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sis of Pre -Qin Confucian Ecological Thoughts A Perspective fro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un Bingwen Wang Xiuho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4-293,共10页
Pre-Qin dynasty Confucianism is famous and rich in ecological thoughts,which include the holistic though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thought of"benevolence for people and caring for animal... Pre-Qin dynasty Confucianism is famous and rich in ecological thoughts,which include the holistic though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thought of"benevolence for people and caring for animals and plants" and "ecological ethics of respecting nature"; the thought of "conforming to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ts prote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s a forthcoming civilization form,highligh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pursui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re-Qin Confucian ecological thought can provide useful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历史 生态思想 自然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承梁 李志萌 +1 位作者 刘勇 黄以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江西考察调研,参加了江西代表团审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构成并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非凡智慧和经验总结。未来,江西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更好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江西 江西样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建构与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性逻辑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云志 赵荣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8,共13页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探索进程揭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展开了辩证批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提供了历史依据。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同时...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中国化的探索进程揭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展开了辩证批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提供了历史依据。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同时,提出了重构人类新文明的现代性方案,对未来文明形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筹划,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现代性建构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展开过程,深刻回答了“中国现代性何以建构”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创造”的重大问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提供了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现代性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类型,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现代性内涵,实现了对现代性文明的内在超越,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批判 现代文明 中国新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生态思潮的超越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雨辰 黄俊溶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158,共8页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否定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超越西方生态思潮和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目的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应当在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生态文明话语的争论,既具有捍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环境权和发展权的发展观功能,又具有促进全球生态治理和共同发展的境界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西方生态思潮 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符号形式的神话思维——卡西尔文化哲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瑜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符号形式是卡西尔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他对神话问题的关注贯穿了他一生的学术写作。神话既作为一种封闭独立的符号体系,又是整个符号大厦得以不断建构的基石。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形式起源于神话意识。文章拟从三个方面解读卡西尔的“神话... 符号形式是卡西尔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他对神话问题的关注贯穿了他一生的学术写作。神话既作为一种封闭独立的符号体系,又是整个符号大厦得以不断建构的基石。人类文化生活的基本形式起源于神话意识。文章拟从三个方面解读卡西尔的“神话思维”概念:一是神话思维作为符号形式的元形态即神话意识的原动力在人类精神的全部历程中一再地创造力量;二是符号形式与黑格尔“象征型艺术”的勾联即卡西尔文化现象学的维度;三是符号形式与康德“形式”概念的关系即揭示神话思维的先天性与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符号形式 神话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现代性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西方率先开启了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石的现代化探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形塑了以资本逻辑、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特征。但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性悖论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个体与共同体以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张力等问题。在反思资本主义带来的现代性悖论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将价值理性同工具理性、历史理性、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创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实践中具体地解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面临的价值难题,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既能稳固中华文明根基,又不偏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方向。深入探索新现代性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而多维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促进世界现代化进程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性 新现代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根基 被引量:1
7
作者 段治文 张晓委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124,共9页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又如何打破“古今中西之争”开启新文明类型?解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就需要对三重错置关系进行“中国式解答”。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根脉,以“中国主体性”破解“西方中心论”,在文明赓续中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源脉,以“第二个结合”破解“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论,在文明激活中型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形态。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在文明更新中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国特色 现代形态 新文明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宁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宁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承梁 张弼 吴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美丽宁夏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宁夏考察,就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明确了宁夏在全国生态全局和黄河流域生态大局的战略定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提出了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早期关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源泉和重要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相关重要讲话和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是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美丽宁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一种文明形式只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制度体系,才标志着文明形态的完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既是对社会历史规律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蕴含中华文明的内在机理;不仅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也是以人民... 一种文明形式只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制度体系,才标志着文明形态的完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既是对社会历史规律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蕴含中华文明的内在机理;不仅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文明形态,同时是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彰显着跨越式文明发展的内在特质。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妥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填补西方文明的精神空缺,从根本上突破“中心—外围”依附体系的束缚和各种终结论思维的限定,拓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空间,彰显着命运与共、谋求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 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制度 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丰富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郇庆治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15,共12页
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化,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主线和理论体系雏形样态,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 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化,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主线和理论体系雏形样态,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自觉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阐释与践行的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望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成为当代中国绿色方案、绿色话语和绿色智慧的显性象征符号,形塑国际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解决方案,以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制度政策框架与话语体系构建,引领人类迈向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世界观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广文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4,共10页
现代化进程是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关注的历史课题。从人类全球化的大背景看,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业化大生产,使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在普遍交往中彰显文化多样性,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作为对... 现代化进程是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关注的历史课题。从人类全球化的大背景看,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业化大生产,使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在普遍交往中彰显文化多样性,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作为对资本主义最为激烈的批判者,置身于现代化时代的最前沿,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关切中构建其现代性理论。马克思通过解构“资本”逻辑,反思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本质,表明东方世界的特殊性与开放性。从人类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看,马克思主义代表了现代化实践的“理想之维”,现代化在当代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正在完成这项未竟的事业,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维度展开,达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彼此契合。以中华文化主体性为内在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智慧
12
作者 胡晓红 贾依桐 盛一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结晶,内蕴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意涵,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重大命题的提出,呈现了党在建设文化强国上的战略思考,以守正为建...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结晶,内蕴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意涵,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重大命题的提出,呈现了党在建设文化强国上的战略思考,以守正为建设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基本理念,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上,把坚持走自己的路、融通中外和推陈出新作为建设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方略。这些纲领性指导思想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文明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探赜
13
作者 李艳艳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
尽管国外关于文明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但在人类追求进步的价值指引下,历史本体论视域下的文明理论研究始终关注四个重大问题。一是文明进程的起点,二是文明存在的根据,三是文明进步的目标,四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 尽管国外关于文明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但在人类追求进步的价值指引下,历史本体论视域下的文明理论研究始终关注四个重大问题。一是文明进程的起点,二是文明存在的根据,三是文明进步的目标,四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分析不同文明理论的思想逻辑,吸收借鉴国外文明理论优秀成果,对于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建构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本体论 文明 问题意识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的若干基本问题
14
作者 袁吉富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在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过程中,有三项工作是基础性的。一是关于文化的涵义和本质问题,这关系到如何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关系到如何理解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大判断。二是关于“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魂脉与... 在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化阐释过程中,有三项工作是基础性的。一是关于文化的涵义和本质问题,这关系到如何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关系到如何理解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大判断。二是关于“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魂脉与根脉之间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两大基本关系。三是推进对于文明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推进全球文明共生共荣,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落脚点,体现着习近平对中华文明和人类命运的深邃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 文化建设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协同逻辑--基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视域
15
作者 沈江平 夏雨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现代化实践中推动文明的发展演变,现代化路径选择也因人类文明演进而呈现多样性,两者共同彰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海纳百川中借鉴吸收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旧邦...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现代化实践中推动文明的发展演变,现代化路径选择也因人类文明演进而呈现多样性,两者共同彰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海纳百川中借鉴吸收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旧邦新命和守正创新中赓续自身文化主体性,极具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两者天然地具有相通性。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品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厚植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互为旨归并在历时性视角与共时性视角上呈现出内在耦合性。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孕育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融贯传统与现代中守正创新、在凝炼中国特色与世界一般中借鉴开拓、在标识“普遍文明形态”中开启未来的崭新文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普遍性 特殊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
16
作者 王天民 高涧竹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根源、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创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根源、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化解时代矛盾,不懈推进人类解放,努力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条件、积蓄力量。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形成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思路,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思想特质,全面汇聚人类文明发展价值共识,鲜明印刻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意象,为人类步入更高文明境界提供了行动方案和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意蕴与时态考辨
17
作者 黄明理 洪一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有理论、目标和道路等多种意蕴,它作为理论体系已初步建构;它作为道路,正在进行;它作为目标,还有漫长的艰难征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形态,蕴含着西方现代化所不具有的经济、政治、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有理论、目标和道路等多种意蕴,它作为理论体系已初步建构;它作为道路,正在进行;它作为目标,还有漫长的艰难征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形态,蕴含着西方现代化所不具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新型文明观,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垄断和霸权,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虽然前者侧重于理论和道路、后者侧重于意义阐释,但二者本质上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断所要表达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创造着代表人类现代化的全新道路和真理与道义内在统一的全新的文明话语体系。这一论断在理论层面是相对意义上的“完成时”,在实践层面主要呈现为“正在进行时”,在目标层面则主要呈现为“将来完成时”。若仅从目标意义上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并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同于“社会形态”,难免会造成悖论和认识混乱,并产生将理想等同于现实的虚幻化满足和盲目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观 创造 时态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文明”效应
18
作者 李振 黄崇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文明”效应立足于时代境遇,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它充分占有西方现代化的文明成果,纠偏西...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文明”效应立足于时代境遇,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它充分占有西方现代化的文明成果,纠偏西方现代化对于共同体文明虚无化的指认,形塑了新的共同体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文明效应已建立起与人类整体发展的本质联系,不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自身发生历史性飞跃,而且通过人类共同体文明范式的历史性改写,上升为引领人类未来共同体文明发展的经典样本,重塑人类文明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体文明效应 虚幻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空间化发展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空间建构的意义
19
作者 刘怀玉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1,F0002,共11页
“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哲学意义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空间化”概念既涵盖任何社会形态之内在关系与总体结构的生产机制与具体化表现方式,更特指现代社会从“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向“社会空间本身”... “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哲学意义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空间化”概念既涵盖任何社会形态之内在关系与总体结构的生产机制与具体化表现方式,更特指现代社会从“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向“社会空间本身”的再生产的飞跃发展的趋势。这种空间本身的“自我生产”的“空间化”发展方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国家化与全球化的三位一体或三个空间尺度的生产与互动过程。从空间辩证法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发生于城乡关系结构、国家—区域建构和参与并引领全球化发展格局这三重规模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空间生产。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生产方式促成了具有文明新形态与发展空间新形式上的现实与前景,其中包含着与中华优秀传统根脉相融合的现代民族文化观念、全面融入世界新文明的宽阔视野以及启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作出新选择的创造性力量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化 空间的生产 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共治向度及其典范性意义
20
作者 郝文斌 周汉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形态,实现对西方生态思潮的超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维度进行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共治理念是基于“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理论的中国形态,实现对西方生态思潮的超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维度进行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共治理念是基于“改变世界”的辩证意识,整体上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方案,将生态发展理念上升为具有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方法、主体性支撑的“建构性世界观”,不断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战略性和历史主动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最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治理念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普惠性,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汇聚“共同体”资源,以生命共同体为导向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共治理念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