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主要技术手段。为尽可能避免系统稳定裕度不足带来的直流降功率事件,提出一种频率偏差与电压...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主要技术手段。为尽可能避免系统稳定裕度不足带来的直流降功率事件,提出一种频率偏差与电压刚度约束下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一次调频模型,推导出频率稳定性对系统中最大直流输送功率的约束条件;其次,提出评价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恢复特性的电压刚度指标,并基于该指标建立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约束;然后,综合考虑频率和电压稳定约束以及多种运行约束的情况下,建立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在一个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通过改变开机方式和直流功率,保证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满足要求,避免强直弱交带来的安全稳定风险。展开更多
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区域,并输入到所设计的空间关注分类模型中,确定每个集群的最小超球体半径;根据状态判别方程,去除干扰,完成多目标干扰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保持在0.85以上,测试时间为600 s时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FPS)为48.6 f/s;在间隔棒倾斜的状态下,所提方法缺陷识别的平均正确率为95.18%,平均召回率为86.37%,平均F1分数为0.90,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错检、漏检,且计算效率高、缺陷识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是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主要技术手段。为尽可能避免系统稳定裕度不足带来的直流降功率事件,提出一种频率偏差与电压刚度约束下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一次调频模型,推导出频率稳定性对系统中最大直流输送功率的约束条件;其次,提出评价多直流同时换相失败恢复特性的电压刚度指标,并基于该指标建立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约束;然后,综合考虑频率和电压稳定约束以及多种运行约束的情况下,建立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在一个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通过改变开机方式和直流功率,保证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性满足要求,避免强直弱交带来的安全稳定风险。
文摘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区域,并输入到所设计的空间关注分类模型中,确定每个集群的最小超球体半径;根据状态判别方程,去除干扰,完成多目标干扰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保持在0.85以上,测试时间为600 s时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FPS)为48.6 f/s;在间隔棒倾斜的状态下,所提方法缺陷识别的平均正确率为95.18%,平均召回率为86.37%,平均F1分数为0.90,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错检、漏检,且计算效率高、缺陷识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