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闿生说杜与桐城派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传衍——以《古今诗范》为中心
1
作者 王松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露之至性至情,细致评析“生龙活虎”“凌空倒影”“穷神尽相”等杜诗用笔之法,揭橥杜甫七律连章体的体式特色,聚焦探析杜诗“沉”“雄”风格。吴氏杜诗学既继承了传统杜诗学思想的精髓,又赓续发扬了桐城派诗学的批评传统,堪为民国时期桐城派杜诗学的集成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闿生 杜诗学 《古今诗范》 桐城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原型新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翔 张英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结合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等各种资料,对"太一"的原型进行多重"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以石壁岩穴为其象征的"大母神"(石母神),是楚人... 运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结合神话传说、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等各种资料,对"太一"的原型进行多重"考古"。研究发现,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以石壁岩穴为其象征的"大母神"(石母神),是楚人的至上神"东皇太一"和先秦哲学中的宇宙本体"太一"的原型。"太一生水"源自中华上古先民心灵中的"石母生水"的"原始意象"和祈水巫术仪典。"太一"与"水"是"母"与"子"、"道"与"德"、"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因此,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说的宇宙生成论,并非"水生成论",而是"太一生成论"。就"太一"的原型而言,便是"石母生成论"。就这个原型的象征符号而言,则是"石生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太一生水 “大母神”原型 石母生水 石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程理欲观与王安石变法
3
作者 王世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二程认为,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政府自身利益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而且一些推行新法官员的道德素质低下,假公济私,由此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程探讨理欲关系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他们希望能够从理论上纠正改革中的这些偏... 二程认为,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政府自身利益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而且一些推行新法官员的道德素质低下,假公济私,由此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二程探讨理欲关系与这些问题息息相关,他们希望能够从理论上纠正改革中的这些偏差,从这个意义上说,二程理欲观也是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理欲观 王安石变法 天理 人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