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频磁场的平面二维时栅传感器信号解耦研究
1
作者 杨继森 文杰 +1 位作者 雷旭 吴灼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5,共9页
电磁式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广泛用于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中,针对二维时栅位移测量需要考虑X方向与Y方向感应信号的耦合问题,对位移解耦方法展开相关研究。首先使用开关混频技术将耦合信号拆分为附带位移信息的直流量... 电磁式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广泛用于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等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中,针对二维时栅位移测量需要考虑X方向与Y方向感应信号的耦合问题,对位移解耦方法展开相关研究。首先使用开关混频技术将耦合信号拆分为附带位移信息的直流量与多个高频附加量,其次利用滤波器提取关键位移信息,最终通过ADC采样对位移信息进行解算;针对传感器两路感应信号不经过同一处理电路引入的电气误差,提出了分时复用的方法,控制分时时序,交错处理两路感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X、Y方向分别在10 kHz和200 kHz的频率激励下,该二维测量系统有效提高了传感器测量精度,保证了传感器动态性能,X方向原始对极内误差为±32μm,Y方向原始对极内误差为±27.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时栅位移传感器 多频磁场 解耦方法 开关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献 王冉 +4 位作者 王奉献 苑朝阳 李慕松 杨庆新 代中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38-4049,I0024,共13页
针对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空间磁场完整度与电流控制策略复杂度的竞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该系统以二维正交线圈为电磁耦合机构,并将其集成于LCC-S型补偿拓扑。同时... 针对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空间磁场完整度与电流控制策略复杂度的竞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LCC-S拓扑的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盲区能量捕获方法。该系统以二维正交线圈为电磁耦合机构,并将其集成于LCC-S型补偿拓扑。同时提出一种自调整参数设计方法,实现系统在二维空间内产生时均旋转磁场以及系统的零相角输入。通过场-路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系统在二维空间内磁场分布情况,随时间峰值磁场强度矢量轨迹为圆形。搭建集成型二维全向无线电能传输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单一电源驱动下无盲区的二维全向电磁能量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无线电能传输 拓扑集成 时均旋转磁场 零相角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力偏转五自由度永磁偏置磁轴承及磁路解耦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曦 房建成 +1 位作者 樊亚洪 孙津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91-98,共8页
为了提高空间用磁悬浮飞轮输出偏转力矩的能力和精度,提出一种利用轴向力控制转子径向偏转的五自由度永磁偏置磁轴承(permanent-magnet-biased magnetic bearing withfive degrees of freedom,5-DOF-PMB),有效减小了飞轮体积和转子轴向... 为了提高空间用磁悬浮飞轮输出偏转力矩的能力和精度,提出一种利用轴向力控制转子径向偏转的五自由度永磁偏置磁轴承(permanent-magnet-biased magnetic bearing withfive degrees of freedom,5-DOF-PMB),有效减小了飞轮体积和转子轴向长度,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改善了转子系统的固有模态和稳定性。有限元仿真表明,按照角动量为15 N?m?s飞轮的要求设计的轴向力偏转5-DOF-PMB可同时满足各自由度负载的要求。为了提高转子径向大偏移时主动振动的控制精度,进一步对轴向力偏转5-DOF-PMB径向通道进行了磁路解耦设计。等效磁路分析与有限元仿真表明,经磁路解耦的5-DOF-PMB径向通道间磁路耦合程度削弱了2个数量级。最后从等效磁路和结构设计角度,对永磁偏置磁轴承的磁路解耦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永磁偏置 五自由度 磁路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电机矢量控制转子磁场准确定向实时校正策略 被引量:25
4
作者 孙大南 刘志刚 +1 位作者 刁利军 林文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6-123,共8页
磁场准确定向是异步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实现转矩和励磁独立解耦控制的关键,磁场准确定向对电机转子时间常数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文中对转子磁场定向不准引起的电机励磁和定子电压控制问题进行了推导和讨论,分析了改进型带幅值相位... 磁场准确定向是异步电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实现转矩和励磁独立解耦控制的关键,磁场准确定向对电机转子时间常数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文中对转子磁场定向不准引起的电机励磁和定子电压控制问题进行了推导和讨论,分析了改进型带幅值相位补偿的电压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机理。本文将其他影响磁场准确定向的因素都归结到转子时间常数中予以考虑,提出了基于观测转子q轴磁链误差的实用化转子磁链准确定向实时校正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磁场准确定向校正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准确定向 转子时间常数 前馈解耦 改进磁链观测器 q轴磁链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erkin法的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热-磁耦合场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何仁 牛润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1-874,共4页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磁场、温度场分析是缓速器性能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研究了永磁式缓速器中的磁场和温度场存在的弱耦合现象。温度的升高会造成转子鼓磁性材料的电导率σ升高,磁导率μ下降。磁场变化引起转子盘中的涡流损耗的变化。涡...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磁场、温度场分析是缓速器性能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研究了永磁式缓速器中的磁场和温度场存在的弱耦合现象。温度的升高会造成转子鼓磁性材料的电导率σ升高,磁导率μ下降。磁场变化引起转子盘中的涡流损耗的变化。涡流损耗作为温度场控制方程的内热源,又影响温度场的变化。论文建立了缓速器转子盘热-磁耦合模型,并运用多层修正迭代Galerkin法和变时间步长法对模型解耦。结果表明:对模型的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高温区,耦合值、未耦合值存在较大差异。耦合因素对磁场、温度场的影响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永磁式缓速器 耦合场 有限元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袁飞雄 黄声华 龙文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6,共6页
多相电机由于各相之间耦合影响,即使磁场出现很小畸变,也能导致很大谐波电流。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六相永磁电机数学模型,分析谐波电流原因,并提出一种新的解耦矩阵。将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中基波电流与谐波电流实现解耦,将不同频率的交... 多相电机由于各相之间耦合影响,即使磁场出现很小畸变,也能导致很大谐波电流。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建立六相永磁电机数学模型,分析谐波电流原因,并提出一种新的解耦矩阵。将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中基波电流与谐波电流实现解耦,将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分别转换为不同平面直流量,从而实现对多相电机谐波电流控制。采用本文提出电流解耦控制与传统将六相电机当作两个三相电机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分析和实验对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谐波电流,有利于提高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磁场畸变 数学模型 谐波电流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矩密度横向磁场电机及其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骞 邹继斌 +2 位作者 赵玫 张娟 李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8-764,共7页
分析了横向磁场电机的电磁力产生原理,并对高转矩密度机理进行了讨论;总结了不同类型横向磁场电机的结构、特点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电机在结构设计、性能分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横向磁场电机的研究方... 分析了横向磁场电机的电磁力产生原理,并对高转矩密度机理进行了讨论;总结了不同类型横向磁场电机的结构、特点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电机在结构设计、性能分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横向磁场电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指出:横向磁场电机在结构上实现了电磁解耦,可以通过提高极对数来提高转矩密度,而且各相解耦使控制方法大大简化,因而特别适合于多极、低速大转矩的应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结构复杂、功率因数低等技术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场 转矩密度 直接驱动 解耦 脉振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调节下DFIG解耦控制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浪涛 王丹 王世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3-118,124,共7页
为了准确分析双馈发电机(DFIG)功率的解耦控制,针对实验室容量为4.5kW的小型双馈发电机,运用了一种IP(PI控制器的改进形式)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来实现解耦控制。在M-T坐标系下搭建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 为了准确分析双馈发电机(DFIG)功率的解耦控制,针对实验室容量为4.5kW的小型双馈发电机,运用了一种IP(PI控制器的改进形式)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来实现解耦控制。在M-T坐标系下搭建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出了系统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的仿真曲线;然后根据相应的参数进行实验并与仿真结果相比较,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吻合性反映了该模型符合双馈发电机功率解耦的实际运行特性,从而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双馈发电机在解耦控制的设计上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链定向 解耦 DFIG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复矢量的PMSM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洪俊杰 何衍东 +1 位作者 黄健钊 李立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电压前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解耦控制系统在电机参数变化时存在解耦性能不佳问题,为此引入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解耦控制,复矢量控制通过引入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进行抵消,使系统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从而提高解耦效... 电压前馈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解耦控制系统在电机参数变化时存在解耦性能不佳问题,为此引入一种基于复矢量的电流解耦控制,复矢量控制通过引入随速度变化的虚轴零点与被控对象的极点进行抵消,使系统近似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从而提高解耦效果,同时使用扰动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变化和电流耦合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观测补偿,降低dq轴电流耦合增益,改善复矢量控制器参数与电机参数失配时的解耦性能,提升系统的鲁棒性以及动态性能。通过与传统解耦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采用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dq轴电流动态跟踪性能,减少电流波动,验证了该策略对dq轴电流解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运行 电流解耦控制 复矢量 扰动观测器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磁耦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成 刘宇盟 +1 位作者 黄姣英 李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5-159,共5页
在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缺乏适用于数字磁耦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评价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数字磁耦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兼容原理和IEC等标准,建立一套基于GTEM小室法的针对数字磁耦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评价方法。搭建测试系统,设计电... 在电磁兼容测试领域,缺乏适用于数字磁耦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评价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数字磁耦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兼容原理和IEC等标准,建立一套基于GTEM小室法的针对数字磁耦隔离器的磁场抗扰度评价方法。搭建测试系统,设计电路板,采用测试座法解决抗扰测试中磁场耦合方向不正确和强度不足的问题,定义电平波动和固定0/1两种失效模式和判据,设计结构分析对照表。对GL1200P型号数字磁耦隔离器进行案例验证,验证测试方法可行性,确定器件抗扰失效敏感频率为113 MHz,评级为400 V/m—C级。案例验证说明该方法可以对数字磁耦隔离器抗扰度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磁耦隔离器 电磁兼容 磁场抗扰度 GTEM小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束SERF磁强计三轴磁场解耦磁补偿校准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欣达 任雯 +2 位作者 索宇辰 贾乐 龙腾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2,共8页
针对单光束SERF原子磁强计磁补偿过程中的三轴磁场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磁强计三轴顺序补偿值进行反向校准的方法,用于减小三轴补偿过程中产生的耦合磁场。首先,构建了三轴磁场耦合数学模型,即一个3×3的耦合系数矩阵,来描述三轴... 针对单光束SERF原子磁强计磁补偿过程中的三轴磁场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磁强计三轴顺序补偿值进行反向校准的方法,用于减小三轴补偿过程中产生的耦合磁场。首先,构建了三轴磁场耦合数学模型,即一个3×3的耦合系数矩阵,来描述三轴之间的磁场耦合关系,并对实验室磁强计样机进行了三轴耦合系数测试。然后,提出了一种应用三轴耦合系数对三轴顺序补偿值进行反向校准的方法;最后,对比了校准前后的磁补偿效果。实验表明,经三轴顺序补偿反向校准后,磁强计的响应线宽平均变窄2~10 Hz,灵敏度提高3~5 fTHz,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磁补偿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F磁强计 磁场补偿 磁场耦合 校准 三轴磁场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流体密封磁场的解耦计算
12
作者 邹继斌 赵猛 胡建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分析了磁性流体密封中的磁场与力场的耦合问题,采用边界逼近的迭代方法准确计算了磁场分布,进而求出了密封压差,分析了解耦计算与线性计算的差别.结果表明,随着磁性流体磁化强度的提高,解耦计算与线性计算的差别增大.
关键词 磁性流体 密封 磁场 解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磁浮平台的解耦及控制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圣楠 刘畅 +2 位作者 邓舒同 刘英 陈鹏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0-548,共9页
为了研究磁悬浮平台系统中存在的多自由度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永磁体之间的被动受力来减少竖直方向上主动控制的设计思路,给出一种混合斥力式磁浮平台的结构设计,该磁悬浮结构的定子由永磁体和电磁线圈共同组成,由永磁体提供主要的悬... 为了研究磁悬浮平台系统中存在的多自由度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永磁体之间的被动受力来减少竖直方向上主动控制的设计思路,给出一种混合斥力式磁浮平台的结构设计,该磁悬浮结构的定子由永磁体和电磁线圈共同组成,由永磁体提供主要的悬浮力,电磁线圈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以此减少负责主动悬浮的线圈数量,减小线圈功耗及产热.基于磁荷模型推导出磁标量势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磁标量势的解析表达式,并对浮子在整个磁场中的受力进行精确的计算;充分研究探讨了定子与动子永磁体之间被动悬浮力的稳定区域,简化忽略了竖直方向上力的解耦,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以微控制单元为中心的数字集成控制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平台的悬浮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斥力式磁浮平台在悬浮高度23 mm水平范围±4 mm内,能够实现稳定的水平运动,并且浮子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不超过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平台 磁场计算 有限元仿真 解耦控制 微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路运行模式时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FOC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蔷 田兵 +2 位作者 孙力 安群涛 赵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开路故障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空间解耦模型,常采用滞环电流控制。针对滞环电流控制难以应用于大功率场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五相电机矢量控制,即正常模式、单相开路、两相开路(包括相邻和不相邻两相开路)模式下的转子磁...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开路故障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空间解耦模型,常采用滞环电流控制。针对滞环电流控制难以应用于大功率场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五相电机矢量控制,即正常模式、单相开路、两相开路(包括相邻和不相邻两相开路)模式下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FOC)。所提FOC基于维持基波定子磁动势和定子永磁体磁链圆形旋转的原则,给出了适用于各种运行模式下的Clarke和Park变换矩阵以及空间解耦模型。这些解耦模型具有相似的电压方程和转矩方程形式,因此矢量控制可以得到统一。在五相电机驱动系统上验证了所提出的空间解耦模型及FOC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磁场定向控制 单相开路 两相开路 空间解耦模型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磁场解耦型双定子开关磁阻电机的新型功率变换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闫文举 陈昊 +1 位作者 刘永强 廖朔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081-5091,共11页
针对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存在着功率密度低、转矩脉动大的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定子开关磁阻电机,内外定子磁场具有较好的解耦特性,并通过转子内外齿错开一定的机械角度,降低转矩脉动。针对该文所提出的新型双定子开关磁阻电机具... 针对传统开关磁阻电机存在着功率密度低、转矩脉动大的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定子开关磁阻电机,内外定子磁场具有较好的解耦特性,并通过转子内外齿错开一定的机械角度,降低转矩脉动。针对该文所提出的新型双定子开关磁阻电机具有内定子、外定子、双定子、内外定子串联和并联五种工作模式,目前常规的功率变换器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其功能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功率变换器。接着分析五种工作模式下新型功率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并进行稳态和动态仿真分析。最后试制一台16/18/16结构的样机,并搭建新型功率变换器驱动系统,通过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的实际可行性,为新型电机驱动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开关磁阻电机 磁场解耦 功率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假想磁荷模型计算三维静磁场的解耦问题
16
作者 穆新华 游忠庆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提出了用假想磁荷模型计算三维静磁场的解耦概念和实施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假想磁荷模型中的磁位跃变边界问题。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概念和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假想磁荷模型 磁场 解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