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ymptotically Optimal Scenario Analysis and Wait-and-See Model for Optimal Power Flow With Wind Power 被引量:27
1
作者 LI Jinghua WEI Hua MO Do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03-I0003,共1页
精确模拟风功率分布的场景,有效求解反映风电随机性的最优潮流模型,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经济调度、质量控制及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风电随机变量,建立最优潮流的"wait-and-see"(WS-OPF)模型;采用优于其他指标的瓦瑟斯坦(Was... 精确模拟风功率分布的场景,有效求解反映风电随机性的最优潮流模型,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经济调度、质量控制及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风电随机变量,建立最优潮流的"wait-and-see"(WS-OPF)模型;采用优于其他指标的瓦瑟斯坦(Wasserstein)距离为衡量指标,形成与风功率概率分布最优近似的场景模型,生成渐近最优场景,获得潮流分布及机组最优出力等指导调度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最后,以IEEE 30和IEEE 300系统为例,对比各种距离指标的模拟精度,验证Wasserstein距离的优良性;同时,与不考虑风电随机性的模型相比,WS-OPF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风功率随机特性,提供与实际发生的风功率相近的调度方案,从而合理地规避风电接入电网的风险,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模型 渐近最优 最优潮流 风电 随机变量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for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连博 胡琨元 +1 位作者 朱云龙 陈瀚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20-4227,共8页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ABC) algorithm is improved to construct a hybrid multi-objective ABC algorithm, called HMOABC, for resolving optimal power flow(OPF) problem by simultaneously optimizing three conflicting obj...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ABC) algorithm is improved to construct a hybrid multi-objective ABC algorithm, called HMOABC, for resolving optimal power flow(OPF) problem by simultaneously optimizing thre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of OPF, instead of transforming multi-objective functions into a singl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main idea of HMOABC is to extend original ABC algorithm to multi-objective and cooperative mode by combining the Pareto dominance and divide-and-conquer approach. HMOABC is then used in the 30-bus IEEE test system for solving the OPF problem considering the cost, loss, and emission impac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HMOABC is superior to other algorithms in terms of optimization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 robust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artificial colony algorithm optimal power flow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apid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23
3
作者 ZHAO Yanlei LI Haidong +1 位作者 ZHANG Lei ZHANG Hous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4-I0004,187,共1页
风电功率的间歇与波动致使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可调度性差;同时易引起局部电网的电压不稳、频率波动,影响了系统的电能质量及稳定性。针对此现象,将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成快速储能装置,用于风电的潮流优化控制。采用三重双向直流变... 风电功率的间歇与波动致使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可调度性差;同时易引起局部电网的电压不稳、频率波动,影响了系统的电能质量及稳定性。针对此现象,将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成快速储能装置,用于风电的潮流优化控制。采用三重双向直流变换电路控制储能元件间的功率流动;采用四象限交直流变换电路控制储能与电网间的能量交换。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电压低频波动抑制的功率分配方法,可显著减少蓄电池的充放次数;提出基于储能元件荷电状态的储能能量调整规则,可避免储能元件的过充和频繁深度放电,以优化其功率调节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2种储能元件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平滑调节风电注入电网的有功功率,并实时补偿控制风电接入点的无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厂 控制系统 流程优化 储能 基础 电力系统 电能质量 低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Quantum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for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in Power Systems Including DGs 被引量:3
4
作者 Yuancheng Li Zongpu Li +1 位作者 Liqun Yang Bei W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0-1288,共9页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量子编码 应用 微分进化算法 局部搜索能力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运行包络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
5
作者 张栋梁 魏奇 +2 位作者 赵阳 王强 薛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2,共12页
多能微网间的联网协作可以缓解分布式发电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现有的微网合作方法往往忽略了底层配电网运行的网络约束,难以适用于实际系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运行包络(dynamic operating envelopes,DOEs... 多能微网间的联网协作可以缓解分布式发电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现有的微网合作方法往往忽略了底层配电网运行的网络约束,难以适用于实际系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运行包络(dynamic operating envelopes,DOEs)的多微网纳什议价模型。首先,建立配电网及具有多种能量形式的微网模型。其次,根据配电网最优潮流在不同时间动态设置微网进出口限制,计算DOEs并将其分配给不同微网。最后,微网内部的异质能在原微网调度策略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下加入DOEs约束进行优化,按照纳什议价策略使所有参与的微网进行交易。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将配电网与微网所做的决策解耦,配电网通过DOEs保证网络完整性,而不直接控制微网间的交易。并且通过优化电量交易,促进了微网内部异质能之间的互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微网 网络约束 动态运行包络 最优潮流 纳什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
6
作者 叶林 张步昇 +3 位作者 郭凯蕾 裴铭 夏雪 谢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7-2539,I0007,共14页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闭环反馈型”数据驱动鲁棒优化的风电不确定集合;其次,提出考虑改进风电功率历史预测误差不确定集的风火协同鲁棒调度方法,实现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计划的动态随机筛选;然后,采用鲁棒对偶理论将不确定调度模型进行转换,并基于反馈流松弛和有效不确定域空间辨识约束的改进分支定界法对转换后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风火打捆调度模式,所提方法更好地提升风火协同调度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调度 风电不确定集 鲁棒优化 改进分支定界法 动态潮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潮流控制器设计的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7
作者 颜湘武 连凯歌 李昱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表现出的工作性能各有不同,为提高RPFC的工作性能,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一台额定容量40 kVA的RPFC样机,首先建立了基于RPST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田口实验法及权重计算确定了RPST内部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利用Matlab、Maxwell及Simplorer实现场路网耦合的联合仿真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RPFC运行效率及功率因数分别了提升1.4%和2.7%,为大容量RPFC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潮流控制器 参数优化 田口法 有限元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8
作者 颜湘武 李洋洋 +3 位作者 卢俊达 郭美辰 杜春林 吴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77,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的双层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上层旨在最大化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优化新能源接入容量;下层旨在最小化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调节各设备运行出力。然后,采用基于灰狼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引入二阶锥松弛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采用IEEE33节点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对不同场景下的承载力双层优化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需求响应措施和旋转潮流控制器的投入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新能源承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旋转潮流控制器 需求响应 承载力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电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小兵 张一鸣 +3 位作者 李自成 魏寒琪 丁画 李奔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分布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考虑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将分布式风电出力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并赋予子区间对应的概率,并构建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焦元模型;结合仿射算术将基...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分布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考虑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将分布式风电出力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并赋予子区间对应的概率,并构建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焦元模型;结合仿射算术将基于焦元模型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模型转化为仿射优化模型,并采用平行四边形模型、凸多边形模型、椭球模型来描述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相关性,通过坐标变换将相关性模型转换为仿射约束条件,并将其嵌入仿射优化模型中进行联立求解;根据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得到配电网概率区间潮解的概率边界。2个配电网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通过最大、最小概率描述潮流解的不确定度,同时椭球模型对相关性的建模比其他2类方法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概率区间潮流 相关性 仿射优化模型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最优潮流的隐私保护方法
10
作者 徐雅雯 欧阳晓丽 徐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2-598,共7页
电力系统中包含大量敏感数据,保护这些数据的隐私安全对用户至关重要。针对在分布式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算法中,由于迭代过程中信息交换频繁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最优潮流的隐私保护方法。该算法采用完... 电力系统中包含大量敏感数据,保护这些数据的隐私安全对用户至关重要。针对在分布式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算法中,由于迭代过程中信息交换频繁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最优潮流的隐私保护方法。该算法采用完全分布式计算方法来进一步增强隐私性,并引入了自适应惩罚参数方法以提高计算效率。在算法的迭代过程中对各节点间交流的传输变量添加差分隐私噪声,从而阻止攻击者通过窃听传输变量真实值而推测算法中的关键参量,实现了模糊关键参数的OPF问题的分布式求解框架。此外,对于所提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并在IEEE 9-总线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收敛性与准确性,隐私保护性能也优于对比算法。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在迭代过程中由于信息交换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数据隐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分布式优化 最优潮流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POWER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实时电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肖清 肖宇 张海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根据实时电价理论,结合实时电价与最优潮流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MATPOWER计算最优潮流、求解实时电价,并通过对IEEE14节点的范例进行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效果最佳。
关键词 MATpower软件 最优潮流 实时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侧资源参与断面潮流实时控制的优化方法
12
作者 黄格超 叶希 +4 位作者 朱童 李海波 高剑 王湘 王彦沣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7,共12页
为了更有效地对电网断面潮流进行实时控制,本文研究了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资源的断面潮流实时优化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电网关键断面的识别方法,通过电网拓扑结构分析及潮流转移比参数对关键断面进行识别;其次,以可中断负荷和电动汽车两... 为了更有效地对电网断面潮流进行实时控制,本文研究了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资源的断面潮流实时优化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电网关键断面的识别方法,通过电网拓扑结构分析及潮流转移比参数对关键断面进行识别;其次,以可中断负荷和电动汽车两类需求侧资源为例,分析评估了两者参与断面潮流实时控制的调节能力;接着,建立了一套断面潮流实时控制优化模型,考虑需求侧资源,提出兼顾精度和速度的两步求解方法;最后,基于IEEE 118节点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在断面潮流实时控制中引入需求侧响应资源,调节成本低于单独通过电源控制断面潮流,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需求侧资源负荷增减来控制电网潮流,电源机组出力变化较小,从而使机组可以运行于经济最优区间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潮流 实时控制 断面识别 需求侧资源 可调节能力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型潮流控制器控制模式的高比例新能源地区电网潮流优化研究
13
作者 孙文涛 蔡晖 +3 位作者 祁万春 关辰皓 韩杏宁 吴熙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7-505,共9页
为了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地区电网中新能源不确定性所导致的N-1故障线路过载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并应用混合型潮流控制器(hybrid power flow controller,HPFC)控制模式的电网潮流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适应于多线路控制的HPFC... 为了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地区电网中新能源不确定性所导致的N-1故障线路过载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并应用混合型潮流控制器(hybrid power flow controller,HPFC)控制模式的电网潮流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适应于多线路控制的HPFC稳态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HPFC运行约束条件。其次,以电网有功网损和线路负载率指标为目标函数,考虑N-1安全约束和HPFC运行约束,建立应用HPFC控制模式的电网潮流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反映新能源出力、负荷不确定性的场景集合,并采用多目标多元宇宙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multi-verse optimization,MOMVO)求解所提优化模型。最后,将所提潮流优化方法应用于江苏南通某地区电网。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电网的经济性与静态安全性,且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混合型潮流控制器 潮流优化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多目标多元宇宙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14
作者 牛泽原 李嘉媚 艾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7-1336,I0015,I0016,共12页
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该文初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示工程、多模态处理、模型微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实践价值。通过实验验证了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辅助运行中的潜力和能... 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该文初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示工程、多模态处理、模型微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实践价值。通过实验验证了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系统辅助运行中的潜力和能力,并分析了其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大语言模型结合提示词框架设计和模型微调,可以解决电力系统中如功率预测、最优潮流计算和专业知识问答等问题,给为电气工程师利用大语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参考,也为未来更广泛的应用探索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电力系统 提示词工程 微调 功率预测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大规模海风接入的电网侧储能两阶段选址定容随机规划方法
15
作者 王春玲 董萍 +2 位作者 可思为 马铭宇 刘明波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6-1707,共12页
为应对大规模海上风电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作为灵活性资源的储能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针对新能源并网的储能配置研究聚焦在电源侧,缺乏对电网侧储能的优化配置研究。针对此问题,在考虑海上风电不同出力区间预测误差的基础上,... 为应对大规模海上风电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作为灵活性资源的储能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针对新能源并网的储能配置研究聚焦在电源侧,缺乏对电网侧储能的优化配置研究。针对此问题,在考虑海上风电不同出力区间预测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电网侧储能两阶段选址定容配置方法。第1阶段基于海上风电出力及负荷数据,采用多场景随机规划方法,以经济性最优配置储能容量,最大限度的补偿风电预测误差,减少弃风量和切负荷量;第2阶段建立基于优先选址的多时段最优潮流模型,考虑系统安全性及网络架构,以机组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储能选址定容。最后,采用修改后的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结合储能综合评价模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选址定容 海上风电 多场景随机规划 蒙特卡洛模拟 多时段最优潮流 储能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与容量约束下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评估与优化提升
16
作者 吉兴全 张丽泓 +3 位作者 刘琪 张玉敏 王一振 梁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60,共9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区间评估与优化提升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容许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区间表示配电网应对负荷和新能源出力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配电网安全裕度指标和基于线性潮流的快速计算方法,有效评估对比不同运行约束下系统应对新能源随机变化的能力;其次,提出了考虑新能源功率和负荷概率分布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优化提升方法,通过对优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提高求解速度;最后,对含三端口SOP的配电网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柔性互联配电网容许的新能源出力与负荷波动范围,提高系统应对新能源功率和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安全裕度 优化 波动区间 智能软开关 运行约束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线模糊处理策略的差分隐私保护
17
作者 张淞珲 李贵民 +3 位作者 郭亮 徐新光 王者龙 刘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7-366,共10页
为了保证最优解的可行性,并保持电网数据的保真度,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模糊处理机制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对系统中的线路参数进行模糊处理;实现ε差分隐私保护,确保发布的数据能够产生最优潮流问题的可行解;将模型扩展到处理时间序列网... 为了保证最优解的可行性,并保持电网数据的保真度,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模糊处理机制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对系统中的线路参数进行模糊处理;实现ε差分隐私保护,确保发布的数据能够产生最优潮流问题的可行解;将模型扩展到处理时间序列网络数据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数据发布的准确性,显著降低了敌方利用已发布数据集进行攻击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电力线模糊处理 保真度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设备典型基座减振优化设计
18
作者 孙旭 张保成 孙启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5-991,共7页
基座作为连接设备和平台底板的结构,需在满足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抑制平台底板振动激励传递。目前对于基座减振优化大多是针对基座单体或基座-底板结构,综合考量设备、基座和平台底板振动特性关系的研究较少。首先,以超深水半潜... 基座作为连接设备和平台底板的结构,需在满足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抑制平台底板振动激励传递。目前对于基座减振优化大多是针对基座单体或基座-底板结构,综合考量设备、基座和平台底板振动特性关系的研究较少。首先,以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用典型设备的长基座为研究对象,采用阻抗分析和优化设计技术,以关键频段的平台底板输入功率流控制为设计目标。其次,在保证基座满足支撑强度、刚度且基座的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以基座质量和刚度为设计变量,对基座各板厚进行改进。建立了“设备-基座-底板”耦合振动控制优化设计模型,选用权重线性递减的粒子群算法为优化算法,并对基座实例开展减振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技术流程可行,且在1~300 Hz低频范围内优化后的平台底板输入功率流降低了95.43%,振动加速度总响应级降低了18.1 dB,为平台设备基座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座 阻抗 减振 粒子群优化算法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