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当前中美“脱钩论”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傅梦孜 付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41,共9页
"脱钩"似乎成为时下中美关系叙事的高频用词。有舆论甚至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加剧背景下,中美关系或将进入全面"脱钩"阶段。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也势必对... "脱钩"似乎成为时下中美关系叙事的高频用词。有舆论甚至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加剧背景下,中美关系或将进入全面"脱钩"阶段。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脱钩"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也势必对现存国际秩序乃至全球化走向形成重大冲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大变局"中,如何看待、评估中美关系的走向?中美"脱钩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在某些领域,如航天、5G通信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具引领性的高科技领域,中美之间存在并行甚至加剧彼此独立发展的势态前景,但全经济、全金融脱钩亦是美国不情愿看到的前景,而且时下并不具备全面"脱钩"甚至重回冷战时期"两个平行世界"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可以从最坏处着想,但不排除争取最好结果的任何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脱钩论" 百年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21
2
作者 庞金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1,共11页
受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发展、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升级、全球秩序格局结构性变迁,政治传播跨越性变革、公民价值观念根本性扭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世界处于近百年来从未经历的大变局。进入21世纪,欧美各国的民主政治遭遇重重危机:政党... 受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发展、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升级、全球秩序格局结构性变迁,政治传播跨越性变革、公民价值观念根本性扭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世界处于近百年来从未经历的大变局。进入21世纪,欧美各国的民主政治遭遇重重危机:政党政治乱象横生,极端政治普遍流行,多元文化主义陷入困境,社会分裂危机加剧,国家极化趋势明显。面对百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开放、科技兴国、大国外交等战略,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打造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方案 经济全球化 地缘政治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智库使命和智库建设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志强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变局构成及其变化特点和趋势走向、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及其内涵和影响因素等,观察变局下世界格局结构与国际秩序规则调整重塑提出的战略研究需求,分析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面临的...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变局构成及其变化特点和趋势走向、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及其内涵和影响因素等,观察变局下世界格局结构与国际秩序规则调整重塑提出的战略研究需求,分析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与使命任务,提出我国智库核心能力体系与业务发展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出路。[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文献阅读和大量深度思考和思维创新,归纳总结出关键的认识与观点。[结果/结论]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6个方面的变局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推动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及其内容和影响。分析了我国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新环境与新使命任务,提出了智库核心能力体系与业务发展体系的建设模式。研究认识对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发展有重要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智库使命 智库建设 智库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道路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森垚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8-121,共4页
空间和时间是把握事物生成的基本维度,这要求我们用世界眼光、历史视野去研判百年变局。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政策制度的三次转向,结合当前欧美系统性危机,表明自由主义正面临限度和调整;与此同时,伴随资本积累中心的金融扩张及其产生的混... 空间和时间是把握事物生成的基本维度,这要求我们用世界眼光、历史视野去研判百年变局。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政策制度的三次转向,结合当前欧美系统性危机,表明自由主义正面临限度和调整;与此同时,伴随资本积累中心的金融扩张及其产生的混乱与变动,现代世界体系面临重建局面。变局即机遇,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下,中国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由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个大局”来看中国与世界的协同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冬雪 刘际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两个大局”是中国与世界协同演进关系的一体两面。从全球生产格局变动、国际权力结构调整、国际制度建设变迁、国际价值观念体系演变等四重维度来看,中国的复兴既得益于对世界秩序的高度融入,也是当前世界秩序转型的重要变量。世界百... “两个大局”是中国与世界协同演进关系的一体两面。从全球生产格局变动、国际权力结构调整、国际制度建设变迁、国际价值观念体系演变等四重维度来看,中国的复兴既得益于对世界秩序的高度融入,也是当前世界秩序转型的重要变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创造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现实挑战。中国必须稳固与世界的协同演进关系,防范“脱钩”危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在国内层面,应当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自身战略承载力;在国际层面,应当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增进世界秩序的稳定性。同时,还应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将国际挑战与外部压力转化为国家建设的内在动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大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业革命:超越智能工业化——百年变局视域下的智能化道路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1,共8页
审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之间的关系,即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其导向一种是“继续工业革命”视域下以人工智能为中心,掀起机器人大生产运动,但不改变人类劳动性质,只带来技术性产业浪潮;另一种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以人类智力为中心... 审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之间的关系,即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其导向一种是“继续工业革命”视域下以人工智能为中心,掀起机器人大生产运动,但不改变人类劳动性质,只带来技术性产业浪潮;另一种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以人类智力为中心,彻底改变人类劳动性质,带来产业社会大革命浪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人工智能服务和支撑人类智力大生产体现为智创劳动工具化;人工智能催生智创生产方式体现为“智创-智研-智造”产业链;智能工业化向智业革命跃变体现为智业-工业-农业新业态。全球化进程面临“继续工业革命”和“超越工业化”两种发展机遇的抉择,我们应以人类智力创造为中心,把智力活动本身转变为正规的社会化大生产,开辟更大更具决定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智创 智业 产业链 社会化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百年变局中的“时”与“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维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3-41,共9页
研判当今中国的时与势,离不开对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或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的正确认识。中国的复兴,并非追求所谓"世界性权力",而是追求免于被世界上任何外部权力干涉的自由。当今的中国,为了保障这种自由,有必要让经济社会率... 研判当今中国的时与势,离不开对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或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的正确认识。中国的复兴,并非追求所谓"世界性权力",而是追求免于被世界上任何外部权力干涉的自由。当今的中国,为了保障这种自由,有必要让经济社会率先进入更高维度的三维形态,或至少不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围堵和"规锁"之下止步于或被推回至二维经济形态,这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具体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在于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成为更好的中国"。时在我一边,主要表现在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使命和伟大领袖及人民齐聚在百年变局的关键阶段,这为成就现代化强国这一伟大事业提供了难逢的历史契机。势在我一边,具体表现在当前的中国顺应了社会主义复兴的大势、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势以及东方文明复兴的大势,正乘势而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与“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三维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下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50,共9页
中美关系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尽管美国为维护世界霸权地位,力图通过经贸摩擦、结盟对抗以及推行西方价值等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与打压,但因中国积极融入现有国际秩序,加大市场开放力度,结伴不结盟,主张发展模式与理念的多... 中美关系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尽管美国为维护世界霸权地位,力图通过经贸摩擦、结盟对抗以及推行西方价值等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与打压,但因中国积极融入现有国际秩序,加大市场开放力度,结伴不结盟,主张发展模式与理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使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冷战思维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对中美关系与世界发展发生影响。可以预期,未来中美关系仍将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继续向前推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中美关系 相互依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
9
作者 程极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共4页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期间,世界经济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格局出现变化,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发生了变革,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期间,世界经济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格局出现变化,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发生了变革,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走出了新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头10年 世界经济 重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斌 郭达 郭文芹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9,共10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中国坚持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建设新型开放大国赢得主动,并要求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海南需要客观分析内外形势和机遇挑战,并抓住机遇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新时期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的公共外交平台以及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海南自由贸易港 重要开放门户 机遇与挑战 中国—东盟 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辩证法审视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对人类社会历史所处发展阶段与历史方位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是我们进行伟大事业的实践前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和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外部发展环境的战略判断和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原创贡献。对“... 对人类社会历史所处发展阶段与历史方位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是我们进行伟大事业的实践前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和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外部发展环境的战略判断和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原创贡献。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和分析要突破事实描述进而深入到理论反思的层面,即用一种历史的、辩证的视角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来说,就是要认识其必然性与阶段性、应然性与实然性、客观性与能动性、肯定性与否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历史辩证法为认识工具和研究视角,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和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四个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历史辩证法 战略定力 四个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文明倡议的三重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圣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共5页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 全球文明倡议在中国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明价值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互鉴、包容,既注重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关注不同文明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作为文明友好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间友好相对与和平共处,为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与价值遵循。作为文明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蕴含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享发展等众多文明发展新理念。总的来说,全球文明倡议表达了不同文明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人类文明的整体高度与根本利益出发对不同文明提出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学界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综述 被引量:41
13
作者 朱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2,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上所提出的纵观国际局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见解,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如何理...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上所提出的纵观国际局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见解,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同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如何理解和阐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思想,并使之成为指导我们工作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战略性论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和思想界正在兴起一场大讨论。在认识和领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思想的同时,避免误读和误判,是国内思想理论战线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球治理结构 战略机遇期 思想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向何处去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7,共9页
正确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种变局是怎样的变局?它正在把世界引向何处?作者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在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地... 正确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种变局是怎样的变局?它正在把世界引向何处?作者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在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地位正在上升,初步进入国际分工引领者行列,而传统的大国作用正在相对下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正是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重要的经济基础。这种大变局只是一种温和的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与秩序的再调整,不是一种根本的世界秩序变革。在当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势力都在为世界秩序的再调整积极努力,以期使未来的世界秩序调整有利于自己。因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意味着世界自然走向公平、繁荣和进步,它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各种势力的力量对比,取决于各种势力的主观努力。在这种历史关头,中国既需要积极作为,推动世界秩序向安全、公正和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又需要有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意识,注意防范这一变动中潜在的各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秩序 国际政治经济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齐卫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2-29,共8页
百年大变局演进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之变表现为国际秩序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加深认识世界之变的特征,有助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推动国际秩序和格局的合理构建和健康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时代之... 百年大变局演进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世界之变表现为国际秩序和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加深认识世界之变的特征,有助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推动国际秩序和格局的合理构建和健康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时代之变表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现实中遭遇逆风逆流的冲击,加深认识时代之变的特征,有助于从时代主题的实践要求出发,在历史演进中自觉肩负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使命。历史之变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加深认识历史之变的特征,有助于增强历史自信,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世界命运,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文明的发展阶段。加深认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世界之变 时代之变 历史之变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下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提升:目标定位、限制因素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雪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13,158,159,共21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态势作用于中国崛起的外部战略环境,塑造着中国海上安全新的形势,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海洋因素”。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繁荣与可持续性,不仅需要较强威慑力的海上军事力量,也需要具有...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态势作用于中国崛起的外部战略环境,塑造着中国海上安全新的形势,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国家安全中的“海洋因素”。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繁荣与可持续性,不仅需要较强威慑力的海上军事力量,也需要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话语基于“命运共同体”逻辑讲好中国的“海洋故事”。中国的海洋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海上话语安全环境与全球海洋治理角色的重要变量。中国海洋话语权提升的维度涉及管控力、说服力与贡献力,利益层面的目标指向诉求表达与权益维护,价值层面的目标指向平等协作与互信互利,责任层面的目标指向制度补充与秩序完善。与此同时,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提升面临着来自场域环境、话语对象与海洋话语权本身的限制,中国独特的制度、发展道路与所处阶段也意味着中国从陆权大国成长为海权大国的过程将承受更大舆论压力。在此情况下,中国可多途径破旧立新以改善话语传播场域环境,分地施策采用差异化话语对象互动方式,强化过程以完善海洋话语权提升的系统环节,发挥优势并增强海洋话语传播的策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海洋强国 海洋话语权 海洋命运共同体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花了大量精力关注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过程。他们论述了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向大西洋再向太平洋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开辟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形成了越来越大的交往空间。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起因...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花了大量精力关注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过程。他们论述了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向大西洋再向太平洋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开辟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形成了越来越大的交往空间。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起因于资本转移,以产业转移为形式,过程中伴随着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的转移。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对于中国积极应对大变局,掌握大变局主动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掌握核心科技,促进技术升级;要推动产业梯度升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合理引导资本转移,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要建设海洋强国,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资本逻辑 国际产业转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制造业转型解析与日本经验借鉴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昕禹 杨明洪 吴晓婷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9,共11页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根基,是国家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制造业转型。然而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面临“过早衰退”“断链风险”“根基不稳”等多重挑战。如何才能破局?同为东亚国...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根基,是国家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制造业转型。然而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面临“过早衰退”“断链风险”“根基不稳”等多重挑战。如何才能破局?同为东亚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与中国有诸多相似性的日本提供了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模板。从日本制造业在石油危机时期成功转型的经验来看,针对制造业需求侧的政策操作相对有限,核心在于一系列针对制造业供给侧的改革手段。以邻为鉴,当代中国制造业转型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金融、教育、科技、行政等领域改革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供给侧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舞台中心角色变换与百年变局:历史逻辑与发展要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21,共9页
要准确把握百年变局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要求,必须深刻认识自世界历史形成以来世界舞台中心角色变化的基本历程、基本轨迹与基本逻辑。纵观18世纪60年代至1914年间英国崛起与称霸、一战至今美国崛起与称霸的基本轨迹,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要准确把握百年变局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要求,必须深刻认识自世界历史形成以来世界舞台中心角色变化的基本历程、基本轨迹与基本逻辑。纵观18世纪60年代至1914年间英国崛起与称霸、一战至今美国崛起与称霸的基本轨迹,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与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外,还包括教育、人才、科技因素,也包括政府管理效能、政治领导力因素。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可列出一个具象化的综合国力方程式,即综合国力=(教育+人才)×(科技+产业)×(政府效能+军事实力+政治领导力)×(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新时代要统筹好“两个大局”,必须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舞台中心角色 大国崛起 历史逻辑 百年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外交:进展、形态与挑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哲元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共15页
中国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外交形成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仅是中国外交中的一个新现象和新事物,也是国家间关系的一种新形态和新范式。从实质上讲,这是一种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紧密、全面与深入的双边合作关系。其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外交形成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仅是中国外交中的一个新现象和新事物,也是国家间关系的一种新形态和新范式。从实质上讲,这是一种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紧密、全面与深入的双边合作关系。其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成过程大致要经历四个步骤。中国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外交离不开先进外交理念的指引和正确外交原则的规范,这个理念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纲的当代中国外交理念体系,这个原则包括和平、平等、自主、包容、协商与共赢。中国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外交仍然在伙伴关系外交的范畴内,是在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中,对原有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补充和提升。从长远来看,它还面临着概念模糊、发展泛化、伙伴国内政外交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这四个方面的潜在挑战,对此,中国应未雨绸缪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命运共同体 伙伴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