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强爆炸X射线辐照铝靶板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余润洲 张昆 汤文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值压力p,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非常依赖数值计算。利用X射线热激波数值计算程序TSHOCK3D对矩形铝靶板在0.1~3.0 keV范围的普朗克黑体温度和220~400 J/cm^(2)辐射能通量下的汽化反冲冲量及峰值压力进行计算,并与理论模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SHOCK3D程序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正辐照靶板中心处近似一维工况下的BOI与Whitener、BBAY和MBBAY三个理论模型下的BOI基本相符。通过单变量分析可得,靶板中BOI和峰值压力p均与入射能通量呈近似线性关系;而对于不同的黑体温度,BOI和峰值压力则在1.5~2.0 keV处存在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汽化反冲冲量 热激波 Tshock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建筑温压炸药内爆炸后燃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欣利 张国凯 +5 位作者 何勇 姚箭 王振 吴玉欣 刘举 王明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0-2530,共11页
温压炸药爆炸具有显著的后燃效应,在密闭空间内爆炸呈现多重毁伤效应,但后燃效应引起的多毁伤元耦合效应,以及后燃增强效应的量化分析尚不明确。基于搭建的大尺寸密闭建筑,开展不同药量下温压炸药及LiF替代铝粉炸药的内爆试验研究,对温... 温压炸药爆炸具有显著的后燃效应,在密闭空间内爆炸呈现多重毁伤效应,但后燃效应引起的多毁伤元耦合效应,以及后燃增强效应的量化分析尚不明确。基于搭建的大尺寸密闭建筑,开展不同药量下温压炸药及LiF替代铝粉炸药的内爆试验研究,对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及氧浓度进行测试,分析内爆条件下不同毁伤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LiF替代铝粉炸药爆炸的对比试验,阐明了密闭建筑内爆炸毁伤元的分布特点以及铝粉后燃效应对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和氧浓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闭空间内爆下热效应和压力效应在角落边界处得到显著增强,其中全过程比冲量在边界处增强了2.2~2.5倍;铝粉后燃反应可显著增强温度、冲击波超压、准静态压力和氧气消耗量,当药量达到300 g下,铝粉后燃烧导致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提高1.2倍,温度峰值提高6.4倍,准静态压力提高2.2倍,氧浓度消耗提高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炸药 内爆炸 后燃效应 冲击波超压 热效应 耗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坑道口爆炸条件下温压炸药热效应与冲击波演化规律
3
作者 纪玉国 何勇 +5 位作者 谭仪忠 李杰 邵鲁中 张俊男 张国凯 李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7-1297,共11页
为研究近坑道口爆炸条件下温压炸药(TBX)热效应和冲击波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TBX在坑道口外和堵口处空爆、贴地爆的爆炸试验,分析了火球尺寸、温度等热效应参数和超压峰值、正压时间、比冲量和波形等冲击波参数,并结合TNT爆炸试验... 为研究近坑道口爆炸条件下温压炸药(TBX)热效应和冲击波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TBX在坑道口外和堵口处空爆、贴地爆的爆炸试验,分析了火球尺寸、温度等热效应参数和超压峰值、正压时间、比冲量和波形等冲击波参数,并结合TNT爆炸试验结果分析了冲击波在坑道内的传播路径。结果表明,坑道堵口爆炸条件下,空爆的火球热效应和冲击波效应高于贴地爆。热效应方面,空爆火球的高度和峰值温度约为贴地爆的2倍和1.41倍,坑道内测得的温度峰值约为贴地爆的2.42倍,热流密度可超过贴地爆的19.3倍,空爆产生的后燃升温效果随药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冲击波方面,堵口空爆工况下温压炸药后燃效应产生的超压较贴地爆更强,冲击波反射、叠加路径更加充分,空爆对贴地爆的冲击波超压峰值、正压时间和比冲量当量系数分别约为1.3、1和1.1。热效应和冲击波效应的演化规律受到坑道约束作用和地面干预作用的综合影响,空爆条件下坑道约束作用更加明显,后燃效应更加显著,而贴地爆条件下地面的干预作用会削弱坑道约束作用,抑制铝粉和空气的混合,造成后燃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炸药 坑道口部 铝粉后燃 热效应 冲击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杀伤等级评估研究
4
作者 李引 邓国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86-192,共7页
人员是战争中的关键因素。为评估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的杀伤效能,借助数值模拟、实验及理论计算工具,结合人员杀伤判据开展冲击波、热效应及弹片3种毁伤元对人员的杀伤效能评估。划分冲击波超压对人员的杀伤区域,建立比例爆距与人员杀伤... 人员是战争中的关键因素。为评估爆炸毁伤元素对人员的杀伤效能,借助数值模拟、实验及理论计算工具,结合人员杀伤判据开展冲击波、热效应及弹片3种毁伤元对人员的杀伤效能评估。划分冲击波超压对人员的杀伤区域,建立比例爆距与人员杀伤等级间的关系,得出最小的人员杀伤安全比例爆距Z为8.155 m/kg^(1/3);计算爆炸热效应空间分布,提出自由场非云爆或温压弹不适于单独评估热效应对人员的杀伤效应;数值模拟计算破片生成过程,得出破片质量、数量及速度等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照,评估弹片比动能对人员的杀伤效应。所得结论可为战斗部设计及战场人员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毁伤元 冲击波 热效应 破片 人员杀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热-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南 牛胜利 +1 位作者 丁升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 ITSW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离子束辐照材料时的能量沉积及所产生的烧蚀。
关键词 离子束 辐照效应 热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激波传播衰减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常贤 林鹏 +1 位作者 谭红梅 冯志海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采用保护环式石英压电测量技术 ,在“闪光 2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 ,进行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激波传播衰减特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在电子束能注量为 5 70~ 970J cm2 ,对厚度为 10mm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其热激波应力峰值... 采用保护环式石英压电测量技术 ,在“闪光 2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 ,进行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激波传播衰减特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在电子束能注量为 5 70~ 970J cm2 ,对厚度为 10mm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其热激波应力峰值约为 0 15~ 0 39GPa ,只有相同条件下LY - 12铝的 6 %左右。这说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衰减热激波的性能 ;(2 )热激波在三维编织材料的传播中 ,相对LY - 12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衰减特性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电子束能量沉积 热激波 石英压电测量技术 抗辐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箍缩X射线源的热-力学效应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朝辉 张思群 +6 位作者 任晓东 王贵林 黄显宾 周少彤 王昆仑 徐强 蔡红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82,共8页
材料或结构对强脉冲X射线的响应如热激波的传播和喷射冲量等,统称为X射线热-力学效应,在抗辐射加固研究、天体物理、行星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利用驱动电流近10 MA脉冲功率装置上的丝阵Z箍缩X射线源开展了初步的热-力学效应实验。采... 材料或结构对强脉冲X射线的响应如热激波的传播和喷射冲量等,统称为X射线热-力学效应,在抗辐射加固研究、天体物理、行星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利用驱动电流近10 MA脉冲功率装置上的丝阵Z箍缩X射线源开展了初步的热-力学效应实验。采用20 mm直径的双层铝丝阵产生了约230 kJ的X射线总辐射能,其中铝的K壳层产额约为30 kJ,距离源中心5 cm处的样品上的X射线能注量为732 J/cm^(2)。受辐照样品为厚度2 mm、直径10 mm的铝制圆盘,其背面设置有铝衬套,样品与衬套的总质量为585 mg。采用全光纤光子多普勒测速(PDV)系统来测量受辐照样品后表面的运动过程。PDV测量的样品后表面速度历程显示,当热激波到达后表面时的自由面速度为2.12 km/s,样品最终的整体运动速度为180 m/s。根据冲击波关系式以及动量守恒原理,推导出X射线在样品中产生的热激波应力为19.2 GPa,单位面积上的喷射冲量为1341 Pa·s,进而由喷射冲量和X射线能注量测量结果可以推出冲量耦合系数为1.83 Pa·s·cm^(2)/J。同时,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不确定度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这些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将PDV技术应用于热-力学效应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X射线源 热-力学效应 光子多普勒测速 热激波 喷射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壳体内X射线热击波的二维力学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国民 张若棋 陈吉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依据二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二维断裂处理方法,研究X射线热击波在圆柱壳体内的传播规律。计算结果揭示了圆柱壳体内热击波的一些二维效应。
关键词 X射线 热击波 圆柱壳体 应力 二维效应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X射线辐照LY12铝靶的汽化冲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佘金虎 汤文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9-843,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X射线辐照LY12铝引起的汽化冲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汽化冲量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汽化冲量随X射线初始能注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 keV软X射线,LY12铝的汽化冲量随着能注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计算结果与...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软X射线辐照LY12铝引起的汽化冲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汽化冲量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汽化冲量随X射线初始能注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 keV软X射线,LY12铝的汽化冲量随着能注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计算结果与一些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对∑miui和∑pg(t)Δt两种方法计算原理的分析和对各计算量的监控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计算软X射线辐照材料产生的汽化冲量,但∑pg(t)Δt方法得到的汽化冲量结果更为准确和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汽化冲量 热激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颗粒激波点火机制初探 被引量:16
10
作者 洪滔 秦承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通过对铝颗粒在激波后的高温热气流中由于温度升高产生的热应力进行分析计算 ,对铝颗粒的激波点火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在激波后的气流中 ,铝颗粒的温度只要升高 70°C左右 ,铝颗粒的氧化层就会产生裂纹。当铝颗粒的铝完... 通过对铝颗粒在激波后的高温热气流中由于温度升高产生的热应力进行分析计算 ,对铝颗粒的激波点火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在激波后的气流中 ,铝颗粒的温度只要升高 70°C左右 ,铝颗粒的氧化层就会产生裂纹。当铝颗粒的铝完全熔化后 ,如果这时气流对颗粒的作用使得已经产生裂纹的氧化层进一步破裂并失去对铝的保护 ,铝颗粒将被点火 ;但如果此时气流对铝颗粒的作用未能使氧化层失去保护作用 ,铝颗粒的温度需达到或接近三氧化二铝的熔点时才能被点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颗粒 激波点火 热应力 点火机制 气相爆轰 三氧化二铝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去除铝板表面漆膜热力学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洁 韩敬华 +4 位作者 段涛 孙年春 郭超 冯国英 刘全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为了研究并分析纳秒脉冲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的机理,采用1064nm的纳秒激光对涂有漆膜的铝板样品进行了单脉冲辐照实验。依据热传导理论分别模拟出作用过程中漆膜以及铝板表层的温度分布,计算出漆膜与铝板界面处由于铝板基底热膨胀而产... 为了研究并分析纳秒脉冲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的机理,采用1064nm的纳秒激光对涂有漆膜的铝板样品进行了单脉冲辐照实验。依据热传导理论分别模拟出作用过程中漆膜以及铝板表层的温度分布,计算出漆膜与铝板界面处由于铝板基底热膨胀而产生的分离力,并分析了等离子体冲击波对去除漆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秒激光去除漆膜时力的作用为主导,其中热膨胀产生的分离力为漆膜的去除提供必要条件,漆膜对激光等离子体的约束最终导致其自身断裂和剥落。采用热力学理论对纳秒激光去除金属表面漆膜机理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热传导 约束 等离子体冲击波 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励在超声速进气道内对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的控制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红 王松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6-813,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马赫5的超声速进气道内,热激励对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机理。研究了热激励器放热功率(E)、热激励器展向放置数目(N)和热激励器到控制激波的距离(S)三个参数在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控制和边界层分离改善中的...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马赫5的超声速进气道内,热激励对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控制机理。研究了热激励器放热功率(E)、热激励器展向放置数目(N)和热激励器到控制激波的距离(S)三个参数在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控制和边界层分离改善中的表现。分别针对以下四种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1)E=2k W、N=2、S=0.02m;2)E=3k W、N=2、S=0.02m;3)E=2k W、N=3、S=0.02m;4)E=2k W、N=2、S=0m。分析发现:在以上四种条件下,均可观察到热激励在控制激波和改善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上有着显著的效果。热激励器的放热功率对激波的控制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本文所考虑的热激励能量范围内,放热功率越大,原激波角的改变越大,最终分离区的改变越明显;展向放置的热激励器数目N影响着输入到流场的能量密度,并且N越大,壁面附近的激波面越趋于平面。尽管N对上壁面沿展向的压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对上壁面分离区大小有明显的影响;对比条件1和4下的计算结果,发现S=0.02m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而S=0m时流场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这就表明热激励器必须放置在控制激波上游的一定距离处才会有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励器 激波控制 边界层分离 超声速进气道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酚醛-铝板中二维X射线热击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霞 汤文辉 蒋邦海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文章利用平面应变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率相关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各向同性材料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编写程序,对X射线辐照碳酚醛-铝板时诱导的热击波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热击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1 keV的X射线辐照下,X... 文章利用平面应变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率相关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各向同性材料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编写程序,对X射线辐照碳酚醛-铝板时诱导的热击波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热击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1 keV的X射线辐照下,X射线穿透极浅,材料表面发生气化现象,应力峰值较大;在3 keV的X射线辐照下,X射线穿透较深,热击波呈现双波结构,材料的层裂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热击波 各向异性材料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PC的活塞热冲击试验台架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震涛 齐放 +2 位作者 沈瑜铭 俞小莉 徐小敏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超低温启动等突变工况下,活塞的热负荷剧烈变化,为研究该过程中活塞温度及热应力的变化情况,研制了以嵌入式PC+PC为控制核心的活塞热冲击试验台架,文中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台架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并对 PLC和嵌入式 PC的性能进行... 在超低温启动等突变工况下,活塞的热负荷剧烈变化,为研究该过程中活塞温度及热应力的变化情况,研制了以嵌入式PC+PC为控制核心的活塞热冲击试验台架,文中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台架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并对 PLC和嵌入式 PC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基于嵌入式 PC试验台架及基于 PLC试验台架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前者可以实现活塞温度等参数的瞬态采集,为研究发动机活塞突变工况下的热负荷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热冲击 嵌入式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m回旋行波管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输出窗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旭 王峨锋 +1 位作者 李莉莉 冯进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3mm回旋行波管所使用的蓝宝石输出窗因功率容量不足而发生破裂的问题。从抗热震性和功率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对常用的几种窗片材料进行了对比。在国内首次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为窗片材料,利用数值计算及ANSYS软... 为了解决目前3mm回旋行波管所使用的蓝宝石输出窗因功率容量不足而发生破裂的问题。从抗热震性和功率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对常用的几种窗片材料进行了对比。在国内首次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为窗片材料,利用数值计算及ANSYS软件仿真设计了用于3mm回旋行波管的低反射,低吸收,宽带宽,高功率容量的输出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输出窗适用于TE01模式输出,其S11参数小于-20dB的带宽为6GHz。同时,该输出窗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在自然对流散热条件下具有61kW的功率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输出窗 金刚石 抗热震性 功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X射线辐照含间隙多层材料动力学效应的SPH模拟
16
作者 徐彬彬 汤文辉 +2 位作者 冉宪文 徐志宏 陈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48-52,共5页
脉冲X射线辐照材料时,会在材料中形成能量沉积并产生热击波。目前一般使用差分法对所形成的热击波进行数值模拟,但若考虑多层材料之间的间隙,差分法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使用SPH方法对脉冲X射线辐照含间隙多层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 脉冲X射线辐照材料时,会在材料中形成能量沉积并产生热击波。目前一般使用差分法对所形成的热击波进行数值模拟,但若考虑多层材料之间的间隙,差分法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使用SPH方法对脉冲X射线辐照含间隙多层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各层材料之间的缝隙对热击波的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对表面气化反冲冲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X射线 能量沉积 热击波 间隙 S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构模型对复合材料中X射线热击波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17
作者 黄霞 汤文辉 蒋邦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5,共6页
以碳酚醛靶中的一维应变热击波为例,讨论本构模型对热击波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3种本构模型,即各向同性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各向异性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各向异性动态弹塑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与各向同性理想弹塑性、各... 以碳酚醛靶中的一维应变热击波为例,讨论本构模型对热击波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采用3种本构模型,即各向同性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各向异性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各向异性动态弹塑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与各向同性理想弹塑性、各向异性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相比,利用各向异性动态弹塑性本构模型获得的热击波应力峰值较小、应力峰值衰减较快,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本构模型 各向异性 热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辐照材料的SPH数值模拟
18
作者 徐彬彬 汤文辉 +1 位作者 冉宪文 陈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高能脉冲X射线辐照材料时,能量沉积会使材料表层发生气化,并在材料内部形成高压热击波。目前一般采用差分方法对高压热击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文章尝试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X射线辐照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由于材料表层的气化... 高能脉冲X射线辐照材料时,能量沉积会使材料表层发生气化,并在材料内部形成高压热击波。目前一般采用差分方法对高压热击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文章尝试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X射线辐照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由于材料表层的气化膨胀所致,膨胀后的粒子体积是原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生粒子大变形的粒子穿透现象;分析了产生粒子穿透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化边界处密度计算公式不合适所致,为此对密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开展了基于改进密度计算公式的两种方法的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辐照 能量沉积 热击波 数值模拟 SPH方法 粒子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下铝合金靶中热击波传播规律研究
19
作者 陈华 汤文辉 +1 位作者 张若棋 冉宪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8年第6期552-554,498,共3页
文章研究了电子束辐照下铝合金靶中热击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首先给出了基于半径回归法的铝合金本构模型,并给出了将其应用于数值模拟的计算流程。然后,利用该模型以及自主编写的计算软件DRAM1D,模拟了脉冲电子束辐照铝合金的热击波效... 文章研究了电子束辐照下铝合金靶中热击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首先给出了基于半径回归法的铝合金本构模型,并给出了将其应用于数值模拟的计算流程。然后,利用该模型以及自主编写的计算软件DRAM1D,模拟了脉冲电子束辐照铝合金的热击波效应。将计算结果与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得到的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半径回归法的铝合金本构模型所得到的热击波衰减相对较快,与电子束辐照铝合金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更适合于描述铝合金靶材中的热击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本构关系 热击波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外形高超声速气动力/气动热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毅 王刚 叶正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综合研究,比较了网格密度不同对计算的影响,研究了中心格式和3种迎风格式(AUSM+格式、AUSM+up格式、Roe格式)的计算性能,探讨了壁面温度变化对气动力/气动热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变化对气动力计算影...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综合研究,比较了网格密度不同对计算的影响,研究了中心格式和3种迎风格式(AUSM+格式、AUSM+up格式、Roe格式)的计算性能,探讨了壁面温度变化对气动力/气动热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变化对气动力计算影响不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热流的计算及流动分离的模拟;各空间格式都能准确地计算出流场压力分布,有较高的激波分辨率,但鲁棒性有所差异,其中AUSM+up格式在高超声速流场计算中鲁棒性较好;壁面温度升高会导致所得分离区增大,气动力/气动热分布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分离区后的流动再附会很大程度上增大该区域的热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数值模拟 气动力/气动热 网格 空间离散格式 壁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