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2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致病力分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维超 李小莉 +4 位作者 黄皓 陈媛媛 文俊丽 周生茂 袁高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生姜青枯病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是广西生姜产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为了明确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收集菌株,基于该病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和eg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刺伤生姜植株茎基... 生姜青枯病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是广西生姜产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为了明确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收集菌株,基于该病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和eg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刺伤生姜植株茎基部后灌施菌液进行接种,对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生姜主产区的42株青枯病菌菌株均为演化型Ⅰ型,分属于序列变种14、16和30,以前两种为主。通过致病力测定,供试菌株可划分为3类:64.29%的菌株表现为强致病力,病情指数为83.70~100.00;21.43%的菌株表现为较强致病力,病情指数为62.22~75.56;仅有14.29%的菌株表现为较弱至中等致病力,病情指数为24.44~51.11。表明广西生姜青枯病菌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为开展其致病机制研究和生姜抗青枯病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青枯雷尔氏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力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广西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细平 吴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73-275,共3页
广西大学农学专业为国家及广西地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针对新农科发展的需要,以广西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广西大学农科资源优势、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 广西大学农学专业为国家及广西地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针对新农科发展的需要,以广西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广西大学农科资源优势、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业高校农林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广西 农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广西普通野生稻导入系籽粒性状QTLs
3
作者 李永成 杨行海 +7 位作者 农保选 张宗琼 夏秀忠 陈灿 郭辉 冯锐 韦宇 李丹婷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4-1430,I0004,共18页
【目的】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广西普通野生稻导入系籽粒性状QTLs,筛选关键候选基因,为水稻籽粒性状相关基因精细定位及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普通野生稻Y11为父本、籼型常规恢复系广恢998(GH998)为母本,构建包含281... 【目的】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广西普通野生稻导入系籽粒性状QTLs,筛选关键候选基因,为水稻籽粒性状相关基因精细定位及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普通野生稻Y11为父本、籼型常规恢复系广恢998(GH998)为母本,构建包含281个株系的BC3F9导入系群体,对其进行籽粒性状分析及基因组测序,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粒长、粒宽、长宽比、千粒重相关QTLs,再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筛选出关键候选基因。【结果】281个子代株系中,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3.41%),粒宽的变异系数最大(9.73%)。粒长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粒宽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从281个子代株系中共检测到119个籽粒相关性状QTLs,有22个为主效QTLs,其中粒长相关QTLs 10个、粒宽相关QTLs 5个、长宽比相关QTLs 3个、千粒重相关QTLs 4个,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LOD为6.72~13.32,表型贡献率为10.75%~20.19%。筛选出5个多效性QTLs:2号染色体上的qGL2.2和qTGW2.1(26626185~34078363 bp)与粒长和千粒重相关;2号染色体上的qGW2.1和qGLWR2.1(10595289~18845781 bp)与粒宽和长宽比相关;3号染色体qGL3.1和qGLWR3.1(21022358~21038343 bp)及6号染色体上的qGL6.2和qTGW6.1(26793010~28240073 bp)与粒长相关;7号染色体上的qGW7.2和qTGW7.1(17771510~18372657 bp)与粒宽和千粒重相关。参考日本晴基因组同源序列的基因功能,从qGL6.1和qGW7.1区间共筛选出10个可能与籽粒性状相关的基因。qGL6.1区间的LOC_Os06g01670基因(MYB转录因子基因)作为影响水稻粒长的理想候选基因,该基因在短粒株系幼穗中高表达,推测其通过影响胚乳发育负调控粒长;qGW7.1区间的LOC_Os07g01740(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和LOC_Os07g01940(染色单体粘连蛋白基因)在窄粒株系中高表达,推测其通过影响细胞分裂调控粒宽,将这2个基因列为影响水稻粒宽的候选基因。【结论】构建的广西普通野生稻导入系群体遗传效应较稳定,从中定位到22个籽粒性状主效QTLs,其中6号染色体上的qGL6.1和7号染色体上的qGW7.1是新的籽粒性状QTL,qGL6.1区间的LOC_Os06g01670基因与粒长相关,qGW7.1区间的LOC_Os07g01740和LOC_Os07g01940基因与粒宽相关,初步推测三者为影响籽粒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籽粒性状 导入系 高密度遗传图谱 QTLS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的广西牛大力花叶病病原分子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
作者 李祐聪 莫翠萍 +6 位作者 谢慧婷 陈锦清 秦碧霞 崔丽贤 蔡健和 李界秋 李战彪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8-1170,共13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南宁市和钦州市的牛大力呈现花叶斑驳的病原病毒种类,为牛大力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2—2024年从南宁市和钦州市采集的疑似被病毒感染的牛大力植株叶片样品为材料,通过小RNA深度测序、反转录聚... 【目的】明确引起广西南宁市和钦州市的牛大力呈现花叶斑驳的病原病毒种类,为牛大力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2—2024年从南宁市和钦州市采集的疑似被病毒感染的牛大力植株叶片样品为材料,通过小RNA深度测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分段克隆、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对疑似感病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小RNA深度测序获得49个contigs被注释为病毒基因组,其中25个contigs被注释为豇豆轻斑驳病毒(Cowpea mild mottle virus,CpMMV)、2个contigs被注释为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22个contigs被注释为莴苣褪绿病毒(Lettuce chlorosis virus,LCV),表明采集的牛大力样品可能受到CpMMV、CCYV和LCV 3种病毒侵染。RT-PCR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仅能扩增出CpMMV的目的条带,未能扩增出LCV和CCYV的目的条带,证实所采集的牛大力样品受到CpMMV的侵染。随机选择1份CpMMV检测阳性的南宁市牛大力样品,利用分段克隆的方法成功获得1条全长为8194 bp的CpMMV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CpMMVGXNiuDaLi;将该序列在GenBank上进行BLASTn比对分析,发现该序列与已登录GenBank的CpMMV各分离物具有较高的核苷酸相似性,其中与CpMMVNJJS(GenBank登录号:OK625819.1)和CpMMVJSNJ(GenBank登录号:MW354944.1)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均为97.46%;基于CpMMV全基因组序列和CP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用于分析的各分离物分为2个大的分支,其中国内的分离物处于一个大分支,国外各分离物除印度新德里的分离物New Delhi(GenBank登录号:OQ791180.1)外均处于另一大分支,说明这些分离物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而CpMMVGXNiuDaLi与国内各分离物处于一个大分支,又与CpMMVNJJS和CpMMVJSNJ同处于一个小的分支,表明3个分离物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广西南宁市和钦州市呈现花叶斑驳症状的牛大力样品受到CpMMV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花叶病 小RNA深度测序 豇豆轻斑驳病毒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花叶病毒广西大化菜心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5
作者 莫翠萍 陈锦清 +7 位作者 李祐聪 谢慧婷 秦碧霞 崔丽贤 李飞飞 汤亚飞 蔡健和 李战彪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为明确引起广西大化菜心表现花叶斑驳症状的病毒病原,从广西大化采集4个表现典型症状的菜心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DNA分段克隆、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 为明确引起广西大化菜心表现花叶斑驳症状的病毒病原,从广西大化采集4个表现典型症状的菜心样品,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DNA分段克隆、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和遗传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通用简并引物从4个菜心样品中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将所得PCR产物克隆并测序,所得序列与NCBI中报道的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分离物具有较高的核苷酸相似性,结果初步证实所采集的菜心样品感染了TuMV;利用7对特异引物和5′/3′RACE引物对TuMV广西菜心分离物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段克隆、测序,最终获得一条大小为9834 nt的全长基因组序列。BLAST分析发现,该序列与TuMV其他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77.84%~96.06%,其中与中国云南安宁分离物TuMV_CHN229(登录号:LC537500.1)的一致性最高(96.06%),依据上述结果将该分离物命名为TuMV_GXdh1(GenBank登录号:PP079014)。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TuMV_GXdh1与中国北京、山东、广东、中国台湾等分离物以及美国、日本等14个分离物聚集在一个大分支上,分属于world-B组,其中与中国云南安宁分离物和浙江杭州分离物(TuMV_CHZH33A,GenBank登录号:LC537526.1)聚集在一个小分支,亲缘关系最近。综上,本研究首次获得TuMV广西分离物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遗传进化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菜心 芜菁花叶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world-B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鉴定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宗文一 张保青 +9 位作者 张革民 黄玉新 杨翠芳 周珊 高轶静 熊发前 刘菁 陆衫羽 杨细平 段维兴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广西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丰富的野生甘蔗种质资源。2016—202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组织考察队对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调查和收集工作,考察队在广西8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 广西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丰富的野生甘蔗种质资源。2016—202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组织考察队对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调查和收集工作,考察队在广西8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43个乡镇共收集到河八王种质资源58份。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60.0~602.5 m,北纬23°08′02″~26°01′43″,东经107°08′01″~111°32′02″的区域;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2044之间,平均值为0.5557,其中曝光后节间颜色的多样性最高,木栓较低,而茎形、气根、水裂3个性状无多样性体现;不同收集地区的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040~0.4911之间,贺州最高,百色最低;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7.3%~53.6%,平均为34.8%;不同收集地区的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变异系数在29.4%~36.9%之间,河池最大,桂林最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8份广西河八王种质资源被分为六大类,与地理来源无密切关系,其中第Ⅰ类群中的材料综合性状较好,生物量和品质性状优良。本次考察收集扩充了广西甘蔗种质资源圃的资源数量,为甘蔗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优良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八王 甘蔗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鉴定评价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莫郡兰 胡辛志 +2 位作者 张卫 郑宇翔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 研究了广西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79属143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1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38属7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8.10%和51.05%。姑婆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高,达66.43%,其次为广布种,占22.38%。研究结果为姑婆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茶园土壤酸度与交换性氢、铝的关系
8
作者 殷贝贝 黄金生 +12 位作者 王磊 周柳强 朱晓晖 彭嘉宇 谢如林 曾艳 区惠平 李忠宁 卢红媚 莫文彬 何冬秋 刘利君 张宪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49-1354,共6页
研究广西主要茶园土壤酸度与交换性氢、铝的关系,为科学种植茶树,改良酸化土壤提供技术支持。采集广西茶树种植区的2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pH值,交换性氢和铝含量。结果显示,广西茶区土壤pH值波动范围较大,为3.11~6.89,66.56%的土壤样品p... 研究广西主要茶园土壤酸度与交换性氢、铝的关系,为科学种植茶树,改良酸化土壤提供技术支持。采集广西茶树种植区的2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pH值,交换性氢和铝含量。结果显示,广西茶区土壤pH值波动范围较大,为3.11~6.89,66.56%的土壤样品pH值低于4.5,茶园的土壤酸性极强。pH值越小,交换性酸含量越大。交换性酸是影响土壤pH值的主要因素。当pH值较低时,交换性H^(+)的含量和交换性Al^(3+)的含量会更多。土壤交换性酸与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H^(+)和Al^(3+)含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酸也会相应增加。交换性Al^(3+)对土壤酸度的贡献度大于交换性H^(+)对土壤酸度的贡献度。可见,广西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在生产上应适时进行土壤酸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茶园 土壤酸化 交换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9
作者 刘晓东 农梦玲 +4 位作者 李佳展 蒋雪 邢颖 潘丽萍 刘永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90-95,共6页
广西农业特色鲜明且拥有丰富的硒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产区,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广西在富硒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生产经营者增收致富,以及富硒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 广西农业特色鲜明且拥有丰富的硒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产区,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广西在富硒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生产经营者增收致富,以及富硒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原料供应保障能力差、专项资金政策扶持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质量不高、产业布局规划乱以及配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紧扣广西富硒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打造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制定加工业专项政策法规、创新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完善相应社会化配套服务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农产品 加工业 发展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周源杰 文军 +1 位作者 张宇 蒙姣荣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广西14地级市农业投入产出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使用莫兰指数分析了广西14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时空分异特征,采用Tobit回归分析了广西农业...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广西14地级市农业投入产出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使用莫兰指数分析了广西14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时空分异特征,采用Tobit回归分析了广西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少数地级市处于生产效率DEA有效,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效的地级市远多于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有效的,各地区差距明显;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研究期内莫兰指数先升后降,存在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中农业科技和人均GDP与农业生产效率正相关,单位面积农机动力、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农林水支出等与农业生产效率负相关。最后针对广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回归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杨维超 李小莉 +3 位作者 文俊丽 黄皓 周生茂 袁高庆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6株菌株均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经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镰刀菌枯萎病 病原菌鉴定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12
作者 莫郡兰 黄朝科 +2 位作者 张卫 陈建全 郑霞林 《广西植保》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研究了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118属188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3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51属87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3.22%和46.28%。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 研究了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蝴蝶种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共发现蝴蝶5科118属188种,其中珍稀蝴蝶6种,广西新纪录3种;蛱蝶科的属种数最多,达51属87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类数的43.22%和46.28%。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境内分布的蝴蝶以东洋种占比最高,达67.55%,其次为广布种,占22.34%。研究结果为广西凭祥白云山生态公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 寄主 地理分布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13
作者 李佳展 农梦玲 +2 位作者 刘晓东 蒋雪 刘永贤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38-141,共4页
广西北部湾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滨海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北海市为例,对北部湾经济区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北海市在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现实情况与存在问题,提出了... 广西北部湾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滨海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北海市为例,对北部湾经济区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北海市在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现实情况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滨海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商业化育种体制机制,发展滨海特色农业精深加工,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强滨海特色农业品牌打造,强化滨海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积极推动滨海特色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特色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稻水象甲越冬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燕杏 陆温 +3 位作者 石桥德 高旭渊 玉珍珠 王凯学 《广西植保》 2025年第2期13-17,共5页
稻水象甲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为探明广西稻水象甲成虫的越冬分布情况,在全州县稻水象甲发生较为严重的全州镇、文桥镇与永岁乡分别选择林地、坡地、田埂、沟渠边、稻草堆、荒地和稻田等场所,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土层... 稻水象甲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为探明广西稻水象甲成虫的越冬分布情况,在全州县稻水象甲发生较为严重的全州镇、文桥镇与永岁乡分别选择林地、坡地、田埂、沟渠边、稻草堆、荒地和稻田等场所,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稻水象甲越冬成虫的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稻水象甲以成虫在沟渠边、林地、坡地、田埂、稻草堆等场所的0~3 cm疏松土层中越冬。沟渠边是稻水象甲最主要的越冬场所,占越冬虫量的51.06%,其次是林地、坡地与田埂,分别占越冬虫量的23.11%、13.80%和8.96%。3月中下旬成虫开始出土并在越冬场所周边的禾本科杂草上栖息取食。4月上中旬为成虫出土高峰期,并向大田杂草、早稻秧田及移栽田转移,4月下旬转移基本完成。田间1代成虫羽化后除少部分继续在一季晚稻上繁殖为害外,大部分成虫均迁往越夏越冬场所蛰伏。8月中下旬后,越冬场所的成虫密度基本趋于稳定,完成向越夏越冬场所的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越冬成虫 越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荔枝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15
作者 马致远 贾海锋 +2 位作者 程远欣 徐炯志 丁峰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122-135,共14页
广西荔枝产业作为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概述了广西荔枝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育种进展、栽培模式,并分析了荔枝的加工、销售情况及其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分析了广西荔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荔枝产业作为当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概述了广西荔枝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育种进展、栽培模式,并分析了荔枝的加工、销售情况及其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分析了广西荔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强调了发现和保护本土野生荔枝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利用这些资源的策略;建议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接换种等技术手段优化荔枝品种结构;提倡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荔枝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建议政府加强对荔枝产业的支持,促进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果农队伍,推动荔枝产业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打造电商荔枝及其加工品品牌,提升荔枝产品的附加值,延长荔枝的供应链;还强调了利用广西的地理优势,建立完善的物流冷链体系,以提高荔枝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仅为广西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农业产业及其他地区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荔枝 育种 栽培 加工出口 销售 增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度诊断研究
16
作者 徐靖 文军 王德祥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24,共6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结...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显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由2014年0.3061增长至2023年的0.7522,年均增长率为20.5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各一级指标综合指数排序为:生态保护>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绿色生产、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是制约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进一步提升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需要从推行绿色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破解农业绿色发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水平测度 障碍度 合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耦合效应实证研究
17
作者 詹雷 徐梓浩 黄智刚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旅游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西2013—2022年旅游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应用修正耦合协... 旅游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西2013—2022年旅游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应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最后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22年,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较高,整体发展态势良好;(2)从整体上来看,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由濒临失调到中级耦合协调,融合发展水平越来越高;(3)截至2022年,影响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中,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游客数量是旅游业新增影响因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对乡村振兴影响持续最久。最后,提出促进广西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旅游业 乡村振兴 耦合效应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18
作者 韦丽姣 唐小付 +3 位作者 徐满意 韦丹妮 林佳佳 魏西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全面评估广西蔬菜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计算广西蔬菜产业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系统分析广西蔬菜产业近7年的出口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广西蔬菜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 为全面评估广西蔬菜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计算广西蔬菜产业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系统分析广西蔬菜产业近7年的出口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广西蔬菜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全国相比表现出相对劣势。提出从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安全健康蔬菜、优化冷链网络,创建绿色蔬菜供应链、塑造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更多合作伙伴等方面提升广西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蔬菜出口 竞争力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村沼气设施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19
作者 黄华杰 文军 +3 位作者 张健军 陈赶林 韦皓 杨敏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72-177,共6页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沼气设施建设及运行,提高沼气利用率,有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但是,当前农村沼气设施存在弃用闲置现象。为摸清广西农村沼气设施运行情况,广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对全区沼气设施开展了调查。在介绍广...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沼气设施建设及运行,提高沼气利用率,有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但是,当前农村沼气设施存在弃用闲置现象。为摸清广西农村沼气设施运行情况,广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对全区沼气设施开展了调查。在介绍广西农村沼气设施核验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农村沼气设施利用现状,分析了广西农村沼气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农村能源绿色转型和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利用 对策 农村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格局与可达性分析
20
作者 谈思仪 杨丽萍 +3 位作者 盛立洁 戴蒲英 唐庆 邓智联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给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优化提供实证参考,以广西2018—2022年认定的81家森林人家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对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等可能影响可达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 为给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优化提供实证参考,以广西2018—2022年认定的81家森林人家为研究对象,采用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对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等可能影响可达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不均衡性,但向均匀分布发展;空间分布集聚性增强,总体以各市市区为中心,呈“多点扩展”-“圈层蔓延”-“分散连片”的演变趋势;热点区呈由点状向片状演变的格局,形成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东西贯穿带,其与钦州市、南宁市和贺州市形成连续片状热点区。广西森林人家可达性整体水平不高,受交通网络和地理环境影响较大,交通指向性明显。广西森林人家空间分布和可达性区域差异均较明显,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耦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人家 GIS 可达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