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ension-induced cracks based on cracking potential function-incorporated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Xiang-nan YU Peng +4 位作者 ZHANG Xiang-tao YU Jia-lin HAO Qing-shuo LI Quan-ming YU Yu-z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35-246,共12页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rack propagation is relatively rare,and it is often realized by commercial programs.In addition to the geometric complexity,the determination...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rack propagation is relatively rare,and it is often realized by commercial programs.In addition to the geometric complexity,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acking direction constitutes a great challenge.In most cases,the local stress state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criterion to judge the presence of cracks and the direction of crack propagation.However,in the case of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rid elements due to occurrence of cracks become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is method.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stress-related function fiel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alculation domain,and then 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the function is solved.Subsequently,the envelope surface of all propagation directions can be obtained at one time.At last,the possible surface can be selected as the direction of crack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dure,such method greatly reduces the programming complexity of tracking the crack propagation.As a suitable method for simulating tension-induced failure,it can simulate multiple cracks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CRACK three-dimensional calculation cracking potential function tensile fail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格迎风差分快速扫描走时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大雨 黄光南 +2 位作者 曾爱平 杜贤军 李红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快速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求解程函方程的走时计算方法,通过对网格进行四个方向的扫描,可以快速计算出网格节点的走时。根据局部计算单元所使用的节点数量可以分为两种规则网格类型:五点三角网格和九点三角网格。不同网格快速扫描法计算走... 快速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求解程函方程的走时计算方法,通过对网格进行四个方向的扫描,可以快速计算出网格节点的走时。根据局部计算单元所使用的节点数量可以分为两种规则网格类型:五点三角网格和九点三角网格。不同网格快速扫描法计算走时的精度存在差异,文中对两种网格的快速扫描法走时计算进行分析对比。首先,根据不同的网格单元分别建立走时与慢度的关系式,将程函方程离散化并推导出迎风差分格式的二次方程,通过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即可得到可能的走时值;然后,讨论了两种网格快速扫描法的走时计算步骤,给出了网格边界的处理方法和九点三角网格走时计算的因果关系条件;最后,通过不同速度模型(均匀速度模型、等梯度速度模型和Sigsbee2a速度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九点三角网格能有效提高快速扫描法走时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时计算 因果关系条件 程函方程 有限差分 高斯-赛德尔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几何下CMFD方法的傅里叶分析
3
作者 文宇晨 郝琛 王毅箴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5-1203,共9页
粗网有限差分(CMFD)方法广泛用作中子输运计算的加速算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输运计算的计算耗时并加速其收敛。直角几何下,CMFD方法的收敛性质已得到充分证明并取得结论:粗网格的光学厚度会严重影响CMFD方法的收敛效果。目前,部分学者将C... 粗网有限差分(CMFD)方法广泛用作中子输运计算的加速算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输运计算的计算耗时并加速其收敛。直角几何下,CMFD方法的收敛性质已得到充分证明并取得结论:粗网格的光学厚度会严重影响CMFD方法的收敛效果。目前,部分学者将CMFD方法扩展至圆柱几何,并用于加速中子输运计算。但圆柱几何天然存在粗网格沿径向逐渐增大的问题,该现象是否会影响其收敛效果是亟需证明的。为了从理论上证明圆柱几何下CMFD方法的收敛性及稳定性,在二维(r-θ)柱坐标系下对CMFD开展傅里叶分析工作,研究在不同光学厚度下CMFD方法在圆柱几何中的性质。同时针对粗网格大光学厚度的情况,使用最优扩散CMFD(odCMFD)方法的思想对CMFD进行优化以稳定其收敛。理论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尽管使用odCMFD的思想可以保证圆柱几何下CMFD方法无条件收敛,但随着计算模型的增大,CMFD方法的加速效果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输运计算 粗网有限差分方法 odCMFD 收敛性分析 傅里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法的双排抗滑桩结构内力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寻昌 高凡凡 +1 位作者 冉雨童 史征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研究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快速有效的内力计算模型,在对有连梁双排桩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结构简化为在桩顶连系梁零弯矩处断开的2根单桩结构,通过对双排桩受力进行叠加得到前后排桩桩顶连梁传递的弯矩与剪力,基于有... 为研究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快速有效的内力计算模型,在对有连梁双排桩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结构简化为在桩顶连系梁零弯矩处断开的2根单桩结构,通过对双排桩受力进行叠加得到前后排桩桩顶连梁传递的弯矩与剪力,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有连梁双排抗滑桩受荷段、嵌固段全桩内力计算模型,进而对有连梁双排抗滑桩桩体内力进行了计算。同时,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内力实测结果对所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模型试验结果与所建计算模型得到的桩顶位移与桩身弯矩值吻合较好,说明简化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二者的后排桩最大弯矩出现位置略有偏差,计算得到的最大弯矩位置更接近实际桩体破坏位置,进一步验证了全桩内力计算模型的可靠性;(3)所建有限差分计算模型避免了将受荷段与嵌固段利用连续条件进行迭代的复杂运算过程,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为实际工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有连梁双排桩内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连梁双排抗滑桩 有限差分法 全桩内力计算 模型试验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梁-弹簧模型的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变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博 甘晓露 +2 位作者 刘念武 吴昊 谌珊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55-3767,共13页
盾构隧道在掘进过程中易出现管片上浮问题,为更加真实地描述施工期盾构隧道在上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管片环间错台变形和张开变形,提出基于短梁-弹簧模型的盾构隧道上浮变形理论计算方法。首先,引入Euler-Bernoulli短梁和环间接头弹簧模拟... 盾构隧道在掘进过程中易出现管片上浮问题,为更加真实地描述施工期盾构隧道在上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管片环间错台变形和张开变形,提出基于短梁-弹簧模型的盾构隧道上浮变形理论计算方法。首先,引入Euler-Bernoulli短梁和环间接头弹簧模拟盾构隧道纵向结构,通过设置边界弹簧考虑盾构机盾尾对管片的任意约束作用;之后,采用有限差分理论推导得到施工期上浮力作用下盾构隧道上浮变形解答;最后,对比实际工程案例和数值模型结果以及传统等效梁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探明了理论计算模型中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一步讨论了浆液未凝固段长度、管片环间接头弹簧刚度以及地基弹性模量对隧道上浮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连续梁模型结果相比,新方法可以真实地反映盾构隧道的非连续性变形性状,定量分析管片环环间的错台变形和张开变形;通过参数分析可知,浆液未凝固段长度的增长会明显增大盾构隧道上浮变形最大值和变形影响范围;适当提高环间接头的剪切刚度和转动刚度可以有效降低隧道上浮位移、管片环间错台变形和张开变形;在地基弹性模量较小的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期的上浮变形更不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上浮 环间接头 理论计算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电磁耦合等效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鲍献丰 李瀚宇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4,共8页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适当增厚,同时等比例减小其电导率,参数等效前后模型的电磁耦合特性基本相同。该方法通过等效增厚薄层材料从而实现增大空间离散步长,减少网格量的目的,不需要改变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时间步进格式,不会破坏计算的稳定性。无限大有耗介质薄板、薄层球体、含薄层壳体无人机电磁耦合等算例表明,在包含毫米级厚度弱导电介质薄层壳体平台的核电磁脉冲耦合模拟中,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导电介质 薄层材料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耦合 等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开挖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世海 高波 燕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277,共6页
采用面-面接触的三维离散元刚性块体模型,从实测节理面中取出其中的三组,按照其倾向、倾角和节理间距将三峡永久船闸未开挖的区域划分为105个离散单元,通过施加力边界条件,给出了与实测初始地应力场接近的数值模拟结果;然后,分4步模拟... 采用面-面接触的三维离散元刚性块体模型,从实测节理面中取出其中的三组,按照其倾向、倾角和节理间距将三峡永久船闸未开挖的区域划分为105个离散单元,通过施加力边界条件,给出了与实测初始地应力场接近的数值模拟结果;然后,分4步模拟了永久船闸的开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会引起节理面出现张开趋势,个别岩体还会沿着节理面滑移。岩体位移的不对称现象较为自然地说明了由节理引起的岩体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岩体 节理 船闸 三维离散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大跨连拱隧道围岩稳定分析及其加固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明 张旭东 +1 位作者 刘华荣 张光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关键技术,以沪昆高速公路灯草塘隧道为依托工程,基于有限差分软件,建立灯草塘隧道实际地质模型,重点进行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邻近采煤空洞时的围岩稳定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靠... 为了深入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关键技术,以沪昆高速公路灯草塘隧道为依托工程,基于有限差分软件,建立灯草塘隧道实际地质模型,重点进行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邻近采煤空洞时的围岩稳定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靠近空洞一侧的主洞水平位移及拱顶沉降均大于另一侧的,隧道底板隆起位移也存在同样的规律;空洞与隧道之间围岩最大主应力大部分为拉应力,靠近空洞侧隧洞围岩最大主应力与另一侧相比较差异明显,且空洞与隧道之间塑性区范围较大。另外,基于数值分析结果,结合隧道实际空洞情况,研究了Ⅵ级围岩条件下隧道附近采煤空洞的处置及围岩的加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连拱隧道 有限差分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磁脉冲对细导线的耦合 被引量:17
9
作者 程引会 周辉 +1 位作者 李宝忠 谢秦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 ,结合细线处理方法 ,分别对超宽带电磁脉冲、快前沿电磁脉冲和核电磁脉冲在自由空间细导线上耦合的电流进行了数值计算 。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感应电流 数值计算 细导线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芳 姚福生 +3 位作者 易维明 柏雪源 李永军 李志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综合考虑了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中的流动、传热和热解反应,在假设简化的基础上对在该装置中的热解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表明:在合理操作条件范围内,载体初始温度、粒径、流量对热解结果的影响显著;... 综合考虑了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中的流动、传热和热解反应,在假设简化的基础上对在该装置中的热解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表明:在合理操作条件范围内,载体初始温度、粒径、流量对热解结果的影响显著;采用粒径为2.5mm载体时,载体初始温度为773K左右,载体和生物质质量比为20左右时液体产物得率最高。这些结果为该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液化 装置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跃平 刘鹏 +2 位作者 郝永江 刘伟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97-1301,共5页
为研究抽放钻孔中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分析煤层瓦斯流动的机理和过程,利用达西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煤层瓦斯非稳定流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散解算区域,建立抽放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解算软件,对... 为研究抽放钻孔中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分析煤层瓦斯流动的机理和过程,利用达西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煤层瓦斯非稳定流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散解算区域,建立抽放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解算软件,对钻孔瓦斯涌出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所建立的瓦斯流动方程符合实际钻孔瓦斯渗流规律.该研究成果为矿井瓦斯抽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瓦斯 涌出规律 有限差分 解算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导热问题有限体积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秦跃平 孟君 +2 位作者 贾敬艳 杨小彬 刘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1,共5页
为了研究非稳态导热问题中的常用有限体积方案(FVM1)和新提出的有限体积方案(FVM2)的精度差异问题,采用理论推导和实例验证的方法,建立基于有限体积法原理的热平衡积分方程,利用矩形网格进行离散化,建立了平面非稳态热传导问题有限体积... 为了研究非稳态导热问题中的常用有限体积方案(FVM1)和新提出的有限体积方案(FVM2)的精度差异问题,采用理论推导和实例验证的方法,建立基于有限体积法原理的热平衡积分方程,利用矩形网格进行离散化,建立了平面非稳态热传导问题有限体积法数学模型,推导出与有限单元法(FEM)方案相类似的线性方程组,对比分析所建立的各个方程组中参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方案FVM2与FEM精度相同,为较优方案.最后结合一个典型实例,用VB编制了数值计算软件,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案,验证了上述结果.该结果对工程计算数值模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 有限单元法 控制体积 圈划方法 非稳态导热 矩形网格 精度差异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有限差分法二维波动逆时偏移初探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渊 杨慧珠 杜启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9,共5页
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实现二维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算法。该方法在空间上 ,联合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对于地表 (水平 )方向 ,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一维 (深度和时间 )问题的方程组 ;在深度和时间方向上 ,... 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实现二维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算法。该方法在空间上 ,联合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对于地表 (水平 )方向 ,使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将原方程转化为一个一维 (深度和时间 )问题的方程组 ;在深度和时间方向上 ,采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介绍了算法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使用F K(频率波数 )域相移法、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采用有限元的偏移方法相比 ,本方法可以节省大量内存 ;与采用有限差分的偏移方法相比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逆时偏移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计算精度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温度场在线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彦丰 郝润田 高建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针对汽轮机转子温度场的在线求解问题,给出了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及与有限元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汽轮机转子温度场的在线计算,具有数据处理实时、准确、稳定性好、通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克兰克-尼科尔森差分 在线 温度场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流体加热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丽萍 黄卡玛 +2 位作者 刘长军 陈星 赵翔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7-670,共4页
近年来 ,微波已被广泛用于流床进行各种工业处理 .本文利用FDTD方法通过求解流体中的Maxwell方程组和热传导方程模拟了微波与流动液体介质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了流动液体中的温度分布 ;并研究了波导型流床中的反射和透射与介质流速、倾... 近年来 ,微波已被广泛用于流床进行各种工业处理 .本文利用FDTD方法通过求解流体中的Maxwell方程组和热传导方程模拟了微波与流动液体介质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了流动液体中的温度分布 ;并研究了波导型流床中的反射和透射与介质流速、倾斜度及流体直径之间的关系 .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研究结果对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流床 FDTD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参数对地闪通道附近地面水平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建立 樊亚东 +4 位作者 詹清华 王建国 蔡力 周蜜 李博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979-3987,共9页
为研究特征参数对回击水平电场的影响,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通道附近的地面水平电场(Er)。分析了回击通道高度(Hl)、回击速度(vl)、大地电导率(σ1)、大地相对介电常数(εr)和地面等值厚度(Hd)对Er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 为研究特征参数对回击水平电场的影响,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通道附近的地面水平电场(Er)。分析了回击通道高度(Hl)、回击速度(vl)、大地电导率(σ1)、大地相对介电常数(εr)和地面等值厚度(Hd)对Er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处Er幅值随Hd增大明显提高,100 m内Er波形受Hd影响明显,到200 m处则较弱;200 m内Er幅值随σ1增大明显降低,而波形受影响较小;100~200 m内Er幅值随vl增大有明显提高;Hl和εr对Er整体影响均很小。Hd超过50 m、σ1超过8.0×10-4S/m和vl超过2c/3(c为光速)后对Er影响均逐渐变小。所得规律可为电磁屏蔽和过电压防护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击 地面水平电场 数值计算 时域有限差分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探头提离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玉华 孙慧贤 罗飞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推导了线圈置于有限厚度的金属平板上方时其阻抗计算的级数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由线圈的提离改变所引起的线圈阻抗的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有限元法对导体平板上有缺陷存在时的复杂三维涡流问题进行计算求解,进一步分析了提离变化对... 推导了线圈置于有限厚度的金属平板上方时其阻抗计算的级数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由线圈的提离改变所引起的线圈阻抗的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有限元法对导体平板上有缺陷存在时的复杂三维涡流问题进行计算求解,进一步分析了提离变化对缺陷所引起的线圈阻抗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离增加会显著降低缺陷信号的幅值,但并不影响缺陷信号和提离轨迹之间的相位差,通过分析相位差随检测频率的变化规律发现:存在一个合适的频率可使缺陷信号和提离干扰之间出现90°的相位差。实验数据说明了阻抗计算模型及其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其结论为实际检测中利用相位旋转及信号增强技术消除提离干扰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提离效应 阻抗计算 有限元法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h型抗滑桩结构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羽 赵波 +2 位作者 王强 华祥瑞 翟永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目前关于h型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尚无成熟的模型和方法。提出基于有限差分法的h型抗滑桩结构计算模型,把h型桩分成滑动面以下和以上两部分分别建立差分方程,以边界条件为基础,推演出适用于h型抗滑桩计算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并进行计算分析。... 目前关于h型抗滑桩的结构计算尚无成熟的模型和方法。提出基于有限差分法的h型抗滑桩结构计算模型,把h型桩分成滑动面以下和以上两部分分别建立差分方程,以边界条件为基础,推演出适用于h型抗滑桩计算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进行h型抗滑桩大型结构模型试验,验证对比了有效差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的h型抗滑桩关键点的位移和应力数据与结构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有限差分求解h型抗滑桩的位移、应力等桩身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度;h型抗滑桩前、后排桩的桩身应力均呈交变状态,有效降低了桩的最大应力值,克服了传统单排桩桩身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h型抗滑桩前排桩和后排桩在同一高度上的桩身位移基本相等,具有较优的结构协同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抗滑桩 有限差分法 结构计算 结构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润泽 周海清 +3 位作者 胡源 钟一洋 李鹏举 杨玖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1-1800,共10页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改进和桩锚协调变形方程的修正来真实反映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式受力特点。同时利用Matlab编制成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算例验证,并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充分考虑了预应力施加这一锚索桩特有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且在计算中不必将锚索拉力等效为在桩顶处施加的剪力和弯矩。另外还可对桩前滑面以上存在任意厚度滑体和任意复杂地基条件的情况进行合理地设计计算,相对于目前已有的计算理论,该改进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改进计算模型 桩锚协调变形方程 弹性地基梁 有限差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瞬变电磁场的有限差分正演计算 被引量:38
20
作者 宋维琪 仝兆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51-756,共6页
文中研究的 3D地电介质时间域电磁场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激发源为水平电偶极子 ,并且向地下供以交变电流。经分析研究和不同模型的试算表明 ,其结果稳定、可靠 ,精度较高 ,计算速度快。该计算结果为
关键词 3D瞬变电磁场 有限差分 定解条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