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粒子活度和肿瘤缩小速度对靶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于慧敏 赵金鑫 +4 位作者 董建涛 底学敏 高贞 王娟 张宏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在相同处方剂量下^(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粒子活度及肿瘤缩小速度对靶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勾画模拟出边长为6 cm正方体肿瘤,处方剂量(PD)为100 Gy,选取的^(125)I粒子活度为0.4、0.8 mCi... 目的探讨在相同处方剂量下^(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粒子活度及肿瘤缩小速度对靶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勾画模拟出边长为6 cm正方体肿瘤,处方剂量(PD)为100 Gy,选取的^(125)I粒子活度为0.4、0.8 mCi。假设粒子植入术后肿瘤向心性缩小、粒子均匀向心性集中无脱落或游走,肿瘤体积每月以不同速度(0、5%、10%、15%、20%、25%、30%、35%、40%、45%、50%)缩小,根据粒子不同活度分为A1~K1组(0.4 mCi)、A2~K2组(0.8 mCi)。根据^(125)I粒子衰变规律,采用TPS模拟A1~K1组和A2~K2组术后1、2、3、4、5、6个月验证计划得出每组术后不同时间相对应的两种不同活度90%靶体积所接受剂量(D_(90))以及100%、150%、90%处方剂量所覆盖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_(100)、V_(150)、V_(90))和平均剂量(D_(mean))。通过比较不同活度粒子植入肿瘤后D_(90)、V_(100)、V_(150)、V_(90)、D_(mean)差异,分析不同活度粒子植入肿瘤后肿瘤靶区以0~50%速度缩小的剂量学影响。结果肿瘤靶区每月缩小速度≤30%时,0.4、0.8 mCi组术后1~6个月D_(90)无明显差异;每月缩小速度>30%时,0.8 mCi组D_(90)高于0.4 mCi组;每月缩小速度<25%时,0.4 mCi组V_(90)高于0.8 mCi组,第5~6个月两组V_(90)变化趋于一致;每月缩小速度≥30%时,0.8 mCi组V_(90)高于0.4 mCi组,且随着缩小速度增加,两组差别越大;V_(100)结果与V_(90)结果一致;每月缩小速度<35%时,0.4 mCi组V_(150)高于0.8 mCi组;每月缩小速度≥35%时,0.8 mCi组V_(150)高于0.4 mCi组,且随着缩小速度增加,两组差别越大;每月缩小速度<25%时,0.4 mCi组D_(mean)高于0.8 mCi组;每月缩小速度≥25%时,0.8 mCi组D_(mean)高于0.4 mCi组,且随着缩小速度增加,两组差别越大。结论处方剂量相同情况下,肿瘤靶区每月缩小速度<30%时^(125)I粒子活度对D_(90)影响不大,低活度组V_(90)、V_(100)、V_(150)和D_(mean)均高于高活度组,靶区均匀性相对较好;肿瘤靶区每月缩小速度>35%时,高活度组D_(90)、V_(90)、V_(100)、V_(150)和D_(mean)均高于低活度组,且高剂量区持续时间长。随着靶区每月缩小速度增大,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动态剂量 靶体积 缩小速度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125粒子植入改善接受抗PD-1联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2
作者 闵科 蒋嘉萍 +5 位作者 王维民 王云帆 汤月华 陈红 姚强 金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PDA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I-125粒子植入分为: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I-125 seed implantation+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IPC组),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PC组)。随访时间为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结合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患者的预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初步分析不同治疗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共纳入13名患者,其中IPC组5名,PC组8名。IPC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PC组。IPC组的治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CD4/CD8比值表明IPC患者的预后更好。与PC组患者相比,IPC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active regulatory T cells,aTreg)水平降低。结论治疗中植入I-125粒子可改善接受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PDAC患者的预后,且患者治疗后的循环aTreg细胞水平降低,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I-125粒子 免疫治疗 放疗 调节性T细胞(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丽 黄祥忠 +1 位作者 高福磊 朱翠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赋能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赋能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125)I粒子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让患者更正确地认识^(125)I粒子治疗,使自我效能感加强,有利于提高术后防护依从性,保护周围人群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管理 ^(125)i粒子植入 放射防护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癌的效果
4
作者 韩彬 孟艳 杭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巨大肝转移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巨大肝转移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并记录患者2年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FS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可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 巨大肝转移癌 疾病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对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一青 朱林海 +5 位作者 林旭 何诚 安舟 汤杰 吕望 胡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4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均为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对全身治疗后肺部残存的顽固性病灶或复发病灶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高效的适形...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及肺转移癌均为常见肺部恶性肿瘤,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癌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对全身治疗后肺部残存的顽固性病灶或复发病灶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高效的适形放疗,对肺部局限性癌灶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间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4年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105例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随访至2019年3月。观察粒子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患者,晚期肺癌患者78例,肺转移癌患者27例。粒子治疗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95天,术后1年生存率约为78.1%,术后2年生存率约为56.1%。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与肺转移癌的效果相当。粒子联合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化疗并没有提高粒子治疗效果。但是粒子联合外放射治疗较单纯粒子治疗具有显著生存劣势。结论CT引导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并发症可控,可以作为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晚期肺癌 肺转移癌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彭齐荣 肖必 +2 位作者 王峥 程涛 罗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多层面播植...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10~7 Mq活度的^(125)I粒子多层面播植。结果:40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18例(45.0%),部分缓解22例(55.0%),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核素 门静脉癌栓 125i粒子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肝门区胆管梗阻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传国 张勇 +2 位作者 黄强 王剑锋 高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肝门区胆管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胆管梗阻患者38例,分为粒子组(n=18)和对照组(n=20)。粒子组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接受单纯胆道金属支架植...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肝门区胆管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胆管梗阻患者38例,分为粒子组(n=18)和对照组(n=20)。粒子组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接受单纯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改善、血胆红素下降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胆道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总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2组术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粒子组与对照组支架通畅时间分别为(192.94±28.59)天与(121.40±15.39)天。2组支架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P=0.048);生存时间分别为(201.83±27.50)天与(142.25±15.46)天。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0,P=0.097)。并发症主要包括胆管炎、无症状淀粉酶升高、少量胆道出血等,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肝门区胆管梗阻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支架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125i粒子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立文 俞炎平 +2 位作者 江海涛 姚征 练维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CT导引下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0.48%,6/1 260)患者发生针道种植转移,其中肝癌4例,肺癌2例,... 目的探讨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CT导引下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0.48%,6/1 260)患者发生针道种植转移,其中肝癌4例,肺癌2例,患者平均使用穿刺针(9.5±3.8)根;平均植入粒子数(80.8±42.9)颗;发现针道种植转移的平均时间为(113.7±34.3)d;种植瘤平均体积8.09 cm3;病理结果示3例低分化,2例中低分化,1例为高分化。针对转移灶治疗方式:1例放弃治疗,3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例行外科切除,1例行常规放射治疗,治疗的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无患者因针道转移病灶导致死亡。结论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后可能发生肿瘤针道种植转移,但发生率低,经过积极治疗后,不会成为患者的致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针道 种植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毅 王俊杰 +2 位作者 冉维强 洪锴 马璐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6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雄激素全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90例,术后每1~3个月随访,观察直肠并发症及治疗。结果89例随访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6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雄激素全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90例,术后每1~3个月随访,观察直肠并发症及治疗。结果89例随访1~55个月,平均22个月。直肠并发症Ⅰ、Ⅱ、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11.2%(10/89)、6.7%(6/89)、0%及2.2%(2/89)。Ⅰ、Ⅱ级16例观察及对症治疗,半年后症状逐渐减轻。Ⅳ级2例,1例因直肠炎在外院行多次检查和治疗,1例合并重度糖尿病,采用结肠腹壁造口,结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病情好转。结论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一般采用观察及对症治疗,病情有自限性,不要盲目过度检查及治疗,对合并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以减少尿道直肠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25粒子植入 尿道直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郁泽宇 余辉 +4 位作者 刁崚峰 尤然 冷斌 徐清宇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疫细胞数差值(ΔX)。采用X-tile软件计算ΔX最优截断值,并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01.0±32.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ACE治疗、术前ALT、术前AST、Δ淋巴细胞、ΔCD3+T细胞、ΔCD8+T细胞、Δ自然杀伤细胞(NK)、Δ调节性T细胞(Treg)与OS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Δ淋巴细胞(P=0.007)、ΔTreg(P=0.038)是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OJ患者Δ淋巴细胞≥0.237或ΔTreg≥0.21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可能获得更长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职业防护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瑞仙 王成峰 +3 位作者 徐波 孙跃民 金大伟 耿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9期2303-2304,共2页
[目的]探讨125I植入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护理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通过测量接受125I植入术治疗病人,观察不同时间、距病灶不同距离的辐射强度和护理该类病人护士的个人累积辐射剂量。[结果]125Ⅰ粒子源辐射的射线大多作用在病人体内;... [目的]探讨125I植入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护理的职业防护问题。[方法]通过测量接受125I植入术治疗病人,观察不同时间、距病灶不同距离的辐射强度和护理该类病人护士的个人累积辐射剂量。[结果]125Ⅰ粒子源辐射的射线大多作用在病人体内;护士的个人累积辐射剂量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结论]护士在护理125I植入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病人时,应注意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保持安全距离和屏蔽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胰腺癌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技术辅助^(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松波 雷媛 代安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1例高龄直肠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行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姑息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后患者左肩部疼痛评分从7~8分降至2~3分,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6d。提出治疗前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 对1例高龄直肠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行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姑息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后患者左肩部疼痛评分从7~8分降至2~3分,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6d。提出治疗前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模拟定位护理等,术中密切监测病情、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放射治疗局部皮肤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健康指导等,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直肠癌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 125i粒子植入术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前列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丛冰 周玉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对 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术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 ,危险性低 ,创伤小的优势 ,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 ,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 ,促进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肝癌患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屈佳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m),使患者肿瘤内的粒子分布符合TPS计划。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超声和CT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门区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腹壁切口转移
16
作者 孙柏 王浩 +3 位作者 王超 羌伟光 袁野 石红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评估^(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腹壁切口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壁切口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17例患者,17处... 目的评估^(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腹壁切口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壁切口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17例患者,17处病灶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规划,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病灶局部控制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腹壁切口转移17处病灶均在CT引导下成功植入^(125)I粒子共372粒,平均21.9粒/处,处方剂量100 Gy/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9.8个月。首次治疗后3个月CT扫描结果显示17处病灶中,完全缓解3处,部分缓解6处,病灶稳定7处,进展1处,局部控制率为94.1%。术后第6、12个月局部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3.6%、33.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0%、50.0%。术前8例存在局部疼痛,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6例,4例NRS疼痛评分下降≥2分。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腹壁切口转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转移 胃肠道肿瘤 ^(125)i粒子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龚成鹏 张雅婧 +1 位作者 胡胜清 高再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难治性甲状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任文君 王泽阳 +4 位作者 黄欣 曹国辉 隋爱霞 赵静 张宏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纳入7篇RCT,498... 目的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纳入7篇RCT,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而进展(PD)明显低于单纯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放射性邻近器官坏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25i粒子植入术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中操作者辐射剂量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静 巴彩霞 +5 位作者 张苏 曹怀宇 石宝琪 窦慧青 赵如意 王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1251)粒子植入治疗术中不同操作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用热释光(TLD)元件作为测量工具,检测参与粒子操作手术的不同操作者(CT引导者、超声引导者、粒子植入者)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部位的辐射剂量水平,估算... 目的:分析和评价^(1251)粒子植入治疗术中不同操作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用热释光(TLD)元件作为测量工具,检测参与粒子操作手术的不同操作者(CT引导者、超声引导者、粒子植入者)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部位的辐射剂量水平,估算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当量剂量。结果:不同操作者间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当量剂量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且未超出《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结论:参与粒子植入术的不同操作者在本研究的工作强度下,眼晶状体当量剂量未超过ICRP最新推荐的眼晶状体剂量限值(20mSv),操作的手部位当量剂量也未超过手部剂量限值(500 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术 眼晶状体 操作手 甲状腺 当量剂量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洛铂方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靖 肖金成 +3 位作者 郑琳 康鑫鑫 朱文良 郭晨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6-902,共7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情况,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记录随访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有效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检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远处转移的发生率(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术后1、2和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68.6%、43.1%和3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2%、29.4%和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确切,与单纯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相比优势明显,能更有效的控制肿瘤转移,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25)i粒子植入术 中晚期肝癌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