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季本的《大学私存》与中晚明的“朱、王之争” |
李敬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清代中晚期朱子学的自我拯救及其学术史意义--以李元春为中心的探讨 |
李敬峰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张履祥由王返朱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王学的批判 |
张天杰
肖永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陆陇其的《四书》学与清初的“由王返朱”思潮 |
张天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熙宁庙议与朱熹的宗庙思想 |
曾亦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论明代福建朱子学派的理学史意义 |
周天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7
|
朱熹人欲思想在日本近世的误读——以古学派对“无欲说”的批判为线索 |
高伟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船山于朱子、阳明“知行之辩”互斥模式之解构 |
朱汉民
杨超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
|
9
|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
黄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
|
10
|
“信心”与“言心”--思考王、湛之别的一个维度 |
张慕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
|
11
|
刍议李光地视域中的阳明心学 |
冯静武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
|
12
|
会通朱熹与王阳明如何可能?——以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为中心 |
刘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
|
13
|
论北宋至明中期“主一”思想的演变 |
吕威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
|
14
|
三种学术进路及其解读——《孟子》“尽心”章的诠释与再考察 |
王文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
|
15
|
理学视域下的《吕氏乡约》 |
刘学智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
|
16
|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 |
何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
|
17
|
德性主义的重建——王阳明之良知对朱熹天理的扬弃 |
赵卫东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