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实践与认识
1
作者 李斌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在“双碳”目标下,深部煤层气开发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煤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煤层厚度和含气量变化较大,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排采不连续、压... 在“双碳”目标下,深部煤层气开发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煤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煤层厚度和含气量变化较大,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如排采不连续、压裂精细度不足等。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块现场压裂改造实践结果与实验分析资料,对深部煤层高效开发的手段进行梳理,通过开展现场压裂改造实践与实验分析,提出了包括差异化开发策略、压裂工艺优化等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降低成本,老井筒重复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研究明确了地质条件、构造等是产量的主控因素,高排量、合理加砂强度和适度用液强度有利于增产。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研究、优化工艺技术和探索高效排采策略,实现深部煤层气可持续开发,为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临兴-神府区块 高效开发 压裂技术 排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煤层气高强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工程试验
2
作者 聂百胜 包松 +7 位作者 柳先锋 刘鹏 张豪 何珩溢 李孜健 周皓文 贾雪祺 何学秋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63,共18页
煤层气高效开发已成为清洁能源与瓦斯灾害防治的优选和战略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煤储层改造理论和技术。为解决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面临的储层吸附性强、渗透率低、运移通道易堵塞、水锁效应及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 煤层气高效开发已成为清洁能源与瓦斯灾害防治的优选和战略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煤储层改造理论和技术。为解决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面临的储层吸附性强、渗透率低、运移通道易堵塞、水锁效应及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地面煤层气井内高强电爆震体积致裂增渗理论,基于电爆震液相放电冲击波-应力波-震动波传播能量释放特征,建立了高精度能量调配顶底板及煤储层多点电爆震诱导体积致裂模型,提出了煤储层电爆震体积致裂强化煤层气抽采方法,形成了地面煤层气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工艺。利用自主研制存储能量高达604.92 kJ且可调控的电爆震体积致裂增渗装备,开展不同电爆震能量循环致裂顶底板及煤层工程试验,在此期间采用地表微震监测系统实时表征储层缝网影响半径,并根据体积致裂效果和长期产气量考察初探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及装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电爆震循环作用诱发裂隙或微孔隙的发育、扩展,形成了高裂缝密度的体积致裂效应;井近区微震信号幅值较大,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减小,微震事件平面分布呈环状向四周扩散;电爆震能量和诱导次数增加导致煤储层缝网影响半径先增大后减小,电爆震水下激发能量361.97 kJ循环诱导形成的缝网影响半径高达200 m左右;重新排采期间平均产气量较衰竭期提高了0.80~1.53倍,验证了提出的电爆震体积致裂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煤储层,促进煤层气解吸扩散和运移产出。研究成果对低渗透性松软煤储层缝网改造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理论与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高效开发 储层改造 高强电爆震 体积致裂技术 增渗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高赢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3,共8页
为科学评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探讨其空间分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政策选择的切入点,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据黄河流域81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混合测度模型测度全要素生... 为科学评价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探讨其空间分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政策选择的切入点,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据黄河流域81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混合测度模型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表征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莫兰指数考察其时空分异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变动效应的阶段性恶化阻碍高质量发展,技术进步效应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其已呈现乏力迹象;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且呈增大之势,上、中、下游各地区内部以及各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同步增强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引致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因;3)黄河流域各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4)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城镇化等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驱动因素,各驱动因素具有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强可持续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效应 效率变动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8
4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8,共14页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企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促进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萍 王丹阳 +3 位作者 邓春梅 叶露 郭照康 蒲湛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应用已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质量推进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应用已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是海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质量推进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当前海南省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剖析数字农业发展统筹力度不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仍较落后、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不足、主导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不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后等主要问题,从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数字化基础支撑、构建数字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扶持数字农业市场主体等方面,探索助推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数字技术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勇军 杨新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50-253,259,共5页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数字农业不仅能够推动精准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拓宽农业销售渠道。我国数字农业起步晚,地域辽阔、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数字农业不仅能够推动精准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拓宽农业销售渠道。我国数字农业起步晚,地域辽阔、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才不足、投入驱动力小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数字农业的发展。因此,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克服制约数字农业发展的阻力,激活数字农业发展的动力。在分析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数字技术 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型融入与技术型融入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东亮 丁晨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90,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究数实融合能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全国284个地级以及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融合整体以及要素型数实融合与技术型数实融合对经济发展质...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究数实融合能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全国284个地级以及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实融合整体以及要素型数实融合与技术型数实融合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数实融合整体还是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提升效果,且要素型数实融合对经济质量的正向影响大于技术型数实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整体以及分类型数实融合均能够通过缓解要素市场配置扭曲与促进技术创新两个渠道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素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樊传浩 孙桂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3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标体系后,中下游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得以提升,上游地区效率反而下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科技研发效率起引擎作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综合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禀赋、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三种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黄河流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理论技术体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凤银 聂志宏 +10 位作者 孙伟 熊先钺 徐博瑞 张雷 时小松 刘莹 刘世瑞 赵增平 王渊 黄红星 林海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8-544,共17页
针对深部煤储层埋藏深、渗透率低、应力环境复杂等开发难题,总结大宁—吉县区块近5 a勘探开发取得成果,明确了资源富集条件、有效改造体积、水平段长、良好储盖组合条件是气井高产关键因素。在“人造气藏”开发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地质-... 针对深部煤储层埋藏深、渗透率低、应力环境复杂等开发难题,总结大宁—吉县区块近5 a勘探开发取得成果,明确了资源富集条件、有效改造体积、水平段长、良好储盖组合条件是气井高产关键因素。在“人造气藏”开发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背景下的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体系:(1)基于储层资源条件、构造保存条件和工程改造条件三大类11项指标,建立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开发甜点评价标准;(2)基于微幅构造刻画、多尺度裂缝预测、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等技术,形成“地质+工程”全要素定量化、可视化表征的煤储层精细评价技术;(3)按照“地质小尺度、三维地震微尺度、轨迹走靶体、少调快钻”导向思路,形成以钻前轨迹精优设计、精准入靶及靶后微调为核心的三阶段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4)按照实现资源动用和采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形成“地应力场、天然裂缝场、人工裂缝场、井型与方位、井网井距”五位一体井网优化设计技术;(5)依据深部煤层气赋存特征、渗流机理和气井生产特征,形成以产量不稳定分析法为主,经验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和经验类比等多方法结合的气井产能评价及EUR预测技术;(6)遵循“四位一体”精准选段和“井间交错+段内差异化”设计原则,形成以构建人造气藏为目标的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7)根据气井气水变化特征,形成全生命周期不同生产阶段排采优化控制技术;(8)结合当前AI技术进展与深部煤层气开发规律、集输等特征,探索了地质、工程、地面等多专业一体化协同环境下集输和数智化技术。在这一成果指导下,已投产29口水平井生产初期日产量5×10^(4)~16×10^(4) m^(3),平均10.2×10^(4) m^(3),区块日产气量突破300万m^(3),对加快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规模上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同类资源高效开发建立了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大宁—吉县区块 高效开发理论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海外多类型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晓东 王树立 +5 位作者 肖洪伟 郭晓博 何欣 樊自立 关恒 魏淑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油藏特征相结合,依靠已有优势技术创新驱动,形成了3项海外特色开发技术:一是以油藏精细描述和“优、分、调”立体开发调整为核心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二是以化学剂研制及性能评价和化学驱试验方案优化为核心的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三是以碳酸盐岩油藏测井精细评价、高渗透层识别和注水开发为核心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海外油藏开发实践证明,大庆油田针对海外多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权益区块的高效开发,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 高效开发技术 海外油藏开发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
11
作者 余成海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5期106-107,110,共3页
对我国桑蚕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究了如何对种桑养蚕技术进行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种桑养蚕效率,促进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桑蚕产业 发展前景 高效 种桑养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进展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41
12
作者 何希鹏 何贵松 +5 位作者 高玉巧 张龙胜 贺庆 张培先 王伟 黄小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共14页
常压页岩气是中国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对象,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但规模效益开发仍面临多方面的技术瓶颈。为了推动常压页岩气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以四川盆地渝东南地区页岩气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常压页岩气的形成机理与富集理论... 常压页岩气是中国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对象,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但规模效益开发仍面临多方面的技术瓶颈。为了推动常压页岩气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以四川盆地渝东南地区页岩气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常压页岩气的形成机理与富集理论、渗流机理与开发技术、低成本工程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常压页岩气效益开采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并从甜点优选、开发技术政策、低成本钻井技术、高效压裂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质勘探理论已明确了常压页岩气形成机理,建立了“生—排—滞—聚”的成藏模式,提出了“三因素控藏”的富集理论,建立了甜点目标综合评价体系;②开发技术上制定了“多层系、变井距、长水平段、小夹角、低高差、强改造、控压差”的开发技术政策;③钻井工程上形成了以“二级结构+激进参数+一体化导向+不承压防漏固井”为核心的优快钻完井技术;④压裂工程上构建了以“多簇密切割+限流射孔+双暂堵+高强度加砂+全电动”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促缝压裂技术;⑤常压页岩气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压力系数和含气量较低、资源禀赋较差等特点,资源动用仍然面临产建阵地不落实、单井产能和最终可采储量低、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挑战。结论认为,深化常压页岩气富集高产机理与甜点优选研究,强化基于渗流机理的效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加强低成本钻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研发低成本高效压裂关键技术,并通过不断降本增效,是实现低品位常压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的重点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页岩气 形成机理 富集规律 开发技术政策 优快钻井技术 高效缝网压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浪油田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柱 申志军 +2 位作者 齐梅 唐磊 陈新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以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针对油藏特点,应用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识别了高陡构造;应用测井资料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分析技术识别了裂缝;应用反射振幅-厚度法和小波处理技术进行了储层横向预测;在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合理井网密... 以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针对油藏特点,应用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识别了高陡构造;应用测井资料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分析技术识别了裂缝;应用反射振幅-厚度法和小波处理技术进行了储层横向预测;在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合理井网密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低渗油藏综合调整技术和屏蔽暂堵技术,以及油管传输负压射孔为主的整体油层保护技术;应用防气杆式泵机械采油技术解决了高气油比问题;应用多级冲压酸化和高压分层酸化工艺技术解决低渗油层吸水难的问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浪油田 低渗油藏 高效开发 配套技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发展、技术市场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SBM-熵权-Tobit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巧芝 刘倬璇 崔和瑞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以技术市场发展指标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互联网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技术创新效率在[0.1932,0.4043]内,且上升趋势明显,成果转... 以技术市场发展指标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互联网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技术创新效率在[0.1932,0.4043]内,且上升趋势明显,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明显高于知识生产阶段;(2)从理论方面推导互联网发展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技术市场厚度和流畅度两种中介路径的间接影响,提出假设1~假设3;(3)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理论假设在研究样本中均成立。互联网快速发展不仅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直接的正向驱动效应,而且通过市场厚度和市场流畅度两个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值。在东中西三个经济区,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技术市场”战略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优化布局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 技术市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向阳 童馨乐 李霓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
文章在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 文章在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21.03%,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技术效率的小幅改善;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6.05%,关键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技术效率的改善。为持续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放大其技术外溢效应,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由偏重技术开发向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并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成果转化阶段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极浅海油田高速高效开发调整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束青林 张本华 +4 位作者 高喜龙 张伟丰 王志伟 刘衍聪 张在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埕岛油田是“九五”期间建成的年产油量为217×10^4t的极浅海大油田,自进入中高含水期以来,开发矛盾凸显,海工配套条件不能满足油田持续稳产上产要求,产油量大幅下滑,年递减率为2.5%,开发调整势在必行。针对制约埕岛油田持续稳产上... 埕岛油田是“九五”期间建成的年产油量为217×10^4t的极浅海大油田,自进入中高含水期以来,开发矛盾凸显,海工配套条件不能满足油田持续稳产上产要求,产油量大幅下滑,年递减率为2.5%,开发调整势在必行。针对制约埕岛油田持续稳产上产的关键问题,从油藏地质、钻完井工艺、注采输工艺、海工配套及平台延寿等方面持续立项研究攻关,形成了6个方面12项开发调整关键技术,实现了极浅海河流相薄储层精细描述及超大规模精细地质建模,攻关配套了密槽口大斜度丛式井钻完井及多层复杂压降剖面油层保护工艺、大斜度长井段细分长效注水及测调一体化工艺、大斜度长井段分层高导流防砂及长寿命高效举升工艺,研发了多井口采修一体化平台及短流程高效油气水处理技术,构建了极浅海复杂环境平台结构检测评估及加固延寿技术。以上技术的成功应用,保障了埕岛油田规模层系细分、井网加密开发调整的高速高效实施,2019年产油量达到336×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浅海油田 规模开发调整 关键技术 储层描述 平台延寿 高速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21世纪中国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Ⅱ)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德龙 肖国先 +2 位作者 程福安 侯新凯 陈延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127-133,28,共7页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 交叉流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和高性能低消耗新型水泥将成为新世纪水泥科技进步的主导方向.工业废渣、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使水泥工业成为绿色工业的先行行业.而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跨跃,有赖于新型水泥材料及其生产过程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突破.衡量专业基础理论研究原创性突破的原则为:生产力发展对新理论是否需求(适时性),新理论是否涵盖旧理论(包容性),新理论是否揭示了前人或旧理论没有(或无法)说明的规律(新颖性),新理论是否对本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先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科技进步 高固气比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悬浮预热预分解 生活垃圾 资源化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战略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运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5,60,共8页
从露天矿、地下矿采矿设备,露天矿、地下矿采矿工艺,无废开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采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研究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完善无底柱崩落法,探索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加强复杂难采矿床... 从露天矿、地下矿采矿设备,露天矿、地下矿采矿工艺,无废开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采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研究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完善无底柱崩落法,探索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加强复杂难采矿床开采技术研究,建设数字矿山和生态矿山的矿产资源高效开采的发展模式,将对我国冶金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技术 采矿设备 高效 矿产资源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冬梅 伍琦 陶长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5-593,共9页
在构建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该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在构建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该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2)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和劳动配置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3)经济发展水平负向调节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要素配置效率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巷道掘进技术和装备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35
20
作者 王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我国煤矿巷道高效掘进的现状及特点,对煤巷、半煤岩巷及全岩巷3种不同类型的巷道掘进技术及典型掘进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我国煤矿主要掘进设备及技术在破岩能力、适应性及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掘进设备存在的差距... 针对我国煤矿巷道高效掘进的现状及特点,对煤巷、半煤岩巷及全岩巷3种不同类型的巷道掘进技术及典型掘进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我国煤矿主要掘进设备及技术在破岩能力、适应性及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掘进设备存在的差距,指出国产重型掘进设备在设计制造、加工工艺、自动化技术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结合我国煤矿巷道高效掘进技术与装备存在的不足,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高效掘进设备 掘进技术 发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