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滤食性贝类贝壳总碳、有机碳含量及其降解速率初探 |
陈杜宇
张继红
孙威
刘毅
吴文广
宫雪
李兵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基于滤片-吸附管串联捕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 |
李俊杰
刘百战
张玮
虞桂君
戚大伟
费婷
吴达
束茹欣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多样化轮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
张斯佳
张建恒
赵帅
杨杰
赵霡
由福英
王贵彦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放射虫组合及其烃源意义 |
易雨昊
包汉勇
朱红涛
陆亚秋
孟志勇
李凯
陈发垚
|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不同种类草坪对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左忠会
刘宪斌
刘守美
李艳香
马思媛
和银建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2
|
|
|
6
|
施用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
尚杰
耿增超
陈心想
赵军
耿荣
王森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2
|
|
|
7
|
陆相富有机质页岩与泥岩的成藏差异及其在页岩油评价中的意义 |
赵文智
朱如凯
胡素云
侯连华
吴松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0
|
|
|
8
|
铜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组织蓄积、分配及排放的研究 |
赵元凤
吕景才
吴益春
宋晓阳
王凡
刘长发
赵冲
郑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9
|
南海北部ODP1148站中新世以来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
陈晓良
赵泉鸿
翦知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
10
|
栲-木荷林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张晓鹏
潘开文
王进闯
陈其兵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
11
|
啃食性端足类强壮藻钩虾对筼筜湖三种大型海藻的摄食选择性 |
郑新庆
黄凌风
李元超
林荣澄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
12
|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化及其对碳与营养成分的扣留 |
丁喜桂
叶思源
赵广明
袁红明
王锦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
13
|
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
张秀芝
高洪军
彭畅
李强
朱平
高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6
|
|
|
14
|
海水中总有机碳(TOC)对牙鲆铜、铅、镉吸收的影响 |
赵元凤
吕景才
吴益春
宋晓阳
王凡
刘长发
邢殿楼
刘靖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15
|
珠江口和邻近海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及其沉积通量的时空变化 |
张凌
陈繁荣
殷克东
张德荣
杨永强
吕莹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
16
|
仓式好氧堆肥中影响有机物发酵降解的主要因素 |
胡天觉
曾光明
黄国和
谢更新
陈耀宁
刘鸿亮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
17
|
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 |
武均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Yeboah Stephen
岳丹
高小龙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6
|
|
|
18
|
施氮水平对黄土旱塬区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郭胜利
高会议
党廷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3
|
|
|
19
|
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
王利民
黄东风
李清华
何春梅
张辉
刘彩玲
栗方亮
黄毅斌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
20
|
南沙群岛海区有机碳沉积作用与古生产力估算 |
吴时国
涂霞
罗又郎
郑范
|
《热带海洋》
CSCD
|
199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