对松阳区域森林管理和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的LandTrendr算法,并结... 【目的】浙江省松阳县森林资源丰富,碳汇潜力大,是百山祖国家公园三级联动区,因此监测松阳县森林干扰与恢复,对松阳区域森林管理和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的LandTrendr算法,并结合1987—2020年Landsat卫星遥感时间序列数据,监测浙江省松阳县1987—2020年森林干扰与恢复状况,分析森林干扰与恢复的时空特征。【结果】①LandTrendr算法监测森林干扰与恢复的总体精度达到82%,森林干扰与恢复的生产精度、用户精度均高于80%,表明松阳县森林干扰与恢复监测效果较好。②松阳县森林干扰与恢复总面积分别达148.14与236.86 km^(2),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2.74%和20.37%,表明松阳县1987—2020年森林面积呈净增加趋势。③松阳县大东坝镇、板桥畲族乡、新兴镇、玉岩镇森林变化较为频繁,森林干扰与恢复面积均比其他乡(镇)高,尤其是大东坝镇森林面积变化最大,增加了20.04 km^(2)。【结论】基于GEE云平台的LandTrendr算法实现了松阳县森林干扰精准监测。近30 a松阳县森林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Trendr 森林干扰与恢复 Landsat时间序列 松阳县 谷歌地球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