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110
-
1张晶,张佳音.审美主体:感兴论的价值生成前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71-80. 被引量:4
-
2张晶.审美感兴论[J].学术月刊,1997,29(10):79-84. 被引量:14
-
3F.-J.阿尔贝斯迈埃尔,林天斗.电影对文学的影响[J].国外社会科学,1980(2):37-39. 被引量:3
-
4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8-56. 被引量:9
-
5刘川鄂.90年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学现象──作家明星化[J].文艺研究,2001(5):24-27. 被引量:12
-
6刘扬忠.也谈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接轨”[J].文学遗产,2005(1):5-13. 被引量:4
-
7杨景龙.加强古今演变研究,拓展新的学科空间[J].文学遗产,2005(1):14-21. 被引量:3
-
8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J].文学遗产,2005(1):22-35. 被引量:60
-
9薛富兴.普遍意识:中国美学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J].江海学刊,2005(1):188-194. 被引量:6
-
10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J].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6
-
1杨赛,任,郜.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6,38(4):155-160. 被引量:1
-
2吕晓英.目前作家的文学处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3):73-80. 被引量:3
-
3金敏.图像时代传统文学的出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8-11. 被引量:1
-
4龚举善,陈小妹.数字时代艺术文本的叙事构型[J].江汉论坛,2009(9):138-143. 被引量:6
-
5刘洁.张晶教授文艺美学思想论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25(1):239-253.
-
6李雪虹,朱桂成.传统文学的商业化转型:电影化、数字化及“微小说”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1):38-4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蔡雨明.界面动画:数字媒介性的极限表达[J].动漫研究,2022(1):89-95.
-
2陈莉.新时期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几点变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16(2):38-40.
-
3赵保全,王青.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的嬗变——论文学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25-128. 被引量:3
-
4许展.网站设计的数码艺术解析——网站设计的数码艺术新思路[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0(12):97-98. 被引量:1
-
5王勇安,张炜.数字阅读时代文学出版的出路——兼论基于阅读生态研究的数字文学出版模式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4):88-94. 被引量:6
-
6王勇安,胡晓阳.数字出版转型的观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65-72. 被引量:4
-
7于良红.数字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方式探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7,36(5):81-84. 被引量:1
-
8孙发成.论数字化时代的艺术现实[J].艺术学界,2010(1):130-139.
-
9王晓华.从实践美学到身体美学:一个内生路径[J].文艺争鸣,2021(9):80-85. 被引量:3
-
10刘莹.新世纪文学期刊生产机制转型探析[J].百家评论,2024(3):21-28. 被引量:1
-
1李巍.闻一多新诗理论的正名旧诗倾向[J].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77-82.
-
2吴卫鸣.序[J].画刊,2005,0(6):60-61.
-
3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J].中原文化研究,2013,1(6):59-64. 被引量:4
-
4孔正毅,吴慧珺.试析网络语言后现代特征[J].中国出版,2014(12):12-15. 被引量:4
-
5李强.艺术中的互动[J].四川戏剧,2005(2):29-30.
-
6马步升.阳飏诗薮[J].诗潮,2007,0(3X):38-39.
-
7王艳玲,田茫茫.王安忆:全知视角下的生命本相[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76-79. 被引量:1
-
8陈效毅.论审美情感对于《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说的重要作用[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4):75-76.
-
9台园园.安德森《林中之死》的叙事艺术[J].芒种(下半月),2014(2):87-88.
-
10曾军,苗田.探索接地和及物的文学理论——2012年文艺学研究热点扫描[J].社会科学,2013(1):185-19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