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伊敏组丝炭化学结构及成因探讨
1
作者 王扶静 李耿 +4 位作者 秦勇 张艳秋 尚福华 李久庆 密文天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10-2621,共12页
丝炭作为4种宏观煤岩成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以海拉尔盆地伊敏露天煤矿和大雁露天煤矿伊敏组16号煤层褐煤的丝炭组分为例,借助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碳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测试技术,量化表征丝炭的化学结构特征,并结... 丝炭作为4种宏观煤岩成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以海拉尔盆地伊敏露天煤矿和大雁露天煤矿伊敏组16号煤层褐煤的丝炭组分为例,借助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碳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测试技术,量化表征丝炭的化学结构特征,并结合微区形态学观察讨论丝炭的成因。结果表明:丝炭的分子结构与煤自身的分子结构存在极大差异,丝炭中芳碳质量分数约75%,脂肪碳质量分数低,显示其较高的芳香化程度。伊敏组褐煤中丝炭火焚成因特征显著,其形态学差异明显,细胞壁薄且多呈白色,保存了较清晰的植物年轮和细胞结构,指示快速炭化及快速埋藏过程,另外丝炭化程度受控于多重地质因素。电子顺磁共振研究表明丝炭样品自由基浓度指示炭化温度应介于300~400℃之间,丝炭主要为火焚成因,通过形貌学与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火焚成因的推断。惰质组反射率分析得出的炭化温度与文中基于自由基浓度推测的炭化温度基本一致。受氧气体积分数、燃烧时间及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丝炭中丝质体反射率差异显著,反映了火焚程度的非均一性,揭示了地质历史中火焚作用的复杂性。基于研究区褐煤有机质δ^(13)C值测试结果及煤相学分析,结合聚煤期古地理特征,进一步证实了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伊敏组成煤期气候炎热且野火频发的古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炭 化学结构 火焚成因 褐煤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能评价
2
作者 孙烨琳 何义 +2 位作者 李杰 张维冰 张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166,共7页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结果发现其酶活保留率达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重复使用性。MOFs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将酶包覆在其中,具有条件温和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在固定化过程中酶结构保持稳定,因此可以良好地保持酶活性,同时MOFs材料提供的微环境也保证了酶的环境适应性。在80℃下剩余酶活为92.6%;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固定化酶活性仍能保持在90%;经过50 d贮藏,固定化酶活性仍保持在50%左右。该方法所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固定化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辨光波谱技术的维生素C与9,10-蒽醌光诱导反应机制研究
3
作者 魏亚雄 扶婷婷 +1 位作者 刘毅 许新胜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3,共9页
利用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在基于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2-乙基)已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不同类型活性剂制备的乙二醇-水胶束溶液中,研究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 (VC... 利用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在基于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2-乙基)已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不同类型活性剂制备的乙二醇-水胶束溶液中,研究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 (VC)与处于激发三重态的9,10-蒽醌(AQ)之间的光诱导反应。光波谱研究结果表明,在均相和胶束溶液中VC与AQ的反应机理均为氢原子转移。通过对比不同胶束溶液中AQ与VC之间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发现胶束表面电荷层的电荷类型对反应速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SDS胶束的阴离子外壳会通过静电排斥VC阴离子导致反应速率降低,而CTAB胶束的阳离子外壳会通过静电吸引VC阴离子从而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光诱导氢原子转移 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 胶束效应 维生素C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化工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欣雨 王永涛 +1 位作者 姚加 李浩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能够检测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及缺陷等顺磁性物质,谱图具有高特异性,背景信号少,既可以检测溶液样品,也可以检测固态样品,且检测限低。在化工基础研究中,尤其是自由基相关过程...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能够检测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及缺陷等顺磁性物质,谱图具有高特异性,背景信号少,既可以检测溶液样品,也可以检测固态样品,且检测限低。在化工基础研究中,尤其是自由基相关过程研究中,EPR技术的优势是其他谱学无可比拟的。但是化工领域的科学家们使用EPR技术并不广泛。综述了EPR在化工基础相关研究中应用的一些例子,包括催化材料的表征、活性中间体的表征、溶剂性质表征及材料性能表征四个方面,希望能让更多化工领域工作者了解EPR技术,并使用EPR技术解决化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催化剂 活性中间体 溶剂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谱的残磁测量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全哲 邹升 张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电子顺磁共振类似于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电子磁矩在外磁场中的顺磁性及塞曼分裂的方法,该方法与物质中未成对电子和外磁场相联系,通过获取和分析物质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能够得到物质的结构信息或环境的磁场信息,因此其常被用来分析物质... 电子顺磁共振类似于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电子磁矩在外磁场中的顺磁性及塞曼分裂的方法,该方法与物质中未成对电子和外磁场相联系,通过获取和分析物质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能够得到物质的结构信息或环境的磁场信息,因此其常被用来分析物质结构、探测磁场等。极弱磁场通常指nT或以下量级的磁场,目前一些科学研究的进行常常要求在极弱磁环境下进行,例如基础物理研究、心脑磁探测等,因此稳定可靠的磁屏蔽常被用来创建所需的极弱磁环境。磁屏蔽包括被动磁屏蔽和主动磁补偿,被动磁屏蔽指利用磁屏蔽室屏蔽外界磁场,其内部往往有一定量的残余磁场,因此为方便进一步主动磁补偿,探测屏蔽后的残余磁场是有必要的。目前屏蔽室内残余磁场的测量手段主要分为商用化磁强计测量和装置原位测量,商用化磁强计测量方法简单,但精度低、噪声大,且不利于小型化,利用装置原位测量能够减少噪声,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由于碱金属原子最外层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其成为电子顺磁共振实验的理想样品。而随着激光和光泵技术的发展,利用法拉第旋光效应作为光学手段探测气体原子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已经成为了可能。通过测量碱金属原子气体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残余磁场的原位测量效果好、精度高,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通常基于电子顺磁共振的残磁测量系统包括残磁环境和样品模块、光学探头模块、信号调制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以及信号收集与处理模块,核心是光学探头模块,决定了磁场测量的灵敏度。简要描述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原理,以光泵磁力计为主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典型磁力计和目前的发展,重点概述了基于电子顺磁共振谱的残磁测量系统、各个组成模块以及相关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磁场传感 磁屏蔽 极弱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的谷胱甘肽检测方法
6
作者 王志文 邝健 +3 位作者 刘傲锟 魏若彤 于璐 田长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4-3045,共12页
目的谷胱甘肽(GSH)是细胞中巯基(―SH)含量最丰富的非蛋白质化合物,在提供还原当量、直接中和有毒反应物质以及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检测组织中的GSH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 目的谷胱甘肽(GSH)是细胞中巯基(―SH)含量最丰富的非蛋白质化合物,在提供还原当量、直接中和有毒反应物质以及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检测组织中的GSH含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在GSH检测方面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PR技术的GSH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溶液与K_(2)S_(2)O_(8)溶液混合并在避光条件下反应12~16 h制备ABTS∙^(+)溶液,借助UV-Vis对ABTS∙^(+)溶液进行浓度测定。然后,基于ABTS∙^(+)的EPR信号变化来检测GSH浓度,在此基础上探究最适的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ABTS∙^(+)的EPR信号强度和GSH浓度之间的标准方程。最后,采用计算得到的标准曲线对C57BL/6J小鼠全血的GSH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并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对GSH的检测范围(50 nmol/L~15μmol/L)分布超过两个数量级,检测限(LOD)低至0.50 nmol/L,检测到的小鼠全血中GSH含量为(10660±706)nmol/g(每克血红蛋白所含GSH纳摩尔数),与文献报道结果((11200±237)nmol/g)接近。此外我们还使用类似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对GSSG的检测方法。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PR技术,使用ABTS∙^(+)快速检测GSH的方法。得益于EPR技术的独特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比色法,本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更宽的线性范围。我们进一步拓展了其在血液样品中的检测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全血中GSH的含量,为衡量组织中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检测 电子顺磁共振 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层中的锰及其电子顺磁共振谱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刚生 谢先德 +1 位作者 温桂兰 彭金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8,共5页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谱对我国4种主要育珠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及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中锰元素的含量其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贝类珍珠层中普遍含微量元素锰 ,其最大特点是淡水产珍珠层中的锰含量...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谱对我国4种主要育珠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及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中锰元素的含量其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贝类珍珠层中普遍含微量元素锰 ,其最大特点是淡水产珍珠层中的锰含量比海水产珍珠层普遍高1~3数量级。珍珠层的X 带电子顺磁谱 (EPR)均在常温下显示了Mn2 +的超精细6重谱线信号 ,表明部分锰以M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育珠贝 锰元素 含量 赋存状态 电子顺磁共振谱特征 EPR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煤的动力变质作用及其演化规津 被引量:43
8
作者 曹运兴 张玉贵 +2 位作者 李凯琦 侯泉林 郭德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构造煤的动力变质作用特征和演化规律。构造煤与煤层的变形变质历史有关,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煤,其结构特征与其它变质类型煤不同,演化途径也不同,但它们的演化规律一致。
关键词 构造煤 动力变质作用 煤结构 煤矿床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外源Cd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林仁漳 杜文超 +1 位作者 王晓蓉 郭红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外源Cd污染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Cd吸收、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在0~33mg·kg-1范围内,小麦未产生明显的毒害症状,且Cd含量低于3.3mg·kg-1时促进小麦生长;随着土壤外源C...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外源Cd污染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Cd吸收、自由基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在0~33mg·kg-1范围内,小麦未产生明显的毒害症状,且Cd含量低于3.3mg·kg-1时促进小麦生长;随着土壤外源Cd浓度的增加,小麦根系和叶片Cd含量显著增加。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结果显示,小麦叶片自由基水平高于根系,且随Cd浓度的变化,叶片自由基响应比根系更敏感;与对照相比,Cd浓度低于3.3mg·kg-1时,Cd处理使小麦叶片自由基水平降低,高浓度的Cd处理(≥3.3mg·kg-1),则使小麦叶片自由基水平升高。叶片SOD、CAT、POD、APX等抗氧化酶在低于3.3mg·kg-1的Cd处理时,没有明显变化,但更高浓度的Cd处理则诱导酶活性升高,表明氧化胁迫程度增加。综合生物量、自由基变化及抗氧化酶的响应结果,初步确定土壤外源Cd对小麦幼苗的毒性临界点在3.3~10mg·kg-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小麦 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 氧化胁迫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然药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胡永欣 陈红 +1 位作者 翟美芙 陈士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0,共3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直接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在碱性有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过程,以此反应为产生O·_2^-的模型体系,加入党参、黄芪、当归、赤芍等几味传统的延缓衰老天然药物,研究其对O·_2...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直接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在碱性有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过程,以此反应为产生O·_2^-的模型体系,加入党参、黄芪、当归、赤芍等几味传统的延缓衰老天然药物,研究其对O·_2信号的增强或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这些天然药物对O·_2有很强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翠平 叶柳 +4 位作者 谢安建 李广 李爱侠 张子云 张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25,共4页
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技术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顺磁性离子、自由基及顺磁性配合物分子的结构。近几年又发展成为一种操控自旋电子材料内部原子核外单电子自旋状态手段,用于单电子自旋相干态的制备,实现量子运算和信息传输。目... 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技术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顺磁性离子、自由基及顺磁性配合物分子的结构。近几年又发展成为一种操控自旋电子材料内部原子核外单电子自旋状态手段,用于单电子自旋相干态的制备,实现量子运算和信息传输。目前文献中报道EPR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很多。针对当前EP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综述了EPR技术的应用原理和进展,为更好地将EPR技术应用在量子物理、配合物化学、自由基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自旋相干态 自由基捕捉 自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顺磁共振研究巨磁电阻锰氧化物La_(0.67)Ca_(0.33)MnO_3的顺磁到铁磁的相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凤霞 郑荧光 +5 位作者 田宏伟 丁涛 阚东武 高彦君 赵竹弟 郑伟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1-593,共3页
采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多晶氧化物La0 67Ca0 33MnO3,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等实验技术研究其结构和顺磁到铁磁的磁性相转变.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可以观测到样品在磁有序转变温度(Tc)附近的动态磁性相转变,并且与... 采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多晶氧化物La0 67Ca0 33MnO3,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等实验技术研究其结构和顺磁到铁磁的磁性相转变.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可以观测到样品在磁有序转变温度(Tc)附近的动态磁性相转变,并且与磁化强度的实验结果一致.对Tc附近的磁性相转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67CA0.33MNO3 电子顺磁共振 磁性 巨磁电阻 锰氧化物 相变 磁化强度 固态反应法 相转变 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实验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玥 张娜 +1 位作者 林太凤 钟儒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76-178,182,共4页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两种方法研究美国加州和中国广西柠檬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EPR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54.53%和32.73%;UV-Vis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E... 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两种方法研究美国加州和中国广西柠檬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EPR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54.53%和32.73%;UV-Vis方法测得加州和广西柠檬汁的EC50值分别为46.41%和30.41%,并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柠檬汁浓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方法的实验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柠檬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柠檬汁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灵芝中高抗氧化活力、高硒含量的水溶性硒蛋白的纯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明 赵镭 +2 位作者 陈芳 赵广华 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蛋白质结合的硒元素(se)含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技术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硒蛋白显示出很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抗氧化能力随着硒蛋白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从而反映了硒元素在富硒灵芝蛋白抗氧化活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 纯化 抗氧化活力 富硒灵芝 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玉米芽期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朋 温蓓 张淑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3-759,共7页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环丙沙星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0.5—50 m.gL-1)环丙沙星处理下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与累积.结果显示,玉米对环丙沙星...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环丙沙星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0.5—50 m.gL-1)环丙沙星处理下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与累积.结果显示,玉米对环丙沙星的吸收和传输随着暴露液中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环丙沙星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但幼苗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敏感程度依次为根重>根长>芽长>芽重.环丙沙星暴露使玉米根和芽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根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显著,均呈现低浓度下被激活而高浓度下被抑制的趋势.通过自旋捕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发现环丙沙星显著提高了根中羟基自由基含量,表明大量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环丙沙星对玉米氧化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环丙沙星 植物毒性 抗氧化酶 自旋捕集/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评价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培 刘海楠 +3 位作者 姜寿浩 郭亚方 谢云飞 姚卫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20-123,127,共5页
为探究花生油加速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研究花生油的加速氧化过程,结果发现加速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烷基自由基(R·)以及少量的烷氧基(RO·)和过氧化自由基(ROO·)。对ESR法与Rancimat... 为探究花生油加速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研究花生油的加速氧化过程,结果发现加速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烷基自由基(R·)以及少量的烷氧基(RO·)和过氧化自由基(ROO·)。对ESR法与Rancimat法(经典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测定添加不同抗氧化剂花生油的氧化稳定性,发现ESR法的滞后时间(Lagtime)和Rancimat法的诱导时间(IP)结果一致,即加入0.02%TBHQ和0.01%柠檬酸(CA)的花生油中自由基生成量最少,滞后时间最长,且诱导时间最长。此外,滞后时间与诱导时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Lagtime]=79.724[IP]-165.630(R2=0.9688)。综上所述,ESR法可预测Rancimat法的结果,也可作为一种评价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 花生油 氧化稳定性 自由基 RANCI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中Cu^(2+)的吸附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宏平 郭九皋 +1 位作者 谢先德 彭金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对在pH ≤4.5、痕量浓度条件下吸附了Cu^(2+)的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该蒙脱石的d(001) 由原始蒙脱石的1.479 um变为 1.523 um,说明水合铜离子置换了蒙脱石的层间阳离子;在该蒙脱... 对在pH ≤4.5、痕量浓度条件下吸附了Cu^(2+)的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研究。该蒙脱石的d(001) 由原始蒙脱石的1.479 um变为 1.523 um,说明水合铜离子置换了蒙脱石的层间阳离子;在该蒙脱石的 EPR谱中记 录到了 g= 2. 07、 g= 2. 14精细结构线和 g为约 2. 7~ 2. 2超精细结构线三组有关 Cu^(2+)的信号,说明其中的 Cu^(2+)有 三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同时,该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 EPR研究表明, g= 2. 14信号与蒙脱石层间的水合铜离子相关, g= 2. 07信号和 g为约 2. 7~ 2. 2超精细结构线分别与进入了粘土矿物Si-O四面体片复三方形孔洞和铝氧八面体空位中的 Cu^(2+)相关。整个研究表明,在 pH ≤ 4. 5、痕量浓度条件下,蒙脱石对 Cu^(2+)的吸附包括两种方式,即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铅^2+ 吸附态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骏 吴可 +5 位作者 孙岳 丛建波 王长振 常翔 先宏 朱永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46-1851,共6页
按照ISO4387标准进行吸烟,通过自行研制的捕集装置,以2-苯叔丁基硝酮(PBN)的四氯化碳溶液捕集气相自由基.将捕集到气相自由基的溶液先用液氮冷冻,再定时解冻以抑制其衰减,并有效地去除氧气对气相自由基定量分析的干扰,获得理想的测定重... 按照ISO4387标准进行吸烟,通过自行研制的捕集装置,以2-苯叔丁基硝酮(PBN)的四氯化碳溶液捕集气相自由基.将捕集到气相自由基的溶液先用液氮冷冻,再定时解冻以抑制其衰减,并有效地去除氧气对气相自由基定量分析的干扰,获得理想的测定重复性.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检测气相自由基,以2,2,6,6-四甲基哌啶-1-氧(TEMPO)作为标准样品,以碳酸钙稀释的煤粉作为校正样品,定量计算气相自由基.测定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满足日常卷烟烟气气相自由基的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卷烟烟气 气相自由基 定量分析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4-苯乙烯氨基)苯基]卟啉合成及其波谱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林 佟珊玲 +2 位作者 吴雅红 余坚 阎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0-294,共5页
以吡咯和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环化、还原和缩合,合成了meso-四[(4-苯乙烯氨基)苯基]卟啉(TBAPP),通过UV-Vis、FT-IR、1H NMR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和电子顺磁共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卟啉产物的EPR测定显示出游离基... 以吡咯和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环化、还原和缩合,合成了meso-四[(4-苯乙烯氨基)苯基]卟啉(TBAPP),通过UV-Vis、FT-IR、1H NMR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和电子顺磁共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卟啉产物的EPR测定显示出游离基特征,表明卟啉分子的大π共轭结构对周边基团产生的自由基有稳定作用。取代基对卟啉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致发光及电子顺磁共振特性均有影响。四席夫碱苯基卟啉TBAPP的Q带比前体四氨基卟啉(TAPP)和母体四硝苯基卟啉(TNPP)红移,而Soret谱带变化较小;TBAPP的440 nm光激发的最大荧光峰658 nm分别比TAPP蓝移5 nm和比TNPP红移9 nm;TBAPP的EPR精细结构比TAPP弱,而比TNPP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席夫碱 电子顺磁共振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汪承润 何梅 +3 位作者 李月云 姜传军 田刘敏 王勤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0,共5页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随着Cd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于此剂量范围则呈现下降趋势.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前两种方法更适用于定量O2.-的生成水平,而后两种显色方法仅能反映O2.-的变化趋势,难以精确定量.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应用4种方法揭示暴露于污染物的植物组织O2.-的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自由基(ROS) 顺磁共振波谱仪(EPR) 羟胺氧化法 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 原位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