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ST k-ω-k_p两相湍流模型及其在湿蒸汽凝结流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晓明 李国君 +1 位作者 丰镇平 李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6-529,584,共5页
首先,建立了湿蒸汽凝结流动的双流体模型,考虑了湿蒸汽两相流动中相间的速度滑移、耦合以及湍流扩散作用的影响.然后,针对蒸汽透平叶栅中流动的湍流特性,在单相湍流计算中数值模拟精度相对良好的两方程SST k-ω湍流模型基础上,参照颗... 首先,建立了湿蒸汽凝结流动的双流体模型,考虑了湿蒸汽两相流动中相间的速度滑移、耦合以及湍流扩散作用的影响.然后,针对蒸汽透平叶栅中流动的湍流特性,在单相湍流计算中数值模拟精度相对良好的两方程SST k-ω湍流模型基础上,参照颗粒湍能输运方程理论,推导建立了SST k-ω-k_p湿蒸汽两相流动湍流模型,模型中引入了液相黏性、导热及扩散系数等拟流体概念.对二维叶栅中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流动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表现良好,明显优于单流体模型,特别是吸力面的压力分布模拟精度有很大提高,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由于实验数据的匮乏,数值模拟中发现的汽液两相的动力特性以及液相的参数分布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 k-ω-kp 两相湍流模型 湿蒸汽 凝结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湿度场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盛德仁 黄雪峰 +3 位作者 陈坚红 李蔚 任浩仁 陈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在论述 Bragg 光纤光栅传感测试技术独特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Bragg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湿度场的新方法。重点对光纤光栅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湿度场以及温度场的机理进行研究,对实验系统装置的构建作了详尽的描述。... 在论述 Bragg 光纤光栅传感测试技术独特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Bragg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湿度场的新方法。重点对光纤光栅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湿度场以及温度场的机理进行研究,对实验系统装置的构建作了详尽的描述。讨论光纤光栅的湿增敏机理、湿敏材料的选择和涂覆方法,并对测量的影响因素和误差进行分析。该测试新方法将能解决湿蒸汽两相流中湿度的动态、准分布测量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格光纤光栅 BRAGG光纤光栅 传感 测试技术 增敏 性能 描述 湿蒸汽 两相流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格光纤光栅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温/湿度的理论数学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雪峰 盛德仁 +2 位作者 陈坚红 李蔚 任浩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6,共7页
基于布拉格(Bragg)光纤光删(FBG)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温度和湿度的物理模型,推导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温度和湿度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新颖的测量结构和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分析。在同一光纤两段区域上写入不同中心反射波长的FBG,在一处FBG外面涂覆... 基于布拉格(Bragg)光纤光删(FBG)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温度和湿度的物理模型,推导测量湿蒸汽两相流温度和湿度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新颖的测量结构和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分析。在同一光纤两段区域上写入不同中心反射波长的FBG,在一处FBG外面涂覆了湿敏材料(如PI材料),增强其感湿能力,把湿敏材料吸湿后发生湿膨胀引起的膨胀量当作产生湿应变来处理,同时还引入了湿敏材料与FBG的界面粘接系数,得出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湿敏材料产生的应变使FBG波长发生漂移;把另一处FBG封装在温敏材料(如铝材料)中,只感受温度的响应,通过热应变对FBG作用,波长发生漂移,从而推导出测量的理论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布拉格光纤光栅 湿蒸汽两相流 温/湿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中水滴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中合 陈柏旺 +1 位作者 刘刚 王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79-84,共6页
为了准确描述湿蒸汽两相流中水滴生长过程,以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和可信度,基于传热传质平衡耦合求解方法提出一种水滴生长模型。将建立的模型与目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中广泛使用的几种水滴生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克努森... 为了准确描述湿蒸汽两相流中水滴生长过程,以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和可信度,基于传热传质平衡耦合求解方法提出一种水滴生长模型。将建立的模型与目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中广泛使用的几种水滴生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克努森数Kn变化范围内,该模型表现良好,明显优于其他模型,特别是在过渡区内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同时为了揭示不同水滴生长模型对两相参数的影响,采用各水滴生长模型对一维拉瓦尔Laval喷管中存在的自发凝结的湿蒸汽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水滴生长率模型对液相成核率、水滴数、水滴半径的影响非常明显,但对蒸汽湿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滴生长 湿蒸汽 自发凝结 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率对湿蒸汽自发凝结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韩中合 王智 +1 位作者 杨昆 田松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结合液滴成核、生长理论,在无滑移假设下,导出了描述存在自发凝结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方程组,对喷管中的湿蒸汽自发凝结不平衡稳定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沿喷管轴向蒸汽两相参数的分布。分析了相同进口蒸汽参数和喷管形状下,膨胀... 结合液滴成核、生长理论,在无滑移假设下,导出了描述存在自发凝结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方程组,对喷管中的湿蒸汽自发凝结不平衡稳定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沿喷管轴向蒸汽两相参数的分布。分析了相同进口蒸汽参数和喷管形状下,膨胀率对蒸汽压力、过冷度、水滴半径、蒸汽湿度沿轴向分布和成核率大小的影响。汽轮机内湿汽损失的大小与蒸汽过冷度、水滴半径、湿度大小和由于凝结产生的“压力冲波”剧烈程度等因素有关,膨胀率是影响这些因素的主要参数。通过选择合适的膨胀率,对通流部分进行优化设计,控制蒸汽凝结的成核过程,可以预期减小级的湿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膨胀率 湿蒸汽 数值分析 两相流动 自发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喷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亮 李国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31-1134,1138,共5页
针对在高维情况下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回顾了当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的概况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守恒型的两相流流动控制方程组及数值求解方法 .对二维喷管中存在自发凝结的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计... 针对在高维情况下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回顾了当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的概况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守恒型的两相流流动控制方程组及数值求解方法 .对二维喷管中存在自发凝结的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计算可准确地预测喷管中自发凝结发生的位置 ,反映了边界层影响膨胀率 ,从而引起喷管中过冷度及相应水滴状态分布的不均匀 ,计算也显示了凝结流动与单相流动马赫数分布的显著差异 ,为研究透平叶栅中的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自发凝结 两相流动 数值模拟 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栅内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安连锁 王智 韩中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0-74,共5页
对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进行研究,在欧拉/欧拉坐标系下建立数学模型。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应用对所构造的多阶参数积分方法进行求解,对汽轮机叶栅中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正确预测了凝结... 对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进行研究,在欧拉/欧拉坐标系下建立数学模型。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应用对所构造的多阶参数积分方法进行求解,对汽轮机叶栅中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正确预测了凝结冲波的位置和强度,证明所采用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由液相参数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可知吸力面汽流膨胀率和尾缘处蒸汽流动情况是影响主流中液相参数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两相流动 自发凝结 数值模拟 液相参数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泵举升稠油参数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志良 李明忠 +1 位作者 张树华 徐宏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00,共5页
应用气液两相流理论与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蒸汽喷射泵采油井井筒和油套环空中流体流动及传热耦合模型,以渐缩式喷嘴中蒸汽流动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以湿饱和蒸汽为动力液的喷射泵举升特性方程,应用节点分析方法,以井下喷射泵出口为求解点,形... 应用气液两相流理论与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蒸汽喷射泵采油井井筒和油套环空中流体流动及传热耦合模型,以渐缩式喷嘴中蒸汽流动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以湿饱和蒸汽为动力液的喷射泵举升特性方程,应用节点分析方法,以井下喷射泵出口为求解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蒸汽喷射泵采油工艺参数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喉管面积比相同时,引射系数增大,泵排出口压力降低;引射系数相同,减小面积比,泵排出口压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气液两相流 湿饱和蒸汽 蒸汽喷射泵 引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汽轮机湿蒸汽测量探针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宁廷保 蔡小舒 +2 位作者 尚志涛 吴广臣 宋延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68,71,共5页
在已有探针的基础上,研制了能够同时测量湿蒸汽两相流中一次水滴、二次水滴和流场的新型在线测量探针,并设计加工了使用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探针移动和转动的探针坐标架。该探针系统已在300 MW机组上进行了在线实测应用。
关键词 湿蒸汽两相流 在线测量 探针 一次水滴 二次水滴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栅形状变化对自发凝结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智 安连锁 韩中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25-130,共6页
对汽轮机叶栅中的自发凝结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采用积分方法求解构造的多阶参数。计算结果显示,与过热蒸汽流动相比,湿蒸汽流动会在叶栅吸力面产生明显的边界层分离现象,所产生的损失不应被忽略。液相... 对汽轮机叶栅中的自发凝结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采用积分方法求解构造的多阶参数。计算结果显示,与过热蒸汽流动相比,湿蒸汽流动会在叶栅吸力面产生明显的边界层分离现象,所产生的损失不应被忽略。液相参数分布对叶型吸力面型线敏感。型线变化直接影响成核区分布,并通过影响尾迹强度决定下游主流的不平衡状态。分析了叶型变化对成核过程、边界层分离和尾迹涡强度的影响。通过数值研究,提供了减少因凝结产生的各种损失、设计高效湿蒸汽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两相流动 自发凝结 数值模拟 边界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内湿汽损失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中合 韩旭 李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汽轮机内汽液两相非平衡凝结、两相间的速度差异、叶片表面形成水膜等均会引起湿汽损失,从而导致机组效率下降和叶片水蚀损坏。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湿汽损失评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湿汽损... 汽轮机内汽液两相非平衡凝结、两相间的速度差异、叶片表面形成水膜等均会引起湿汽损失,从而导致机组效率下降和叶片水蚀损坏。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湿汽损失评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湿汽损失系数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湿汽损失可分为热力学损失、水滴阻力损失、制动损失、疏水损失、离心损失和汽轮机出口损失,热力学损失占湿汽损失的80%以上,水滴阻力损失和制动损失所占比例较小;机组类型、盐分含量、运行工况等因素均会对湿汽损失系数产生影响。湿汽损失定量评估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通流部分 湿蒸汽 两相流 凝结 热力学 损失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内湿蒸汽两相流流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汪丽莉 蔡小舒 欧阳新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70-2274,2302,共6页
凝汽式汽轮机末几级往往工作于湿蒸汽区 ,工作条件恶劣。作者研制了能同时测量汽液两相流动状况的集成化探针 ,并成功地在电厂进行了实测。实验结果表明 :汽轮机中湿蒸汽的流动特性沿叶高是不均匀的 ,湿蒸汽中二次水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凝汽式汽轮机末几级往往工作于湿蒸汽区 ,工作条件恶劣。作者研制了能同时测量汽液两相流动状况的集成化探针 ,并成功地在电厂进行了实测。实验结果表明 :汽轮机中湿蒸汽的流动特性沿叶高是不均匀的 ,湿蒸汽中二次水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与主汽流都有很大差别。讨论了湿蒸汽流场的测量方法并对部分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图 1 0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湿蒸汽两相流 二次水滴 集成化探针 流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湿蒸汽两相流中水滴尺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汪丽莉 蔡小舒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湿蒸汽两相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湿蒸汽中水滴尺寸研究的状况和遇到的困难,并详细介绍了能同时测量一次水滴和二次水滴的集成化探针,给出了在电厂350 MW汽轮机上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 湿蒸汽两相流 一次水滴 二次水滴 探针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槽对涡轮叶栅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鞠凤鸣 颜培刚 +1 位作者 陈晓娜 韩万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41,共7页
为准确模拟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湿蒸汽流场,基于双流体模型开发了汽液两相非平衡凝结流动计算方法,对表面开设除湿槽的某汽轮机末级叶片进行数值研究,分析涡轮叶栅内不同除湿槽结构对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及作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叶片表面... 为准确模拟汽轮机末级长叶片湿蒸汽流场,基于双流体模型开发了汽液两相非平衡凝结流动计算方法,对表面开设除湿槽的某汽轮机末级叶片进行数值研究,分析涡轮叶栅内不同除湿槽结构对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影响及作用特点.结果表明,在叶片表面吸力面开设的除湿槽能有效降低叶栅喉部水滴成核率,从而降低相变引起的非平衡凝结损失,使叶栅出口的较大直径水滴数目显著减少;具有较大的来流进口宽度和引流结构的除湿槽结构,有利于提高湿蒸汽级长叶片表面的水膜抽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片 湿蒸汽 除湿槽 两相流动 非平衡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栅通道内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中合 韩旭 李恒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06-1813,共8页
过冷度是各种凝结现象产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叶栅通道内湿蒸汽成核过程通常集中在喉部下游很窄的区域内,水滴数目和水滴半径分布则受到边界层和尾迹影响。针对叶栅通道内跨音速非平衡凝结流动参数分布陡峭、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具有... 过冷度是各种凝结现象产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叶栅通道内湿蒸汽成核过程通常集中在喉部下游很窄的区域内,水滴数目和水滴半径分布则受到边界层和尾迹影响。针对叶栅通道内跨音速非平衡凝结流动参数分布陡峭、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具有较好激波捕获效果的高分辨率二阶TVD格式进行离散。利用时间推进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建立了凝结流动的数值解法,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叶栅通道内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基本物理现象,讨论了进口过冷度对凝结特性的影响,归纳了叶栅通道内压力、成核率、水滴数、水滴半径、蒸汽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进口过冷度对非平衡凝结流动特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叶栅通道 跨音速 两相流 凝结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热力学特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中合 韩旭 李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12-4319,共8页
水蒸气凝结两相流动呈现高度的非平衡特性。目前,凝结参数都是利用半经验公式得出,很少考虑两相间传热温差以及耦合问题。在湿蒸汽两相流输运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准确简单的凝结成核和水滴生长模型,采用具有较好激波捕获效果的高精... 水蒸气凝结两相流动呈现高度的非平衡特性。目前,凝结参数都是利用半经验公式得出,很少考虑两相间传热温差以及耦合问题。在湿蒸汽两相流输运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准确简单的凝结成核和水滴生长模型,采用具有较好激波捕获效果的高精度二阶TVD格式进行离散,计算了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参数及凝结冲波分布。着重研究了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热力学特性,讨论了进口压力对凝结特性的影响,归纳了进口过冷度对成核率、水滴数、凝结冲波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进口压力增加,凝结位置逐渐向上游移动;进口过冷度降低,凝结位置向下游移动,达到较高的Mach数后,才会出现凝结成核;进口过冷度越高,非平衡凝结相变产生的湿度越高。凝结冲波出现后,湿蒸汽沿喷管继续高速流动,其流动规律与等熵流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跨声速 两相流 凝结 热力学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湿蒸汽湿度测量微波谐振腔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钱江波 韩中合 +1 位作者 田松峰 曹庆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7,共6页
在建立汽液两相流数值模型基础上,对微波谐振腔进行了气动和两相流取样分析,设计了一种带楔形取样前段具有圆环网栅端面的圆柱形谐振腔。通过结果分析,定量计算了取样误差,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修正公式。另外还计算了典型工况下谐振腔的干... 在建立汽液两相流数值模型基础上,对微波谐振腔进行了气动和两相流取样分析,设计了一种带楔形取样前段具有圆环网栅端面的圆柱形谐振腔。通过结果分析,定量计算了取样误差,给出了测量结果的修正公式。另外还计算了典型工况下谐振腔的干扰长度,这对腔体在现场的安装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对谐振腔进行了电磁分析,腔体结构满足电磁特性。表明该谐振腔具有流动湿蒸汽湿度测量的合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谐振腔 湿度测量 湿蒸汽 结构分析 流动 汽液两相流 数值模型 取样分析 取样误差 定量计算 修正公式 典型工况 安装运行 电磁分析 电磁特性 腔体结构 圆柱形 圆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蒸气汽轮机除湿级去湿性能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俞茂铮 董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98-103,共6页
采用了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式方法数值求解湿蒸气汽轮机除湿级轴对称环形通道内可压缩粘性汽流控制方程组,得出考虑去湿槽口抽吸效应的旋流流场;在所得蒸汽流场基础上数值求解水滴运动微分方程,确定水滴运动规律及沉积特性,文中根... 采用了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式方法数值求解湿蒸气汽轮机除湿级轴对称环形通道内可压缩粘性汽流控制方程组,得出考虑去湿槽口抽吸效应的旋流流场;在所得蒸汽流场基础上数值求解水滴运动微分方程,确定水滴运动规律及沉积特性,文中根据某一湿蒸气汽轮机除湿级的计算结果分析了静叶气流出口角、水滴直径、环形通道长度及汽流初始径向分速等参数对级的去湿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关于除湿级结构设计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两相流 汽水分离器 蒸汽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动叶栅顶部通道湿蒸汽超声速凝结流动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旭 韩中合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88-3396,共9页
由于汽轮机内高速凝结流动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公认的凝结成核模型,且现有数值模型通常忽略汽液相间滑移。针对叶栅通道内凝结参数分布陡峭、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既能准确描述可压缩气体跨声速流动又能捕捉参数突跃的双流... 由于汽轮机内高速凝结流动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公认的凝结成核模型,且现有数值模型通常忽略汽液相间滑移。针对叶栅通道内凝结参数分布陡峭、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既能准确描述可压缩气体跨声速流动又能捕捉参数突跃的双流体数值模型,对汽轮机动叶栅顶部通道内的凝结流动特性进行分析。揭示压比对湿蒸汽非平衡凝结特性的影响,归纳了叶片表面压力、成核率、湿度、水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各工况压力面的压比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但吸力面后半段存在一定误差;双流体数值模型适用于过热工况和入口过冷度较小的凝结工况,但当入口过冷度较大时,几乎无法捕捉到凝结激波导致的压力突跃;激波干涉和涡团掺混也会对水滴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汽轮机 超声速 两相流 凝结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与边界层分离相互作用机理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智 安连锁 +1 位作者 韩中合 刘刚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2-756,共5页
为揭示流场中粘性引起的边界层分离与自发凝结相互作用的机理,对缩放喷管和汽轮机叶栅中的自发凝结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采用对多阶复合参数进行积分的方法求解.通过比较粘性流动和非粘性流动中液相参... 为揭示流场中粘性引起的边界层分离与自发凝结相互作用的机理,对缩放喷管和汽轮机叶栅中的自发凝结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N-S方程,液相凝结过程采用对多阶复合参数进行积分的方法求解.通过比较粘性流动和非粘性流动中液相参数分布的差异,分析了边界层分离和尾迹涡扰动与凝结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凝结的存在使得湿蒸汽流动中叶栅吸力面边界层的分离程度远大于过热蒸汽流动中的分离程度,边界层分离产生的损失不可忽视.对边界层分离和尾迹涡产生叶型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迹涡的扰动作用使得成核过程发生了变化,且改变了水滴数和湿度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两相流动 凝结 边界层分离 尾迹涡 叶型损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