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差异与融通: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外电视艺术比较——访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苗棣教授 |
苗棣
杨乘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2
|
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上海交通大学2012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综述 |
刘士林
耿波
唐亚林
张立群
刘新静
高小康
周武忠
陆邵明
王郁
严明
姜晓云
周捷
聂翔宇
王真
周继洋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8
|
|
3
|
文学与传媒艺术 |
张晶
于隽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4
|
还原游牧民族文学生态——评析《中国诗歌通史·辽金元卷》 |
董希平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
刘欣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5 |
7
|
|
6
|
毛里求斯华人客家话的历史传承及演变类型 |
邢欣
郭安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中国电视剧的家国同构性 |
杜莹杰
周振海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8
|
驱逐灰暗 点亮生活——对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的若干思考之一 |
倪学礼
李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9
|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新文学出版的勃兴与繁荣 |
逄增玉
孙晓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0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 |
张鸿声
王晓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1
|
民族国家的想象与中华民族的认同——论五四文学与抗战文学中的乡土叙事 |
张晨怡
张宏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2
|
从富贵杭州到诗境杭州——杭州城市想象的文学传统 |
耿波
季蕾
严威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 |
刁生虎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14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芮良夫毖·小序》研究 |
姚小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15
|
中国外宣领域外语人才需求规格的思考 |
李佐文
朱燕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6
|
《芝麻街》对中国儿童教育节目的启示 |
哈澍
武晶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 |
张晶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6
|
|
18
|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何为? |
张晶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9
|
赋体文学源流与《招魂》的文体性质 |
姚小鸥
孟祥笑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与对策调查报告 |
耿波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