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化学镀锡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赵晓霞 陈立强 田宏波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 以电镀有铜栅线的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为基底,采用化学镀锡的方法在铜栅线表面沉积金属锡层,研究了去铜时间以及化锡时间等化学镀锡工艺参数对铜栅线表面形貌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刻蚀时间的加长,铜栅线表面形貌平整程度呈增强趋势,当时间达到240 s时会产生过刻蚀现象。当化锡时间从1min增加至12 min时,锡镀层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化学侧蚀程度加重,当化锡时间超过6min时,锡层与铜栅线的结合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铜栅线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45CuZn钎料表面化学镀锡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星星 龙伟民 +3 位作者 裴夤崟 沈元勋 吕登峰 佘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8,107,共4页
在BAg45CuZn钎料表面进行化学镀锡,分析镀液温度、pH值、施镀时间对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和AgCuZnSn钎料中锡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并表征锡镀层的表面形貌和AgCuZnSn钎料的润湿性。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pH值升高,镀层沉积速率和AgCuZ... 在BAg45CuZn钎料表面进行化学镀锡,分析镀液温度、pH值、施镀时间对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和AgCuZnSn钎料中锡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并表征锡镀层的表面形貌和AgCuZnSn钎料的润湿性。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pH值升高,镀层沉积速率和AgCuZnSn钎料锡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快速减小,而AgCuZnSn钎料Sn含量逐渐增大。采用最佳工艺时,沉积速率达到13.6μm/h,锡镀层的表面平整、致密度高,所得钎料的Sn含量为2.45%,与基体BAg45CuZn钎料相比,其润湿性有大幅度提高,铺展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 化学镀锡 沉积速率 锡含量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催化剂的化学镀锡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梅天庆 冯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研究了化学镀锡液中的络合剂、还原剂和催化剂等因素对沉积速度和镀液的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可在金属锡表面吸附的贵金属络合物 K2 [Pd F6]的催化作用 ,大幅度提高了沉积速度 。
关键词 化学镀 催化 镀锡层 化学工艺 沉积速度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拉链化学镀锡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栋 王瑀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研究了一种黄铜表面化学镀锡工艺。通过实验,在黄铜条和黄铜拉链上得到了一种较好的银白色镀层。用扫描电镜(SEM)方法测量了镀层厚度和表面形貌,用能谱成分分析(EDS)方法对镀层进行了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进行了物相分析。并... 研究了一种黄铜表面化学镀锡工艺。通过实验,在黄铜条和黄铜拉链上得到了一种较好的银白色镀层。用扫描电镜(SEM)方法测量了镀层厚度和表面形貌,用能谱成分分析(EDS)方法对镀层进行了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进行了物相分析。并且对镀锡层的耐汗性能和结合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镀层耐汗液性能、结合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拉链 化学镀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锡层孔隙率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瑞东 郭忠诚 +1 位作者 薛方勤 王军丽 《电镀与精饰》 CAS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主要研究了沉积时间、镀液温度、pH值、镀层厚度及主盐浓度对化学镀锡层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孔隙率随沉积时间和镀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镀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氯化亚锡质量浓度为20g/L时,孔隙率最高;pH值为1.3~2.8时,孔隙率... 主要研究了沉积时间、镀液温度、pH值、镀层厚度及主盐浓度对化学镀锡层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孔隙率随沉积时间和镀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镀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氯化亚锡质量浓度为20g/L时,孔隙率最高;pH值为1.3~2.8时,孔隙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层 化学镀锡 孔隙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铅锡合金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俊喜 陈健 +1 位作者 周国定 乔亦男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7期285-287,300,共4页
研究了化学镀铅锡合金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镀层的组成和厚度的影响。施镀过程在 pH =7.0 ,6 0~70℃的条件下进行 ,用Na2 CO3 作为pH调节剂 ,化学镀槽液组成为 :Pb2 + 0 .0 0 1mol/L ,Sn2 + 0 .0 75~ 0 .0 80mol/L ,EDTA 0 .0 7~ 0 .10... 研究了化学镀铅锡合金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镀层的组成和厚度的影响。施镀过程在 pH =7.0 ,6 0~70℃的条件下进行 ,用Na2 CO3 作为pH调节剂 ,化学镀槽液组成为 :Pb2 + 0 .0 0 1mol/L ,Sn2 + 0 .0 75~ 0 .0 80mol/L ,EDTA 0 .0 7~ 0 .10mol/L ,柠檬酸钠 0 .0 8~ 0 .12mol/L ,辅助络合剂 0 .2mol/L ,还原剂 0 .0 15~ 0 .0 5 0mol/L。该条件下得到了光亮的铅锡合金镀层。并对化学镀成膜机理及各影响因素等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铅锡合金 共沉积 镀层 组成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锡中光亮剂PPS、咪唑和HD在Sn表面的吸附作用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忠良 曾鹏 +8 位作者 周朝花 夏妮 刘青 池振振 吴道新 宋刘斌 曹忠 黄勇 周光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0-276,共7页
目的研究以丙烷磺酸吡啶嗡盐(PPS)、咪唑、己炔二醇(HD)为代表的三大类光亮剂,在化学镀锡过程中改善镀锡层表观形貌和影响镀速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阴极极化法,研究化学镀锡过程中光亮剂分子对镀锡液在沉锡过程中对沉锡峰电位变... 目的研究以丙烷磺酸吡啶嗡盐(PPS)、咪唑、己炔二醇(HD)为代表的三大类光亮剂,在化学镀锡过程中改善镀锡层表观形貌和影响镀速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阴极极化法,研究化学镀锡过程中光亮剂分子对镀锡液在沉锡过程中对沉锡峰电位变化的影响,运用Forcite模块中的COMPASS力场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研究光亮剂分子在Sn层表面吸附过程的能量变化。结果阴极极化结果表明,光亮剂的加入会使沉锡峰电位负移,该过电位导致晶核水平增长速度大于垂直生长速度,从而起到整平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晶须的形成。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PPS、咪唑、HD均有自发吸附到Sn层表面的趋势,且在Sn(111)面的吸附能分别为-445.338、-9.84、-22.651kcal/mol,表明三种光亮剂分子均易吸附在Sn层表面(吸附能数据越低,越容易吸附在锡层表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锡层的增长。结论光亮剂与Sn作用的吸附能,与其在化学镀过程中对Sn层表观形貌的改善和镀速减少有正相关作用。该研究为化学镀锡过程中光亮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吸附 光亮剂 分子动力学 COMPASS力场 吸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文增 陈白珍 +1 位作者 何新快 廖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对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镀液中Sn2+浓度、NaH2PO2浓度、(NH2)2CS含量及络合剂B等组分对化学镀沉积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对镀层表面形貌和镀层成分进... 对酸性氯化物型化学镀锡的增厚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镀液中Sn2+浓度、NaH2PO2浓度、(NH2)2CS含量及络合剂B等组分对化学镀沉积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对镀层表面形貌和镀层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厚度为7.5μm左右的银白色无光化学镀锡层,镀层表面晶粒大小均匀细致,镀层含锡量为95.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镀锡 沉积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表面改性对Ag/SnO_2复合粉末烧结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倪孟良 凌国平 刘远廷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12,21,共7页
采用沉积法和蒸发法分别对SnO2粉末进行WO3、Bi2O3+CuO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化学镀方法制备Ag/SnO2复合粉末。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对Ag/SnO2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的形貌,对SnO2... 采用沉积法和蒸发法分别对SnO2粉末进行WO3、Bi2O3+CuO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化学镀方法制备Ag/SnO2复合粉末。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对Ag/SnO2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的形貌,对SnO2表面改性方法及添加剂种类对Ag/SnO2烧结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法改性使烧结体组织中的SnO2分布更均匀,且能明显提高烧结体Ag/SnO2的致密度。Bi2O3+CuO改性可消除SnO2的网络状分布,而WO3改性则显著改善电弧侵蚀后的表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电接触材料 AG/SNO2 表面改性 化学镀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合金负极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连邦 褚君尉 +2 位作者 张品杰 姚金翰 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73-476,共4页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铜箔上制备锡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条件,制得三种不同厚度和结构的锡合金负极材料.运用XRD、SEM、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多种方法对电极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研究表明:沉积时间为10min的锡薄膜负极材料具有四方晶系...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铜箔上制备锡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条件,制得三种不同厚度和结构的锡合金负极材料.运用XRD、SEM、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多种方法对电极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研究表明:沉积时间为10min的锡薄膜负极材料具有四方晶系结构,其表面由尺寸在4μm左右的合金颗粒构成,颗粒有大小均匀的孔洞结构,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积.该锡薄膜电极具有较高的容量,在0.01~1.00V电压区间内,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885.7mAh/g,循环100周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460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化学镀 负极材料 锡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铜粉化学镀锡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步明 郭忠诚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5期8-11,共4页
采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在片状铜粉表面化学镀锡,得到片状锡包铜粉。研究了镀液pH、温度、还原剂、稳定剂以及主盐浓度等对锡包铜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锡包铜粉的成分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镀覆质量好,且具... 采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在片状铜粉表面化学镀锡,得到片状锡包铜粉。研究了镀液pH、温度、还原剂、稳定剂以及主盐浓度等对锡包铜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锡包铜粉的成分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镀覆质量好,且具有很好导电性和低松装密度的片状锡包铜粉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锡包铜粉 镀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锡方法对无汞碱锰电池用铜钉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学明 刘飞 +3 位作者 曾祥政 杜军 杨广全 张胜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8-149,共2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EDX)、析氢量测试等多种方法对化学镀Sn铜钉和电镀Sn铜钉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Sn方法获得的Sn层结晶更细小致密,析氢量更低,能够显著提高无汞碱锰电池的防...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EDX)、析氢量测试等多种方法对化学镀Sn铜钉和电镀Sn铜钉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Sn方法获得的Sn层结晶更细小致密,析氢量更低,能够显著提高无汞碱锰电池的防漏性能和贮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汞碱锰电池 铜钉 镀锡方法 化学特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上化学镀锡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春成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5期20-22,共3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甲烷基磺酸化学镀锡工艺。介绍了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探讨了稳定剂、络合剂、还原剂、促进剂、防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温度、沉积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度影响。结果表明 :该工艺镀液稳定 ,可用于电子元器件以及表面安装器... 研究了一种新型甲烷基磺酸化学镀锡工艺。介绍了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探讨了稳定剂、络合剂、还原剂、促进剂、防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温度、沉积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度影响。结果表明 :该工艺镀液稳定 ,可用于电子元器件以及表面安装器件、印制电路板等铜基上化学镀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 化学镀锡 工艺 研究 甲烷基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催化法在印刷线路板上快速化学镀锡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国兴 梅天庆 裴玉汝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29,共4页
以硫脲为络合剂,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六氟合钯酸钾(K2[PdF6])为催化剂,在印刷线路板(PCB)上化学镀锡。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荧光测厚仪(XRF)对镀锡层进行形貌测试和厚度分析,研究了在采用六氟合钯酸钾为催化剂进行分次催化下,不同沉... 以硫脲为络合剂,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六氟合钯酸钾(K2[PdF6])为催化剂,在印刷线路板(PCB)上化学镀锡。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荧光测厚仪(XRF)对镀锡层进行形貌测试和厚度分析,研究了在采用六氟合钯酸钾为催化剂进行分次催化下,不同沉积时间所获得镀锡层的表面形貌,以及在有无催化剂作用下镀锡层的沉积速度。结果表明,K2[PdF6]对化学镀锡时锡在镀锡层上的持续还原沉积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其沉积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化学镀锡 表面形貌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化学镀锡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0,共5页
将超声波与化学镀锡工艺相结合,研究了镀液温度对超声镀锡层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化学镀锡的沉积速度较常规化学镀锡提高了近30%,获得的超声镀锡层表面比较平整致密,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随着镀... 将超声波与化学镀锡工艺相结合,研究了镀液温度对超声镀锡层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化学镀锡的沉积速度较常规化学镀锡提高了近30%,获得的超声镀锡层表面比较平整致密,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随着镀液温度升高,超声镀锡层的耐腐蚀性能先增强后减弱,与表面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有关。超声镀锡层成分未随着镀液温度升高而发生明显改变。镀液温度为80℃时获得的超声镀锡层表面平整性和致密性最佳,具有相对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化学镀锡 镀锡层 镀液温度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质电子产品表面化学镀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祥 李培英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电子产品常用的T2紫铜作为基体进行化学镀锡。通过改变沉积时间,制备了厚度为0.5~4.2μm的锡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锡镀层的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锡镀层的和紫铜的交流阻抗谱,对耐腐蚀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铜表面... 以电子产品常用的T2紫铜作为基体进行化学镀锡。通过改变沉积时间,制备了厚度为0.5~4.2μm的锡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锡镀层的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锡镀层的和紫铜的交流阻抗谱,对耐腐蚀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铜表面化学镀锡后,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沉积时间对锡镀层的微观形貌和耐腐蚀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着沉积时间从3 min延长至70 min,锡镀层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耐腐蚀性能经历了先变好后变差的过程;沉积时间为55 min时制备的锡镀层中主要含有Sn、Cu和C元素,含量分别为89.48%、3.72%、6.80%,各元素均匀分布,其耐腐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沉积时间 锡镀层厚度 微观形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铜包覆涤纶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吴熊平 马春霞 +3 位作者 李楠 吕汪洋 姚玉元 陈文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在涤纶织物镀铜的基础上电镀锡制得了锡铜包覆涤纶织物,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电压和时间对表面电阻的影响,并测试了结合牢度、抗氧化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当电镀电压为1 V、时间6 min时,镀铜涤纶织物表面... 在涤纶织物镀铜的基础上电镀锡制得了锡铜包覆涤纶织物,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电压和时间对表面电阻的影响,并测试了结合牢度、抗氧化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当电镀电压为1 V、时间6 min时,镀铜涤纶织物表面包覆了一层厚度约为3.0μm的锡,且锡铜包覆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基本保持不变。金属锡铜镀层与涤纶织物之间的结合牢度良好,其摩擦牢度可达4~5级。该锡铜包覆涤纶织物对频率2 000~3 000 MHz电磁波的屏蔽可达99.999 99%,因此所制备的锡铜包覆涤纶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而且通过电镀锡实现镀铜层防氧化的目的,有效地增强了化学镀铜涤纶织物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锡 化学镀铜 涤纶织物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功率对紫铜化学镀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英 毕亚军 +2 位作者 王正一 李凌霄 孟令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2,共6页
在紫铜化学镀锡过程中引入超声波,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制备的锡镀层物相都为Sn和Cu,无明显择优取向。随着超声波功率提高,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 在紫铜化学镀锡过程中引入超声波,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波功率下制备的锡镀层物相都为Sn和Cu,无明显择优取向。随着超声波功率提高,锡镀层的沉积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容抗弧半径和|Z|0.01 Hz都先增大后减小,而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增加。适当提高超声波功率能促进化学镀锡反应的持续进行,同时提高形核率,实现结晶细化使锡镀层的致密性提高,耐蚀性能逐步提高。较佳的超声波功率为100 W,制备的锡镀层沉积速率达到5.3×10^(-2) mg/(mm^(2)·h),其形貌质量较好,表面的颗粒大小均匀、紧密堆积,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其|Z|_(0.01 Hz)是常规锡镀层的1.7倍,腐蚀速率较常规锡镀层降低了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超声波功率 相结构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5052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锡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军 杨文忠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73-877,共5页
通过化学浸镀法在AA50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镀锡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了镀液中锡酸钠含量和镀液pH对镀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层对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通过化学浸镀法在AA50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镀锡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了镀液中锡酸钠含量和镀液pH对镀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层对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通过化学浸镀法在铝合金表面镀锡,且当镀液的pH为11.6,锡酸钠质量浓度为40g/L时,得到了均匀、致密的金属锡镀层,镀层的存在能明显提高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铝合金 耐蚀性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