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漳州平和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
1
作者 徐学荣 李丽容 +1 位作者 王丹 林玲玲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柚产业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支柱产业,为分散当地柚生产的经营风险,基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1985−2022年柚产量及对应年份3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天气数据,将柚单产数据分解成趋势单产和气象单产,并调整单产数据使其转化到2024年的生产力... 柚产业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支柱产业,为分散当地柚生产的经营风险,基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1985−2022年柚产量及对应年份3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天气数据,将柚单产数据分解成趋势单产和气象单产,并调整单产数据使其转化到2024年的生产力水平下的单产,选用核密度估计法拟合该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用于纯费率厘定;而后利用调整后单产数据和天气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显著的天气指数。结果显示:4月中下旬降雨量指数与调整后单产的线性关系最为显著。对于2024年约定的保障产量51000 kg·hm^(−2)和保险价格2.8元·kg^(−1),即每667m^(2)保险金额为9520元,厘定纯费率为4.0191%、保险费率为4.6220%;对于降雨量指数RI的保险赔付触发值160 mm以及RI的8个分级赔付区间,分别计算得到了对应的赔付事件发生概率,并给出了对应的赔付金额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指数保险 柚单产 降雨量指数 费率厘定 保险赔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三萜灵芝新菌株‘沪农灵芝5号’的选育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宝珠 张劲松 +5 位作者 冯杰 周帅 冯娜 刘艳芳 吴友根 唐传红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选育高产三萜灵芝(Ganoderma lucidum)新品种,以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的‘沪农灵芝1号’(H 1)和三萜含量高、抗杂菌能力弱的‘灵芝G 8’(G 8)为亲本,将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进行杂交,从130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菌丝长势较好的25个杂... 为选育高产三萜灵芝(Ganoderma lucidum)新品种,以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的‘沪农灵芝1号’(H 1)和三萜含量高、抗杂菌能力弱的‘灵芝G 8’(G 8)为亲本,将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进行杂交,从130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菌丝长势较好的25个杂交菌株,并对其进行栽培试验,考察菌包成品率、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及子实体三萜含量,从中筛选出杂交菌株Z18。与亲本G8相比,Z18菌包成品率提高66.67%、生物学效率提高22.54%;与亲本H1相比,Z18子实体中三萜含量提高51.26%。ERIC-PCR分析结果显示,Z18与亲本存在遗传差异。Z18达到新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定名为‘沪农灵芝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单核菌株 杂交 三萜含量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菜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被引量:87
3
作者 张树杰 王汉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22,共9页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我国油菜生态环境和油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冬油菜潜在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传统的油菜生产格局发生改变,体现出明显的"东减、北移、西扩"特征;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极端气候...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我国油菜生态环境和油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冬油菜潜在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传统的油菜生产格局发生改变,体现出明显的"东减、北移、西扩"特征;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油菜单产增加趋势减缓,油菜生产的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根据当前油菜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整合育种和栽培措施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产 气温 降水量 种植面积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特征演变格局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路路 张悦国 +2 位作者 刘瑞卿 许皞 陈亚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基于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灰色关联对河北省近20a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动态演变格局及动因进行探索。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单产总体差异和不同耕作区间差异... 基于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灰色关联对河北省近20a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动态演变格局及动因进行探索。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单产总体差异和不同耕作区间差异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不同耕作区内差异则出现分异。(2)区域粮食单产整体呈空间集聚下降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粮食生产核心区集聚度出现分异。(3)灰色动态关联分析表明,农业方面投入变化是单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ESDA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区域粮食单产地域格局时空变换特征,有效测度区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和异常,为该区域进行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单产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空间自相关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树杰 张春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9-1754,共6页
近年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二是年降水总量有增加趋势,但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三是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四是CO_2浓度持续升高;五是日照时数缩短明显。受其影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显著增加... 近年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二是年降水总量有增加趋势,但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三是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四是CO_2浓度持续升高;五是日照时数缩短明显。受其影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显著增加,特别是冬油菜,有明显的"北移、西扩"趋势,这与气温升高引起作物种植北界北移有关。尽管我国油菜的单产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其与气象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由极端气候引起的农业灾害显著增加,油菜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因此,提高综合抗逆能力、促进稳产是油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极端气候事件 种植面积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建设中重塑坡面单元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奚成刚 杨成永 许兆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2,61,共6页
本文通过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铁路工程建设中各主要坡面单元的产流产沙情况与原始坡面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坡面产流:施工营地>路堑边坡>>施工便道原始地面;(2)坡面产沙:路堑边坡>>施工便道>... 本文通过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的方法,对铁路工程建设中各主要坡面单元的产流产沙情况与原始坡面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坡面产流:施工营地>路堑边坡>>施工便道原始地面;(2)坡面产沙:路堑边坡>>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原始地面。同时对工程中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1)工程中重塑坡面单元上的产流主要受坡度和坡面土层的密实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坡面土壤前期含水量亏缺程度则是影响产流时间的关键因素;(2)重塑坡面单元上的侵蚀程度主要受坡面土层密实度、坡度以及受人为干扰土层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 重塑坡面单元 产沙规律 水土流失 单位降雨侵蚀量 产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单产是解决木薯燃料乙醇原料问题的出路 被引量:8
8
作者 黎贞崇 李军 韦昌联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简述了世界木薯主产区和中国木薯主产区的生产概况,分析了提高木薯单产的可行性,提出了推广良种,因地施种,机械深耕深松,木薯茎秆粉碎还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和间作,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推进"农民参与式"或"公司... 简述了世界木薯主产区和中国木薯主产区的生产概况,分析了提高木薯单产的可行性,提出了推广良种,因地施种,机械深耕深松,木薯茎秆粉碎还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和间作,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推进"农民参与式"或"公司+金融+科技+农户"模式等提高木薯单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单产 可行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7
9
作者 段健 徐勇 徐小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1-388,共8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是否会引起区域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利用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县级单元人口、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采用分级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时空分异特征,运用对数平均...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是否会引起区域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利用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县级单元人口、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采用分级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时空分异特征,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探讨不同时期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分别达4.45×10~7 t和396.53 kg,分别为1985年的1.97,1.39倍;粮食生产空间分布不平衡,284个县级单元之间粮食产量相差较大,1985—2015年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呈现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转移趋势;粮食生产主要依靠单产支撑,1985—2015年粮食增产2.19×10~7 t,其中单产贡献率达94.25%,面积贡献率仅5.75%,但近几年单产贡献率下降应引起重视。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的认识,为区域制定粮食生产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粮食生产 空间格局 单产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平 上官周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5-251,共7页
基于移动平均法,应用陕西省近31 a粮食产量数据对其未来10 a粮食综合生产潜力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单产提升幅度较小,年均每公顷增长46.2 kg;粮食总产上升缓慢,年均增长10万t;在粮食产量构成中,小麦产量及其比例下降,玉... 基于移动平均法,应用陕西省近31 a粮食产量数据对其未来10 a粮食综合生产潜力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单产提升幅度较小,年均每公顷增长46.2 kg;粮食总产上升缓慢,年均增长10万t;在粮食产量构成中,小麦产量及其比例下降,玉米产量及其比例上升,水稻与大豆产量及其比重变化较小;各粮食作物单产均稳步提升;人口持续增长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缓慢的关键制约因子。结合陕西省粮食生产现状,从人口、耕地保育、节水农业、科技与财政投入、粮食储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粮食综合潜力开发的未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平均法 粮食生产潜力 气象产量 粮食单产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粮食单产通道模式及施肥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红英 侯彦林 +2 位作者 周永娟 赵慧明 曲文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408-410,共3页
以辽宁省1949-2005年粮食单产为原始数据,引入产量通道概念分析了辽宁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1980-2005年辽宁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施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单产通道对分析单产的变化趋势辅助作用... 以辽宁省1949-2005年粮食单产为原始数据,引入产量通道概念分析了辽宁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1980-2005年辽宁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施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单产通道对分析单产的变化趋势辅助作用很强;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氮钾肥用量持续增加,磷肥用量有所下降,复肥用量呈大幅度增加;农用化肥施用一定程度上推动粮食单产的提高,但无法改变气候等外界条件引起的粮食单产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粮食单产 产量通道 施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50年ET_0变化对棉花单产和灌溉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文波 吴普特 耿宝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石河子垦区ET0。结果表明,50年来ET0整体呈上升趋势,按照气候变化的特点划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ET0的相关性弱于第二阶段,1987年后ET0递增趋势明显。ET0与棉花单产的关系在第二阶段明显强于第一阶... 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石河子垦区ET0。结果表明,50年来ET0整体呈上升趋势,按照气候变化的特点划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ET0的相关性弱于第二阶段,1987年后ET0递增趋势明显。ET0与棉花单产的关系在第二阶段明显强于第一阶段,ET0与灌溉水量也呈正相关。结合Thornthwaite-Memorial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与棉花单产的关系也有类似结果,即1987年后气候变化对棉花单产有明显促进作用,棉花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棉花单产 ET0 气候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7
13
作者 袁永 屠世浩 +3 位作者 陈忠顺 张村 王沉 王文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共17页
薄煤层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20%,受狭小采掘空间等特殊条件制约,薄煤层开采效益差、智能化水平低,产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0%。基于薄煤层多样性赋存条件和提高工作面单产、卸压效果与采出率的不同开采需求,将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需求分为3... 薄煤层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20%,受狭小采掘空间等特殊条件制约,薄煤层开采效益差、智能化水平低,产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0%。基于薄煤层多样性赋存条件和提高工作面单产、卸压效果与采出率的不同开采需求,将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需求分为3类:薄煤层长壁智能化综采、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和薄煤层高采出率开采技术。系统分析了我国薄煤层矿井开采设计、长壁综采装备、智能化开采技术、半煤岩巷道掘进和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3类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①在长壁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放大采区(面)尺寸、降低采掘高度的立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薄煤层开采方法、设备配套等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研制了大功率、矮机身半煤岩快速掘进机及其支护机具和矮型化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发了“基于煤层条件精准探测预设割煤轨迹+三机协同控制+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开采技术;②在高瓦斯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方面,揭示了卸压开采的应力-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长壁面极限卸压采厚与钻采面卸压增透合理参数确定方法,研发了基于瓦斯浓度调控的智能割煤技术;③在提高薄煤层采出率方面,研发极薄煤层的长壁综采自动化技术和五钻头自动换钻螺旋钻采煤机,开发了不同种类的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提高薄煤层采掘装备的适应性和控制精度,构建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将是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智能开采 增产 卸压增透 采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水管理方式对蔬菜田N2O释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黄丽华 沈根祥 +3 位作者 顾海蓉 钱晓雍 施兴荣 Maria L.Gullino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9-1324,共6页
通过田间静态箱监测和DNDC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崇明岛东滩蔬菜田在常规肥水管理和精确滴灌施肥方式下N2O的排放情况,从排放特征、全年通量、单位氮肥N2O损失率以及单位作物产量排放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旱田土壤N2O... 通过田间静态箱监测和DNDC模型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崇明岛东滩蔬菜田在常规肥水管理和精确滴灌施肥方式下N2O的排放情况,从排放特征、全年通量、单位氮肥N2O损失率以及单位作物产量排放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旱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土壤和作物养分平衡管理的精确滴灌施肥技术,由于减少了氮肥施用量并改进了肥水分配方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在保持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减少了N2O的排放。与常规肥水管理方式相比,滴灌施肥区2006年和2007年的N2O排放通量分别减少6.2和6.8kgN·hm-2·a-1,单位氮肥N2O损失率明显降低,2006年和2007年单位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53.2%和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滴灌施肥 DNDC模型 单位氮肥N2O损失率 单位产量N2O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禹明甫 祁峰 李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446-7447,共2页
为了明确栽植密度对杏李”恐龙蛋”早期产量和生产的影响。设置行株距分别为2m×2m、3m×1.5m、3m×2m、4m×1.5m、4m×2m于2001-2006年进行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苗木定植后第2-3年行株距2m×2m和3m&... 为了明确栽植密度对杏李”恐龙蛋”早期产量和生产的影响。设置行株距分别为2m×2m、3m×1.5m、3m×2m、4m×1.5m、4m×2m于2001-2006年进行杏李“恐龙蛋”栽植密度试验。苗木定植后第2-3年行株距2m×2m和3m×1.5m处理单位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定值后第4-5年就出现树冠内膛郁闭的问题,红点病等病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单位产量明显低于3m×2m、4m×1.5m和4m×2m处理。在定植后第6年,行株距4m×2m和3m×2m处理单位年产量和6年累计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杏李红点病等病情指数较低。合理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是杏李恐龙蛋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株距4m×2m和3m×2m是杏李恐龙蛋比较适宜的密度栽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恐龙蛋” 密度对比试验 单位面积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湖北省水稻产量变动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毅 李晶晶 +1 位作者 龚长东 田小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953-3955,3960,共4页
[目的]分析1990~2009年湖北省水稻产量变动及其原因,以期找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的技术途径。[方法]采用湖北省农业基本统计资料,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和生产农情分析资料等,对湖北省1990~2009年的水稻及其不同季节类型的总产、单产、播种... [目的]分析1990~2009年湖北省水稻产量变动及其原因,以期找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的技术途径。[方法]采用湖北省农业基本统计资料,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和生产农情分析资料等,对湖北省1990~2009年的水稻及其不同季节类型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等变动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湖北近20年水稻总产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年份波动起伏较大,近期总体回归平稳。水稻单产整体上有所上升,但增长幅度较小,其中中稻呈上升趋势而早、晚稻平稳下降;不同年际间单产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以早稻波动最大,中稻部分年份波动大但总体较稳定,晚稻波动较小。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总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的条件下,双季稻面积逐渐减少而中稻面积逐渐上升,近年渐趋于稳定。总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减少;而单产的变化与波动则主要受制于气候、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种植面积的总体变化主要受作物的比较经济效益、国家政策和耕地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面积的变动可能与栽培风险、劳力和国家政策相关。[结论]稳定种植面积是确保湖北水稻总产稳定的首要措施,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培育高产、多抗品种和研究抗灾栽培技术是减少产量年际间波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总产 单产 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潜力预测的我国小麦单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承智 李莎莎 梁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323-16325,共3页
从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历年单产演变趋势、农作制区划潜力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小麦单产不同时期最高增产幅度:光能利用率潜力、历年产量演变趋势外推潜力、AEZ(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的我国小麦单产潜力,指出我国不同时期小麦单产的最高年... 从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历年单产演变趋势、农作制区划潜力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小麦单产不同时期最高增产幅度:光能利用率潜力、历年产量演变趋势外推潜力、AEZ(农业生态区划)模型计算的我国小麦单产潜力,指出我国不同时期小麦单产的最高年增幅为:1991年以前10%;1996年以前9%;2000年以前8%。任何高于以上增幅的小麦品种或栽培技术都只能是局部推广的或有统计误差的。这对指导我国小麦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潜力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县域粮食单产的增长趋势及其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进勇 高旺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5,共4页
建国以来黄淮海平原粮食单产持续增长,近年来仍然高于全国同期单产增速。尽管个别高 产区单产年均增长率下降,但广大中低产区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仍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全区 粮食单产的增长潜力在于对广大中低产区的投入改造,而生... 建国以来黄淮海平原粮食单产持续增长,近年来仍然高于全国同期单产增速。尽管个别高 产区单产年均增长率下降,但广大中低产区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仍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全区 粮食单产的增长潜力在于对广大中低产区的投入改造,而生产条件的改善可明显增强粮食单产年 际间增长的稳定性。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粮食单产 增长趋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生产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鲁韦坤 周云 +1 位作者 范丹华 徐梦莹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为了解云南省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种植状况,利用云南省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1949—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近年来云南分县的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甘蔗产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单产的空间分布情况,... 为了解云南省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种植状况,利用云南省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1949—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近年来云南分县的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甘蔗产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单产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期为云南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生产 种植面积 总产量 单产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灰色模型在农作物单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义坤 龚灏 +1 位作者 任鹏 朱爱红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07-109,共3页
从单点灰色模型入手,通过扩展,导出多变量灰色模型,根据已知过去几年数据建立灰色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为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多变量灰色模型 相关因素 农作物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