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鱼共作对不同留茬高度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韦生宝 陈宇婷 +1 位作者 刘云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55,共10页
【目的】探究华南双季稻区稻鱼共作对不同留茬高度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再生稻-鱼共作系统的水稻栽培及茬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香优油丝’为供试再生稻品种,通过设置稻作模式(水稻单作和稻鱼共作)与再生稻的头季稻... 【目的】探究华南双季稻区稻鱼共作对不同留茬高度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再生稻-鱼共作系统的水稻栽培及茬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香优油丝’为供试再生稻品种,通过设置稻作模式(水稻单作和稻鱼共作)与再生稻的头季稻留茬高度(留茬高10和30 cm)双因素田间试验,探究稻鱼共作对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的再生季水稻的生长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高留茬处理下稻鱼共作的再生季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稻作模式和头季稻留茬高度对再生季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影响。稻鱼共作条件下再生季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较水稻单作分别显著提高了18.2%和53.2%,但穗粒数显著降低了17.9%,表明稻鱼共作通过提高再生季水稻群体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来弥补其穗粒数的不足,从而提高再生季水稻的产量。头季稻收获的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再生季水稻齐穗期的叶片氮含量。头季稻成熟期根的玉米素核苷含量与成熟期叶片氮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提高头季稻成熟期叶片氮含量可能有利于增加其根部玉米素核苷含量,从而间接促进再生季水稻腋芽的萌发。【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华南双季稻区若发展再生稻单作生产,头季稻收割时宜采取低留茬(10 cm)处理,若采取再生稻-鱼共作生产,头季稻收割时宜采取高留茬(30 cm)处理,这样有利于促进后续再生季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作 再生稻 留茬高度 玉米素核苷 产量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李春喜 赵广才 +2 位作者 代西梅 姜丽娜 尚玉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3-968,共6页
用 EL 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 6个品种和 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小麦分蘖动态与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小麦分蘖节 IAA、 (... 用 EL 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 6个品种和 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小麦分蘖动态与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小麦分蘖节 IAA、 ( ZR+Z)含量有显著差异 ,且内源 IAA、 ( ZR+Z)的含量 ,尤其是二者间的比值与分蘖数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分蘖力强的品种冬前 IAA/ ( ZR+Z)比值显著低于分蘖力弱的品种。种植密度越小 ,其 IAA/ ( ZR+Z)值越低 ,单株分蘖数越高 ;反之 ,种植密度越大 ,其 IAA/ ( ZR+Z)值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 吲哚乙酸 玉米素核苷 玉米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被引量:71
3
作者 杨建昌 彭少兵 +2 位作者 顾世梁 R. M.Visperas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42,共8页
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含籼/粳杂交组合、新株型品系)结实期强、弱势 粒和根系中玉米素(Z)与玉米素核昔(ZR)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籽粒中Z+ZR含量在开 始灌浆时很低,随灌浆进程Z+ZR含... 在水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含籼/粳杂交组合、新株型品系)结实期强、弱势 粒和根系中玉米素(Z)与玉米素核昔(ZR)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籽粒中Z+ZR含量在开 始灌浆时很低,随灌浆进程Z+ZR含量增加,达到峰值(强势粒在花后9~15d,弱势粒在花后12~ 21d)后迅速下降。根系中Z+ZR含量在抽穗时就很高,在花后3~9d达最高值。籽粒和根系中Z+ZR 含量以及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品种的结实特性有关。一般籽粒充实较好、灌浆速率大的品种,灌浆前期 (花后3~12d)Z+ZR含量较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早。灌浆前期籽粒和根系中Z+ZR含量、灌浆期的平 均含量以及最高含量与谷粒充实率、饱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 关。抽穗期用 NaN3处理根系,根系和籽粒中 Z+ZR含量、谷粒充实率和粒重下降,用 10-6mol/L玉 米素处理,结果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水稻的灌浆状况受根系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Z+ZR)的调控, 提高灌浆期特别是灌浆前期根系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籽粒充实度一个有 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素 玉米素核苷 根系 籽粒灌浆 结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胁迫下两种水稻不同生育期玉米素核苷含量动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井兰 仇正华 +3 位作者 吴进才 王鹏 于建飞 王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2,共7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_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研究了在褐飞虱胁迫下镇稻2号(粳稻)和协优63(籼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叶片和根中玉米素核苷(zeatinriboside,ZR)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镇稻2号抽穗期ZR含量变化比灌浆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_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研究了在褐飞虱胁迫下镇稻2号(粳稻)和协优63(籼稻)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叶片和根中玉米素核苷(zeatinriboside,ZR)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镇稻2号抽穗期ZR含量变化比灌浆期对褐飞虱侵害更为敏感,密度分别为15、30、60、12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水稻抽穗期3、6、9天后,叶片和根中ZR含量显著下降;灌浆期除各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根部ZR含量显著下降外,其他处理根和叶片中ZR含量下降不明显。协优63抽穗期受褐飞虱侵害后体内ZR的变化不同于镇稻2号,密度分别为15、30、60头株的褐飞虱侵害3天后,叶片中ZR含量明显升高;在灌浆期,除30、60、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6天和120头株褐飞虱密度侵害9天叶片中ZR含量有显著增加外,其他处理变化不明显。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密度褐飞虱侵害下对根和叶片中ZR含量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品种 根系 叶片 玉米素核苷 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幼叶脱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和ABA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军生 李春瑶 +1 位作者 梁倩华 杨继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甘蔗幼叶片,叶鞘和幼茎在含有2.4-D的培养条件下脱分化的情况有明显差异。它们除了在形态学上有区别外,这三种材料原有的细胞分裂素和ABA的水平明显不同。在幼叶片脱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和ABA的水平也发生了明显变... 甘蔗幼叶片,叶鞘和幼茎在含有2.4-D的培养条件下脱分化的情况有明显差异。它们除了在形态学上有区别外,这三种材料原有的细胞分裂素和ABA的水平明显不同。在幼叶片脱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和ABA的水平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我们认为在甘蔗组织培养中2.4-D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引起培养物中某些生理生化过程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甘蔗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催花对凤梨‘丹尼斯’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段九菊 曹冬梅 +2 位作者 王丽萍 张超 王云山 《农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9-56,共8页
为了探讨凤梨开花的生理机制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凤梨‘丹尼斯’为试材,研究乙炔催花对其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炔催花7天后诱导‘丹尼斯’进入花芽分化状态,其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 为了探讨凤梨开花的生理机制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凤梨‘丹尼斯’为试材,研究乙炔催花对其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炔催花7天后诱导‘丹尼斯’进入花芽分化状态,其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萼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生长点及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而玉米素核苷(ZRs)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原基分化期呈现出2次显著增加,赤霉素(GAs)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下降,从而引起ABA/GAs、ZRs/GAs、ZRs/IAA比值在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增加。因此,高水平的ZRs含量、ABA/GAs、ZRs/GAs、ZRs/IAA比值以及低水平的GAs含量有利于凤梨‘丹尼斯’花芽分化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丹尼斯’ 花芽分化 IAA GAs ABA z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毛状根中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家宜 向德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通过Ri质粒遗传转化药用植物甘草后所获得的毛状根中之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在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1/2 M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的甘草毛状根中IAA、ZRs、iPAs的含量大大富于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生长缓... 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通过Ri质粒遗传转化药用植物甘草后所获得的毛状根中之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在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1/2 M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的甘草毛状根中IAA、ZRs、iPAs的含量大大富于在同样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的甘草实生苗根中的含量,说明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高含量是甘草毛状根生长迅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毛状根 植物 生长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对太子参块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晨 周涛 +4 位作者 郑伟 李军 肖承鸿 龚安慧 江维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41-2147,共7页
【目的】分析外源赤霉素(GA3)对太子参块根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变化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太子参块根膨大发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盆栽的太子参幼苗分成4组,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根灌150 mg/L GA3(GA3处理组)、20... 【目的】分析外源赤霉素(GA3)对太子参块根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变化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太子参块根膨大发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盆栽的太子参幼苗分成4组,其中3个处理组分别根灌150 mg/L GA3(GA3处理组)、20 mg/L多效唑(PBZ)(PBZ处理组)和150 mg/L GA3+20 mg/L PBZ(GA3+PBZ处理组)激素溶液各200 mL,对照组根灌等量清水,在不同块根发育期采集块根样品。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处理时间太子参块根中内源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TK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在整个块根发育期,3个处理组太子参块根中的ZR含量总体高于对照组,且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从膨大初期到成熟期ZR含量均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外源GA3和PBZ均能促进ZR含量的升高。在GA3处理组中,A-IPT1基因的表达量在膨大初期较对照组高,随着块根的膨大,其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直至成熟期低于对照组;tRNA-DMATase基因的表达量在膨大初期较对照组低,随后不断上升高于对照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A-IPT2基因的表达量在整个太子参块根发育期略高于对照组,而CYP735A、CKX1和CKX2基因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在PBZ处理组中,A-IPT1、tRNA-DMATase和CKX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GA3处理组相反。GA3+PBZ处理组A-IPT2、CYP735A、CKX1和CKX2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且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似。外源GA3可上调A-IPT1和tRNA-DMATase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CYP735A、CKX1和CKX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ZR含量测定结果可推测CTK在块根膨大初期合成反式玉米素(tZ),而在成熟期合成顺式玉米素(c Z)。【结论】GA3调控CTK的合成和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GA3抑制太子参块根膨大,可能与不同发育时期CTK的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赤霉素(GA3) 细胞分裂素(CTK) 玉米素核苷(zr) 代谢关键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域限制栽培对桃花芽分化进程中碳氮比及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庞钰洁 陶宁颖 +4 位作者 竺啸恒 陈心源 王莉 张望舒 贾惠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3-1373,共11页
【目的】明确根域限制栽培对桃树花芽分化的影响。【方法】2017年以普通桃‘圆梦’为试材,对花芽分化进程与叶片及芽碳氮含量和激素含量积累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随着长果枝花芽着生位置向基部靠拢,花芽进入形态分化的时间越早,... 【目的】明确根域限制栽培对桃树花芽分化的影响。【方法】2017年以普通桃‘圆梦’为试材,对花芽分化进程与叶片及芽碳氮含量和激素含量积累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随着长果枝花芽着生位置向基部靠拢,花芽进入形态分化的时间越早,分化进程也越快;根域限制栽培一次枝长果枝基部6月16日前后花芽逐渐开始分化,比常规栽培早2周左右;伴随着生长进程叶片总氮量不断降低,C/N逐渐上升,根域限制栽培的花芽分化速度和成花率明显较常规栽培提高;花蕾原基分化初期转向末期时高水平的ZR含量和花萼分化期开始时ABA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芽体形态分化,促进成花。【结论】相对较高的C/N能提早花芽分化时间,适当高水平的ZR和ABA有利于芽体形态分化的持续进行,因此根域限制栽培花芽分化速度快、成花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限制 花芽分化 碳氮比 玉米素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