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进峰 吴盛威 +1 位作者 花广如 吴自高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Bi-LSTM为主的多残差块上,结合稠密残差块网络(DenseNet)与多级残差网络(MRN)的残差连接方式,并且在残差连接上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来提取风电功率值中时序的非线性特征部分。第二部分是Bi-LSTM与全连接层(Dense)组成的解码器,将多残差块提取到的功率值时序非线性特征映射为预测结果。方法在实际运行的风电功率数据上进行实验,并与常见的残差网络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相比于其他模型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以及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风电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铁沿线风速风向联合预测研究
2
作者 肖图刚 王涵玉 +2 位作者 文旭光 洪彧 蒲黔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94,共7页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高铁沿线的大风风速和风向进行有效预测有助于及时地对列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目前高铁大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速的预测,尚未考虑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长短记忆(LSTM)模型,提出独立预测法、分量预测法和多变量预测法等3种风速与风向联合预测方法,并利用兰新高铁大风监测实测数据对沿线多个基站的短期风速和风向进行同步联合预测。首先,通过归一化预处理原始风向和风速序列,并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优时间步长和模型参数。其次,采用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和Adam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并结合早停法控制收敛,得到优化后的网络结构。最后,利用训练好的LSTM网络,采用3种方法对风速和风向进行联合预测。4个基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以有效提取风速风向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特征,结合联合预测方法能够实现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精度同步预测;3种联合预测方法都能在较小范围内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除5520基站外,风速预测误差在15%以内,风向预测误差在20%以内,其中多变量预测法表现出最优的整体预测精度,独立预测法次之。本研究为风速风向的联合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速风向联合预测 大风监测 控制变量法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
3
作者 沈海波 王凌梓 +2 位作者 邓力源 程贤良 吴慧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2-910,共9页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分别对原始风电...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PCA-BiLSTM-LSTNet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分别对原始风电功率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NWP)进行分解和降维,以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训练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对分解所得各分量进行预测并叠加得到初步预测结果,使用降维后提取的综合气象因子训练长短期时间序列神经网络(LSTNet)以获得数值天气预报预测结果;最后,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误差权重矩阵,使用数值天气预报预测结果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组合加权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原始数据类型和不同机理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捕捉风电功率的时空特征,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风电功率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长短期时间序列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IBWO-Bi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4
作者 黄益 胡骅 魏云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电场稳定运行和电网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融合Logistics混沌映射、折射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白鲸优... 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对实现风电场稳定运行和电网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融合Logistics混沌映射、折射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白鲸优化算法(improved beluga whale optimization,IBWO)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VMD的核心参数,通过NGO-VMD对采集到的原始风电功率数据分解,得到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改进白鲸优化算法IBWO对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中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再使用IBWO-BiLSTM模型对各模态分量预测。最后,将各模态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风电功率的预测值。实验表明,该组合模型较其他普通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字词向量融合的民航智慧监管短文本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欣 干镞锐 +2 位作者 许雅玺 史珂 郑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为解决民航监管事项所产生的检查记录仅依靠人工进行分类分析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字词向量融合的双通道特征提取的短文本分类模型,探讨民航监管事项的分类,包括与人、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程序和机构职责等相关问题... 为解决民航监管事项所产生的检查记录仅依靠人工进行分类分析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字词向量融合的双通道特征提取的短文本分类模型,探讨民航监管事项的分类,包括与人、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程序和机构职责等相关问题。为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数据增强算法在原始文本上进行变换,生成新的样本,使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更加均衡。将字向量和词向量按字融合拼接,得到具有词特征信息的字向量。将字词融合的向量分别送入到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模型中进行不同维度的特征提取,从局部的角度和全局的角度分别提取特征,并在民航监管事项检查记录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为0.9837,F 1值为0.9836。与一些字嵌入模型和词嵌入模型相对比,准确率提升0.4%。和一些常用的单通道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3%,验证了双通道模型提取的特征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词向量融合 民航监管 短文本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 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向监督双流神经网络--以一维Burgers方程求解为例
6
作者 耿浩冉 田浩 +5 位作者 王成龙 宋宁 魏志强 冯毅雄 郭景任 聂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针对一维Burgers方程下单一建模方式难以充分考虑不同阶段风向对系数的影响比重,无法有效获得各节点间的关联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风向监督双流神经网络分别预测上下风向的有限差分系数。同时设计了一种风向判断模块,实现了对预测... 针对一维Burgers方程下单一建模方式难以充分考虑不同阶段风向对系数的影响比重,无法有效获得各节点间的关联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风向监督双流神经网络分别预测上下风向的有限差分系数。同时设计了一种风向判断模块,实现了对预测得到有限差分系数的权重融合。通过风向监督双流神经网络,并结合先验知识对学得的系数分配一定的权重,以突出上下风向对预测结果的不同影响,可以有效实现对不同风向上的点分别进行预测,使得空间结构特征信息挖掘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差分系数预测的精度。在比传统数值求解方法网格分辨率粗4~8倍的同时,提高了谷歌团队工作的精度,以此提高了计算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监督双流神经网络 BURGERS方程 机器学习 迎风格式 数据驱动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短期风电出力预估–校正预测模型 被引量:23
7
作者 高亚静 刘栋 +2 位作者 程华新 李天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45-2653,共9页
提高风电出力的预测精度可降低含高渗透率风电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规划等策略的保守性和控制策略的复杂性。该文在分析风电出力历史数据与气象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风电出力数据驱动的短期风电功率预估–校正预测模型。采用具... 提高风电出力的预测精度可降低含高渗透率风电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规划等策略的保守性和控制策略的复杂性。该文在分析风电出力历史数据与气象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风电出力数据驱动的短期风电功率预估–校正预测模型。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预估环节,以自适应动态规划作为附加优化结构,利用风电出力实测数据及时更新预估模型中的参数,实现校正环节,使得预估模型能够适应风机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区域内多变的运行点。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机出力变化频繁时,能获得比BP、GABP预测模型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预测 数据驱动 预估–校正 自适应动态规划 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直接预测方法 被引量:32
8
作者 马斌 张丽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8-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未来24 h风电功率直接预测方法。为克服传统聚类算法局部寻优的缺陷,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模糊聚类算法。基于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采用所提出... 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未来24 h风电功率直接预测方法。为克服传统聚类算法局部寻优的缺陷,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模糊聚类算法。基于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采用所提出的模糊聚类算法和几种常用方法分别确定径向基函数的中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解决权值学习问题。预测结果表明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且证明了所提出的模糊聚类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RBF神经网络 模糊聚类算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运行域的风电场全风况超短期出力动态区间建模 被引量:6
9
作者 胡阳 李倩 +1 位作者 房方 郝雨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6-1354,共9页
风电功率具有波动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场级超短期出力在风电机组风况、出力方面的时延性及时空分散性尚未有效解决。首先,针对周期性风向数据,对机组进行风向聚类并划分风向扇区。其次,提出两步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对场级出力影响大且... 风电功率具有波动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场级超短期出力在风电机组风况、出力方面的时延性及时空分散性尚未有效解决。首先,针对周期性风向数据,对机组进行风向聚类并划分风向扇区。其次,提出两步相关性分析法,确定对场级出力影响大且相对独立的多元特征风速。然后,基于有限差分运行域定义回归向量,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超短期时序动态建模,并结合非参数条件核密度估计法和半参数Copula估计法构建区间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动态区间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该模型适用分钟级至秒级的风电场动态响应特性建模,对风电场快速一次调频、无功调压等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高维风向聚类 扇区划分 多元特征风速 有限差分回归向量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动态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监测仪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昭武 曾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为了快速寻找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利用8个红外激光气体传感器,分别安装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圆周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污染气体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与二维热差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风向数据,一并送入MSC1210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 为了快速寻找有害有毒气体污染源,利用8个红外激光气体传感器,分别安装步进电机驱动旋转的圆盘圆周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对污染气体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与二维热差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风向数据,一并送入MSC1210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用智能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训练与模式识别,从而识别出污染源的位置、浓度和种类。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PRS无线传输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部门早做处理,并报警,避免污染进一步扩散。实验表明,该智能化追索气体污染源监测仪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有毒气体 气体传感器 风速风向传感器 单片机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桢 邓院昌 杨正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3-206,共4页
针对风电场噪声易受风速风向等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引入具有动态递归性能的Elman神经网络,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和距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并以某风电场为例,选取基于无指向性经验拟合预测模... 针对风电场噪声易受风速风向等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引入具有动态递归性能的Elman神经网络,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和距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并以某风电场为例,选取基于无指向性经验拟合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分别预测风电场噪声,绘制风电场噪声等值线地图。结果表明,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相关性系数,且噪声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ELMAN神经网络 噪声预测 噪声等值线地图 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NN控制器在VSC-HVDC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爽 王志新 王国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120,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场并网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VSC-HVDC)系统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 neural network,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限制竞争小生境混沌变... 针对海上风电场并网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VSC-HVDC)系统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 neural network,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限制竞争小生境混沌变异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niche chaotic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NCPSO)。该算法中小生境技术引入限制竞争淘汰机制,使其具有良好的全局寻优能力(探索),配合改进的帐篷映射混沌变异算法,可获得局部精细遍历性能(发现)。在解决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和搜索精度低等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平衡了粒子群算法在解空间内的探索和发现能力。给出了VSC-HVDC系统中PIDNN控制器参数寻优INCPSO算法步骤,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寻优效率和搜索精度高,鲁棒性好,INCPSO-PIDNN控制器可用于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 柔性直流输电 海上风电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沌变异 限制竞争小生境算法 适应度共享 帐篷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径向基函数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玲玲 李宗礼 +1 位作者 李俊豪 李志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8-2330,2369,共4页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分为两类,即直接预测法与功率曲线转换法。因风电功率具有混沌特性,故将混沌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引入到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中。鉴于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选择,为此先用C-C法联合优化了重构相空间的参数... 风电功率预测方法分为两类,即直接预测法与功率曲线转换法。因风电功率具有混沌特性,故将混沌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引入到风速和风电功率预测中。鉴于预测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参数的选择,为此先用C-C法联合优化了重构相空间的参数,再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直接预测风电功率,或者由该模型得到风速预测值后,根据对应的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曲线而推算出风电功率预测值。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中基于混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直接预测法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短期预测 混沌特性 相空间重构 C-C法 直接预测法 功率曲线转换法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模型的直接空冷机组多目标分布式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婷婷 蓝流剑 +3 位作者 庄志宝 孙阳 赵天阳 邓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4-214,共11页
针对空冷机组冷端轴流风机能耗大、冷却性能低、机械与电气故障多发问题,研究多性能目标下风机群各分区最优转速求解,对提升空冷机组冷端节能运行水平,降低火电厂能耗有重要意义。该文以660MW机组1×8空冷单元为对象,采用计算流体... 针对空冷机组冷端轴流风机能耗大、冷却性能低、机械与电气故障多发问题,研究多性能目标下风机群各分区最优转速求解,对提升空冷机组冷端节能运行水平,降低火电厂能耗有重要意义。该文以660MW机组1×8空冷单元为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阶跃和随机输入下求解风机群空气动力场;基于阶跃扰动下风机群动态特性,对风机群聚类分析,并制定分区方案;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自然风和转速指令双重随机扰动下,构建分布式驱动风机群的非参数动态响应模型;综合考虑风机入口空气流量、电机能耗和机械电气损耗等性能指标,提出一种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各区域风机转速指令的Perato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在自然风的随机扰动下,与现有的风机群集中调速策略相比,多目标分区优化控制在显著提高机组冷端运行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调节过程的机械电气损耗。结果可为直接空冷机组的优化节能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机组 分布式控制 随机自然风扰动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CNN-GRU的短期风向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加荣 缑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为了提高短期风向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混合模型:EEMD-CNN-GRU.... 为了提高短期风向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混合模型:EEMD-CNN-GRU.针对风向序列的随机性和不平稳性等特点,先利用EEMD将数据分解成多个分量;再运用CNN的局部连接和权值共享来提取分量中的潜在特征;最后,使用GRU对CNN所提取的潜在特征进一步构建特征,叠加各分量的预测值,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等其他模型,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群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51
16
作者 何廷一 田鑫萃 +4 位作者 李胜男 吴水军 陈勇 束洪春 马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8,共7页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造成了其功率输出的不稳定,而大规模的风电接入给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调度带来影响。详细分析影响风电场输出的因素,确定风速、风向正弦和余弦为影响风电输出最主要的关联因素,采用统计预测方法...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造成了其功率输出的不稳定,而大规模的风电接入给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调度带来影响。详细分析影响风电场输出的因素,确定风速、风向正弦和余弦为影响风电输出最主要的关联因素,采用统计预测方法将历史实际输出功率、风速、风向正弦和余弦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矢量,并采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得到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构建ABC-BP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对某实测风电功率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蜂群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可以克服BP神经网络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和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以及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将自适应的选择策略引入到蜂群算法优化适应度的选择中,减少了网络层参数的训练时间,提高了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预测 风速 风向 BP神经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BP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增平 杨国生 +4 位作者 汤涌 蔡文瑞 刘素梅 王晓阳 欧阳金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04-2615,共12页
风电场/场群规模化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的故障暂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现有单机等值型无法精确表征风电场/场群的故障暂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neuronnetworks,BP)... 风电场/场群规模化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的故障暂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现有单机等值型无法精确表征风电场/场群的故障暂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neuronnetworks,BP)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首先,建立直驱风机暂态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机与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距离、直流侧限流措施投入情况、风速、出口处无功功率等故障特征影响因子。然后,对特征影响因子集计算欧式距离,基于改进最大最小距离法提取风机的分类初始中心。通过改进BP算法,以特征影响因子和分类初始中心为训练集,实现神经网络的快速收敛。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在收敛速度、建模精度方面,与传统BP算法和单机等值建模方法相比均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风电场等值 特征影响因子 人工神经网络 改进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和LSTM神经网络的超声波测风仪阴影效应补偿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任晓晔 陈晓 郭妍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98,共10页
超声波测风仪因其结构坚固,维修成本低等优点,在气象、生活及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特点造成的阴影效应,会导致其风速测量精度下降,是当前测风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以及LSTM长短期... 超声波测风仪因其结构坚固,维修成本低等优点,在气象、生活及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特点造成的阴影效应,会导致其风速测量精度下降,是当前测风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以及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超声波阴影效应的补偿算法,对不同风速风向以及不同温度下的阴影效应进行补偿。利用Fluent仿真得到样本数据完成LSTM预测模型训练;基于Fluent仿真数据对SVR和MLR等模型与LSTM模型对超声波测风仪阴影效应进行对比实验,验证LSTM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通过风洞数据对LSTM神经网络修正算法的可行性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对阴影效应所造成的误差进行有效补偿,其精确度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小超声波测风仪的阴影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风仪 阴影效应 LSTM神经网络 风速风向 Fluent软件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热负荷预测中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吉洋 闫冬 +1 位作者 谢垚 马占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80-3187,共8页
在区域供热(DH)网络中,精确预测热负荷已被认为是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热负荷预测的影响极为重要。使用引入不同影响因素的数据集训练得到带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神经网络模型,... 在区域供热(DH)网络中,精确预测热负荷已被认为是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预测精度,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热负荷预测的影响极为重要。使用引入不同影响因素的数据集训练得到带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神经网络模型,并比较其预测性能,以讨论直接太阳辐射和风速对热负荷预测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太阳辐射和风速都是热负荷预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只引入风速时,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只引入直接太阳辐射,同时引入风速和直接太阳辐射能够得到最佳的模型预测性能,但是对于MAPE和RMSE降低的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热 热负荷预测 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 直接太阳辐射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珍珍 邹见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0-136,共7页
针对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分别对变桨控制器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实现机组在额定功率控制模式和非额定功率的恒功率控制模式的有功功率控制。着重研究了转速控制算法,采用线性反馈化方法对系... 针对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分别对变桨控制器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实现机组在额定功率控制模式和非额定功率的恒功率控制模式的有功功率控制。着重研究了转速控制算法,采用线性反馈化方法对系统模型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动态面控制算法设计转速控制器,并利用RBF神经网络逼近特性避免由于对具有非线性特性风力发电机组线性化而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将该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2 MW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 有功功率 反馈线性化 动态面控制 神经网络 风电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