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煤混烧对墙式切圆锅炉燃烧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杨琨 张涛 +1 位作者 泮浩翔 丁士发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5-812,共8页
为验证燃煤机组掺烧大比例氨气的可行性,以某660 MW墙式切圆锅炉为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氨气掺烧比例、氨气掺烧位置、一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炉膛内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锅炉掺烧氨气会造成炉膛内烟气温度降低和NO_(x)的质量浓度... 为验证燃煤机组掺烧大比例氨气的可行性,以某660 MW墙式切圆锅炉为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氨气掺烧比例、氨气掺烧位置、一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炉膛内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锅炉掺烧氨气会造成炉膛内烟气温度降低和NO_(x)的质量浓度增加;氨气掺烧比例越大,烟气温度下降与NO_(x)质量浓度增加的幅度越大;当氨气掺烧比例增加至40%时,炉膛内烟气的平均温度下降约50 K,出口NO_(x)质量浓度升高29.4%;采取更高层燃烧器掺烧氨气和提高一次风比例等举措,可在保证氨煤充分燃烧的基础上,降低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切圆锅炉 氨气掺烧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等代法的深部直墙半圆拱形隧洞松动圈厚度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邵炜星 查文华 +2 位作者 许涛 王荣荣 程文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7,共8页
【目的】位移等代法是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等效圆法。为进一步探索该方法在深部非均匀应力场下预测松动圈厚度的工程效果,并建立具有工程适用性的等效圆半径计算公式,【方法】选取深部隧洞常采用的直墙半圆拱形断面为研究对象... 【目的】位移等代法是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等效圆法。为进一步探索该方法在深部非均匀应力场下预测松动圈厚度的工程效果,并建立具有工程适用性的等效圆半径计算公式,【方法】选取深部隧洞常采用的直墙半圆拱形断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位移等代法基本原理,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侧压系数λ为1.1~1.5,跨高比b_0/h为1.3~1.5条件下的等效圆半径函数关系式,并应用到江西曲江某煤矿水仓围岩的松动圈厚度预测。【结果】结果显示:根据等效圆公式计算出的水仓围岩松动圈的纵轴厚度为1.41 m,横轴为1.20 m,呈椭圆形;现场实测的松动圈也呈椭圆形,厚度平均值在1.15~1.45 m,其中最大均值在纵轴1.45 m,最小均值在横轴为1.15 m。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吻合。【结论】结果表明:位移等代法适用于深部软岩松动圈厚度预测;所建等效圆半径公式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可为评价和预测类似隧洞工程松动圈厚度提供一种简化的、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直墙半圆拱形 位移等代法 等效圆 围岩 变形 松动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燃用褐煤新型墙式切圆锅炉燃烧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束继伟 金宏达 +6 位作者 孙浩 刘恒宇 崔凯 李力 孟繁兵 刘伟 王欣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针对某台采用墙式切圆燃烧的60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水冷壁结焦、超温爆管等问题,采用冷热态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参数测试及系统优化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锅炉炉膛出口左右... 针对某台采用墙式切圆燃烧的60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水冷壁结焦、超温爆管等问题,采用冷热态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参数测试及系统优化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锅炉炉膛出口左右侧存在速度与烟温偏差,燃尽风的投切对炉膛出口气流速度分布影响很大,具有很好的消旋作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及现场的参数测试揭示了炉膛内部存在一个直径较大且稳定旋转的“高温火环”,一方面提高了锅炉高水分褐煤点火和稳燃性能,另一方面过高的一次风率和过大的切圆直径导致了水冷壁结焦和局部超温爆管,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和方法对同类型锅炉优化设计及运行提供了参考,为高效利用低热值、高水分、易结焦褐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切圆 数值模拟 褐煤 燃烧性能 超超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切圆锅炉NO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正阳 宋玮 +3 位作者 方立军 孙小柱 陈丹枫 杜文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2-18,共7页
对一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切圆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过量空气系数、AA风率、燃烧器投运方式及锅炉负荷等因素对NO排放的影响特性。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燃烧过程中,炉膛内形成2个旋向相反的椭圆形流场。在炉膛下部,温度场... 对一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切圆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过量空气系数、AA风率、燃烧器投运方式及锅炉负荷等因素对NO排放的影响特性。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燃烧过程中,炉膛内形成2个旋向相反的椭圆形流场。在炉膛下部,温度场与流场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性。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场与流场的协同性不断减弱;根据NO浓度沿炉高方向的变化规律,可以将炉膛沿炉高分为浓度迅速升高、浓度迅速下降和浓度缓慢上升3个区段;过量空气系数越小,NO排放越少;AA风率越高,炉膛出口NO排放越少;燃烧器的投运方式是影响NO生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各负荷下,与投入上部燃烧器相比,投入下部燃烧器时NO排放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双切圆燃烧方式 NO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1000MW超超临界双切圆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建全 孙保民 +2 位作者 胡永生 李前宇 白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41,136,共8页
使用realizable k-ε双方程模型,对一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切圆锅炉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二次风速及喷口结构对锅炉热态流场、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对燃烧器原始结构及拟改进结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 使用realizable k-ε双方程模型,对一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双切圆锅炉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二次风速及喷口结构对锅炉热态流场、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对燃烧器原始结构及拟改进结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器拟改进结构情况燃烧过程中,炉膛内形成2个旋向相反的椭圆形温度场与流场。一、二次风速对炉内燃烧器区域热态流场影响较大,一次风速增大,切圆直径变小;二次风速增大,切圆直径变大。燃烧器喷口形状与布置方式不同时,炉内温度场变化较大。增大一次风喷口尺寸能够增加火焰刚性,可避免一次风速较低时火焰偏斜贴壁,为最佳改进方案。并与改进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为PM型燃烧器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结构 一、二次风速 双切圆 可实现k-ε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四墙切圆燃烧超临界锅炉结焦防治技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英 毛晓飞 +1 位作者 王潜 陈林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某电厂2号锅炉600 MW超临界机组严重结焦问题,在分析新型墙式切圆燃烧锅炉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看观火孔、逐一吹灰的方法判断出结焦位置不在较为常见的炉膛出口屏式过热器下部,而是在燃烧器喷... 针对某电厂2号锅炉600 MW超临界机组严重结焦问题,在分析新型墙式切圆燃烧锅炉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看观火孔、逐一吹灰的方法判断出结焦位置不在较为常见的炉膛出口屏式过热器下部,而是在燃烧器喷口附近;分析认为炉内温度分布存在偏差、入炉煤灰熔点低、燃烧器区域截面热负荷高等是炉膛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出防治措施,最终成功解决了2号锅炉严重结焦问题。该分析方法也可供其他炉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结焦 四墙切圆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GW单炉膛双切圆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7
作者 申春梅 孙锐 吴少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51-57,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对1台1GW超超临界单炉膛双切圆炉内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炉内主燃区各截面上的速度场以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燃烧器布置在前后墙导致主燃区下﹑中层区域炉内气流为...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对1台1GW超超临界单炉膛双切圆炉内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炉内主燃区各截面上的速度场以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燃烧器布置在前后墙导致主燃区下﹑中层区域炉内气流为斜椭圆形,上部区域为长轴基本平行于两侧墙的椭圆形;温度在斜椭圆长轴所指的水冷壁附近局部区域较高,形成“热角”区域,在其它主燃区的水冷壁附近温度较低,且在温度较高的水冷壁附近均存在气流刷壁现象,热态运行时易形成高温腐蚀和结渣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改变主燃区配风方式,因此,综合考虑结渣、焦炭燃尽效果以及NO排放量这几个因素,正宝塔配风方式下的工况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双切圆燃烧锅炉 超超临界锅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火焰中心位置与下水冷壁出口壁温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有福 徐颂梅 +3 位作者 管诗骈 丁建良 姚旭东 赵伶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7,共7页
针对某超临界6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温度场与热负荷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炉膛火焰中心位置与下水冷壁出口壁温的关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水冷壁出口壁温测点,进行火焰中心位置判别的方法... 针对某超临界60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温度场与热负荷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炉膛火焰中心位置与下水冷壁出口壁温的关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水冷壁出口壁温测点,进行火焰中心位置判别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的模拟计算值与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符合良好,说明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基本正确,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提出的火焰中心位置判别方法简单可靠,仅需利用锅炉已有壁温测点,投资低且工程实用性强;该判别方法可帮助运行人员实时监测炉内火焰中心位置,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保证炉内的稳定燃烧,有效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切圆燃烧锅炉 炉膛 火焰中心位置 判别方法 热负荷 水冷壁 壁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秋红 王超 +2 位作者 张小桃 王爱军 屈士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负荷下炉内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基于Fluent软件对某台35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内的流场、温度场、组分分布及污染物NO_x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炉内切圆明显,整个炉膛空间存在螺旋... 为了研究不同负荷下炉内燃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基于Fluent软件对某台35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内的流场、温度场、组分分布及污染物NO_x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炉内切圆明显,整个炉膛空间存在螺旋上升的流场;燃烧器区域温度最高,炉内温度随着炉膛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负荷降低,炉内温度水平降低,30%额定负荷工况时炉内温度水平偏低,需要考虑炉内煤粉的引燃和稳燃问题;组分场分布与温度场有很大关系,高温区对应高CO浓度场和低CO_2浓度场;在炉膛高温区大量生成热力型NO_x,随着锅炉负荷降低,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器 四角切圆 燃烧 NOX排放 温度场 组分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安恩科 周洪权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42-1045,共4页
对 116 0t·h-1四角切圆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燃烧器组采用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和低NOx煤粉燃烧器两种形式 .结果表明 ,大空间锅炉炉膛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很不均匀 ;燃烧器上部附近的炉膛中心烟气上升速度最小 ,湍... 对 116 0t·h-1四角切圆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燃烧器组采用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和低NOx煤粉燃烧器两种形式 .结果表明 ,大空间锅炉炉膛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很不均匀 ;燃烧器上部附近的炉膛中心烟气上升速度最小 ,湍动能最大 ,温度最高 .烟气上升速度分布图形 ,在燃烧器区域为单峰形 ,即炉膛中心上升速度最大 ;在燃烧器上部为马鞍形 ,即截面环形区域的上升速度最大 .烟气温度分布图形 ,在燃烧器区域呈马鞍形 ,即中心区域和四周水冷壁附近的温度较低 ,截面环形区域的温度最高 ;在燃烧器上部区域为单峰形 ,即炉膛中心的温度最大 .水冷壁附近烟气温度的最大值 ,即结渣的可能区域位于旋转火焰的下游 .炉膛的切圆直径 ,在燃烧器区域随炉膛高度增大不断减小 ,至燃烧器上部附近急剧增大 ,之后随高度增大成一常数 .电站锅炉的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改造成低NOx 燃烧器时 ,炉膛的速度场、湍动能场、截面切圆直径和旋流强度以及温度场等保持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燃烧特性 速度 湍动能 旋流强度 切圆直径 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式切圆锅炉分级富氧燃烧对NO_x生成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星海 白贵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某电厂超临界660 MW机组墙式切圆燃煤锅炉,通过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上运用富氧燃烧的方法,对炉内温度场以及NO_x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25%、28%、30%富氧工况下,30%富氧工况表现出与电厂实际空气工况运行下良好的... 针对某电厂超临界660 MW机组墙式切圆燃煤锅炉,通过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上运用富氧燃烧的方法,对炉内温度场以及NO_x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25%、28%、30%富氧工况下,30%富氧工况表现出与电厂实际空气工况运行下良好的一致性,且炉膛火焰充满度更好,比采用空气分级燃烧稳定;再循环烟气中高摩尔分数的CO_2与煤焦反应加剧了还原性气氛,且煤粉气流在还原区停留时间的增大提高了NO_x污染物向N_2的转化,减少了NO_x生成量;墙式切圆燃烧煤粉锅炉采用分级富氧燃烧后炉膛出口NO_x生成量由原来的236 mg/m^3降低为125 mg/m^3,较空气分级燃烧降低了4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墙式切圆燃烧 分级富氧燃烧 NOX排放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圆方式对锅炉燃烧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余廷芳 屈广林 徐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33,共6页
以某电厂四墙切圆燃烧锅炉为工程原型搭建模型,并在该锅炉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燃烧器组的位置,形成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锅炉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四墙切圆燃烧和四角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场、温度场及组分场,分析了2种不同切... 以某电厂四墙切圆燃烧锅炉为工程原型搭建模型,并在该锅炉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燃烧器组的位置,形成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锅炉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四墙切圆燃烧和四角切圆燃烧的炉内空气动力场、温度场及组分场,分析了2种不同切圆燃烧方式的燃烧特性和烟气成分分布特性,对燃烧稳定性、未燃尽度、温度偏差及污染排放等综合性能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墙切圆燃烧在气流组织的均匀性、未燃尽度、温度偏差及污染排放等综合性能优于四角切圆燃烧,可为切圆燃烧锅炉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墙切圆 四角切圆 燃烧特性 流场特性 NOX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燃烧切圆反转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晓艳 张海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5,共5页
某发电机组的1 025t/h锅炉在实际运行中燃烧切圆旋转方向与设计方向相反。通过对燃烧器内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动量平衡计算,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炉膛中心的动量矩与切圆的设计旋转方向相反。对此,经运行调... 某发电机组的1 025t/h锅炉在实际运行中燃烧切圆旋转方向与设计方向相反。通过对燃烧器内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动量平衡计算,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炉膛中心的动量矩与切圆的设计旋转方向相反。对此,经运行调整各次风压,恢复了切圆转向,并将原扭转隔板式WR燃烧器改造为带百叶窗式浓缩器的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后,锅炉燃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 切圆反转 动量平衡 动量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墙式切圆燃烧炉内动力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太 刘维岐 路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9,共6页
对辽宁某电厂600 MW超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锅炉的炉内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分析炉内切圆直径大小和炉膛内部流动特性,并将模拟结果与该锅炉冷态试验时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模拟分析得出炉内流场充满度较高,炉膛四角卷吸高温烟气到火焰... 对辽宁某电厂600 MW超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锅炉的炉内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分析炉内切圆直径大小和炉膛内部流动特性,并将模拟结果与该锅炉冷态试验时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模拟分析得出炉内流场充满度较高,炉膛四角卷吸高温烟气到火焰根部有利于稳定燃烧。燃烧区域的中心形成旋转上升的气流,射流未出现刷墙现象,与冷态实验结果吻合。由于射流刚性较强,旋转上升的气流在到达炉膛出口时仍存在较大的残余旋转,使得炉膛出口存在速度差。该模拟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炉内流动特性,可为该类型锅炉的设计改造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型燃烧器 炉内动力特性 墙式切圆燃烧锅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切圆锅炉炉内气流切圆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赵玉晓 李瑞扬 +1 位作者 孙斌 王士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3,共3页
采用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对六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内的气流切圆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研究原型存在的受热面结渣问题 ,通过改用一、二次风同心双切圆 (CFS-I)的布置形式 ,与原始设计工况进行对比 。
关键词 六角切圆锅炉 气流 切圆特性 数值模拟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NO_x燃烧器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安恩科 周洪权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4,51,共5页
研究对 3 5 0MW电站锅炉采用低NOx 燃烧器和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炉内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燃烧器上部附近 ,在此区域 ,锅炉采用低NOx 燃烧器的火焰中心温度比常规燃烧器的要高出 1 0 0℃多 ,而... 研究对 3 5 0MW电站锅炉采用低NOx 燃烧器和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炉内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燃烧器上部附近 ,在此区域 ,锅炉采用低NOx 燃烧器的火焰中心温度比常规燃烧器的要高出 1 0 0℃多 ,而对应 2种燃烧器的截面平均温度沿炉高没有明显的区别 ;燃烧器区域的截面温度场呈现出马鞍形分布 ,即炉膛中心和炉壁附近的温度较小 ,其二者中间环形区域的温度最高 ;周期性变化的一次风喷嘴截面的火焰平均温度较高 ,二次风喷嘴截面的火焰平均温度较小 ,二者相差 3 0 0℃左右 ,炉膛的切圆直径在燃烧器上部附近最小 ,在燃烧器区域 ,切圆直径几乎为常数 ,在燃烧器的上部和下部区域 ,炉膛截面的切圆直径较大 ;低NOx 燃烧器和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所对应的切圆直径 ,在燃烧器的上部附近 ,低NOx 燃烧器相应的切圆直径要大一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数值模拟 低NOX燃烧器 切圆直径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墙式切圆锅炉低负荷燃烧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尤默 陈磊 +3 位作者 尚勇 高爱国 苏胜 向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152,共8页
在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及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对火力发电机组深度灵活调峰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某660 MW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锅炉进行了低负荷下多工况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研究了不... 在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及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锅炉低负荷稳定燃烧对火力发电机组深度灵活调峰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某660 MW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锅炉进行了低负荷下多工况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研究了不同燃烧组织方式对炉内燃烧气流速度、温度及氧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通过对燃烧器区域进行加密网格划分,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说明其模拟结果可信。研究结果表明:30%低负荷下,墙式切圆锅炉通过开启底层燃烧器并进行合理配风,煤粉在炉内能形成良好的切圆流场并增加停留时间;同时,通过适当增加运行燃烧器的间距,能够实现炉内部热负荷分布均匀,为锅炉超低负荷下稳定燃烧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果表明,模拟提出的墙式切圆锅炉燃烧组织与运行策略合理,可保证锅炉30%低负荷下稳定燃烧及各项主蒸汽参数达到运行要求,结果为该类型超临界机组深度灵活调峰运行提供基础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切圆锅炉 低负荷 燃烧组织 配风方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H_2S分布特性及贴壁风喷口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强 张志刚 +2 位作者 张世平 郭婷婷 徐国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共9页
对四角切圆锅炉内H_2S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为切圆燃烧方式下水冷壁壁面区域高温腐蚀问题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负荷下燃烧动力场、SO_2排放值及H_2S分布特性进行模拟,并对贴壁风喷口形状进行分析。结果显... 对四角切圆锅炉内H_2S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为切圆燃烧方式下水冷壁壁面区域高温腐蚀问题提供参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负荷下燃烧动力场、SO_2排放值及H_2S分布特性进行模拟,并对贴壁风喷口形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O_2模拟结果与锅炉实际SO_2排放数据相符;H_2S质量分数与配风给粉方式有关;任意高度截面H_2S质量分数平均值受炉膛负荷影响不大;高负荷工况炉内动力场旋流强度较强,H_2S主要集中于燃烧器附近水冷壁壁面区域;随负荷增高,壁面区域H_2S分布呈增加趋势。根据H_2S随负荷变化的分布特性可知,锅炉低负荷情况下壁面处H_2S量少,更加安全,同时可配合矩形喷口贴壁风以进一步降低高温腐蚀可能性。在机组调峰过程中,低负荷情况可适当掺烧高硫煤以提高机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 硫化氢 二氧化硫 数值模拟 贴壁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双切圆混煤燃烧锅炉还原性气氛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德军 陈刚 +4 位作者 张寅 王鑫 徐俊 江龙 向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3,共10页
对某台1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混煤燃烧锅炉的炉膛燃烧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综合分析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对炉内速度场、温度场、CO和H_(2)S体积分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氧体积分数的增加,气流偏转程度减... 对某台1000 MW超超临界双切圆混煤燃烧锅炉的炉膛燃烧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综合分析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对炉内速度场、温度场、CO和H_(2)S体积分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氧体积分数的增加,气流偏转程度减弱,高温气体冲刷水冷壁的可能性减小,煤粉在主燃区内燃烧更充分,温度水平更高,较高的氧量会抑制炉内还原性气氛。还原性气体CO与H_(2)S存在强相关性,CO与H_(2)S的体积分数均随氧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这与氧化性气氛增强、CO对SO2的还原作用减弱有关。在满负荷条件下,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从2.2%增至2.7%,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CO和H_(2)S的生成,当出口氧体积分数增至3.0%以上时,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为降低锅炉高温腐蚀风险且兼顾NOx排放,在实际运行时应保证炉膛出口氧体积分数不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双切圆 混煤燃烧 还原性气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风量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倪澍晨 孙金武 +4 位作者 陶东亮 李明玉 谭鹏 荆树友 朱天宇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1期45-53,共9页
为有效解决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提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切圆燃烧锅炉开展贴壁风量与贴壁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研究。首先考察不同贴壁风运行方式下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状况,对炉膛内距离后墙0... 为有效解决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提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300 MW切圆燃烧锅炉开展贴壁风量与贴壁风配风方式对水冷壁高温腐蚀影响的研究。首先考察不同贴壁风运行方式下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状况,对炉膛内距离后墙0.1 m处的截面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受炉膛内流场特征影响,较高含量的CO主要集中在主燃区右下侧附近;继而对贴壁风率在8.4%时,试验并分析出主燃烧区近壁面平均CO含量最低,且水冷壁附近高煤粉颗粒含量区域的面积最小,煤粉颗粒冲刷水冷壁的强度相对较弱,能明显减弱高温腐蚀;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实验数据可知,提高向火侧贴壁风量,可以降低高温腐蚀风险;最后进行实际贴壁风改造后并根据模拟方案进行优化运行,运行结果表明:上层燃烧器层水冷壁近壁面CO含量较改造前大幅度下降,且壁面结渣和腐蚀情况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高温腐蚀 贴壁风 数值模拟 风量 配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