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函数法的附加弹簧阻尼薄板的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小均 徐中明 +1 位作者 张志飞 贺岩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0-144,150,共6页
基于Kirchhoff薄板弯曲振动理论和波函数法Wave Based Method(WBM)理论,推导了运用WBM将附加弹簧阻尼结构转化为点激励的方法,构建了基于WBM计算含弹簧阻尼支承薄板振动响应的系统矩阵,得到了含弹簧阻尼支承的薄板弯曲振动响应。以四... 基于Kirchhoff薄板弯曲振动理论和波函数法Wave Based Method(WBM)理论,推导了运用WBM将附加弹簧阻尼结构转化为点激励的方法,构建了基于WBM计算含弹簧阻尼支承薄板振动响应的系统矩阵,得到了含弹簧阻尼支承的薄板弯曲振动响应。以四边简支矩形板为例,计算了50~600 Hz频段内参考点的振动响应,并与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运用该方法对比计算了添加不同弹簧阻尼结构数与无弹簧阻尼结构时薄板在120 Hz的弯曲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通过将弹簧阻尼结构转换成点激励的方法,能有效的将WBM应用于附加弹簧阻尼支承薄板弯曲振动响应的仿真计算,与有限元法相比,有着更高精度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函数法 弹簧-阻尼 弯曲振动 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扭转减振器性能仿真分析
2
作者 严正峰 王尚睿 张波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79-888,共10页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8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8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3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 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集中质量模型 扭振特性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扭振减振器的板簧刚度与强度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田中旭 李广洲 +1 位作者 宋秋红 张俊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2,共7页
簧片组的刚度与强度对板簧扭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工作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基于Bernoulli-Euler梁模型,推导了柴油机板簧扭振减振器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和计算工具,为减振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计算工具。... 簧片组的刚度与强度对板簧扭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工作可靠性起决定性作用。基于Bernoulli-Euler梁模型,推导了柴油机板簧扭振减振器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和计算工具,为减振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计算工具。给出了扭转刚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案和步骤,并检验了力学模型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了铜垫片尺寸、簧片的厚度等参数对刚度、强度的影响规律,以指导扭振减振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簧扭振减振器 扭转刚度 弯曲应力 Bernoulli-Euler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簧扭振减振器高精度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嘉鹏 田中旭 +1 位作者 胡彭 林星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7-2041,共5页
在中小长细比板簧扭振减振器结构分析中,多采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而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为解决由此导致的减振器参数计算误差偏大的问题,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板簧扭振减振器簧片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 在中小长细比板簧扭振减振器结构分析中,多采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而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为解决由此导致的减振器参数计算误差偏大的问题,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板簧扭振减振器簧片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吻合较好,并优于Bernoulli梁理论计算结果,证明了此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所推导的力学模型能方便设计人员的使用,有助于推动板簧扭振减振器计算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丰富板簧扭振减振器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簧扭振减振器 簧片 TIMOSHENKO梁理论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推进轴系弹性阻尼扭振减振器的参数匹配
5
作者 贾洪军 戴志远 杨红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214-217,共4页
在船舶推进轴系中配置扭振减振器是降低振动水平、解决振动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能量方法,将多自由 度的集总参数模型简化为单扭摆模型,加上减振器构成双扭摆模型。通过对该双扭摆模型的分析求解,讨论惯量比和 定调比对减少振动响应的作... 在船舶推进轴系中配置扭振减振器是降低振动水平、解决振动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能量方法,将多自由 度的集总参数模型简化为单扭摆模型,加上减振器构成双扭摆模型。通过对该双扭摆模型的分析求解,讨论惯量比和 定调比对减少振动响应的作用,随后进一步简要说明减振器参数匹配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某多用途船,配置减振 器 ,并给出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船用两冲程柴油机 推进轴系 弹性阻尼扭振减振器 双扭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小荧 陈鹏 周文建 《柴油机》 2018年第1期32-37,共6页
介绍了一种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首先使用简化模型通过动力吸振理论的最佳定调比和最佳阻尼比针对轴系扭振最主要谐次进行控制,初步确定减振器的减振特性参数;再使用详细模型通过轴系扭振计算进一步调整特性参数,使扭振控制... 介绍了一种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首先使用简化模型通过动力吸振理论的最佳定调比和最佳阻尼比针对轴系扭振最主要谐次进行控制,初步确定减振器的减振特性参数;再使用详细模型通过轴系扭振计算进一步调整特性参数,使扭振控制效果达到最优。然后根据参数设计结果开展结构设计,主要介绍了扭转刚度和阻尼系数两个特性参数相关的结构设计方法。最后进行设计检验。将该方法应用到HND 622V20CR柴油机的减振器设计中,显示:所设计的簧片滑油型扭振减振器与原扭振减振器相比减振效果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扭转振动 簧片滑油型减振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