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钊 陈家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古典学是一个借自西方“古典学”的概念,指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重建是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打破旧的古典学学术体系、重建新的学术体系的过程。在汉晋前后和唐宋前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比较重要的... 中国古典学是一个借自西方“古典学”的概念,指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重建是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打破旧的古典学学术体系、重建新的学术体系的过程。在汉晋前后和唐宋前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比较重要的古典学重建。19世纪末,中国现代古典学重建拉开序幕。社会变革是这次重建的原动力,疑古思潮的兴起是其诱因,现代考古学方法的引进和出土文献的发现是其基本条件,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其重要工具。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古典学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在从自发走向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学 出土文献 疑古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疑古惑经思潮探研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高鑫 马新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唐代前期在完成经学总结的同时,也因经义疏解的统一和解经方式的僵化而出现了经学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掀起了疑古惑经思潮。唐代疑古惑经思潮持续时间很长,几乎与唐代历史相始终,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前中期疑古惑经思潮的代表... 唐代前期在完成经学总结的同时,也因经义疏解的统一和解经方式的僵化而出现了经学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掀起了疑古惑经思潮。唐代疑古惑经思潮持续时间很长,几乎与唐代历史相始终,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前中期疑古惑经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刘知幾,他虽然以史学的视角质疑经书记载的部分内容,却并不否定经学思想,反而强调史著需要维护名教。唐中后期疑古惑经思潮的主要代表是新《春秋》学派,他们站在经学的立场上对《春秋》"三传"进行批评、质疑,重视分辨经史之别,而其注重褒贬义理的经学思想,对唐中后期史学新变乃至宋以后史学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疑古惑经 刘知幾 新《春秋》学派 经史之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气象经济发展路径的阶段性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继华 徐文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0,共10页
通过抚脉"气象经济的国际性走势",客观总结国际上现有的"几种范式的比较",特别是理性剖析"中国气象界的迟滞与彷徨"招致的现实困窘给我们的警示,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近期宜... 通过抚脉"气象经济的国际性走势",客观总结国际上现有的"几种范式的比较",特别是理性剖析"中国气象界的迟滞与彷徨"招致的现实困窘给我们的警示,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近期宜为:"公益为主,兼营商业化"的澳大利亚模式;远期宜为:"公私有别"的"准美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经济 国际走势 迟滞与彷徨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古典学重建问题——以列子时代考订与《列子》八篇真伪之辨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书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133,140,共12页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大简、清华简、北大简真伪的激烈论辩,为新时期中国古典学的重建问题提出一极有价值的启示:对古史古书的审查,是重建古典学的基础,不对新旧史料进行科学的"澄滤",曲解与割裂信古、疑古、释古之间的关系,必会将中国古典学重建引向新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古 疑古 释古”说 信古之过 疑古之过 古典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经学变古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世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5,共7页
所谓宋代“经学变古”,即宋学变汉学之“古”。经学变古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学观念的转变、经学解释方法的革命、经学怀疑思潮的兴起。通过经学变古,宋儒建立起一套与汉唐传注之学不同的新的经学范式———宋学。
关键词 宋学 经学变古 疑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俞樾的“因文见道”思想及其学术风格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雄飞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100,共5页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和经学教育家。他继承了乾嘉汉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文见道"是他治经治学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训释要尊重古人、原本经典。"以疑存疑"、"大胆致疑"集中体现了俞樾治经治学...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和经学教育家。他继承了乾嘉汉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文见道"是他治经治学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训释要尊重古人、原本经典。"以疑存疑"、"大胆致疑"集中体现了俞樾治经治学的态度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经学研究 “因文见道” 实事求是 “以疑存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期儒家经典研究述略——以六经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34,共6页
围绕着六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20世纪上半期的儒家经典研究大体上走过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表现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余波;第二个阶段是20至40年代,表现为实证主义、疑古思潮和唯物史观兴起... 围绕着六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20世纪上半期的儒家经典研究大体上走过了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表现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余波;第二个阶段是20至40年代,表现为实证主义、疑古思潮和唯物史观兴起并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上半期学人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考索,使儒家经典的成书年代、作者及性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清理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期 六经 孔子 今古文经学之争 实证主义 疑古思潮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遇春 叶澜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5,共13页
近百年来的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创作,是现代中国旧体诗词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百年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在变革期(1912—1936)里,传统派与革新派画家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传统诗词的现代... 近百年来的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创作,是现代中国旧体诗词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百年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在变革期(1912—1936)里,传统派与革新派画家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在深化期(1937—1949)里,不同类型的画家诗人主要聚集在抗战旗帜下用旧体诗词的民族形式书写战乱中的悲情与壮怀。及至转折期(1949—1976),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大陆和离散海外的画家旧体诗词创作出现了合唱与独吟两种书写方式。新时期以来是复苏期(1977—),从"归来者"到"网络达人",无不体现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语境中当代画家旧体诗词创作的新变。总之,从百年画家诗词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可以发现诗词与时代的密切关联,而且也能发现诗词与绘画的艺术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家 旧体诗词创作 历史浮沉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向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5,285,共7页
从审美历史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是发生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思潮,它建立在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审美理想由和谐向崇高的历史转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思潮的浪漫主义有着多种表现形态,其复杂变异生动地展现了中... 从审美历史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是发生在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思潮,它建立在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审美理想由和谐向崇高的历史转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思潮的浪漫主义有着多种表现形态,其复杂变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现代性历史进程的特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 和谐 崇高 启蒙 现代性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概观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振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6,共9页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但是其存在本身已经证明了人与文的双重自觉 ,其内在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折射了 2 0世纪时代风云的变幻 ,其形式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新诗的艺术品位 ,其从纯到不纯的位移 ,丰富、深化了现实主义艺术内涵 ,充满了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潮 审美走向 古典诗歌 西方现代派 历史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及近代疑古思潮研究(上)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志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1-271,共11页
清今文经学的复兴及近代疑古思潮的蔚成大国是由历代学者《尚书》辨伪研究所催发的。由疑文献之伪进到疑史实之伪,至康有为乃谓尧舜、三代历史不可信。近代胡适、顾颉刚援实验主义方法而承其绪,更以全部古史皆伪。由于《尚书》辨伪的影... 清今文经学的复兴及近代疑古思潮的蔚成大国是由历代学者《尚书》辨伪研究所催发的。由疑文献之伪进到疑史实之伪,至康有为乃谓尧舜、三代历史不可信。近代胡适、顾颉刚援实验主义方法而承其绪,更以全部古史皆伪。由于《尚书》辨伪的影响,适会近代中国中西思想交汇,中国传统史学自疑古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而这一过程是以科学化为实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辨伪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疑古思潮 史学的现代转型 史学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朝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5,共7页
现代性理论的跨学科引介,不仅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热潮,而且刷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建构而成的文学思潮史开始受到普遍质疑,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纷纷涌出历史地表,包括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重新界定,... 现代性理论的跨学科引介,不仅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热潮,而且刷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建构而成的文学思潮史开始受到普遍质疑,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纷纷涌出历史地表,包括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重新界定,解除“创作方法”论对它们的障蔽,也包括对古典主义的辨析和对启蒙主义的发现,填补原来思潮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90年代诺贝尔奖与21世纪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启智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0,117,共7页
从 19世纪后半期的边际革命开始对自身作了第一次“否定”,从而产生了 2 0世纪一直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但从 2 0世纪后半期开始 ,一股对新古典主义“否定”的暗流似乎正在涌动 ,这是否预示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经济学发展趋势... 从 19世纪后半期的边际革命开始对自身作了第一次“否定”,从而产生了 2 0世纪一直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但从 2 0世纪后半期开始 ,一股对新古典主义“否定”的暗流似乎正在涌动 ,这是否预示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经济学发展趋势行将跨入人类的 2 1世纪 ?为回答这一重大的问题 ,本文通过回顾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各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开创性理论贡献 ,对 2 1世纪的经济学发展趋势作了一“理性预期”:(1)经济学的微观化趋势 ;(2 )经济学的利益关系分析趋势 ;(3)经济学的制度分析趋势 ;(4 )经济学的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氏家族对《尚书》学的卓越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善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据史书记载,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曾对古代优秀文献《尚书》进行编纂,并为每篇作《序》,概述其写作的原委和宗旨。孔氏家族在西汉的传人孔安国,于秦火之后对《尚书》进行抢救,并为之作训注文字和考证史实的《传》。孔安国之后,孔氏家族许... 据史书记载,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曾对古代优秀文献《尚书》进行编纂,并为每篇作《序》,概述其写作的原委和宗旨。孔氏家族在西汉的传人孔安国,于秦火之后对《尚书》进行抢救,并为之作训注文字和考证史实的《传》。孔安国之后,孔氏家族许多学者坚持对《尚书》及《传》进行搜集、整理和修订。至魏晋之际,包括今文三十三篇和古文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完整的孔传《尚书》,已经问世流行。孔氏家族对《尚书》学贡献卓著,在历史上应该写下浓重的一笔。可是自宋代疑古思潮兴起以来,许多学者对孔氏家族在《尚书》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进行歪曲、抹杀和诋毁。今天我们必须拨乱反正,揭露疑古思潮的危害,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让孔氏家族对《尚书》学贡献的业绩,大白于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氏家族 《尚书》学 卓越贡献 疑古思潮 拨乱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财政论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志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4-48,共5页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公共财政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秘米兰——2017米兰国际家具展设计趋势研究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亮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本文对2017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的设计趋势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对意大利家具产业与设计体系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著名的国际设计品牌与设计事件进行了案例分析,提炼了2017米兰设计潮流趋势与关键词。
关键词 米兰 意大利设计体系 核心竞争力 设计趋势 设计策略 经典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四圣一揆”思想的诠释学解读
17
作者 田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5,共6页
经的存在方式是在诠释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性存在。无视这种历史性的体用相生,经或者沦为历史之陈迹(考据学追寻的事实真相),或者成为与诠释史无涉的独断解读对象。宋代以降的疑古思潮预设前提是:第一,圣人思想与天道具有同一性与现成性。... 经的存在方式是在诠释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性存在。无视这种历史性的体用相生,经或者沦为历史之陈迹(考据学追寻的事实真相),或者成为与诠释史无涉的独断解读对象。宋代以降的疑古思潮预设前提是:第一,圣人思想与天道具有同一性与现成性。第二,后人与圣人(天)具有(至少是潜在的)平等的地位,可能通过对自家性体的体认达到对圣人与天的彻底澄明。第三,文本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初生之顷、"不易之侀"。三个前提的统一性在于一种脱离用而追寻体之本然面目的努力。经典作为体,其存在方式并非超然于诠释史上的某种实然定体,人对经典的理解努力也不是还原出本然面目,而是进入诠释史,在其历史性的用中生成更加丰富之体。船山在不同的体用论基础上对《周易》生成史的描述是源始整体由数开始依次生出画、象、德、义、辞的过程,"生"内在于自身整体。"四圣一揆"指向的不是人作为孤立个体的制作,而是易作为天道在历史中的不断生成开显,前圣后圣道说的始终是"一",后之学者总是已经处于历史之中,只能以不断重返的方式来重新生成"一"(也包括经典)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四圣一揆 疑古 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历学风与王安石的《诗经》学
18
作者 易卫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
王安石的《诗经》学主要是在庆历学风的影响下产生的,庆历经世致用学风、尊《序》风气、疑古学风和性情思想等,对王安石"据《序》言诗"、《诗序》作者观及《诗》学性情论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疑古 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奇书”女性精神世界的总体趋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灿朝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91-96,共6页
考察“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女性世界 ,可以看到她们从注重群体价值、自觉攀附传统道德伦理、压抑个体情欲到逐渐关注个体价值、背弃传统道德、放纵情欲的精神趋向 。
关键词 四大奇书 女性形象 精神世界 嬗变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以来古典诗学研究的成就与走向
20
作者 胡建次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5-98,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典诗学在诗学史研究、诗学文献研究、诗学个案研究、诗学流派与社团研究、文化诗学研究、地域诗学研究、接受诗学研究、诗学范畴研究、诗学学术史研究、域外汉诗学研究十大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或可见的成绩。这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典诗学在诗学史研究、诗学文献研究、诗学个案研究、诗学流派与社团研究、文化诗学研究、地域诗学研究、接受诗学研究、诗学范畴研究、诗学学术史研究、域外汉诗学研究十大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或可见的成绩。这标示出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强劲态势,也预示了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在几十年间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古典诗学 诗学研究 诗学史 诗学文献 诗学流派 地域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