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直流变压器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念成 范炳昕 +2 位作者 廖建权 周亦尧 王强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86,共11页
直流变压器(DCT)是实现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电能质量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DCT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首先,介绍了DCT的拓扑及控制方式,推导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DC... 直流变压器(DCT)是实现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互联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电能质量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DCT控制模式切换的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首先,介绍了DCT的拓扑及控制方式,推导了不同控制模式下的DCT端口电压电流传递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约束方程,建立含DCT的直流配电网简化模型,分析了DCT不同控制模式对网络运行的影响。然后,将不同控制模式下DCT端口传递矩阵嵌入潮流计算方程,建立以系统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电网安全运行及储能约束的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电网优化运行策略并给出求解流程。最后,利用修改的IEEE直流配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直流配电网 优化运行 控制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谐振电感复用的LCL-T/LLC谐振变换器
2
作者 方炜 王帅 +2 位作者 康国杭 刘宿城 刘晓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LLC谐振变换器有着转换效率高、软开关特性好等显著优点。但在储能系统充电的应用场合中,宽电压增益输出要求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引起转换效率明显降低、磁性元件设计困难、轻载调节有限等问题。研究了一种采用... LLC谐振变换器有着转换效率高、软开关特性好等显著优点。但在储能系统充电的应用场合中,宽电压增益输出要求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引起转换效率明显降低、磁性元件设计困难、轻载调节有限等问题。研究了一种采用谐振电感复用的LCL-T/LLC谐振变换器,可用于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将谐振电感置于变压器副边,构建LCL-T谐振腔使得变换器工作在恒流充电阶段,LCL-T谐振变换器的恒流特性可以显著减小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范围;通过辅助开关改变谐振支路,该谐振电感也可参与LLC谐振,使变换器工作在恒压充电阶段,提供稳定的充电电压。由于谐振电感位于变压器副边,减少了死区时间内的磁芯损耗,提高了转换效率。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和直流增益特性,给出了关键参数设计原则。最后,搭建了一台3.3 kW、400 V/330 V的实验样机,验证了变换器拓扑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 LCL-T/LLC谐振变换器 软开关运行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研制
3
作者 吕璐 黄子平 +4 位作者 叶毅 李铭玮 陈楠 高峰 陈思富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3,共6页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在使用可以周期性重复输出的恒流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多组磁芯一对一的直流复位,解决了脉冲并联复位引起的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的问题。工程实施中,系统通过两套恒流源与8套切换控制箱协同工作对94组感应加速腔磁芯进行复位,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维护成本。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改进后加速器的多脉冲稳定性显著提升,加速器束心位置抖动由1.3 mm降至1 mm以下。介绍了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的工程设计思路、关键器件以及最终的工程布局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磁芯 直流复位系统 切换控制箱 运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模型预测控制实验平台研究
4
作者 昝小舒 朱震宇 +3 位作者 于书韵 徐瑞东 冷旭东 王怀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此外,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理解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及其应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模型预测控制 双扰动观测器 实践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tex-M4内核的RT-Thread上下文切换机制剖析
5
作者 徐丽华 王宜怀 奚圣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16,302,共5页
RT-Thread是源码公开的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Cortex-M4内核,对RT-Thread通过底层PendSV中断进行上下文切换的过程进行了剖析,从指令级别对上下文切换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理解内核调度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也为RT-Threa... RT-Thread是源码公开的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于Cortex-M4内核,对RT-Thread通过底层PendSV中断进行上下文切换的过程进行了剖析,从指令级别对上下文切换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理解内核调度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参考,也为RT-Thread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RT-THREAD 任务调度 上下文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型半桥及双变压器的新型宽电压增益直流变换器
6
作者 付超 孙平安 +1 位作者 孙玉巍 许崇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106,共9页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 针对宽电压运行直流源接入直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T型桥臂与双变压器、在宽电压增益范围保持高效率运行的新型直流变换器。首先,根据不同电压增益进行拓扑重构,给出了变换器三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傅里叶分解推导了三自由度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矢量图分析法得到满足运行条件的最优占空比,并给出了一种三自由度效率优化控制算法。再次,还基于单移相控制的工作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双变压器的零电流切换。最后,通过1 kW实验样机对所提变换器拓扑及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当输入电压由100 V到500 V范围变化时,效率最高可达97.66%,最低93.7%,与相同运行条件下的T型DAB相比,所提变换器在较宽电压范围内能够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宽电压增益 三自由度控制 傅里叶分解 优化策略 工作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运维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劲柏 魏诗燕 +3 位作者 刘江 沙泉 吴杰 季国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S700K型转辙机正常动作与缓变性故障的功率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故障发生原因。通过对比两种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基于Borderline-Smote算法设计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搭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平台,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学习功率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生成的缓变性故障功率数据的峰值因子、标准差和方差等3个特征进行试验。[结果及结论]通过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生成的功率数据训练出的LSTM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S700K型转辙机的功率变化趋势。通过对比LSTM预测模型与周期性复制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因子、标准差、方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355、0.0239和0.0241,误差较小,证明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的真实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转辙机 模拟数据生成器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模态网络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设计
8
作者 凃化清 方徐鑫 +3 位作者 朱俊 邹涛 李传煌 隆克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41,共14页
为解决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交换机操作系统对多模态网络(polymor phic network,PINet)中模态适配及模态管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P4Runtime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p4runtime-pins,使多模态网元设备可以支... 为解决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交换机操作系统对多模态网络(polymor phic network,PINet)中模态适配及模态管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P4Runtime的SONiC网元控制通道容器p4runtime-pins,使多模态网元设备可以支持多种网络模态流表的配置。p4runtime-pins容器通过gRPC服务模块实现与控制器的连接,使用邻近网元发现算法实现控制器对链路的发现。设计了网元端口更新算法解决了网元设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存在的端口变更问题。同时,针对SONiC网元交换机中硬件转发处理单元存在的流表支持性差异问题,设计了内部流表转存和gRPC网元代理功能,实现了不同网络模态流表的部署。实验结果表明,p4runtime-pins容器资源消耗低,仅占用了1.70%的CPU资源和0.45%的内存资源。同时,部署p4runtime-pins容器的SONiC网元设备能够准确地接收并配置控制器下发的流表规则,流表配置延迟仅为0.027~0.03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网络 白盒交换机 交换机操作系统 网元控制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丰铭 刘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下,电机控制模式切换时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以及传统RBF-PID控制器输出权值的非精细化更新导致的参数过拟合,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过渡区域切换算法,引入混合权重因子,采用余弦插值与Si...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下,电机控制模式切换时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以及传统RBF-PID控制器输出权值的非精细化更新导致的参数过拟合,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过渡区域切换算法,引入混合权重因子,采用余弦插值与Sigmoid函数做过渡区域的平滑处理,并在弱磁区引入模糊PI控制器,将自适应梯度下降法与L2正则化策略结合,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出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过渡区域切换算法,不依赖电机参数,可移植性强,优化了恒转矩区切换至弱磁区的条件,在改进RBF-PID控制器下,转速超调量仅为0.07%,负载调节时间较之传统策略减少了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过渡区域切换算法 RBF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罐式快速开关研制
10
作者 王开白 付俊波 +3 位作者 王震宇 吕玮 范凯 孙正伟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0,共7页
随着500kV主网不断扩容,局部区域出现短路容量超标问题,在线路中串入由快速开关和限流电抗器并联组成的故障限流器是解决短路容量超标的有效手段,有必要研制一种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快速开关。快速开关采用罐式、多断口串联结构,依... 随着500kV主网不断扩容,局部区域出现短路容量超标问题,在线路中串入由快速开关和限流电抗器并联组成的故障限流器是解决短路容量超标的有效手段,有必要研制一种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快速开关。快速开关采用罐式、多断口串联结构,依托电磁斥力机构实现断口快速分合闸;开展了斥力机构、屏蔽结构、均压、温升的仿真设计;通过单断口机械寿命、对地绝缘、端间绝缘、温升等试验,对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斥力机构方面,真空灭弧室触头分闸时间小于1ms,最大分闸速度为7.6m/s,连接杆上最大受力为120kN,脉冲电流峰值在9688A,3000次机械寿命试验通过;屏蔽结构方面,通过调节屏蔽罩边缘的3个半径,使屏蔽罩的边缘向内弯曲,有利于场强的降低,优化后的场强为16kV/mm,对地绝缘试验通过;均压方面,6个真空灭弧室并联的均压电容均选择6000pF,此时雷电下不均压系数为1.21,端间绝缘试验通过;温升方面,温度最高点在真空灭弧室触头位置,温升为52.5K,除真空灭弧室外,最高温度处于灭弧室顶部的静触头端面附近,温升为34K,温升试验值与仿真值接近。研制的罐式快速开关满足有关标准和现场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开关 真空灭弧室 斥力机构 电场 屏蔽 均压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单农业能否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来自全国1968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验证据
11
作者 王玲 石宝峰 陆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若选择参与,其经营绩效将提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农场通过参与订单农业获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全流程贷款服务,实现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风险管理,进而提升其经营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禀赋、农场主高管理水平的家庭农场以及位于粮食主产区的家庭农场从订单农业中受益较大;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契约模式下,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提升更显著。本文为探索家庭农场提质增效路径,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农业 家庭农场 经营绩效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
12
作者 许子怡 孙立政 +2 位作者 肖举栋 王丰 卓放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5-2185,I0006-I0009,共15页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系统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基于电解槽运行特性建立其制氢效率、产氢量、启停模型以及寿命衰减模型,量化了系统优化目标及相关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解槽历史运行数据的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考虑电解槽在各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根据风电功率分别确定在过载、变载、低载、备用、热启动、停机、冷启动状态下运行的电解槽编号,并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通过多场景设置对不同方案的优化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综合提高了电解槽阵列的制氢效率、产氢量、运行寿命及制氢收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系统 电解槽 运行特性 历史运行数据 优化控制 功率分配 状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平滑模式切换策略
13
作者 代鹏程 张兴 谢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9-1598,I0006-I0008,共13页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法确定了平滑模式切换原则,结合切换扰动对直流电压的传递函数和切换扰动本身,分析了直流电压暂态冲击的成因。然后,基于该分析,提出了直接切换方案以解决稳态工作点的阶跃扰动问题,但仍存在电流指令随机扰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延时切换方案,通过延迟切换信号使得电流指令扰动最小化。RT-LAB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切换方案能够大幅改善直流电压的暂态冲击,延时切换方案能进一步保证切换过程平滑无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 直流电压同步 跟网 构网 模式切换 稳态工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的非对称双向有源桥DC-DC变换器
14
作者 肖寒冰 马建军 +2 位作者 朱淼 文书礼 孔祥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9-2731,I0023,共14页
为满足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需求,提出一种具备非对称双向功率传输能力的DC-DC变换器方案。在海上风电功率正向外送时,能够实现并联输入串联输出升压功能。在风电场需要功率反向支撑时,通过改变变换器调制策略,能够实现较小功率容量下... 为满足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需求,提出一种具备非对称双向功率传输能力的DC-DC变换器方案。在海上风电功率正向外送时,能够实现并联输入串联输出升压功能。在风电场需要功率反向支撑时,通过改变变换器调制策略,能够实现较小功率容量下反向功率传输。首先分析正/反向模态下,变换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软开关与功率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输出电压调节与串联电压均衡多运行目标,构建相应调制与控制策略。与传统双向变换器相比,所提拓扑在满足非对称双向功率变换需求的同时,通过降低元件数量,能够降低变换器成本。基于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所提出非对称双向变换器功率调节、模式切换与软开关特性进行测试,验证所提非对称双向变换器概念与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风电升压汇集 非对称双向功率变换 多模式运行 软开关运行 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系统模式切换瞬态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赵子豪 谢斌 +3 位作者 温昌凯 邢少凡 罗振豪 冯若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2,共11页
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系统(Dual motors drive system,DMDS)模式切换瞬时冲击度大、作业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MDS瞬态特性的接合/分离驱动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建立瞬态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摩擦转矩模型及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系统(Dual motors drive system,DMDS)模式切换瞬时冲击度大、作业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MDS瞬态特性的接合/分离驱动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建立瞬态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摩擦转矩模型及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接合策略及扭矩转移控制(Torque transfer control,TRC)分离策略,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协调控制牵引电机(Traction motor,TM)、PTO电机(PTO motor,PM)输出扭矩及离合器摩擦转矩。以冲击度和作业速度偏差为评价指标,开展DMDS模式切换台架试验,结果表明:MPC接合策略最大冲击度为15.86 m/s^(3),最大作业速度偏差绝对值为0.17 km/h,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分别降低56.24%和51.42%;TRC分离策略最大冲击度为9.06 m/s^(3),最大作业速度偏差绝对值为0.07 km/h,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分别降低74.92%和76.66%。本文提出方法兼顾DMDS关键部件动作特性和负载时变特性,提升了DMDS模式切换平顺性和作业稳定性,满足拖拉机牵引作业需求,可为电动拖拉机多源驱动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双电机驱动 模式切换 电磁离合器 平顺性 作业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城轨交通全自动运行主备控制中心方案及仿真测试
16
作者 任雅萍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104,共7页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主备控制中心方案,研究基于线网云平台的城轨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主备控制中心的关键技术方案。深入探讨主备控制中心架构与功能,分析其在确保城轨交通安全、高效运行中的核心作用。结合西安地铁3期线路情况,重点研究...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主备控制中心方案,研究基于线网云平台的城轨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主备控制中心的关键技术方案。深入探讨主备控制中心架构与功能,分析其在确保城轨交通安全、高效运行中的核心作用。结合西安地铁3期线路情况,重点研究主备控制中心的设备配置与切换原则、全自动运行核心子系统的架构方案,以及云平台子系统内部的冗余架构与接口方案等多项关键技术。针对技术原理、应用实践及面临的挑战开展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和解决方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成功实现了主备控制中心冗余设备(特别是云平台相关设备)的无扰切换,以及主备控制中心的整体切换功能。研究成果可为基于线网云平台的城轨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主备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全自动运行 主备控制中心 云平台 主备切换 接口 交叉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换拓扑的场道除冰雪群协同编队模型
17
作者 邢志伟 王奎 罗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625,共9页
针对当前机场道面除冰雪作业生成的不完备性以及编队通信拓扑交互的单一性,提出一种具有通信拓扑规划的机场道面除冰雪群协同编队模型。利用时间约束以及作业行为网络建立机场道面除冰雪作业网络模型,获取最优的除冰雪作业方案;加入基... 针对当前机场道面除冰雪作业生成的不完备性以及编队通信拓扑交互的单一性,提出一种具有通信拓扑规划的机场道面除冰雪群协同编队模型。利用时间约束以及作业行为网络建立机场道面除冰雪作业网络模型,获取最优的除冰雪作业方案;加入基于领导者平移编队的控制决策,考虑一种改进的切换拓扑网络下的领导者编队模型,提升除冰雪车辆编队作业协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有限时间内,除冰雪车辆编队能够在指定动态领导者领航下,实现动态异步通信下切换拓扑的一致性,生成具有队形约束的除冰雪群编队;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领导者编队,切换拓扑下的编队通信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除冰雪 除冰雪作业模型 切换拓扑 领导者跟随者法 异步通信 编队协同控制 平移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跨线运行信号系统切换方式研究
18
作者 张昱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市域铁路列车跨线运行需进行CTCS和CBTC信号系统切换的需求,从技术路线先进性、规范符合性等多个方面对不同信号系统切换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研究,从切换地点安全性、不同类别铁路线路调度界划分等多个方面对不同信号系统... 研究目的:针对市域铁路列车跨线运行需进行CTCS和CBTC信号系统切换的需求,从技术路线先进性、规范符合性等多个方面对不同信号系统切换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研究,从切换地点安全性、不同类别铁路线路调度界划分等多个方面对不同信号系统的切换地点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地研究跨线运行不同信号系统切换的各个技术方案对不同工程项目建设的适用性。研究结论:(1)北京铁路枢纽东北环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工程等将于近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应采用CTCS和CBTC信号系统结构、通信接口完全独立的技术路线;(2)CTCS信号系统独立,CBTC信号系统新增转换设备,利用现有通信接口的技术路线和CTCS/CBTC信号系统结构不变、增加系统设备之间通信接口的技术路线,完成认证许可等工程实施前置条件后,可在建设项目中应用;(3)CTCS和CBTC信号系统结构和通信接口完全融合的技术路线是信号系统的一种发展方向,可在远期工程项目中应用;(4)在工程项目中均应选择在不同类别铁路线路接轨站停车完成跨线运行不同信号系统的切换;(5)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市域铁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跨线运行 信号系统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系统运行控制与模式自适应切换策略
19
作者 蒋昌君 刘海涛 +1 位作者 熊雄 郭昌浩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共9页
低压柔性直流技术是解决末端配电网重过载问题、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稳态下高效运行与暂态下快速切换控制是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系统的核心技术基础。文中首先分析总结低压柔性直流系统典型分散式组网方式,包括分散式组网互联... 低压柔性直流技术是解决末端配电网重过载问题、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稳态下高效运行与暂态下快速切换控制是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系统的核心技术基础。文中首先分析总结低压柔性直流系统典型分散式组网方式,包括分散式组网互联系统的系统拓扑、接线方式、电压等级。针对负载空间分布不均下台区重过载问题提出一套稳态均载控制逻辑,针对故障暂态过程中系统运行模式切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就地电压信息的自适应切换控制,降低系统对通信的依赖,并通过从控单元控制回路设计实现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端柔性互联应用下基于主从控制的暂态、稳态运行控制一体化设计,实现系统暂态、稳态下高效协同与可靠运行。最后进行PSCAD时域仿真与RT-LAB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逻辑及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 柔性互联 分散式组网 均载运行 暂态控制 自适应切换逻辑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云多芯的应用平滑切换技术
20
作者 亓开元 吴栋 +2 位作者 徐冠群 马梦雨 张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1431,共12页
云计算环境呈现多元异构发展趋势,一云多芯成为生态碎片化挑战的最优解。当前阶段主要解决“多芯”的混部问题,距离以应用为中心的跨架构运行及低成本切换存在较大差距,仍面临服务请求丢失或下降的挑战。因此,首次提出一种应用跨架构运... 云计算环境呈现多元异构发展趋势,一云多芯成为生态碎片化挑战的最优解。当前阶段主要解决“多芯”的混部问题,距离以应用为中心的跨架构运行及低成本切换存在较大差距,仍面临服务请求丢失或下降的挑战。因此,首次提出一种应用跨架构运行与平滑切换的设计方案,包括算力等价调度、流量平滑切换、数据状态同步3个关键技术,此外,结合监控方法的观测式反馈,能够进一步优化应用切换前后服务的等价效果。最后,以云原生和服务网格技术为底座设计原型系统InCloud OS进行实验,评估典型应用在两种CPU架构之上发生切换前后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InCloud OS在一云多芯场景下能够实现应用跨架构切换的平滑效果,避免服务水平协议(SLA)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云多芯 跨架构运行 平滑切换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