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协同治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樊冰 郭春伟 +2 位作者 姜斌 郦文菁 薛凌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0,256,共7页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工具,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对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国内外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现状,分析导致开放共享效益不高的4个主要原因:购...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工具,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对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国内外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现状,分析导致开放共享效益不高的4个主要原因:购置论证不充分、共享机制不健全、共享氛围不浓郁和维修维护基金不到位。在此基础上,从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制定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运用系统科学观,从供应侧、需求侧、连接侧、政府和合作方多维度,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摸、理、升、推、合”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创新实践,显著提升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了实践参考,对促进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协同治理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教育开放与教育强国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国睿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高水平教育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从根本上来看,高水平教育开放是基于人类共同文明、发展人类共同文明的开放;教育是中国融入人类共同文明的重要...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高水平教育开放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从根本上来看,高水平教育开放是基于人类共同文明、发展人类共同文明的开放;教育是中国融入人类共同文明的重要路径。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而言,高水平教育开放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开放助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而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变得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高水平教育开放的现实着力点是建立与国际科技前沿同步迭代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吸收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进而推动全球教育乃至人类共同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高水平教育开放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洋强国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碚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自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表现为从闭关锁国到汇入全球经济,并具有趋同存异的显著特征。海洋强国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国家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向着海洋就意味着进步、现代,... 自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表现为从闭关锁国到汇入全球经济,并具有趋同存异的显著特征。海洋强国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国家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向着海洋就意味着进步、现代,背离海洋则意味着落后、古旧。中国如果不能成为海洋强国,就会受到海洋列强所辱;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有现代化的光明前途。中国式现代化形态和进程显现出曾经的内陆大国,插上工业化翅膀,开拓海洋舞台,日趋系统化地展示出海洋强国的一系列基本性质:开放、畅通、全球、包容、安全。中国的崛起,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破了以世界权力单极格局为特征的全球“中心—外围”关系,使东西半球的权力关系向着多元均衡方向转变,并且促进南北半球共荣的实现,从而表现为各大洋、大陆的全方位畅通格局。全球的单极海权格局向多极陆海格局演变。21世纪的海洋强国国际行为规则,不再是前数百年的全球海洋秩序的仿版。在位海洋强国所强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将会与时俱进地演化为更具适应性的形态。新时代的新思维必须超越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承诺——从经济学“微观”世界的同质化世界执念,转变为承认现实经济是异质相容的域观世界。这才能为“海纳百川”的海洋强国理念,奠定经济学范式承诺的理论逻辑基础。市场经济规则秩序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同质独善的自利单行道,而是异质相容的域观共同体。海洋足够辽阔广大,可以容得下诸多海洋强国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文明的人类,应有这样的胸怀和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海洋强国 域观经济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女性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演化——制度视角下的扎根理论研究
4
作者 潘燕萍 巫洁雯 +1 位作者 刘晓斯 黄文萍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60,共24页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女性创业者通过发挥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以企业家榜单中的女性创业者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环境变迁下女性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演化过程。研...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女性创业者通过发挥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以企业家榜单中的女性创业者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环境变迁下女性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从“边缘”向“主流”融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由自主导向、成长导向、共生导向与社会导向构成的企业家精神内涵。在政策、市场和社会制度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女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合法性协同共演,从“模仿男性”到“突出自我”演进过程中内涵不断传承和丰富。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变迁情境,以女性视角审视企业家精神,有助于加深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女性创业者 企业家精神 制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
5
作者 马相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2-102,共11页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历经的三次浪潮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三大阶段的持续推进。当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制度型开放是健全发展新...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历经的三次浪潮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三大阶段的持续推进。当前,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制度型开放是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是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现实要求。未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路径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深耕中国市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型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6
作者 徐小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3,共10页
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既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提升中国教育全球影响力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相互赋能。对... 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既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提升中国教育全球影响力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相互赋能。对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战略需求,当前我国教育国际化仍面临自身能力有待提升、外部压力较大、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等难题。为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转变观念、推进内涵式发展、优化环境中有效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对外开放 全球化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视角下政府改革意识探析——基于1978—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7
作者 陈思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施政纲领文件,是分析我国政府主观认识和战略思维的重要文本。用文本分析法分析1978年至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及相关词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改革意识的发展...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施政纲领文件,是分析我国政府主观认识和战略思维的重要文本。用文本分析法分析1978年至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及相关词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改革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其背后的演化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改革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发展。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到政治体制、社会等领域;改革是一个多维治理范畴,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改革意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和深化,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持续推动改革的坚定承诺和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文本分析 政府改革意识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产品地理集聚态势分析——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
8
作者 周杨 刘楠楠 +1 位作者 邢仕宏 王诗涵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通过区位基尼系数测算了1980-2021年我国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畜产品地理集聚的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并剖析了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畜产品均具有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羊肉的地理集聚水平最高,牛肉次之,猪肉最后。... 通过区位基尼系数测算了1980-2021年我国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畜产品地理集聚的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并剖析了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畜产品均具有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羊肉的地理集聚水平最高,牛肉次之,猪肉最后。改革开放以来,猪肉和羊肉生产格局大致呈“集-散-集”的分布特征,牛肉生产格局先经历了“U”型分布特征,后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分散迁徙期;从空间格局看,生猪生产主要布局在中南、西南和华东地区,但华东地区生产布局逐渐向东北地区转移,牛肉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但西北和西南地区平均产量增速明显,羊肉生产分布相对稳定,华北和西北地区是重要的主产区;基于资源禀赋的初始集聚机制、农业科技创新的区域外推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对畜产品地理集聚格局产生和优化机制,共同作用并在不同时期主导着中国畜产品空间格局的演变。最后,在粮食安全视域下,进一步提出畜产品生产布局不能仅考虑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还应提高区域自给能力;未来畜牧业结构调整应在稳定生猪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地理集聚 演变特征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2024”综述
9
作者 贾一航 陈鲲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2024”上,与会专家就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2024”上,与会专家就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核心要义、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伴而生,同向并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场逻辑、规律叙事与比较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学理阐释的三重向度
10
作者 杨威 袁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拓展、开拓创新、持续成熟、日臻完善的过程,其发端于民族蒙难之时,初步创建于民族独立之后,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之际,持续推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拓展、开拓创新、持续成熟、日臻完善的过程,其发端于民族蒙难之时,初步创建于民族独立之后,发展完善于改革开放之际,持续推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遵循与生动体现,亦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也非苏联式现代化的“再版”,而是基于中国自身国情独立探索出的现代化“新版”,其充分彰显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文明超越、价值逻辑超越和实现路径超越。基于源、理、实三重向度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规律叙事和比较优势,有助于培养青年一代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泛凝聚青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性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政策的发展历程、演进逻辑与未来趋向
11
作者 靳小玲 南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8,共6页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通过合适的政策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政策经历了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什么”的辨识程度为主的探索阶段(1978-1998年)、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独特性”的理解程...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通过合适的政策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政策经历了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什么”的辨识程度为主的探索阶段(1978-1998年)、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独特性”的理解程度的锚定阶段(1999-2011年)、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更大价值”的信任程度的夯实阶段(2012年至今)。在这一进程中,体现出从“职业技能”到“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认同,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提升身份认同,从“宏观引导”到“具体保障”提升供给认同,从“单一教育思维”到“产教科一体”提升模式认同的演进逻辑。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政策的未来趋向是培育完善的“互联网+AI+”职业教育供需平台、构建全面的大众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创建坚实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政策 工匠精神 类型教育 具体保障 产教科一体 供需平台 质量评价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灵活性的诸边谈判机制促进WTO改革研究
12
作者 韩承斌 王蕊 林发勤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当前,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全球经贸格局发生巨大变化,WTO的现行规则和机制也出现了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如WTO规则供给不足,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未能有效覆盖等。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货物... 当前,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全球经贸格局发生巨大变化,WTO的现行规则和机制也出现了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如WTO规则供给不足,在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未能有效覆盖等。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被众多国家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应当积极有为,密切关注WTO当前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我国可从诸边谈判模式入手,引入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谈判机制,弥补现有多边谈判的局限性。在确保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各方就新兴领域达成务实共识,从而增强WTO规则体系的适应性和覆盖范围。最终,通过多边和诸边机制的有机结合,助力WTO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全球化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边谈判 WTO改革 开放式诸边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监管与对外开放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发展:基于协调视角分析
13
作者 刘晓光 刘嘉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7,160,共18页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部分。将行为监管与对外开放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行为监管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构建2000—2012年...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部分。将行为监管与对外开放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行为监管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构建2000—2012年间67个经济体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行为监管可以显著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第二,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开放推动的市场发育(如法治完善、竞争机制成熟)降低了金融体系对行为监管的制度需求,而非开放引致的监管复杂度上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结果在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中均显著存在。通过反向因果检验与安慰剂检验排除了内生性干扰,结论稳健。研究结果为各国在开放进程中优化监管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对我国统筹“高水平开放”与“有效监管”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监管 金融市场 信贷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工艺重构”思想及其在采矿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庆发 玄昊然 +3 位作者 商昱 甘泉 付振宇 李建辉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基于采矿工艺变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概念与定义,指出其实质是对现有采矿工艺组分和技术进行拆解与重构,旨在形成一套结构稳定、工作工序有序且能够满足矿山采矿工艺变革现实需求的新工艺。开展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技... 基于采矿工艺变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概念与定义,指出其实质是对现有采矿工艺组分和技术进行拆解与重构,旨在形成一套结构稳定、工作工序有序且能够满足矿山采矿工艺变革现实需求的新工艺。开展了采矿工艺重构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工艺开发人员的要求分析,以及重构后的工艺系统模式划分研究;讨论了“采矿工艺重构”与“协同开采”在思想和技术层面上的关联性;并结合小分段壁式空场采矿法开发案例,介绍了“采矿工艺重构”思想在指导采矿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矿工艺重构”思想能够有效指导采矿工艺变革,根据该思想开发的小分段壁式空场采矿法不但提升了回采率指标,而且有效控制了顶板安全事故,有助于解决矿山存在的突出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艺变革 采矿工艺重构 采矿方法 小分段壁式空场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演进及实践路径
15
作者 宋葛龙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5,共9页
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提振资本市场既是稳增长、防风险的“当务之急”,也是中长期调结构、促创新的“战略布... 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提振资本市场既是稳增长、防风险的“当务之急”,也是中长期调结构、促创新的“战略布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融资端、投资端、监管及开放竞争等方面存在一些体制障碍,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战略和策略“两个统筹”,加快形成提振资本市场的综合工作体系。统筹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格局;统筹好短期和中长期,在巩固好当前资本市场交投活跃的势头的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增强资本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改革开放 风险防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16
作者 王德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要求,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方面:一是全球资源配置新优势,二是营商环境新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要求,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方面:一是全球资源配置新优势,二是营商环境新优势,三是开放创新生态新优势,四是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新优势。要深刻领会改革与开放的深层逻辑和内在统一性,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的重要部署,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型经济 营商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 全球经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的微生物学开放性课程资源的重构
17
作者 王茹 刘秋 +2 位作者 陈超 袁传军 于基成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满足高校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通过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团队,创新教研新模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和成果共享三个中心,构建“基础知识”... 为满足高校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激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基于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通过组建多维协同的教学团队,创新教研新模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和成果共享三个中心,构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课程思政”“实践观摩”“创新训练”“自我评价”六个开放性课程资源模块;并结合虚拟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发挥多维协同的教研和管理优势,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融入课程资源建设,以期为高等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 开放性 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资源重构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动人心:改革开放初期小三线企业的情感动员——以上海八五钢厂为例
18
作者 崔一楠 梁渝沁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改革开放初期,情感动员工作受到小三线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小三线建设代表性企业,上海八五钢厂利用饱含情感意蕴的人物、事例、话语、活动等,结合多维度的情感运作,构建起包括情感叙事、情感传递、情感体验、情感反馈等多个环节,旨在... 改革开放初期,情感动员工作受到小三线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小三线建设代表性企业,上海八五钢厂利用饱含情感意蕴的人物、事例、话语、活动等,结合多维度的情感运作,构建起包括情感叙事、情感传递、情感体验、情感反馈等多个环节,旨在形成情感共鸣的场域。上海八五钢厂以情励志,以情助融,以情施教,使情感超越了个体心理体验的层面,成为企业激发劳动精神,融洽人际关系,教育问题青年的重要力量。在情感互动中,职工从口号式动员的“冷眼旁观者”,转变为情感动员的“热切交往者”。情感以柔性方式浸润到企业之中,成为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初期 小三线企业 情感动员 上海八五钢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制度型开放、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与共同富裕
19
作者 魏志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3,共7页
选取我国2013—2023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针对金融制度型开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型开放可有效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制度型开放对共同富裕... 选取我国2013—2023年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针对金融制度型开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型开放可有效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制度型开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银行占比高的城市中更突出。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制度型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间接推动共同富裕。据此提出,稳步实现金融制度型开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逐步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构建区域特色金融生态,切实提高金融开放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金融制度型开放 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银行外资股比 金融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植物学开放教育改革研究
20
作者 王石超 宋宇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灵活、自主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成为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植物学课程为对象,针对其课程内容与农村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地域适配性不强等问题,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灵活、自主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成为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植物学课程为对象,针对其课程内容与农村需求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地域适配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实践导向、学科交叉、思政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通过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深挖思政元素等措施,构建可以服务乡村振兴的植物学课程体系,从而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乡村振兴 应用型人才培养 开放教育 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