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预测对于国家电力市场的销售价格,电力调度和市场波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方法在电价预测的准确性上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升电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贝叶斯优化(BO)和长短...电价预测对于国家电力市场的销售价格,电力调度和市场波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方法在电价预测的准确性上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升电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贝叶斯优化(BO)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短期电价预测模型.ICEEMDAN将原始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和一个残差序列,然后将IMF分量重构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子序列,将子序列和残差序列分别与相关因素结合,重构为四个多维特征矩阵,输入BO-LSTM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得到预测结果.用西班牙国家电网公司Red Electric Espana运营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ICEEMDAN-BO-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电价跳跃点和峰值点处预测结果表现出色,与其他方法相比预测效果更好,对能源企业和国家电力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实用价值.展开更多
随着“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微电网规模日益增加,基于柔性互联的微电网群可实现微电网间互联互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针对柔性互联微电网群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的微网群分层协同调度策略。首...随着“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微电网规模日益增加,基于柔性互联的微电网群可实现微电网间互联互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针对柔性互联微电网群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的微网群分层协同调度策略。首先,分别制定峰、平、谷不同时刻调度策略,建立微网群双层模型,上层是以微网群运营为主体的经济调度模型,下层是以子微网为主体的经济调度模型。其次,将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连在子微网末端的公共点,通过SOP实现子微网之间的互联,将微网与主网之间的交换功率作为耦合变量,采用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实现上、下层模型的优化求解。最后,由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的优化调度方案能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实现整个微网群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展开更多
针对电网波动性导致输电网规划经济性降低的背景,基于两类需求响应用户自身运行特性和目标,以分时电价的激励形式,建立了考虑空间差异性的双层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上层以线路规划成本和需求响应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针对电网波动性导致输电网规划经济性降低的背景,基于两类需求响应用户自身运行特性和目标,以分时电价的激励形式,建立了考虑空间差异性的双层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上层以线路规划成本和需求响应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LP)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下层考虑电采暖用户和大工业用户的差异化运行约束,建立了以用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库恩-塔克(KKT)条件将下层模型转换为上层模型的约束条件,采用Big-M法对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最后,基于IEEE 24节点仿真系统分析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最终决策出的电价方案可以体现需求响应资源的空间差异化价值,有效降低电网规划的成本,实现电网和参与需求响应用户的互利共赢。展开更多
当前全国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正在同步改革,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内部聚合的各类分布式资源不断增多,VPP参与市场的角度出现转变。为研究VPP在电碳联合市场下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的竞标策略,将VPP作为价格制定者,提出电碳...当前全国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正在同步改革,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内部聚合的各类分布式资源不断增多,VPP参与市场的角度出现转变。为研究VPP在电碳联合市场下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的竞标策略,将VPP作为价格制定者,提出电碳联合市场下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双层竞标模型。首先,对VPP的运营结构与VPP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机制进行介绍与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上层以VPP参与电碳联合市场时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下层以电碳联合市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竞标模型。然后,针对VPP内部资源中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理论进行处理,将VPP双层竞价模型转化为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应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强对偶理论和Big-M法,将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竞标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展开更多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波动性新能源占比高和交直流两侧协同难度大的问题,基于统一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源-网-储协调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交直流配电网的复杂网络结构,提出了混合整数网络矩阵描述方法,通过统一迭代实现配电网潮流计算...针对交直流配电网波动性新能源占比高和交直流两侧协同难度大的问题,基于统一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源-网-储协调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交直流配电网的复杂网络结构,提出了混合整数网络矩阵描述方法,通过统一迭代实现配电网潮流计算。充分考虑配电网中灵活性可调度资源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并使用知识共享获取算法(gaining sharing knowledge based algorithm,GSK)对模型进行求解,上层以经济性为指标对新能源消纳与储能进行调度,确定新能源消纳情况与储能运行状态;下层通过调节VSC控制参数与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rs,SVG)输出对配电网潮流进行深层次优化,以降低网损,提高电压质量。通过改进IEEE33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双层优化后,配电网运行成本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得到优化。展开更多
文摘电价预测对于国家电力市场的销售价格,电力调度和市场波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方法在电价预测的准确性上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升电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贝叶斯优化(BO)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短期电价预测模型.ICEEMDAN将原始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和一个残差序列,然后将IMF分量重构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子序列,将子序列和残差序列分别与相关因素结合,重构为四个多维特征矩阵,输入BO-LSTM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得到预测结果.用西班牙国家电网公司Red Electric Espana运营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ICEEMDAN-BO-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电价跳跃点和峰值点处预测结果表现出色,与其他方法相比预测效果更好,对能源企业和国家电力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实用价值.
文摘随着“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微电网规模日益增加,基于柔性互联的微电网群可实现微电网间互联互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针对柔性互联微电网群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的微网群分层协同调度策略。首先,分别制定峰、平、谷不同时刻调度策略,建立微网群双层模型,上层是以微网群运营为主体的经济调度模型,下层是以子微网为主体的经济调度模型。其次,将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连在子微网末端的公共点,通过SOP实现子微网之间的互联,将微网与主网之间的交换功率作为耦合变量,采用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实现上、下层模型的优化求解。最后,由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加速-鲁棒性目标级联法的优化调度方案能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实现整个微网群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
文摘针对电网波动性导致输电网规划经济性降低的背景,基于两类需求响应用户自身运行特性和目标,以分时电价的激励形式,建立了考虑空间差异性的双层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上层以线路规划成本和需求响应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LP)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下层考虑电采暖用户和大工业用户的差异化运行约束,建立了以用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库恩-塔克(KKT)条件将下层模型转换为上层模型的约束条件,采用Big-M法对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最后,基于IEEE 24节点仿真系统分析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最终决策出的电价方案可以体现需求响应资源的空间差异化价值,有效降低电网规划的成本,实现电网和参与需求响应用户的互利共赢。
文摘当前全国电力市场和碳交易市场正在同步改革,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内部聚合的各类分布式资源不断增多,VPP参与市场的角度出现转变。为研究VPP在电碳联合市场下兼顾经济性与低碳性的竞标策略,将VPP作为价格制定者,提出电碳联合市场下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双层竞标模型。首先,对VPP的运营结构与VPP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机制进行介绍与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上层以VPP参与电碳联合市场时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下层以电碳联合市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竞标模型。然后,针对VPP内部资源中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鲁棒优化理论进行处理,将VPP双层竞价模型转化为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应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强对偶理论和Big-M法,将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竞标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文摘针对交直流配电网波动性新能源占比高和交直流两侧协同难度大的问题,基于统一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源-网-储协调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交直流配电网的复杂网络结构,提出了混合整数网络矩阵描述方法,通过统一迭代实现配电网潮流计算。充分考虑配电网中灵活性可调度资源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并使用知识共享获取算法(gaining sharing knowledge based algorithm,GSK)对模型进行求解,上层以经济性为指标对新能源消纳与储能进行调度,确定新能源消纳情况与储能运行状态;下层通过调节VSC控制参数与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generators,SVG)输出对配电网潮流进行深层次优化,以降低网损,提高电压质量。通过改进IEEE33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双层优化后,配电网运行成本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