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 benefits due to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s using the virtual water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Xing Chen Zhiyuan Ma +4 位作者 Xin Tan Yang Zhao Changyi Liu Feng Tan Fang Ya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9年第3期276-284,共9页
The global water demand and supply situ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due to water shortag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highest water demand in the energy sector is attributable to power gene... The global water demand and supply situ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due to water shortag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highest water demand in the energy sector is attributable to power generation.With cross-country and cross-continental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s becoming a reality,electricity trading across countries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opportunities for re-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possible.This study expands the concept of virtual water and proposes a generalized virtual water flow in an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 system to accurately estimate water resource benefits of clean power transmission from both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sides.By defining the water scarcity index as a price mechanism indicator,the benefits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through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s are evaluated.Taking the Africa-Asia-Europe interconnection scenario as an example,the total water saving would amount to 88.95 million m^3 by 2030 and 337.8 million m^3 by 2050.This result shows that grid interconnections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expand the benefits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 virtual wate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及虚拟水流动研究
2
作者 资添添 刘静 宣柯炀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目的】量化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及虚拟水流动模式。【方法】构建SWAT模型,以子流域为研究尺度,量化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基于社会公平原则和引力法对虚拟水流动格局进行研究。【结果】2020年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高达769.09亿m^(3),绿水... 【目的】量化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及虚拟水流动模式。【方法】构建SWAT模型,以子流域为研究尺度,量化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基于社会公平原则和引力法对虚拟水流动格局进行研究。【结果】2020年黄河流域作物水足迹高达769.09亿m^(3),绿水足迹占69.7%,中游地区作物水足迹显著大于上、下游地区,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集中在5—8月;作物生产水足迹为0.72 m^(3)/kg,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作物生产蓝水足迹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作物虚拟水流动总量为191.49亿m^(3),绿水流动总量大于蓝水流动总量,作物虚拟水输出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输入区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结论】未来需优化绿水调控与重点区域监管,合理分配灌溉用水、调整种植结构、采用节水技术实施虚拟水流动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流动 SWAT模型 黄河流域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视角下我国虚拟水流动归因分析
3
作者 何国华 赵勇 +3 位作者 秦长海 李溦 姜珊 李雯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虚拟水是近年来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虚拟水转移的规模核算及其特征分析,对虚拟水转移的动力成因较少讨论,所以借助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区位商、增长商指数,量化解析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 虚拟水是近年来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虚拟水转移的规模核算及其特征分析,对虚拟水转移的动力成因较少讨论,所以借助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区位商、增长商指数,量化解析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其他服务业9大行业的发展优势及增长潜力,并分析这9大行业虚拟水流动格局与行业比较优势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行业虚拟水流动格局与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明显关联,2002—2017年间我国72%的虚拟水会从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向不具备优势的地区转移,71%的虚拟水转移量会受到行业发展速度影响。研究成果预期可为我国水资源宏观管理及节水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战略 行业比较优势 相关性 增长商 区位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个统筹”为核心的农业水管理策略研究
4
作者 吴普特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7期13-20,共8页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不断向以东北、黄淮海等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转移,粮食生产呈现出与水资源分布错位的格局。粮食生产用水特征分析显示,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足迹低,但粮食水足迹占比大,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空间分布相悖,大规模...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不断向以东北、黄淮海等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转移,粮食生产呈现出与水资源分布错位的格局。粮食生产用水特征分析显示,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足迹低,但粮食水足迹占比大,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空间分布相悖,大规模粮食生产导致北方地区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加。面对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水资源禀赋不足、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国际突发事件影响等挑战,提出统筹蓝水与绿水利用,统筹实体水和虚拟水耦合调控,统筹国内和国际粮食虚拟水贸易,统筹农艺、工程、生物和管理节水措施等“四个统筹”,构建农业高效用水新理论与新方法,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业节水方面的效能,实现粮食生产和消费全过程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粮食安全 水足迹 虚拟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江楠 吕小瑜 +2 位作者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解析极端缺水的京津冀城市群内外间及其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变化,并揭示其对缓解区域水压力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1)201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城市群内部虚拟水自给量却先减少后增加,2015年后京津冀内部虚拟水贸易增强;(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虚拟水流动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虚拟水主要由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周边城市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且随时间的推移,流动强度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均不断加强;(3)虚拟水流动明显缓解了京津冀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其实际水压力指数比虚拟水流动后的假定水压力指数年均下降12.12%,且下降程度逐年增加,但却加重了周边城市的水资源压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缺水压力,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虚拟水流动格局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城市群 不同城市 虚拟水流动 水压力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实践——以江垭皂市工程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文坚 申邵洪 +2 位作者 杨恒玲 元媛 牛广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9,共8页
围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够、水利专业模型存在业务缺项等问题和差距,结合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建设实际需求,深入开展数据底板、智能模拟计算模型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先,开展了卫星遥感、无人... 围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够、水利专业模型存在业务缺项等问题和差距,结合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建设实际需求,深入开展数据底板、智能模拟计算模型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先,开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等技术支撑下的空天地立体监测体系在高精度数据底板构建中的应用研究。然后,基于数字模拟技术和传统水利专业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洪水演进、工程安全等数字水利专业模型的研究,并结合物理工程的同步直观表达进行高保真虚拟建模。最后,通过江垭皂市工程实例对关键技术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数字孪生水利模型与平台能够数字赋能江垭皂市水利工程智慧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立体监测 智能模拟计算模型 虚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对比分析-以新疆东沟煤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全超 王丹丹 +5 位作者 党志伟 霍超 苏杰 刘春宇 顾雷雨 李继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1-220,共10页
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选择、计算方法的选择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影响巨大,同时考虑到矿井开采实际,涌水量不是从开采初期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为提升涌水量预测的准确度,更好... 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选择、计算方法的选择对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影响巨大,同时考虑到矿井开采实际,涌水量不是从开采初期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为提升涌水量预测的准确度,更好地为煤矿开采服务,在分析新疆东沟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准确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选择了2种适用于东沟煤矿的涌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①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涌水量呈现动态变化特征,采掘强度稳定后,变化幅度变小,最后趋于稳定;②采用大井法、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预测涌水量分别为3396、599.87~612.9 m^(3)/d与实际涌水量480 m^(3)/d分别相差607.5%>24.97%~27.69%;③根据矿井实际开采产生的涌水量数据验证分析,采用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得到的涌水量与实际开采产生的涌水量基本吻合,涌水量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依次为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大井法;④在资料充足、参数准确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计算涌水量,在补水边界条件差且符合大井法要求的条件下建议首先选用大井法。本次计算结果一方面充分验证了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为煤矿矿井涌水量计算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东沟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预测 大井法 非稳定流释水-断面流法 小东沟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西北5省(区)水资源评价
8
作者 韦良焕 蔡吉祥 +2 位作者 林宁 李有文 莫治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对西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和新疆5省(区)2000-2019年水足迹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水足迹人口密度、水足迹经济效益以及水资源压力指数对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 基于水足迹理论,对西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和新疆5省(区)2000-2019年水足迹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水足迹人口密度、水足迹经济效益以及水资源压力指数对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人均水足迹和人均虚拟水足迹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青海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新疆虚拟水足迹作为水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占比分别为89.48%、86.00%、81.75%、80.88%、75.68%,其中农产品虚拟水占虚拟水足迹最高的是甘肃(71.47%),其次是陕西(65.40%)、新疆(54.30%)、青海(49.93%)、宁夏(49.92%);西北5省(区)水足迹人口密度除青海略有增加以外,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均表现为波动下降;水足迹经济效益逐年升高,至2019年最高的是陕西(125.88元/m^(3)),其次是宁夏(70.26元/m^(3))、青海(56.11元/m^(3))、甘肃(39.03元/m^(3))、新疆(43.40元/m^(3))。除2019年的宁夏外,其余时段及省(区)的水资源压力指数均小于1;研究时段内新疆、甘肃、宁夏水资源压力指数波动升高,增幅分别为93.58%、71.33%、27.12%;陕西、青海波动下降,降幅分别为5.46%、3.14%。研究表明,西北5省(区)水资源压力总体不高,水足迹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不均衡以及居高不下的人均水足迹,说明西北5省(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水资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虚拟水贸易核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邓光耀 毛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2,85,共6页
为了量化贸易伴随的虚拟水流动,评价其对区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12年、2015年、2017年黄河流域内、外部虚拟水贸易格局与结构,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区的净输出虚... 为了量化贸易伴随的虚拟水流动,评价其对区域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12年、2015年、2017年黄河流域内、外部虚拟水贸易格局与结构,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区的净输出虚拟水进行影响效应分析,用QAP回归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各省区之间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呈虚拟水净输入状态,但向北京、天津、河北等12个省区净输出虚拟水。2)黄河流域虚拟水贸易输出行业主要是农业及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是黄河流域虚拟水净输出的重要驱动因素。4)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空间距离及用水强度是影响黄河流域内部虚拟水贸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贸易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QAP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稀缺性评价研究
10
作者 冯翠洋 赵佳龙 尹琳琳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5期841-852,共12页
石油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但现阶段其开发利用受到了水资源的约束。已有研究通过水足迹和虚拟水等指标对石油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测算,但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其面临的水资源脆弱性。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 石油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但现阶段其开发利用受到了水资源的约束。已有研究通过水足迹和虚拟水等指标对石油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测算,但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其面临的水资源脆弱性。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构建了稀缺水足迹评估模型和虚拟稀缺水贸易测算模型,从石油开发利用对稀缺水资源的消耗和对虚拟稀缺水贸易的驱动两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区域水资源压力纳入水资源使用评估,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区域石油开发利用面临的水资源约束。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区域,虽然在石油开发利用中使用的水资源量不多,但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稀缺性问题,尤其是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短缺压力。为了有效缓解上述区域在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水资源脆弱性,有必要从区域和部门层面对关键虚拟稀缺水流动进行识别和管理。从区域层面结果来看,需要重点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虚拟稀缺水净流出区域对浙江省、辽宁省等虚拟稀缺水净流入区域在石油开发利用中的虚拟稀缺水转移。从部门层面结果来看,需要重点关注能源类行业和农业对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的虚拟稀缺水的转移。为了有效缓解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水资源压力,本研究呼吁构建高效协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将水资源稀缺性作为核心考量因素纳入区域石油开发利用战略规划中。同时,加强能源部门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跨部门合作,科学规划开采布局与规模,确保石油开发活动不损害水资源安全。此外,通过虚拟稀缺水的区域调配、推广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等方式,推动中国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投入产出分析 稀缺性 水足迹 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渗流条件下渗透力拟重力化求水土压力探讨
11
作者 陈伟平 陆建君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9,共6页
当有渗流产生时,求解水土压力比在静水条件下要复杂。渗透力和重力都是体积力,两者量纲相同,渗透力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在稳定渗流条件下将渗透力拟重力化,其物理含义没有改变,与重力叠加后计算水土压力,能简化水土压力计算。其思... 当有渗流产生时,求解水土压力比在静水条件下要复杂。渗透力和重力都是体积力,两者量纲相同,渗透力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在稳定渗流条件下将渗透力拟重力化,其物理含义没有改变,与重力叠加后计算水土压力,能简化水土压力计算。其思路清晰、计算方便,在计算挡土结构水土压力工程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渗透力 虚拟重度 水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水库回水及洪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探讨
12
作者 马慧君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受水库回水及洪水涨落影响下的水位流量(Z~Q)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本文以郁江支流沙坪河沙坪水文站测流成果为依托,通过虚拟水文监测点,测流时涨差、沙坪与虚拟水位差、沙坪站水位等多要素为参数构建沙坪站水位流量关系,并用于开展202... 受水库回水及洪水涨落影响下的水位流量(Z~Q)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本文以郁江支流沙坪河沙坪水文站测流成果为依托,通过虚拟水文监测点,测流时涨差、沙坪与虚拟水位差、沙坪站水位等多要素为参数构建沙坪站水位流量关系,并用于开展2023年洪水期、平陆运河建设期该河段的预警预报服务。此方法可为众多同时受水库回水顶托和洪水涨落影响的水文站构建水位流量关系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坪水文站 虚拟站 水库回水顶托 水位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yle3D技术的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虚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静茜 孙虹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8期86-91,共6页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具有典型特色的中国传统地方服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影响力正逐渐式微。文章通过爬梳文献和实地考察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对各部件服装的服制特色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服装CAD软件绘制样板,运...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具有典型特色的中国传统地方服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的影响力正逐渐式微。文章通过爬梳文献和实地考察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对各部件服装的服制特色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服装CAD软件绘制样板,运用Style 3D软件实现服装的虚拟仿真,包括细节配饰和纹样色彩的还原,为虚拟仿真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数字化虚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传统服饰传承方式,为发展和保护中国传统地方服饰文化拓宽了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服装形制 Style3D平台 数字化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工科专业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与实践
14
作者 周建芬 徐存东 +2 位作者 陈斌 刘丹 史立秋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产业升级驱动应用型高校的传统工业专业数字化升级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传统工科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人才培养体系适配产业升级对人才结构的需求;第二,传统工科专业升级以跨学科发展为基础。本文研究跨学科教育理论... 产业升级驱动应用型高校的传统工业专业数字化升级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传统工科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人才培养体系适配产业升级对人才结构的需求;第二,传统工科专业升级以跨学科发展为基础。本文研究跨学科教育理论框架下的专业数字化升级路径,从组织框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三个维度,适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基础设施、管理评价制度,达到辅助教师终身学习、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基于数字教育理论研究,实施数字化教学范式跃迁。以传统工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数字化升级为例,构建全过程沉浸式数字化实践平台,解决该专业实践教学点多面广、周期长、场景复杂的难题,同时适配课程评价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科 跨学科教育 数字化升级 水利类专业 虚拟实践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市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罗贞礼 黄璜 +1 位作者 傅志强 刘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4,共3页
为提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虚拟水计算方法为基础,对2000年湖南郴州市的农产品虚拟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区域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有效配置决策思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每生产1kg大米,需要耗... 为提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虚拟水计算方法为基础,对2000年湖南郴州市的农产品虚拟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区域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有效配置决策思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每生产1kg大米,需要耗费至少773.8kg的水资源;生产1kg植物油耗费的水量为8286.3kg;生产1kg蔬菜的水量最少,但至少也需要149.9kg的水量.郴州市的农村居民年农产品虚拟水数量远高于城镇居民的,其中大米所消费的虚拟水量就分别达到147.166m3和41.744m3.在不降低人均水资源消费需求和不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方式,更好地发挥区域性优势,主动开发和生产有效益的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虚拟水战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可以很好地缓解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压力,并引导人们改变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虚拟水 虚拟水消费 量化分析 湖南郴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项学敏 周笑白 周集体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地区通过贸易手段从丰水地区进口水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地区的水安全的战略形式.介绍了虚拟水的概念,归纳了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了有...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地区通过贸易手段从丰水地区进口水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地区的水安全的战略形式.介绍了虚拟水的概念,归纳了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了有关产品虚拟水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工业产品虚拟水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为例,计算出石油制品中虚拟水含量.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石油行业今后应有计划进口石油制品,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工业产品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水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17
作者 王新华 张志强 +1 位作者 龙爱华 徐中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新概念 ,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用水量 ,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以获得本地区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系统地论述了虚拟水的概念和内涵 ,介绍了...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新概念 ,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用水量 ,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以获得本地区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系统地论述了虚拟水的概念和内涵 ,介绍了产品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预测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水足迹 虚拟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被引量:26
18
作者 孙才志 刘玉玉 +1 位作者 陈丽新 张蕾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44,共9页
本文从资源禀赋、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价值以及自然属性等角度对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驱动成因进行探讨,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相对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对"... 本文从资源禀赋、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价值以及自然属性等角度对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驱动成因进行探讨,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相对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对"虚拟水战略"在我国实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水安全方面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流动 粮食贸易 成因分析 虚拟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的理论、核算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9
作者 黄凯 王梓元 +1 位作者 杨顺顺 金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3,共6页
在阐述水足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水足迹定量核算的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其相关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水足迹的核算方法主要有Bottom-up分析法、Top-down分析法和Input-output模型法,它们在计算水足迹时所采用的公式和适用范围... 在阐述水足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水足迹定量核算的模型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其相关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水足迹的核算方法主要有Bottom-up分析法、Top-down分析法和Input-output模型法,它们在计算水足迹时所采用的公式和适用范围均有差别;目前国内外水足迹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水足迹、区域水足迹、国家水足迹以及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其他应用研究;贸易的虚拟水流量分析和虚拟水战略、量化人类水足迹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衡量水足迹的经济效益以及开发水足迹定量计算模型等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核算方法 水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及其用水效率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苏芮 陈亚宁 +2 位作者 张燕 李卫红 冷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6,共6页
水足迹模型是评估人类消费结构对水资源影响的有效方法。结合1995~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水足迹模型,对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水文和社会水资源稀缺度、集约利用度等指标,考察城乡居民用水效率。结果表明:1995... 水足迹模型是评估人类消费结构对水资源影响的有效方法。结合1995~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水足迹模型,对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水文和社会水资源稀缺度、集约利用度等指标,考察城乡居民用水效率。结果表明:1995~2007年间新疆全社会总水资源足迹呈现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08.95×108m3上升到2007年的158.40×108m3,增幅达45.4%;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比农村居民高0.69,说明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结构更加合理;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居民消费品分布逐步分散化,饮食结构单一化在逐步改善;水资源集约利用度从1995年的7.58上升到2007年的22.22,水资源利用效率有较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消费结构 用水效率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