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蔡瑞金 季浏 +2 位作者 尹杰 杨晓玲 薛小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探讨60%THR运动强度下不同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46名健康小学生随机分成低、中、高运动密度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olar Team OH1和Actigraph wGT3X-BT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能耗。结果:运动能耗建模后,时段... 探讨60%THR运动强度下不同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46名健康小学生随机分成低、中、高运动密度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olar Team OH1和Actigraph wGT3X-BT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能耗。结果:运动能耗建模后,时段以及时段与组别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能耗与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体质健康建模后,BMI变化、往返跑、50 m跑和坐位体前屈进步幅度组别主效应以及肺活量、跳绳进步幅度"组别×性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仰卧起坐组别主效应和"组别×性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0%THR运动强度、36%~74%运动密度的运动负荷是维持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最小阈值,55%~74%的运动密度是引起BMI下降的最小阈值并适宜发展女生跳绳能力,75%以上运动密度是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密度 运动强度 能耗 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 被引量:189
2
作者 汪晓赞 郭强 +3 位作者 金燕 李有强 吴红权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共12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总结出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诊疗的辅助手段转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动行动计划的实践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 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总结出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诊疗的辅助手段转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动行动计划的实践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成功范例有:"总统挑战杯"、"动起来"、"5-2-1-0计划"、健康公民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体育创新计划、健康改造计划、"塑造全新的你"、"运动是良药"、欧洲健康促进学校网络计划以及"传递的足球"等。这些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具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促进对象全面覆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推广和实施主要体现在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与推广、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多元联动机制的探索等几个方面。通过分析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规律和内在价值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包含身体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的多维发展格局,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多维发展策略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评价、管理等多维监管机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框架体系,从而推动以积极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理论溯源 框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及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开宏 季浏 王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1,80,共7页
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结构及相关特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的扩展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对411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是由社会规... 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结构及相关特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的扩展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对411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是由社会规范、规则裁判、尊敬对手和工具性攻击4个因素构成;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项目、运动等级和训练年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员 体育道德 结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1
4
作者 高刚 季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6,共5页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通过对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发展过程的梳理,对美国以构建健康素质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和FITNESSGRAM测试标准的解读,以及对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通过对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发展过程的梳理,对美国以构建健康素质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和FITNESSGRAM测试标准的解读,以及对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FITNESSGRAM中的相关测试指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旨在进一步优化及完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 青少年 体质健康测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青少年体质测定标准之力量素质评价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丹聃 孙有平 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为完善我国学生体质测定标准中力量素质评价指标的设置,通过文献资料法与比较法,将我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同欧、美、非多个国家青少年体质测定标准的力量素质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下肢力... 为完善我国学生体质测定标准中力量素质评价指标的设置,通过文献资料法与比较法,将我国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同欧、美、非多个国家青少年体质测定标准的力量素质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下肢力量,上肢与腰腹部肌肉力量更被重视;力量素质测定趋于便捷易行,评价指标数较为精简;力量素质评价指标设置差异性较大等。因而,在完善我国力量素质评价指标设置时应注意,注重发展上肢与腰腹背部力量,简化指标数,合理设置选测指标,关注指标设置的差异性等,以期为完善我国力量素质测定乃至整个体质测定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测定标准 青少年 力量素质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上海市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虞轶群 季浏 李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94,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基于10年来上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远成绩数据,从政策及其执行、青少年选材、训练过程及教练员素质等方面,分析影响上海市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认为应从体教深度结合角度出发,...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基于10年来上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远成绩数据,从政策及其执行、青少年选材、训练过程及教练员素质等方面,分析影响上海市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认为应从体教深度结合角度出发,解决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招生与出路问题;从项目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增强跳远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提升青少年跳远教练员的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青少年跳远运动员 比赛成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青少年健康测试标准解读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刚 季浏 侯良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从标准参照评价、身体成分评价、有氧能力评价、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柔韧性评价等方面对美国青少年健康测试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国FITNESSGRAM测试标准是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相关领域进行评定与测量的,各相关领域采用了标准参照... 从标准参照评价、身体成分评价、有氧能力评价、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柔韧性评价等方面对美国青少年健康测试标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国FITNESSGRAM测试标准是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相关领域进行评定与测量的,各相关领域采用了标准参照的评价方法,选用的测试指标突出了科学性、有效性,能准确评价当前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青少年健康测试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坤 孙开宏 季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6,70,共5页
采用《运动任务和自我取向量表》和《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对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高任务取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而高自我取向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任务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 采用《运动任务和自我取向量表》和《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对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高任务取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而高自我取向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任务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越高,自我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越低。2不同复合目标取向类型运动员的多维体育道德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任务复合低自我目标取向与高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低任务复合高自我目标取向与低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成就目标取向 多维体育道德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体育干预模式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泽鸿 李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英国SBI项目在预防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方面的效应,并据此对我国相关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体育是一种温和的社会干预手段,可作为一个缓冲区预防边缘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建议: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干预的本土模...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英国SBI项目在预防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方面的效应,并据此对我国相关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体育是一种温和的社会干预手段,可作为一个缓冲区预防边缘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建议: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干预的本土模式,即以政府为政策倡导者和供能者、以非营利性组织为服务主体、以社会志愿资源为辅助力量,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预防当中;要开发体育干预项目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可持续的干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青少年体育 边缘青少年 体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肺耐力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叶心明 尹小俭 +1 位作者 季浏 刘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8,共6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1000(800)米跑和20m SRT对测量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试效度,为有效地制定评价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试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A中学13-15岁共61名(男29名,女32名)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OC曲线,多重线性... 目的:分析和探讨1000(800)米跑和20m SRT对测量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试效度,为有效地制定评价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试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A中学13-15岁共61名(男29名,女32名)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OC曲线,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和探讨1000(800)米跑,20m SRT和跑台测试法直接测得的VO2max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与结论:(1)1000米跑,20m SRT与跑台直接测试法测得的VO2max的相关系数男生分别为0.440和0.468,女生(800米跑)为0.513和0.765;在测量青少年心肺耐力方面,20m SRT优于1000米(男生)跑和800米(女生)跑。(2)以跑台测试所得的VO2max为金标准,男生1000米跑,20m SRT所测得VO2max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1和0.688,女生800米跑,20m SRT的面积分别为0.523和0.661;(3)VO2max与20m SRT次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式:VO2max=115.54356-(1.93803×年龄)-(7.13359×性别)-(1.86024×BMI)-(0.065772×N)(男生为0,女生为1,N为20m SRT次数),方程式与VO2max的相关系数为0.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2MAX 20mSRT 1000(800)米跑 跑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和BMI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尹小俭 季成叶 +1 位作者 季浏 郭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70,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分布,为建立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5省市区146 306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参照人群,以LMS法建立腰围界值点分布,并运用ROC曲线法分...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分布,为建立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5省市区146 306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为参照人群,以LMS法建立腰围界值点分布,并运用ROC曲线法分析和判断腰围的超重和肥胖界值点。结果:BMI与腰围间相关系数,男生普遍在0.8以上,女生除7岁外均在0.7以上;在超重层面上腰围界值点,男孩7-12岁主要集中P70(腰围:58.1.0-68.3cm),13-18岁主要集中在P75(腰围:71.5-76.0cm),女孩7-8岁主要集中在P75(腰围:56.3-58.1cm),9-18岁主要集中在P80(腰围:61.3-72.9cm),在肥胖层面上腰围界值点,男孩7-12岁主要集中在P85(腰围:62.4-73.8cm),13-18岁主要集中在P90(腰围:78.8-82.1cm),女孩7-10岁主要集中在P85(腰围:59.1-65.3cm),11-18岁主要集中在P90(腰围:70.1-76.4cm)。结论:研究提供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分布,建议在超重层面上,腰围界值点,男性为P75,女性为P80;在肥胖层面上,腰围界值点青春期前为P85,青春期后期为P90(中国男女生青春期分别大约为13岁和11岁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腰围 ROC曲线 超重 肥胖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在身体锻炼影响青少年心理应激中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开梅 杨剑 董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基于社会支持的心理健康效应和身体锻炼功能的双重效应,以徐州市8所中学的学生为个案。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结果身体锻炼与心理应激和负性事件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正性事... 目的基于社会支持的心理健康效应和身体锻炼功能的双重效应,以徐州市8所中学的学生为个案。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结果身体锻炼与心理应激和负性事件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正性事件和中性事件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变量的出现,引起了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解释量和标准回归系数的降低;身体锻炼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具有直接效应,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对心理应激起作用又可以间接起到中介变量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心理应激影响机制中充当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锻炼 青少年 心理应激 社会支持 中介变量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热点解析——基于流行病学的视角 被引量:27
13
作者 郭强 汪晓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73,共16页
基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持续下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将身体活动置于流行病学的研究视域之下,分别探讨了身体活动不足的"病因"推断、监测手段、健康效益和预防措施,梳理了一条基于流行病学研究视角的完整路径。在此基础上,... 基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持续下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将身体活动置于流行病学的研究视域之下,分别探讨了身体活动不足的"病因"推断、监测手段、健康效益和预防措施,梳理了一条基于流行病学研究视角的完整路径。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1)体育学与流行病学的学科交叉,作为一条解决身体活动不足的有效路径,已逐渐被国际学者认可和推崇;2)身体活动行为的研究始终需要放置于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性的考量;3)借鉴流行病学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测量方式,是今后身体活动水平监测的发展趋势;4)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改善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区等一体化的综合性干预策略。研究认为,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探索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健康行为的潜在关系,凸显大规模流行性调查的健康效益。基于流行病学视角的身体活动研究,对于提升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积极生活方式的养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流行病学 久坐行为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各国儿童青少年腰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强 尹小俭 季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5,共7页
通过观察与比对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17个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P50和P90百分位的腰围数据,分析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分布特征,进而梳理儿童青少年腰围发展的总体趋势。综合各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腰围数据得... 通过观察与比对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17个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P50和P90百分位的腰围数据,分析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分布特征,进而梳理儿童青少年腰围发展的总体趋势。综合各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腰围数据得出,腰围评价肥胖的界值点制定和百分位选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别;腰围增长的幅度和明显开始增长的年龄不尽相同;各大洲整体腰围特征并不一致,国家间差异较大。各国家种族特征、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多有不同,身体形态指标和生长发育特征的差异是一种必然存在,建议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的研制,应建立在大量、全面的调研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期制定出适合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腰围超重与肥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腰围 超重与肥胖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轮和跑台运动干预模式对AD动物模型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锋 徐波 +2 位作者 季浏 张宪亮 何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69,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前期、进行性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学机制非常复杂,大脑皮质和脑边缘系统(主要是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是AD发病的最主要病理因素。分析主动跑轮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前期、进行性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学机制非常复杂,大脑皮质和脑边缘系统(主要是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是AD发病的最主要病理因素。分析主动跑轮运动和被动跑台运动干预模式对AD动物模型脑内Aβ的影响。结果显示:主动跑轮和被动跑台运动不同程度地抑制了AD动物模型脑内Aβ的水平,进而改善AD动物的认知功能和病症,对防治AD具有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轮运动 跑台运动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对初中生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武海潭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3,共11页
以初一年级5个班级1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2的3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中累积MVPA时间增加有助于提高课堂运动负荷,且促进课堂... 以初一年级5个班级1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2的3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中累积MVPA时间增加有助于提高课堂运动负荷,且促进课堂运动负荷维持在较为稳定区间;体育课不同累积MVPA时间增加对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改善具有促进作用,60%累积MVPA运动时间对肌肉耐力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班,50%以上累积MVPA运动时间显著改善心肺耐力,不同累积MVPA时间对柔韧度改善无显著性影响;体育课累积MVPA时间占课堂时间40%以上对学生情绪状态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其中,40%以上累积MVPA时间对学生疲劳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60%累积MVPA时间对女生精力情绪状态改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对照班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强度体力活动 初中生 健康体适能 情绪状态 体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自主学习影响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本连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的体育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习...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的体育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习方式与项群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传统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不一样,其中,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要优于隔网对抗性项群和同场对抗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又显著高于同场对抗性项群,并且不同项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提出有效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大学生 体育学习方式 项群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视角下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清伟 徐波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2,共9页
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环境因素所致基因表达变化的机制。这种基因表达变化不涉及基因序列的改变,主要由环境造成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改变所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内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 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环境因素所致基因表达变化的机制。这种基因表达变化不涉及基因序列的改变,主要由环境造成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改变所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内在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延缓病理进程;而对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直接研究鲜见报道。从现状、发病机制、表观遗传学、运动干预等方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探讨分析了表观遗传学视角下阿尔茨海默病的运动干预机制,为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及体育运动科学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运动干预 表观遗传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版”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46
19
作者 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6-203,共8页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时3年多的修订,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为了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和主要内容,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时3年多的修订,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为了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和主要内容,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和深刻的分析,旨在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继承《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思想和方法,使优秀的经验和成果发扬光大,确保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同时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思想和方法,并通过研究和实践努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本课程更好地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2017年版) 课程标准(实验) 学科核心素养 复杂情境 结构化知识与技能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学习对运动员注意瞬脱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树明 季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选取40名运动员为被试,使用RSVP序列和CRT任务为研究范式,采用不同刺激目标延搁的试验设计,探讨运动员在内隐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序列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的影响,从而揭示运动员在不同内隐学习过程中注意瞬脱的特征。结论:(1)运动员在进... 选取40名运动员为被试,使用RSVP序列和CRT任务为研究范式,采用不同刺激目标延搁的试验设计,探讨运动员在内隐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序列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的影响,从而揭示运动员在不同内隐学习过程中注意瞬脱的特征。结论:(1)运动员在进行RSVP序列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内隐学习效应;(2)运动员对快速目标刺激表现出典型的注意瞬脱现象,当2个目标相隔212 ms左右最为严重,在424 ms左右逐渐恢复,较普通人群轻;(3)内隐学习可以减缓注意瞬脱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在注意瞬脱最严重的情境下效果最显著;(4)内隐学习需要注意的参与,弱频的白色分心物刺激很难对有规律的测验序列产生学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瞬脱 内隐学习 反应时 觉察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