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案化宾主液晶的光刻掩膜板制备
1
作者 王俊辉 刘璇 +3 位作者 段霞 李博远 袁丛龙 郑致刚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6-853,共8页
微纳结构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光学、传感、显示等领域。尽管已有多种技术用于微纳结构的制造,但如何以简便且低成本的方式构建这些微纳结构仍面临着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案化取向宾主液晶的设计方案... 微纳结构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光学、传感、显示等领域。尽管已有多种技术用于微纳结构的制造,但如何以简便且低成本的方式构建这些微纳结构仍面临着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案化取向宾主液晶的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按需构筑的掩模板制备。具体而言,利用宾主液晶对偏振光的各向异性吸收特性,通过光取向技术控制液晶分子的指向矢分布,从而实现对入射光场的空间强度调控,形成图案化的掩模板。将其引入激光直写系统,成功地在光刻胶表面形成多种几何图案的微纳结构。所制备的结构与设计的掩模板高度一致,展现出微米级(特征尺寸5μm)的结构制造能力,并且基于微纳结构制作的液晶光栅能在短波条件下稳定衍射。该结果进一步证明所开发的液晶掩模板能够精准调控空间光场的分布,实现对入射光强度的精准控制。该研究为经济实用的微结构加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有望推动复杂微纳结构大面积快速制备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主液晶 掩模板 光取向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液晶取向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苏渝阳 贾怀科 +1 位作者 王兆青 沈田子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7-392,共16页
二维纳米液晶是一种新型软物质材料,具有大径厚比与取向易操控等特点,在电控光学器件、液晶显示、磁探测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该液晶材料的诸多特性源于其层状结构与取向特点,通过调节液晶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取向策略能够赋予其独特... 二维纳米液晶是一种新型软物质材料,具有大径厚比与取向易操控等特点,在电控光学器件、液晶显示、磁探测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该液晶材料的诸多特性源于其层状结构与取向特点,通过调节液晶材料的化学结构与取向策略能够赋予其独特的电光、磁光等特性。本文列举了以氧化石墨烯液晶为代表的几种常见二维纳米液晶的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二维纳米液晶材料在电场、磁场和剪切力作用下的3种常见取向技术,并详细展示了二维纳米液晶材料取向后在显示、力学和仿生器件等方面已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二维纳米液晶取向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型液晶 二维纳米液晶 氧化石墨烯液晶 液晶取向技术 电场、磁场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聚合物执行器的微加工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凯 吕久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8-1721,共14页
液晶聚合物是一种环境刺激响应的智能形变材料,由这种智能材料构建的微型执行器可以将外界的环境刺激直接转换为机械运动,无需复杂的能量转换部件和机械传动结构,因此液晶聚合物微执行器在微型机器人、智能传输、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具... 液晶聚合物是一种环境刺激响应的智能形变材料,由这种智能材料构建的微型执行器可以将外界的环境刺激直接转换为机械运动,无需复杂的能量转换部件和机械传动结构,因此液晶聚合物微执行器在微型机器人、智能传输、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液晶聚合物的微加工存在两个技术难点:微纳尺度的器件成型和液晶取向。本文从如何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出发,介绍了近几年液晶聚合物的微纳加工方法以及相应功能器件的潜在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加工 液晶聚合物 柔性执行器 刺激响应形变 液晶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增韧聚丙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中玉 潘泳康 +1 位作者 唐颂超 王庆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38,共4页
以液体石蜡作为聚丙烯(PP)的增塑剂,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SiO2)预先分散于液体石蜡中制成纳米溶胶,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此溶胶与PP熔融共混制备了增塑增韧PP复合材料,研究了液体石蜡和纳米SiO2对PP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液体石蜡作为聚丙烯(PP)的增塑剂,首先将纳米二氧化硅(SiO2)预先分散于液体石蜡中制成纳米溶胶,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此溶胶与PP熔融共混制备了增塑增韧PP复合材料,研究了液体石蜡和纳米SiO2对PP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液体石蜡增塑后,PP的冲击强度可提高90%;再经过纳米SiO2增韧后,其冲击强度可进一步提高100%;液体石蜡能够提高PP的结晶度,纳米SiO2能够减小PP的球晶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液体石蜡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卫星光学载荷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8
5
作者 叶钊 李熹微 +3 位作者 王超 董小静 尹欢 曹启鹏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30,共9页
阐述了微纳卫星光学载荷从单一摄像头到应用模式多样的综合系统的发展过程。调研了国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如轻小型化、紧凑化、观测任务多样化和视频成像,主要表现在低成本商业遥感应用,适于新技术演示验证、光学载荷... 阐述了微纳卫星光学载荷从单一摄像头到应用模式多样的综合系统的发展过程。调研了国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如轻小型化、紧凑化、观测任务多样化和视频成像,主要表现在低成本商业遥感应用,适于新技术演示验证、光学载荷图像产品的网络应用、商用现货(COTS)技术应用、模块化技术体系等方面。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启示:我国微纳卫星光学载荷发展应紧跟国际步伐,瞄准低成本商业遥感方向,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微纳卫星光学载荷技术体系;发展颠覆性技术(薄膜衍射成像和液晶可调光谱滤光片用于高光谱成像),积极探索微纳卫星光学载荷研制模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光学载荷 薄膜衍射成像 液晶可调滤光片 视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新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威 杨青芳 马爱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8-71,共4页
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情况 ,着重介绍了利用互穿网络聚合物 (IPN)、热致液晶聚合物 (TLCP)及纳米粒子等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最新方法和研究进展 ,并对IPN、TLCP及纳米粒子的增韧方法、增韧机理作了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互穿网络聚合物 热致液晶聚合物 纳米粒子 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接枝及其液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洁 叶代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0-1997,共8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纤维素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开发新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接枝的技术及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传统自由基聚合、离子和开环聚合及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纤维素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开发新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接枝的技术及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传统自由基聚合、离子和开环聚合及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包括氮氧自由基调控活性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讨论了各种接枝聚合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简述了点击化学在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接枝的应用。通过各种聚合方法改性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晶须接枝共聚物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某些接枝共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可以形成液晶态,本文重点介绍了接枝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晶须的液晶性能及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须 表面接枝 点击化学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溶致液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凯元 陈晓峰 王迎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将Ca(NO3)2和(NH4)2HPO4分别溶于C34H62O1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C8H17OH/H2O体系层状溶致液晶溶剂层中,混合并经陈化即可在溶剂层中生成具有一定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HA),其直径可以达到10nm,长度在100nm...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将Ca(NO3)2和(NH4)2HPO4分别溶于C34H62O1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C8H17OH/H2O体系层状溶致液晶溶剂层中,混合并经陈化即可在溶剂层中生成具有一定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HA),其直径可以达到10nm,长度在100nm以下。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别用FTIR,XRD和TEM等对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对不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所得HA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了改善团聚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 溶致液晶 羟基磷灰石 纳米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与应用(Ⅵ)--表面活性剂的液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苏鹏权 刘红芹 +1 位作者 徐宝财 周雅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2-316,共5页
综述了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分类和表征手段,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液晶在纳米无机材料、润滑添加剂、化妆品、石油开采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液晶 纳米材料 润滑添加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与液晶添加剂的摩擦磨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久根 朱聘和 +1 位作者 王波 章维明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26,共5页
在15#机械油中添加纳米碳酸钙或纳米液晶,用标准的立式万能摩擦磨损实验台实验分析了15#机械油、15#机械油+纳米碳酸钙、15#机械油+5CB液晶的摩擦磨损性能。针对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胶合失效与摩擦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磨合... 在15#机械油中添加纳米碳酸钙或纳米液晶,用标准的立式万能摩擦磨损实验台实验分析了15#机械油、15#机械油+纳米碳酸钙、15#机械油+5CB液晶的摩擦磨损性能。针对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胶合失效与摩擦噪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磨合阶段摩擦因数有较大变化,随后的稳定磨损阶段中摩擦因数变化减小,在摩擦副出现胶合失效前,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急剧上升;在摩擦因数变化幅度达到5%左右时出现嗡嗡声,在摩擦因数变化幅度达到10%左右时,在摩擦因数上升阶段出现摩擦啸叫声,而在摩擦因数下降阶段不出现摩擦噪声。提出了用能量耗散原理来解释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液晶 磨合 摩擦噪声 胶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对聚酰胺66/热致液晶原位复合材料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雄刚 甘典松 +2 位作者 宋克东 陈如意 黄安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8,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埃洛石纳米管(HNTs)/聚酰胺66(PA66)/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并提出了相对结晶度的概念。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表明:HNTs能促进PA66的结晶并提高晶...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埃洛石纳米管(HNTs)/聚酰胺66(PA66)/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并提出了相对结晶度的概念。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表明:HNTs能促进PA66的结晶并提高晶体的完善程度;随着HNTs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相对结晶度逐渐提高;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均随着HNTs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当HNTs含量为4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分别提高了188%、19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TLCP及HNTs均能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且TCLP能较好地沿纤维轴方向取向、成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 热致液晶 埃洛石纳米管 动态力学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液膜法制备Cu_7S_4纳米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冬梅 吴庆生 丁亚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7-4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支撑液膜法。常温常压条件下,在0.2mol/L的CuCl_2溶液和0.2mol/L的Na_2S溶液、以及含邻菲罗啉载体的支撑液膜组成的共同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成功制备出Cu_7S_4纳米晶。经XRD、TEM等表征,产物的粒径...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支撑液膜法。常温常压条件下,在0.2mol/L的CuCl_2溶液和0.2mol/L的Na_2S溶液、以及含邻菲罗啉载体的支撑液膜组成的共同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成功制备出Cu_7S_4纳米晶。经XRD、TEM等表征,产物的粒径范围为5~10nm,结构为六方晶型,晶胞参数为a=15.475、c=13.356.本文还对其光学性质及产物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液膜 纳米晶 Cu7S4 流动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反应制备纳米金红石型TiO_2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朝晖 张征 +2 位作者 杨宇 屈凌波 阎铨钊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由液相反应直接制备金红石型纳米 Ti O2 可避开由锐钛矿高温固相转变为金红石型的过程 .液相反应中 ,氨水的存在对金红石晶型的形成有诱导作用 ,对锐钛矿晶型的形成有阻碍 .胶溶时的温度。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胶溶 晶化 金红石 液相反应 反应条件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液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多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7,共7页
介绍了纳米液晶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关键词 纳米液晶 纳米技术 液晶聚合物 液晶生产 LCP 工艺开发 液晶物理 液晶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的液晶基元配合物纳米胶束的自组装
15
作者 孙萃玉 翁家宝 +2 位作者 郑雪琳 刘成峰 曹胜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50,共4页
以异烟酸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液晶基元异烟酸十二烷基酯,在水和无水乙醇混合反应体系中,室温下分别与Pd(Ⅱ)、Cu(Ⅱ)和Ni(Ⅱ)过渡金属按4∶1的摩尔比混合反应,通过自组装形成配合物。透射电镜形态观测表明,配合物之间借助超分子力和... 以异烟酸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液晶基元异烟酸十二烷基酯,在水和无水乙醇混合反应体系中,室温下分别与Pd(Ⅱ)、Cu(Ⅱ)和Ni(Ⅱ)过渡金属按4∶1的摩尔比混合反应,通过自组装形成配合物。透射电镜形态观测表明,配合物之间借助超分子力和配体的液晶性协同作用构建成25~40nm左右的棒状形态的纳米胶束。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酸十二烷基酯 液晶基元 配合物 自组装 纳米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加雪 张天栋 +3 位作者 张昌海 冯宇 迟庆国 陈庆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198-13204,共7页
封装是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封装材料是决定封装成败和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聚合物封装材料因可靠性与金属和陶瓷相当,成型工艺简单,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从而成为目前的主流封装材料。环氧树脂(EP)因收缩率小、耐热... 封装是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封装材料是决定封装成败和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聚合物封装材料因可靠性与金属和陶瓷相当,成型工艺简单,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从而成为目前的主流封装材料。环氧树脂(EP)因收缩率小、耐热性好、密封性好及电绝缘性优良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的使用量达90%以上。近些年,随着电力设备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电子器件的微型化以及向高温、高压、高频领域转变的发展趋势,纯环氧树脂0.2 W·m-1·K-1的低热导率使封装后的微细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电机运行等产生的热量难于释放,导致器件可靠性降低、寿命变短。发展高导热的环氧树脂封装材料成为必然选择。高导热环氧树脂具体包括本征型导热环氧树脂和填充型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当前,有关本征型导热环氧树脂的研究热点是通过化学合成刚性分子链或者容易结晶的小分子单体以及在分子链上引入液晶结构来提高环氧树脂的结晶度,减少声子散射。对于填充型导热环氧树脂而言,主要通过向环氧基体中添加高导热填料以构建导热通路,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在低填充含量下往往无法构建有效的导热通路,而提高填充量又将影响材料的加工性与力学性能。与简单的共混相比,用高导热纳米填料构建3D框架可以极大地提高聚合物的热传递性能,但一般需要使用特殊工艺去除模板。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环氧树脂导热性能的研究现状,给出了两种类型导热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重点分析了提升其热导率的机制。进一步阐述了高导热填料的尺寸、形状、分布形态对填充型导热环氧树脂热导率的影响。最后,结合环氧树脂导热性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液晶结构 导热通路 纳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体膜及胆甾型液晶图案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运 万轩 +1 位作者 莫梦敏 李大纲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再通过室温下自然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体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纤维素纳米晶体薄膜的光学性能、内部微观结构...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再通过室温下自然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体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纤维素纳米晶体薄膜的光学性能、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的光学织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64%硫酸、45℃条件下,水解微晶纤维素2 h后可制得稳定的纤维素纳米晶体悬浮液;超声处理后的悬浮液可形成胆甾型液晶相,随着悬浮液浓度的变化,通过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胆甾型液晶的圆盘织构、条纹织构以及特征指纹织构;超声处理后悬浮液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体彩色薄膜具有胆甾型液晶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的胆甾型液晶纹理和色彩图案具有防伪性能,可将它们制成具有唯一性的防伪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胆甾型液晶 纤维素纳米晶体膜 纹理图案 色彩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微纳滤波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晓畅 许雅晴 +3 位作者 蔡佳辰 袁梦琦 高博 虞益挺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9-1088,共20页
传统的光谱成像系统体积较大、工作模式固定,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要。可调微纳滤波结构赋予了微型光谱成像系统轻量、灵活的独特优势,有望实现自适应、智能化的技术目标。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已有的可调滤波方法和工作原理;... 传统的光谱成像系统体积较大、工作模式固定,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要。可调微纳滤波结构赋予了微型光谱成像系统轻量、灵活的独特优势,有望实现自适应、智能化的技术目标。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已有的可调滤波方法和工作原理;论述了采用液晶及其他相变材料、诱导化学反应等静态式的可调方法,珐珀腔、微纳可调光栅等动态式的滤波结构以及机械拉伸、静电驱动、光驱动等实现手段;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石墨烯实现可调滤波的前沿工作;探讨了可调微纳滤波芯片面临的难题、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滤波 液晶 相变材料 微纳滤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NSs/液晶环氧纤维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森元 黄正勇 +3 位作者 张樱凡 李剑 尚恺 王浩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51-3562,共12页
液晶环氧树脂导热性能较差,耐热性不够高,使得电力、电子器件运行过程中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导致环氧树脂绝缘发生劣化,大大影响了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该文开发了制备高取向度液晶环氧纤维薄膜的静电纺丝方法和工艺,结合... 液晶环氧树脂导热性能较差,耐热性不够高,使得电力、电子器件运行过程中散热困难,温度升高导致环氧树脂绝缘发生劣化,大大影响了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该文开发了制备高取向度液晶环氧纤维薄膜的静电纺丝方法和工艺,结合真空抽滤方法向纤维薄膜中填充纳米氮化硼(nano boron nitride,BNNSs),进一步制备了填充取向型纳米氮化硼/液晶环氧纤维复合导热薄膜,研究了液晶环氧纤维直径和BNNSs填充浓度对BNNSs/液晶环氧树脂导热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和交流击穿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晶环氧树脂纤维薄膜的面内热导率随着纤维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当纤维直径减小至280 nm时,热导率为0.699 W/(m·K);当填充BNNSs导热填料后,BNNSs/液晶环氧树脂导热复合薄膜的面内热导率随填料浓度增大而急剧上升,在填充量为15%时可以达到5.88 W/(m·K),比280 nm直径的纯薄膜提高了779%。同时发现,液晶环氧树脂纤维薄膜在直径较细的情况下交流击穿强度较高,280 nm纤维薄膜的击穿强度为26.55 kV/mm,BNNSs导热填料的添加可以减小薄膜复合材料的热击穿,填充量为10%时工频击穿强度提高最明显,提高了近11%,达到29.47kV/mm。证明了BNNSs既能够明显增强液晶环氧树脂复合薄膜材料的导热性能,又保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环氧树脂 氮化硼 纳米纤维素 导热性能 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掺杂液晶/聚合物膜的阻抗谱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清 刘悠嵘 +1 位作者 江志鹏 郑继红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2-70,共9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纳米氧化锌棒掺杂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的电阻抗谱特性及其传感应用。利用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具有稳固结构、能抵御机械冲击、容易制备等特点,在材料中掺杂纳米氧化锌棒,通过电阻抗谱性质分析,实现对极性分子如乙醇气... 本文研究了采用纳米氧化锌棒掺杂的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的电阻抗谱特性及其传感应用。利用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具有稳固结构、能抵御机械冲击、容易制备等特点,在材料中掺杂纳米氧化锌棒,通过电阻抗谱性质分析,实现对极性分子如乙醇气体的传感功能。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薄膜在遇到乙醇分子时的复阻抗谱的变化,并建立了电化学等效电路,发现该薄膜能有效地实现对乙醇分子的传感功能。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该检测传感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特性。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锌棒掺杂PDLC薄膜有望作为检测乙醇等极性的气体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结构稳定、重复性高、易于制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纳米氧化锌棒 气体检测 阻抗分析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