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袁永发 潘爱民 +1 位作者 马健 范晓韵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依据2011—202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通过激发居民创业、推动居民理财、促进居民就业,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且对住房支付能力偏弱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住房... 依据2011—202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数字金融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通过激发居民创业、推动居民理财、促进居民就业,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且对住房支付能力偏弱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提升作用更大。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鉴于此,建议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因城施策,促进数字金融平衡发展;加强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互动,协同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吗?——兼论收入房价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军 李佳艺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8,共13页
利用2007—2019年127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检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收入房价比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显著促进了城市群协调发展,还加快了外围城市经济... 利用2007—2019年127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检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收入房价比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显著促进了城市群协调发展,还加快了外围城市经济增长收敛,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第三,收入房价比能够调节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调节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仅在中部地区显著增强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且在提高收入房价比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科技创新 城市群协调发展 收入房价比 产业分工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解海 洪涛 靳玉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0,共8页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收入及以下各阶层住房支付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持续扩大;中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各收入阶层与相应住房类型匹配性不完善,中低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面临着较严重的住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剩余收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房价上涨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研究——来自69个大中城市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7,共12页
我国房价正经历艰难的理性回归之路,城市扩张也正面临着转型。基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模型对69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不同房价收入比地区的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城... 我国房价正经历艰难的理性回归之路,城市扩张也正面临着转型。基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模型对69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不同房价收入比地区的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影响路径存在拐点,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城市整体扩张有显著促进作用,反之,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城市土地扩张具有持续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城市人口扩张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仅当房价处在低速增长阶段时,房价上涨才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不同房价收入比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路径和效果存在异质性。因而政府应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抓手,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实现城市的有序扩张,推动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房价 城市扩张 房价收入比 大中城市 城市人口 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房价收入比”研究:起源、测量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贾生华 戚文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0,共5页
从起源、测量、应用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房价收入比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演化于、并优于住房支出收入;房价收入比测量的多样性取决于房价和收入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房价收入比均衡模型的不同;房价收入比主要应用于住房... 从起源、测量、应用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房价收入比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演化于、并优于住房支出收入;房价收入比测量的多样性取决于房价和收入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房价收入比均衡模型的不同;房价收入比主要应用于住房支付能力和房地产泡沫研究。房价收入比计算的规范化、均衡模型的集成化以及实证的多角化将成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房地产泡沫 住房支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何时是可支付的:识别方法和政策选择——兼对房价收入比指标的评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立中 陈淑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164,共11页
住房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实践中,人们常常用房价收入比这一经验指标来判断住房市场的可支付性问题,并依此来制定相关政策。文章在对传统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住房价格成本标高程度—有效供给弹性... 住房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实践中,人们常常用房价收入比这一经验指标来判断住房市场的可支付性问题,并依此来制定相关政策。文章在对传统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住房价格成本标高程度—有效供给弹性两个新指标,作为政策选择的工具性方法,将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区分为四种类别的细分市场,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政策。研究发现:①传统的中位房价收入比指标在政策上存在误导性。一方面,传统的中住房价收入比指标高估了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房价收入比指标掩盖了居民收入和住房价格之间的转移关系。②住房政策由针对贫困人口的住房保障政策和针对市场失灵的市场调控政策构成。对于地区发展差异大的中国而言,我们认为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当根据细分市场价格成本标高程度和有效供给弹性不同,选择针对性更强瞄准效率更高的差异化住房保障政策和市场调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有效供给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研究——基于房价收入比指标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共5页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似乎构成了一对难以解释的矛盾,原因在于城镇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巨大,导致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及保障性住房的历史供应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收入比促进了产业升级吗? 被引量:8
8
作者 曹策 王真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城市层面来看,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呈显著的U型关系,相对低的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产生了抑制作用,而较高的房价收入比...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城市层面来看,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呈显著的U型关系,相对低的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产生了抑制作用,而较高的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从一、二、三类城市来看,一类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二、三类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抑制了产业升级;房价收入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镇化门槛特征,城镇化水平高的城市其房价收入比促进了产业升级,城镇化水平低的城市其房价收入比抑制了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对城镇人口流动具有筛选作用,影响人才集聚,房价收入比通过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产业升级 城镇化水平 人才集聚 门槛效应 劳动力供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收入比函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元华 张永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6-11,共6页
近年来,房价上涨较快,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导致了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大量探讨,一个反映住房支付能力的很常用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文章首先建立收入分布函数,再以收入分布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房价收入比函数。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 近年来,房价上涨较快,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导致了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大量探讨,一个反映住房支付能力的很常用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文章首先建立收入分布函数,再以收入分布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房价收入比函数。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上海市收入分布和收入密度函数曲线及其变化,然后求出了上海市的房价收入比函数曲线,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及其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房价、收入分布的变化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变化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收入分布函数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收入比与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清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研究目的:比较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辨析二者的关系及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研究目的:文献法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都是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各有长处。研究结论:在可以获得数据的... 研究目的:比较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辨析二者的关系及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研究目的:文献法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都是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各有长处。研究结论:在可以获得数据的情况下,把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都计算出来,对二者的变动态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获得对住房支付能力、住房市场运行态势的比较完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房价收入比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居民收入与城市房价——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寿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构建购房者效用函数和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内地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居民收入与城市房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人口、人口流动率、居民收入对房价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房价呈"... 在构建购房者效用函数和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内地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居民收入与城市房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人口、人口流动率、居民收入对房价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房价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对房价起着抑制作用,中部地区城市人口流动率和居民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居民收入 城市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角度的房价合理性研究——以江苏某市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向峰 李智 颜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房价合理性 房价收入比 住房机会均等指数 住房负担能力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房价收入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小芳 廖燕 欧阳芳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84-85,共2页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房价收入比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对房价收入比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长沙市2003-2008年房价收入比的值和2008年中部各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值;对长沙市房价收入比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长沙市房价收入比的...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房价收入比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对房价收入比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长沙市2003-2008年房价收入比的值和2008年中部各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值;对长沙市房价收入比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长沙市房价收入比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长沙市城镇居民购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城镇居民购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差异与分类调控策略 被引量:11
14
作者 湛东升 虞晓芬 +1 位作者 余妙志 徐小任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31,共13页
住房支付能力事关广大百姓生活质量与福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民生话题。2020年度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对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城市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房租和家庭可... 住房支付能力事关广大百姓生活质量与福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民生话题。2020年度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对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到城市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房租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数据,从购房群体和租赁群体视角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变化,并划分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类型区,最后分析总结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机制与分类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略微偏高且有所提升,2015年和2019年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分别为7.01和7.76;中国城市房租收入比更加合理且有所下降,2015年和2019年的平均房租收入比分别为25.04%和22.01%。(2)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分异明显,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房租收入比却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的特点。(3)根据房价收入比和房租收入比联合空间分布特点,可将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划分为租购支付能力双弱型、租购支付能力偏弱型、购房支付能力偏弱型、租购支付能力双强型和租房支付能力偏弱型等5种空间类型区,不同空间类型区的住房支付能力调控策略有所区别。(4)中国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包括城市住房供给和需求、城市生活质量、社会预期和住房偏好、金融与房地产政策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房租收入比 城市体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收入房价比变动与人口集聚:驱动机理与时空演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垚彤 周新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收入房价比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人口集聚,它是提高城市地缘引力和人口集聚度的有效途径;第二,这一机制在二线城市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 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收入房价比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人口集聚,它是提高城市地缘引力和人口集聚度的有效途径;第二,这一机制在二线城市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也更加显著;第三,“高收入房价比—高经济发展”型城市内,收入房价比机制将面临失效困境,这表明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瓶颈效应”,它更适用于引导人口初次分流;第四,收入房价比对人口集聚的拉动效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同时还会在区域内形成辐射效应和良好的正反馈循环。因此,提高城市收入房价比将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城市群建设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和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集聚 收入房价比 时空演化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不确定性、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科学检验我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收入不确定性因素推导出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9年~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面板数据,利用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对我... 为科学检验我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收入不确定性因素推导出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9年~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面板数据,利用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房地产财富进行固定效应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收入不确定性情境下,我国城镇居民房地产财富效应虽然显著,但影响方向并不一致。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对于非居住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对于居住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必须采取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需求、优化居民资产结构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等策略,有效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住宅价格 收入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住房支付能力时空演化规律及其调控政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颜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基于房地产供需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依据湖南省14个市州房价与收入数据,考量区域住房支付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结果表明:2008年和2020年湖南省房价收入比均值分别为0.129和0.155,均低于国际公认的0.3标准;湖南省住房... 基于房地产供需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依据湖南省14个市州房价与收入数据,考量区域住房支付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结果表明:2008年和2020年湖南省房价收入比均值分别为0.129和0.155,均低于国际公认的0.3标准;湖南省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分异明显,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湘西北高、湘东南低的特征;根据房价收入比的演化特征,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采取差异化的住房支付能力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时空演变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租赁住房试点城市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呈现迅速增长态势。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亦呈现出新特征。其中,住房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租赁住房是满足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大城市居住问题的途...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呈现迅速增长态势。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亦呈现出新特征。其中,住房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租赁住房是满足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大城市居住问题的途径。基于租买选择理论,测度我国26个试点城市的租售比、房租收入比,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城市的住房租金价格水平、租金可负担程度及其原因。结果发现,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房租收入比将会增加,即租赁住房消费支出将会提高。同时,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人口净流入与房价增速的降低,将会增加房租收入比。鉴于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后期可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畅通国内大循环;因城施策发展租赁住房,满足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配套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租买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租买选择 租赁住房 租售比 房租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驻地迁移如何影响地区房价收入比?——来自大中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 朱琳 梁冬慧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4,共16页
结合1998—2016年中国大中城市数据,利用DID模型就政府驻地迁移对地区房价收入比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显著降低了地区房价收入比,缓解了房地产泡沫问题;在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与地区房地产业供给力... 结合1998—2016年中国大中城市数据,利用DID模型就政府驻地迁移对地区房价收入比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显著降低了地区房价收入比,缓解了房地产泡沫问题;在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与地区房地产业供给力度变化存在一定关联。具体表现为政府驻地迁移在提高地区商品房和住宅新开工面积的同时,降低了商品房和住宅的价格,但上述影响在别墅、高档公寓层面并不明显。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核心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研究结论对中国城市格局优化具有借鉴意义,也可为理解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驻地迁移 房价收入比 房地产泡沫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特征研究
20
作者 陈潘愉 童陆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运用房价收入比、滑动T检验和Sen’s斜率估计等方法,对中国27个大中城市2001—2019年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特征与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中国主要城市的居民住房支付能... 运用房价收入比、滑动T检验和Sen’s斜率估计等方法,对中国27个大中城市2001—2019年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特征与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中国主要城市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在研究期内总体呈较明显的减弱趋势,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级“持续下降”和“越级下降”的现象较普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呈“加速下降”演化特征的城市占比达18.52%。(2)不同城市在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级演化特征、房价收入比演化阶段及阶段性演化趋势3个维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3)总体而言,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演化阶段与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和地方出台重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时间点存在较强关联,住房支付能力的阶段性演化趋势与中国房地产发展情况相一致。研究呼吁建立健全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估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主要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及其演化规律。坚持“房住不炒”和“稳房价”的总体定位,科学合理制定房地产调控的“一揽子”政策,分区、分类推进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提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演化 房价收入比 滑动T检验 Sen’s斜率估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