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新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9,共6页
黑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其年际复杂的水质特征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确定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与强相关因子的关系,基于黑河流域讨赖河段2016~2021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河段水质参数强相关因子的年际变化... 黑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其年际复杂的水质特征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确定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与强相关因子的关系,基于黑河流域讨赖河段2016~2021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河段水质参数强相关因子的年际变化规律,并基于强相关因子,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RNN)对水质参数及其强相关因子进行预测分析,探索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气温与水温、总碱度与重碳酸盐、电导率与矿化度等为讨赖河段特征鲜明的水质参数及其强相关特征因子;水质参数中电导率、重碳酸盐、总碱度预测模型R2>0.85,即少样本情况下,通过强相关因子反演对应水质参数效果较好。研究结果阐明了讨赖河流域水质参数时间变化主要特征及影响机理,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与精准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质参数 强相关因子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主干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联关系分析
2
作者 许泽嘉 陈晓越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河流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进行城市内部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联关系分析,有利于城市水环境的管理与保护。为探究不同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关系,以珠江流域下游的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广州市水质监测数据与L... 河流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进行城市内部河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联关系分析,有利于城市水环境的管理与保护。为探究不同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关系,以珠江流域下游的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广州市水质监测数据与Landsat 8 OLI数据,分析各站点的氨氮、溶解氧、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水质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整体水质较差,多数站点水质长期为劣Ⅴ类;(2)水质参数季节性变化明显,丰水期优于枯水期;(3)不同尺度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参数影响有所不同,500 m、1000 m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对水质参数解释率较高;(4)土地利用与水质参数相关性上,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与NH_(3)-N、TP、COD显著正相关,林地与DO显著正相关。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对水质有一定负面影响,林地对水质有明显的净化作用。控制生产与生活污染物排放,并合理保护林地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土地利用 水质参数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上海中小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参数关系研究
3
作者 王莹 《园林》 2025年第6期114-121,共8页
以上海市中小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商用地、工业用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参数的影响。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和水质参数(p H、电导率(Cond... 以上海市中小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商用地、工业用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参数的影响。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和水质参数(p H、电导率(Cond)、总悬浮物(TSS)、叶绿素(Chla)、总氮(TN)、总磷(TP)),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与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区域河流浮游植物群落以隐藻属(Cryptomonas)为主,营养盐浓度较高,生物量较高,但多样性较低;农业区域河流浮游植物群落以黄群藻属(Synura)为主;工业区域及商业区域周边河流浮游植物群落以Telcaulax为主。河道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p<0.05)、OTU的丰富度(Chao指数)(p<0.05)。冗余分析表明,TN、TSS、p H、Chla以及Cond显著(p<0.05)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黄群藻属、斜片藻属(Plagioselmis)、鱼鳞藻属(Mallomonas)可以作为指示种做进一步的探讨。旨在为上海市中小河流的水生态修复和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土地利用类型 水质参数 中小河流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高光谱遥感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质监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峰 谭琨 潘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2,共6页
本文基于机载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一河三湖”重点水域水质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试验获取了示范区内全谱段高光谱影像数据,通过对机载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获得水体离水反射信息;在飞行时刻同步采集... 本文基于机载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一河三湖”重点水域水质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试验获取了示范区内全谱段高光谱影像数据,通过对机载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获得水体离水反射信息;在飞行时刻同步采集了水体样本与水体光谱,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特征选择方法,选择最优波段参与反演模型的构建,并完成水质专题制图。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均达0.6以上,同时与水质监测站数据误差小于10%,实现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水质精确监测,证实了机载高光谱遥感对于水质参数的反演应用价值,为示范区发展赋能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机载高光谱 水质参数 定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春宏 张晓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发展过程,阐明其内涵、目标与实践准则。[结果]水土流失长期治理实践总结提升形成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最朴素的实践体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治理对象的系统协调,总体布局的系统统筹,治理措施的系统考量,治理成效的多效益兼顾,实施和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多主体参与的共治共享6个方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实践需要遵循的基于系统治理理念的具体举措包括:利用系统思维理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精准诊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短板及其控制性要素,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构筑完备的水土保持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完整准确理解并全面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探索整体提升水土保持学术研究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同时应结合区域或流域实际,对农田、水利、牧业、林业及生产建设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规划和治理,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 生命共同体 水土保持 理论体系 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小河流水质评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史陈雪 刘庆庆 +3 位作者 杨艳霞 安东妹 刘玥 祖国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7,I0004,共13页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覆盖了全国85%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是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污染负荷排放的接纳者.开展中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对于客观、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制订水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河...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覆盖了全国85%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是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污染负荷排放的接纳者.开展中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对于客观、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制订水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河南省2条典型中小河流为研究对象,在识别河流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4种方法对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方法在中小河流水质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条中小河流主要污染指标为NH_(3)-N、挥发酚及TP;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与可靠性分析中的水质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该方法得到的水质类别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水质标识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团追踪法的丹河水质降解系数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秋成 陈立斌 +1 位作者 任焕莲 丁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8-1159,共12页
为探明山地河流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现场水团追踪法对丹河流域NH_(4)^(+)、TN、NO_(3)^(-)-N、NO_(2)^(-)-N、COD、BOD_(5)、TP和PO_(4)^(3-)的降解系数进行了测算,其结果分别为(0.684±0.486)、(0.518±0.411)、(0.4... 为探明山地河流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现场水团追踪法对丹河流域NH_(4)^(+)、TN、NO_(3)^(-)-N、NO_(2)^(-)-N、COD、BOD_(5)、TP和PO_(4)^(3-)的降解系数进行了测算,其结果分别为(0.684±0.486)、(0.518±0.411)、(0.444±0.280)、(0.628±0.350)、(0.482±0.343)、(0.491±0.430)、(0.905±0.461)、(1.226±0.612)d^(-1);通过阈值分析得出,当NH_(4)^(+)-N实测质量浓度≥0.6 mg/L,TP和PO_(4)^(3-)实测质量浓度≥0.04 mg/L时,降解系数计算误差处于合理范围;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丹河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ORP和DO;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流速和流量与TP降解系数均呈抛物线趋势,当流速和流量分别达到0.459 m/s和2.726 m^(3)/s时TP降解系数达到最大值。相较于平原地区,山地河流的水质降解系数偏高,降解系数对水文条件和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强烈。研究结果对丹河的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山地河流污染物降解过程以及闸坝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系数 山地河流 水团追踪法 丹河 水质参数 自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成效评价与完善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雪 何佳 +2 位作者 张英 朱启凤 周鸿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 2017年4月起实施的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为市级层面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为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对河道水质改善的促进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运行情况和水环境改善效益,评估该机制的有效性,总结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来,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监测网络逐步健全、水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机制总体有效,但也还存在考核指标待优化、补偿范围不全面、补偿方式单一、监管评估和公众参与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健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水环境 滇池流域 中小流域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 Flood在中小河流洪涝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施露 董增川 +2 位作者 付晓花 王雪薇 寇嘉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分别构建中小河流域水文学模型、Mike11模型以及Mike21FM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对中小河流进行洪涝风险分析。以徐州市丰县复新河左岸地区为例,建立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分析复新... 为了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分别构建中小河流域水文学模型、Mike11模型以及Mike21FM模型,运用Mike Flood对一、二维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对中小河流进行洪涝风险分析。以徐州市丰县复新河左岸地区为例,建立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分析复新河的防洪能力以及不同暴雨情况下研究区内涝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基本满足20年一遇防洪能力,部分中小河流排涝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内涝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FLOOD 中小河流 洪涝风险 河道水位 淹没面积 复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韩龙喜 朱党生 蒋莉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对河段污染源进行概化的基础上提出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结合水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 ,给出不同功能区组合情况下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为水资源保护与规划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中小型河道 纳污能力 污染源 一维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上游武当山剑河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昆 李兆华 +4 位作者 陈红兵 李艳蔷 余晓妹 王玲 梅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9-654,共6页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质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始终困扰着水库水质的是入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问题.本文以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武当山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水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水质参数及人...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质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始终困扰着水库水质的是入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问题.本文以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武当山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水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水质参数及人为干扰因子对剑河进行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根据河流地理特征,将剑河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太极湖河段调查单元,其水环境管理目标分别为地表水Ⅱ、Ⅲ、Ⅳ、Ⅲ类标准(GB/T 3838 2002).结果表明:在投肥养鱼、污水管网缺损和污水处理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下,剑河全河段总氮(TN)超标比较严重,4个调查单元均达不到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 Cr)、氨氮(NH3-N)在上游、中游河段分别达到地表水Ⅱ类和Ⅲ类管理要求,但在下游分别只有64%、64%和18%达到Ⅳ类水质要求,在太极湖河段Ⅲ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71%、29%和0.污染物浓度整体呈现下游>太极湖河段>上游>中游的趋势,其中TN的污染最为严重,浓度范围为2.27~13.51 mg/L,其次为NH3-N(0.25~13.31 mg/L)、COD Cr(7.0~95.5 mg/L)和TP浓度(0.01~0.79 mg/L)相对较低,并不构成剑河的核心污染.通过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源削减方案,可以为河流水污染控制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剑河 小流域 水质 空间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型新安江模型的中小河流精细化洪水预报 被引量:28
12
作者 姚成 李致家 +6 位作者 张珂 朱跃龙 刘志雨 黄迎春 龚珺夫 张锦堂 童冰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以栅格型新安江模型(GXM)为基础,考虑沿程水流再分配、库塘坝蓄泄及河道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采用针对性的定量化模拟方法,并基于模型参数与下垫面特征的定量关系,对模型参数空间分布进行推衍。... 为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以栅格型新安江模型(GXM)为基础,考虑沿程水流再分配、库塘坝蓄泄及河道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采用针对性的定量化模拟方法,并基于模型参数与下垫面特征的定量关系,对模型参数空间分布进行推衍。以安徽横江为例,对GXM的精细预报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XM不仅可以实现对屯溪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的高精度预报,也可以不经重新率定,实现对流域内部嵌套断面洪水过程的高精度预报;GXM能够预报流量、土壤含水量、流速等不同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可为中小河流洪水防控提供丰富的预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型新安江模型 精细化洪水预报 定量化模拟 参数空间分布 水文要素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抛物方程近似拟和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建青 李彦 +1 位作者 王洪胜 马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3,3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条件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进而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抛物方程拟和t1/2c t曲线的峰部区域,推导出利用曲线上3点坐标值计算该抛物方程的极大值和对应时间的公式,利用该时间公式建...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条件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进而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抛物方程拟和t1/2c t曲线的峰部区域,推导出利用曲线上3点坐标值计算该抛物方程的极大值和对应时间的公式,利用该时间公式建立计算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对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转换,推导出计算河流纵向弥散系数和综合排放参数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和算例表明,抛物方程近似拟和法具有对试验数据组数的要求不高、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和同时能够计算3个水质参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示踪试验 近似拟和法 水质参数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四大口门及近滩水域浮游藻类和关键水质因子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玉 李适宇 +1 位作者 吴仁海 陈新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珠江口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及近滩为主的水域进行浮游藻类发生与关键水质因子 (溶解氧(DO)、活性磷 (PO3- 4-P)、硝酸盐 (NO- 3-N) )的监测与总结 ,得出二者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为珠江口水域水质、浮游藻类生态及赤潮研... 对珠江口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及近滩为主的水域进行浮游藻类发生与关键水质因子 (溶解氧(DO)、活性磷 (PO3- 4-P)、硝酸盐 (NO- 3-N) )的监测与总结 ,得出二者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为珠江口水域水质、浮游藻类生态及赤潮研究做些基础工作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四大口门 近滩水域 浮游藻类 关键水质因子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中小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温泉 马迎群 +6 位作者 秦延文 迟明慧 张雷 时瑶 曹伟 任春平 赵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3-499,共7页
为进一步保护成渝地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水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成渝地区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剖析了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渝地区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趋势,... 为进一步保护成渝地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水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成渝地区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剖析了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渝地区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趋势,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中小河流,特别是跨界河流水质超标频度较高;中小河流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2—6月,说明区域水质主要受点源污染和初期雨水冲刷的面源污染物集中入河的共同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与高强度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流量不足,城镇人口集聚导致的生活污染压力大,农业面源治理难度大导致的长期高污染负荷,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跨界河流污染防治难度大,是造成成渝地区中小河流水质污染突出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中小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厂网齐抓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多管齐下提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平,流域统筹推进水环境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成渝地区 水污染特征 问题诊断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6条中小河道水质月动态评价及解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明海 黄民生 +4 位作者 胡伟 魏金豹 刘素芳 马俊飞 韩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9,共10页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以上海市6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选择pH、WT、DO、SD、NH+4-N、TN、DP、TP、CODCr、CODMn、BOD5、TOC和Chl-a作为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以上海市6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选择pH、WT、DO、SD、NH+4-N、TN、DP、TP、CODCr、CODMn、BOD5、TOC和Chl-a作为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河道水环境质量,并对各评价方法和污染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条河道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淡江河污染最严重,工业河次之,丽娃河水质最好.TN和TP是6条河道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6条河道中的磷均以溶解性磷酸盐为主,工业河、长浜河、真如港和淡江河中的氮以氨氮为主,樱桃河和丽娃河以硝酸盐氮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中小河道 指数评价 月动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质模拟的灰色有限差分解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长军 郝振纯 +2 位作者 周继红 李树文 赵秀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3-436,共4页
针对河流水环境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将河流水流速以及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等参数视作未确知参量,并以灰参数的形式表示,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河流一维水质灰色微分模型.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对一维河流水污染的灰色模型求解过程中有限差分... 针对河流水环境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将河流水流速以及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等参数视作未确知参量,并以灰参数的形式表示,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河流一维水质灰色微分模型.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对一维河流水污染的灰色模型求解过程中有限差分法的截断误差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具有一种特殊结构的数值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通过与解析解和没有修正的灰色解进行对比,表明没有修正的截断误差是不能忽略的.修正后的灰色数值解的灰带更窄而且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污染 灰参数 水质模拟 灰色模型 截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夫河着生藻类优势种体积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奕伶 葛继稳 +3 位作者 李艳元 彭凤姣 甘娟 谷金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82-2191,共10页
通过研究长江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优势种体积的变化,探索影响其体积的主要水质因子,为河流水质评价提供依据.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古夫河着生藻类和地表水采样11次,共鉴定着生藻类197种,检测水质指标10项.选取Mcnaughton优势... 通过研究长江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优势种体积的变化,探索影响其体积的主要水质因子,为河流水质评价提供依据.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古夫河着生藻类和地表水采样11次,共鉴定着生藻类197种,检测水质指标10项.选取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Y)>0.02的着生藻类(共30种)作为优势种并计算体积;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优势种藻类在不同月份的体积变化.结果显示,硅藻门对冷暖季的变化较为敏感.将水质因子与优势种藻类体积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质因子与藻类体积相关性大小为:溶解氧>氨氮>叶绿素a>酸碱度>硝态氮>总磷>水温>总氮>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Monte Carlo显著性检验结果为溶解氧和氨氮对着生藻类体积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叶绿素a、酸碱度和硝态氮.硅藻门藻类体积的变化可以判断古夫河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叶绿素a、酸碱度、硝态氮的含量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体积 优势种 水质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CCA) 古夫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确定河流水质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郭建青 李彦 +1 位作者 王洪胜 周宏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以及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分别就粒子数目和待估水质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对算法运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①PSO算法能... 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以及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分别就粒子数目和待估水质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对算法运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①PSO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求解分析河流水质试验数据,确定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②粒子数目的多少对迭代次数、运算时间和算法是否收敛有一定的影响,在粒子数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运算过程收敛;③待估参数初始猜测值的选取范围对迭代次数也有一定的影响,选取范围越大,需要的迭代次数越多。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参数估计 粒子群算法 算法收敛性 粒子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河道的灰色水质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长军 郝振纯 +2 位作者 张金良 李树文 周继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5-849,共5页
针对水质系统的未确知性,将河流水流速以及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等参数视作未确知参量,并以灰参数的形式表示,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二维河道的灰色水质模型.该模型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并给出了求解方法,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对二维河道的灰色... 针对水质系统的未确知性,将河流水流速以及弥散系数和衰减系数等参数视作未确知参量,并以灰参数的形式表示,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二维河道的灰色水质模型.该模型具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并给出了求解方法,在数值求解过程中,对二维河道的灰色水质模型求解过程中的有限差分法的截断误差进行了修正.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排污口下游各控制点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范围,从而为河流水质规划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提供丰富、有用的水质信息.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瞬时点源情形下的河流水质模拟预测问题,理论上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污染 灰参数 水质模拟 截断误差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